晋绥军,又称晋军、阎军,山西军阀阎锡山所统辖的军队,是中华民国时期主要活动在山西、绥远以及华北地区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其领袖人物为阎锡山、商震、徐永昌、傅作义、楚溪春、孙楚等。[1]

晋绥军的前身是清末山西新军,民国十六年(1927年),晋军改称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民国十七年(1928年),晋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晋军归太原绥靖公署统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晋军归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统辖。抗战胜利后,晋军仍由太原绥靖公署统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949年4月,晋军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全军覆没。[2]

晋绥军萌芽于辛亥革命,发轫北洋时期,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前达到顶峰。中原大战冯阎失利后,晋绥军实力、地位大幅度下降,但仍然保持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直至1949年解放战争晋绥军方土崩瓦解。晋绥军是民国期间生存时间最长、实力最为雄厚的地方军之一,一度占有晋绥冀察四省区和平津等北方六省区市。

中文名

晋绥军

消亡时间

1949年4月

创立时间

1907年

所属国家

中国

著名指挥官

商震、徐永昌、傅作义、楚溪春、孙楚

存在时间

清末民国时期(1907年-1949年)

别名

晋军、阎军

势力范围

山西省、绥远省

性质

地方军阀

首领

阎锡山

参与战争

中原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前身

山西新军

隶属

北洋军阀→国民革命军

发展历史

清末新军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山西省开始编练新军。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在全国划一兵制,山西省规划三年练足陆军一旗。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限期编成陆军三十六旗,加紧扩练新军。把原武备学堂改为陆军小学堂。1907年,由兵备、参谋两处,会同司道,设立陆军测绘学堂。

宣统三年9月8日(1911年10月29日),山西新军起义成功后,组织山西临时军政府,推举阎锡山为都督,温寿泉为副都督。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3月15日,袁世凯正式任命阎锡山为山西都督。

民国三年(1914年)6月,袁世凯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裁撤各省都督府,在京师设将军府,派遣将军督理各省军务。6月30日,袁世凯特任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阎锡山为同武将军。[3]

民国五年(1916年)7月6日,北京政府任命阎锡山为山西督军。阎锡山即将“将军行署”改称“督军公署”,仍以赵戴文为参谋长。为加强对晋军的控制,随后阎锡山赶走孔庚,驱逐董崇仁,罢免黄国梁,相继赶走二任省长。

民国六年(1917年)春,北京政府引发“府院之争”。黎元洪下令罢免国务总理段祺瑞,支持段祺瑞的各省督军便纷纷宣布“独立”。阎锡山也跟着宣布山西“独立”。阎锡山派兵支持北洋政府镇压“护法运动’’。10月,商震率其第1混成旅开赴湖南进犯护法军,被护法军消灭,商震等部分官兵逃回山西。

民国六年(1917年)6月,阎锡山继孙发绪以“护理’’名义自兼山西省长,后得到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正式任命。阎锡山的第一次扩军包括扩大军队编制、建立军火工业及加强基层军官训练等,持续四五年。扩军不久,阎锡山派兵支持北洋政府镇压“护法运动’’。10月,商震率其第一混成旅开赴湖南进犯护法军,被护法军消灭,商震等部分官兵逃回山西。

民国九年(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失败,北京政府由直系和奉系所控制。阎锡山以两面手法,周旋于直奉两系之间,以维持山西之安定。

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为争夺中央和地方霸权,第1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获胜,控制北京政府。此后,直系开始压榨晋系,直晋系由此交恶。为生存和发展,阎锡山在各派军阀中采用纵横捭阖策略,联络奉系和直系内部反直派冯玉祥部,以向直系抗衡。

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第2次直奉战争爆发,10月,阎锡山联合冯玉祥,出兵石家庄,切断京汉线,使河南直系冠英杰部5万、湖北直系萧耀南部不能长驱北上增援。直系失败后,国民军冯玉祥部和奉系联合组成北京政府,由段祺瑞主阁,担任“临时执政”。

民国十四年(1925年)1月,段执政下令废除督军称号,1月17日,阎锡山被任命为督办山西军务善后事宜,简称“督办”。

民国十五年(1926年)春夏,又与直系、奉系军阀联合进行反对冯玉祥国民军的战争。国民军被打败,晋军商震师进占绥远,阎锡山委任商震为绥远都统。11月,阎锡山、商震、刘振华等将领通电推举奉系首领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12月,阎锡山就任安国军副司令。晋军地盘遂由山西扩充到绥远,晋军由此改称为晋绥军。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6日,蒋介石委任阎锡山为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总司令,当日阎锡山在太原宣誓就职,称晋军为国民革命军北方军。9月,阎锡山率军讨伐张作霖,11月6日,各路军失利,撤回山西。其第4师傅作义部从10月起坚守涿州3个月后,被奉军改编。国民军韩复榘、石友三、陈希圣部为晋军收编,改编为晋绥军陆军第13、14、15师,仍驻绥远。

民国十九年(1930年)3月,阎锡山的反蒋主张得到反蒋派的拥护,反蒋联合阵线形成。阎锡山在太原成立陆海空军总司令部。5日,南京政府下令免去阎锡山各项职务。中原大战爆发。至9月18日,张学良突然通电支持蒋介石,并带领奉军入关。阎冯倒蒋遂以失败告终。阎锡山避走大连,蒋介石任命商震为山西省主席。商震出任山西省主席后,受到阎锡山嫡系将领的攻击,被迫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7月率第32军第67师的两个旅离开山西,成为最早脱离晋绥军的部队。[4]

民国二十年(1931)年8月8日,阎锡山回到山西,蒋得知后,立即催促阎离去。但不久之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内政治局势发生变化,致使问题不了了之。阎锡山为重新掌握军队,组织了晋绥军军事整理委员会,以亲信将领杨爱源为主任委员。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20日,国民政府设立太原绥靖公署,任阎为主任,指挥节制晋绥军。重新掌握晋绥军后,阎锡山将第32军第66师编入第34军。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将原来的每师两个旅扩编为3个旅。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又将孙楚的护路军番号撤销,改称第101师。1936年成立骑兵第1、2师。[5]

•抗日战争

1936年12月,晋绥军开赴绥远抗战前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晋绥军很快失去山西大部领土,其军饷和武器装备多依赖军事委员会拨发,但晋绥军的人事、指挥、调动权依然被阎锡山牢牢控制着。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在表面上支持晋绥军抗战,同时却设置种种限制,防止晋绥军乘机壮大。

晋绥军

为鼓励晋绥军抗日,晋绥察三省被划为第二战区,阎被任命为司令长官。晋绥军除原有的第19、33、34、35军外,又成立了第61军和骑兵第1军。在忻口会战和太原保卫战中,晋绥军损失巨大。经过整补晋绥步兵原为68个团,战后整编为58个团,又新成立10个团,共134398人。骑兵原为6个团,仍为6个团,共6584人。炮兵原为9个团及1个炮垒大队,战后整编为6个团,新成立3个团1个炮垒大队,共15383人。[6]

随后,晋绥军的番号有所增加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成立第83军和暂编第1军,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成立第23军和第43军。抗战期间,晋绥军先后拥有10个军的番号,但直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底,依然只编有8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

民国三十年(1941年)前后,晋绥军逐步将步兵旅改编为暂编师,先后成立了14个暂编师,番号从暂编第37师至暂编第50师,另成立骑兵第4师。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2月,蒋要求晋绥军吞并由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建立的青年抗敌决死队。1939年12月,晋绥军发动了对决死队的军事进攻,遭到决死队顽强抵抗。军事委员会以支援为名,于1940年2月命令胡宗南派出第90军渡过黄河,进入晋西;原驻扎山西的中央军也趁晋绥军作战失利之际进驻晋东南。晋绥军战后只能退到晋西和晋南地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5月中条山会战失败后,中央军及其它派系的军队陆续撤出晋南,晋绥军则全部蜷缩于晋西一隅,直至日军投降。晋绥军除作战地域狭小外,在装备、兵员和经费上均不充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据阎锡山反映,第二战区领到的军饷不足标准的四分之一。中条山战役之后,晋绥军主要的任务是牵制晋西南的日军,防止其渡过黄河、进犯西北,采取的主要作战方式是游击战。

抗战期间,蒋介石将傅作义部从晋绥军中分化出去。抗战全面爆发后,阎锡山将傅作义部从绥远调入山西境内作战。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3月,蒋任命傅作义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并设立副司令长官部,率领第35军进入绥西河套。蒋介石同时命令晋绥军的第61军跟随傅作义入绥,但被阎锡山拒绝。傅作义从此脱离阎锡山,自立一派。作义初进绥远,所部第35军只有第101师一个师的番号。7月,扩编了新编第31、新编第32师。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初,傅部收复临河、五原等整个河套地区,为嘉奖此次胜利,蒋介石为傅部增加两个军的番号:暂编第3军(辖暂编第11、暂编第17、新编骑兵第3师)和暂编第4军(辖暂编第10、新编骑兵第4师),但由于兵员和武器装备的匮乏,这两个军缺编严重。抗战胜利后,骑兵第4军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由暂编第4军改称)及新编骑兵第3师裁撤,保留2个军7个师。

•解放战争

1.阎锡山部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10月,改编尚未就绪,晋军进攻上党解放区,惨遭失败,被歼3万余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面对军事上的节节败退,蒋介石对晋绥军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底到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初,阎锡山被迫取消省防军的番号,官兵补充其它部队;晋绥军也缩减到5个军共15个师,撤销了第23、83军的番号,骑兵第1军的番号撤销后,原班人马改称第33军。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春,在解放军的进攻下,晋绥军被压缩到同蒲铁路沿线和晋中盆地。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晋绥军临汾战役中丢失临汾,此役后,晋绥军仅保有晋中、晋北数个城市。临汾失守后,阎锡山对晋中地区的防守部队也作了调整。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16日,祁县的晋绥军37师被全歼。6月21日,在介休,阎锡山亲训师7000余人被全歼。7月12日,高倬之第43军73师、第44师又被全歼。13日、驻守太谷的第9总队又遭重创,仅仅300余人逃脱。7月16日,解放军对晋中之敌发起总攻,第46师、第71师、第33军被全歼。7月17日,赵承绶率驻守文水的赵恭第61军、驻守平遥的温怀光第19军、驻守汾阳的刘效增第43军共3个军部1个整师在逃往太原途中大部被歼灭。

1949年4月29日,晋绥军在山西的最后一个据点大同在晋绥军第18兵团副总司令兼大同总指挥于镇河的指挥下,率残部10000余人向解放军投降。

2.傅作义部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傅作义部奉令攻占了连接华北和东北的战略要地张家口,随后蒋任命傅为察哈尔省主席。

军队体制

综述

北洋政府时期督军公署统辖晋军。民国十六年(1927年)为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总司令部,晋军改称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称第3集团军总司令部,晋军改称第3集团军。民国十九年(1930年),阎锡山联合冯玉祥等反对蒋介石,发动中原大战,晋军改为第3方面军,第3集团军总司令部改为第3方面军总司令部。中原大战失败后,第3方面军总司令部撤销,成立晋绥警备总司令部,统辖晋军。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2月成立太原绥靖公署,晋军归太原绥靖公署统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成立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在晋绥军的高级将领中,阎锡山除信任杨爱源、王靖国等少数人外,对其他将领都多有牵制和提防。为防止部下握有重兵,阎锡山不断调配部队的建制,因此在各地方军事集团中,晋绥军的建制变化是最为复杂的。

北洋政府时期

山西督军公署为北洋政府时期的山西军事领导机关,因军事领导人名称的变化,先后称为都督府、将军行署、督军公署、督办公署,以督军公署时间最长。

•督军公署

清宣统三年9月8日(1911年10月29日),山西新军太原起义时,公举第85标第2营管带姚以价为司令。起义成功后,组织山西临时军政府,推举阎锡山为都督,温寿泉为副都督。下设军政、参谋、军令、政事、财政、外交、司法等7个部,并设大汉银行。

民国元年(1912年)3月15日,袁世凯正式任命阎锡山为山西都督。4月,成立都督府,设参谋司、军政司、秘书厅、粮服局及副官长,参谋司司长孔繁蔚,军政司司长黄国梁,秘书厅厅长先后为赵戴文、刘锦训,粮服局长南桂馨,副官长李德懋。8月,都督府置参谋长1人,为黄国梁。3年6月,袁世凯改都督为将军,任阎锡山为同武将军,督理山西军务。

督军公署还隶属有2个地区性军事机构。辛亥革命太原起义成功后,大同、运城相继光复。宣统三年10月10日(1911年11月30日)大同光复,成立大同军政分府,以李德懋为都督,李国华为副都督,常珍为参谋长,宋士杰为统领;10月11日(12月1日)运城光复,成立河东军政分府,由山西军政府副都督温寿泉主持,委任起义民军领导人李鸣凤为晋军第一旅旅长,张士秀为河东观察使。阎锡山被正式任命为山西都督后,为排除异己,将大同、河东军政分府撤销,借故逮捕了李鸣凤、张士秀。(1913年)2月设晋南镇守使,(1914年)3月设晋北镇守使。镇守使于16年6月撤销。

•督军公署部队

辛亥太原起义成功后的军政府,将起义部队整编为4个标,分东、南、北三路,继续与清军战斗,扩大起义战果。

民国十一年(1912年)4月,阎锡山着手整编部队。民国十五年(1916年),山西军队为:第12混成旅,第1、第2、第3混成团,第4、第5步兵营。第12混成旅辖2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炮兵、工兵、辎重各1个营;每个混成团辖3个步兵营、1个骑兵营、1个炮兵营、1个机枪连;第4、第5步兵营各辖4个步兵连。兵力共1万余人。

民国十三年(1924)-民国十四年(1925年),阎锡山又进行第二次扩军。13年冬先将10个步兵团番号改为10个旅,然后增补兵员;并新添2个师的编制,新建1个步兵旅、1个手掷弹旅、9个手掷弹营、1个迫击炮团,使晋军比前增加一倍多,兵力4万余入。其编制为:师辖2个旅,旅辖2个团,团辖3个营,步兵营辖3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迫击炮团辖6个营。

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至16年春,阎锡山又进行第三次扩军,将全省保安警察改编为陆军,陆军步兵扩编为17个师,炮兵扩充为8个团。每师辖1个旅又1个团,每旅辖2个团。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10日,阎锡山将晋军改称晋绥军,自任总司令。撤销南北镇守使,并下令取消督办名义,以晋绥总司令名义统辖军民两政。不久,又将晋军的编制由师扩充为军,编为8个军,晋绥军总部直辖第十七师和警卫旅。稍后,阎锡山还收编了冀南的陈光斗、刘桂堂,冀东的张膺芳及山东的范澄秋等部。晋军兵力猛增至13万余人。[7]

军阀混战时期

•国民革命军北方军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6日,蒋介石委任阎锡山为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总司令,当日阎锡山在太原宣誓就职,称晋军为国民革命军北方军。

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总司令部,仍然是山西督军署的一套机构。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辞职下野,东去日本。11月6日,各路军失利,撤回山西。其第4师傅作义部从10月起坚守涿州3个月后,被奉军改编。

•第三集团军

晋绥军骑一军司令部旧址

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蒋介石返回上海,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2月,蒋介石改编国民革命军为4个集团军。阎锡山的国民革命军北方军被改编为第三集团军,阎任总司令,其北方军总司令部即改称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部。3月,蒋介石下令各集团军进行“北伐”。阎锡山组建了一个行营机构,称为阎总司令行营,随阎行动,第三集团军经调整后,兵力15万人。

民国十九年(1930年)春,阎锡山完成了第四次扩军,将晋军扩编为步兵10个军又4个保安纵队,骑兵4个师,炮兵7个旅,总兵力达20余万人。番号仍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后在中原大战中,阎冯倒蒋遂以失败告终。

阎、冯失败后,蒋介石力逼阎、冯出国。阎锡山将陆海空军总司令部、第三方面军总司令部撤销,改为晋绥警备总司令部,由徐永昌任总司令,杨爱源任副司令。

民国十九年(1930年)11月29日,阎锡山秘密离开山西,逃往日本军队占领的大连。张学良将晋军整编为步兵4个军,1个正太护路军,3个独立旅,1个骑兵军和炮兵10个团。每军辖2个师,每师辖2个旅,每旅辖2个团。

民国二十年(1931年)7月,石友三等人在河北通电反蒋,蒋介石令商震率部赴河北截击石友三。商震率第67师到河北后,不久即辞去第32军军长职务,脱离晋军。

•太原绥靖公署

民国二十年(1931年)8月8日,阎锡山从大连回到山西。他指示杨爱源、孙楚组织晋绥军事整理委员会,同时派人与蒋介石疏通关系。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20日,国民政府下令设立太原绥靖公署。晋绥警备总司令部即行撤销。27日,太原绥靖公署成立,29日,阎锡山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之职。之后,阎整理晋军,策划“客军”(指退到山西的西北军)出境;提出“十年建设计划”,以示不再与蒋介石抗衡。

1.

绥靖公署

本部

太原绥靖公署本部驻太原城内。太原绥靖公署本部的直属机构和单位有:晋绥军事整理委员会,,主任杨爱源,下设总务、考核、教育、补充4个处,七七事变后撤销;国民训练军事委员会,负责对各中等学校在校高中生进行军事训练,主任王辅,七七事变后撤销;晋绥军官教导团,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解散;2个国民兵军士训练团和10个国民兵军官教导团,七七事变后改编为决死队和军士团。

2.绥靖公署部队

太原绥靖公署为地方性军事组织,统辖晋绥两省的部队。阎锡山鉴于商震率部出走,通过晋绥军事整理委员会,组织军官轮训,加强对军官的思想控制。在组织上,取消了第32军番号,将原第32军之第66师编入第34军。同时,剔除部队空名,裁汰老弱,将张学良改编晋军后失业的闲散军官和部分老弱残废士兵召集起来,编为失业军人屯垦队,开赴绥远从事开垦。

晋军经初步整理后,各军师主官未变。第33军辖第71、第68师,分别驻防晋西和晋北;第34军辖第66、第69、第70师,分别驻防晋东南、晋南和绥西;第35军辖72、第73师,分别驻防晋东和包头、集宁、归绥等地3正太护路军辖3个旅,驻防正太路沿线;独立第1、第2、第3旅,分别驻防太原、大同和晋西北;骑兵军司令辖3个旅,驻防平绥路大同、集宁等地;炮兵10个团分别驻防归绥、太原、汾阳、长治、大同、集宁等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8月,蒋介石任命率部到江西参加对中央红军第五次“围剿’’的第72师师长李生达为第19军军长兼第72师师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李生达被刺杀后,陈长捷任第72师师长。7月,国民政府任命王靖国为第19军军长,孙楚为第33军军长,杨效欧为第34军军长。后将正太护路军改编为第101师,师长李俊功。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8月,阎锡山将17个“防共保卫团"改编为12个新编步兵团。11月,绥远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将反正伪军改编为晋军1个师又3个旅:新编第2师(师长金宪章)、新编第5、第6旅和新编骑兵第2旅。

抗日战争时期

•第二战区

抗日战争时期的晋绥军

民国二十七年(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下达抗日战争总动员令,全国划分为5个战区。晋绥两省划为第二战区,阎锡山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指挥第二战区所属部队进行抗战。

第二战区所辖地域,抗战开始时包括察哈尔省的平绥路东段地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简称长官部)移驻陕西省宜川县,该县在军事上也划归第二战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战区重新划分,全国共划为10个战区,第二战区所辖地区为山西全省和陕西省东北部;绥远省划归第八战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陕西省东北部也划归第八战区,第二战区只辖山西一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第二战区撤销,仍由太原绥靖公署统辖晋军。

第二战区长官部所辖部队,有阎锡山的晋军和调入本战区抗战的国民党中央军,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列入第二战区战斗序列。抗战初期主要由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山西新军,隶属晋军编制。1939年)十二月事变后,山西新军编入八路军序列。

太原、临汾失陷以前,晋军、中央军和进入敌后的八路军,在第二战区长官部统一指挥下,较好地进行了配合作战。日军侵占太原、临汾以后,阎锡山率长官部和晋军退往晋西山区,主要指挥晋军;在山西作战的中央军退往晋南(太南、岳南,主要是中条山区),作战指挥权归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八路军深入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中央军全部退出山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投降,抗战胜利。接着,蒋介石、阎锡山发动内战,国民党中央军又进入晋南,向解放区进犯,归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指挥。

1.战区长官司令部

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成立后,太原绥靖公署与长官部成为一个机关、两个牌子。阎锡山对上级、对友军,使用长官部印信、关防;对晋军内部和山西省系统,一般仍使用太原绥靖公署印信、关防。

长官部机关各部门,多由阎锡山自行编制,但在向上级报告时,则按国民政府颁发的编制表编造上报。

直属单位有:山西军管区司令部、第二兵站总监部、第二战区执法总监部、兵工室、军事学校和训练团(班)。

2.第二战区部队

编入第二战区战斗序列的部队,有晋军和在山西抗战的国民党中央军,以及在山西敌后抗战的八路军。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中旬,第二战区长官部成立,晋军编为第6、第7两个集团军,同时将第68师改编为第61军。忻口战役中将独立第八旅改编为第68师。晋军即为2个集团军、5个步兵军、1个骑兵军,共辖8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又16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10个炮兵团。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阎锡山在临汾对晋军进行了收容整编。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阎锡山在吉县古贤村召集晋军高级将领会议,提出革新和扩充旧军问题,同时减少或停止对新军的供给,限制新军发展。年底,蒋介石给了阎锡山4个集团军番号,让阎扩军。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傅作义被任命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后,率第35军第101师、第211旅及新编第6旅、炮兵第25团开赴第八战区,脱离晋军和第二战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阎锡山开始按照4个集团军的编制进行扩军。每个集团军辖2个军,每个军辖3个师;原来的旅改编为师,取消旅的番号。晋军共编为4个集团军、8个军、24个师及直属和特种部队等。这次扩军后直至日本投降,再无大的变动。

解放战争时期

•太原绥靖公署

解放战争时期的晋绥军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第二战区撤销,仍由太原绥靖公署统辖晋军。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阎锡山随即令晋军由晋西开赴太原、晋北、晋南、晋东南。8月30日,阎锡山由晋西返回太原。为扩充军事力量,阎锡山改编伪军和残留日军。日军投降前,阎锡山即暗中委任伪军赵瑞、杨诚为新编第1、第2军军长。日军投降后,阎锡山将伪军正式改编为,5个“省防军’’,每个军辖3个师,共约5万余人。10月,改编尚未就绪,晋军进攻上党解放区,惨遭失败,被歼3万余人,阎锡山即将“省防军一大部人员补充到被歼各军中,而将剩余人员组建为第8、第9两个独立总队。残留日军,在太原地区约5000余人,开始被编成6个护路大队,不久改编为6个“保安团’’,后又改编为独立第10总队。在大同残留日军近1000人,成立了1个“大同保安总队。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6月,根据国民政府关于撤销战时体制的命令,阎锡山对晋军进行整编,由4个集团军、8个军、24个师整编为3个集团军、5个军、15个师,另有直属及特种部队。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在晋北、同蒲、吕梁、汾孝、晋南、正太、运城、临汾、晋中诸战役中,晋军各师、团受人民解放军多次打击,有些师、团被多次歼灭,又多次补充、组建,兵员不足,士气低落,战斗力丧失。晋中战役之后,阎锡山的统治区只剩下太原、大同两座孤城。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根据国民党政府的整军令,阎锡山对晋军进行最后一次整编,编为第10、第15两个兵团,仍辖5个军,番号未变;暂编师名称取消,序号另编。同时,阎锡山还组建了几个非正规军部队。将第66师称为铁军基干师,将第8、第9总队合并后称为坚贞师,将由其亲自训练过的第72师称为亲训师,炮团称为亲训炮团。

•华北剿匪总司令部

抗战胜利前夕,为抢占战略要地,蒋介石将傅作义的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改称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并任命傅为司令长官。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蒋任命傅为察哈尔省主席,并将第十二战区改为张垣绥靖公署。同年12月,蒋把张垣绥靖公署与保定绥靖公署合并为华北剿匪总司令部,任命傅作义为总司令。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傅作义先后成立了第111、暂编第4军,将原保定绥署所属的新编第2军改称第101军。在原有7个师的基础上,先后改编和成立了14个师,总兵力达30万人。

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正式宣布接受《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协议》公告,北平宣告和平解放。[8]

军事工业

民国三年(1914年)7月,阎锡山将太原机器局改为山西陆军修械所。该所以修配军械为主,兼造刺刀、指挥刀等。

民国九年(1920年)初,北洋军阀政府为限制各省势力,通令各省裁军。是年3月,阎锡山将山西陆军修械所更名为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民国十五年(1926年)春,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增设压药分厂,铜壳分厂添置压弹设备后改称水压机分厂。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阎锡山将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改称太原兵工厂,并将学兵团的实习工厂也划归太原兵工厂,改为冲锋枪分厂;将无烟药、制酸2个分厂划出来,另行组建山西火药厂,下辖17个分厂。中原大战后张学良决定编遣晋绥军,并把太原兵工厂和山西火药厂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4月,改组合并为太原修械所-晋绥军修械所。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阎锡山复出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把太原修械所的太原兵工厂部分改为壬申制造厂;将山西火药厂部分改称壬申化学厂。后提出《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着手筹备成立新的兵工企业-西北实业公司。西北实业公司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8月1日正式成立。

西北实业公司聘请了德国造炮工程师杜尔华和制图技师梯尔工对工作方法作了许多技术指导。为适应山西地区的地形要求,兵工厂仿造德国10.5公分口径的重山炮和8.8公分口径的野炮。这两种炮均能曲射,山炮射程8000米,野炮射程1.1万米。原计划各造36门,到七七事变时,重山炮造成24门,野炮造成12门,均参加忻口战役。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阎锡山将西北实业公司下属的11个工厂合并为以制造军火为主的西北制造厂,由张书田任总办,赵逢冬任会办,下辖18个分厂,拥有资金700万银元,厂房6100余间,机器设备4300部,职工8088人,月生产水平为:65式步枪800支,79式步枪3000支,捷克式轻机枪600挺,92式重机枪90挺,17式山炮40门,12式山炮200门,野炮150门,重炮24门,迫击炮150门,迫击炮弹8万发,手榴弹30万枚,子弹150万粒,炸药123吨。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在此之前,阎锡山虽曾亲督搬迁,但因战局突变,至使时间仓促,运输困难,所以大部机器未能运出,落入敌手。城固、广元、中部、乡宁等几个分厂,每月仍可造步枪共约3000支,轻机枪100挺,手榴弹80000颗。

日本投降后,阎锡山在后方的军工各厂,除川北广元和陕南城固两分厂未及迁回交由国民党中央兵工署,孝义分厂迁往大同外,余皆先后迁回太原。兵工合作社迁回太原后改名晋兴机械企业公司,下设1、2、3、4厂。修械所迁回汽车修理厂旧址,改组为正兴机器公司的正兴机器厂。

后勤供给

综述

晋军的经费、装备、物资等供应保障,即整个军费开支,既依附中央政府,又保持很大的独立性。在北洋军阀政府时期,以及国民政府时期的抗日战争爆发前,晋军的军费由本省垫支自筹解决。所谓本省垫支自筹,主要是扣留中央税。其次是用诸如增收杂税,增发省钞等办法筹措。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阎锡山向国民政府提出停止扣留中央税,而从中央领取军费的请求,得到同意。在垫支自筹期间,晋军的军费开支,一般每年占山西省财政支出的60%左右,最高年份达80%以上。在由中央拨款解决军费后,阎锡山并不完全执行国民政府的政策及中央军事部门关于军队后勤的各项规定。

后勤机构

晋军的后勤机构,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大体相同。各级军事机关编有后勤业务部门,但没有统一的后勤领导机构,各业务部门由各级主官直接领导。抗日战争时期,按照国民党军队后勤体制,第二战区配属有第二兵站总监部,由阎锡山组建和直接领导。

1,督军署、绥靖公署及长官部的后勤机构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山西省督军署(都督署、将军署)编有军需课和军医课。直属后勤单位有:粮服局及粮秣厂、被服库、军械局及军械库,太原陆军病院和残废兵院、兵站分部(辖1、2、3兵站)、随营修械所、晋北医疗所、边防卫生队等。

民国十五年(1926年)9月30日,阎锡山制定了山西省督办公署编制,在参谋厅下设有军需处和军医处,并编有军实部。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太原绥靖公署设军需处、军械处、军医处、采运处,并在天津、上海设有办事处。

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设军需处、粮秣处,军械处、卫生处、中医处、服装处以及军装厂总管理处和军鞋厂。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第二战区长官部撤销,太原绥靖公署设有经理处(负责薪饷分配和军费开支)、会计处、第四处(负责后勤物资补给)、服装小组(负责服装的制做)和兵工室(负责兵器的制造和保管)。

2,部队后勤机构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沿袭清末新军编制,师以下部队各级只编后勤业务人员。

国民政府时期,晋军执行国民党军队编制,师以上机关编有后勤业务部门,团以下只编后勤业务人员。

3、配属的第二兵站总监部机构

第二战区第二兵站总监部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在太原组建,兵站总监由阎锡山的炮兵司令周玳兼任。总监部设参谋、副官、经理、军械、卫生、运输等处。随着阎锡山扩军,总监部及其所属也相应扩大。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时,总监部及其所属大小单位159个(直属单位84个),总人数达1万余人。159个单位中,总监部1个,分监部4个。

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二兵站总监部迁回太原,其所属单位也迅即先后从陕西、晋西迁至阎军驻防地域。1946年2月整编后,总监部及其所属单位由159个减至117个,总人数减到不足1万人。

供给

山西陆军官兵薪饷标准

晋军在北洋政府时期,军费是本省垫支自筹,军队供给标准也就自行制定,独立供应。国民政府时期,阎锡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后,晋军执行军政部(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国防部)规定的供给标准。但阎锡山在执行军政部的标准时,或是打折,或是降低标准,或是推迟执行修订后提高的新标准,或是只领不发,或是按编制人数请领而按实有人数(少于编制数)发放,吃大量空额。

民国二年(1913年)6月,阎锡山致北洋政府陆军部电中称:“晋省军队的兵数饷项,均按照前清营制饷章规定。"银两改折为银元。

民国十五年(1926年)10月和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阎锡山制定了《山西陆军官佐薪俸修订表》、《山西督军署官佐及文官各级薪饷表》,以及《战时辎重人员薪饷表》。

晋军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6月,军费仍由本省垫支自筹,阎锡山虽没有为晋军另外制定薪饷标准,但在执行军政部制定的标准时,只按八成发放。抗日战争初期,阎锡山对晋军官兵薪饷未打折扣,而按军政部规定的实际标准、发给。但对山西新军,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开始便从供应上采取抑制措施,不给在战斗、中发展的部队发经费物资。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民国三十年(1941年),阎锡山把晋军官兵薪饷按军政部规定的标准领回后,另制定晋军官兵薪饷标准。

民国三十年(1941年),晋军扩编后,较少有满员的。晋军实有人数不过12万人,每月却按编制人数(编制军官佐12456人,士兵177239人,合计189695人)18.9万余人领取薪饷经费。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以后,阎锡山以山西省向来组、政、军、教、经人员待遇一致为由,把军政部每次修订标准后提高的官兵薪饷,按党派团体组织、政府、军队、教育、经济(简称组、政、军、教、经)等工作人员平均计算,更大幅度降低了晋军官兵的薪饷标准。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未为晋军另外制定标准,而按国防部制定的标准发放。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阎锡山制定山西陆军士兵的给养标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阎锡山根据山西省粮食生产情况,对晋军的主食又作了具体规定。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军政部划分甲、乙、丙三类地区制定标准,每人每天分别为0.07元、0.06元、0.05元,山西省为乙类地区。

兵役制度

综述

晋军从民国元年(1912年)~1949年,主要实行两种兵役制,即募兵制和‘‘兵农合一’’征兵制。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实行募兵制。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阎锡山根据国民政府颁布的《兵役法》,制定了《山西暂行征兵大纲草案》,准备实行征兵制。但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大纲草案未能实行。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阎锡由在其控制区域推行“兵农合一"制度,开始实行征兵制。各级兵役机构,也在抗日战争期间逐步建立起来。

兵役机构

民国初,没有专门的兵役机构。山西军政府把招募兵员列为军政部的任务之一,但各部队招募新兵的工作,主要由各部队自己负责。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设立了募兵机构-招募处,下辖2个募兵大队。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招募处改编为山西省政府兵役处,成为山西省的兵役领导机构。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又将兵役处改编为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编练处,下辖专区兵役督察组(只设有汾南、汾东两个督察组)及晋西各县国民兵团和直属兵役训练班。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编练处改编为山西省军管区司令部,并逐步建立起军管区、师管区、团管区兵役组织系统。阎锡山兼任军管区司令。军管区司令部设办公室、编练处、兵役处、总务处和兵役干部训练班。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晋中战役之后,各地兵役干部溃退太原,被改编为迫炮师第二团。

•募兵制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晋军实行募兵制,其募兵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插旗招募。二是划区招募。三是临时募集。

•兵农合一征兵制

兵农合一是阎锡山为解决兵员、兵粮问题而制定的制度。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开始在晋西及晋西南部分县实行,日本投降后又推行到晋中、晋北一些县份。‘“兵农合一"的主要内容是编互助组:划分份地和为常备兵(在军队服现役者)家属出优待粮棉等。

军事训练

部队训练

晋军的部队训练,以制式教练为基本,而在不同发展阶段,还有整训、集训、阎锡山亲训等多种训练形式。

•制式教练

制式教练为部队各兵种的基本(正规)训练。训练期一般为1年,其中半年为新兵入伍教育及基本教练,半年为应用(即战斗)教练。训练以建制单位组织实施,各级长官及军士为教员。训练内容分为学科与术科,学科在课堂(寝室)进行,术科在操场及野外进行。

•按照编印的操典、教范训练

民国二十五年(1926年)秋,阎锡山军队在晋北参加反对国民军作战后,专门召开军事教育会议,讨论晋军的教育训练问题。会议根据作战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应改进的问题21项,经讨论议决,多以阎锡山的《应改良之战事汇录》为改进依据。11月30日,阎锡山颁布了《山西陆军教育令》及教育大纲,对晋军的军事训练作了具体规定。

民国二十六年(1927年)1月,阎锡山又颁发了《山西军队教育服务条例》。

民国二十五年(1926年)~民国二十八年(1929年),山西陆军训练总监部编印了新的步兵操典和轻重机枪、山野炮等武器教范。

•整训中的军事训练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阎锡山在吉县古贤村召开晋军高级军官会议,会后,阎锡山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手谕编印了他讲的《新战士读本》;同时长官部又编印了《新的统御法》、《新的管理法》、《新的训练方法》、《新的作战方法》,即所谓的“四新’’,以此对部队实行教育。此外,还编印了《新步兵野外勤务》、《连的战斗法》、《民族革命战法》等训练教材。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旧军在事变中损失惨重。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阎锡山为重振旧军要求扩军,阎锡山又对旧’军进行整训,重点整训干部。民国三十年(1941年),阎锡山在长官部成立整训处,并在部队建立了各级整训机构。

•利用日本军官训练晋军

抗战胜利后,阎锡山为扩大武装,收编原沦陷区各县伪保安团队及其他反动地方武装,改编为山西省防军,由留用的日本军官对省防军进行军事训练。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阎锡山在太原新南门外大营盘组成山西省防军集训团,每期训练两个月。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阎锡山将省防军集训团改组为山西军事干部训练团,军事教官仍由日籍军官担任。训练团设步兵、炮兵、工兵、交通、通讯、军医、兽医、军鸽军犬等8个训练队,其中步兵队下设校官队1个、尉官队4个,分期轮训晋军部队的干部。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初,阎锡山的军队经过整编后,有许多编余军官,阎将其编成军官总队,附设在军事干部训练团内集中训练。

•三六一战斗法训练

在阎军被人民解放军大量消灭的形势下,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阎锡山创造了“三六一战斗法",亲自编写《三六一战斗法课本》和《三六一的具体做法》,发到部队,作为训练教材及战斗依据。

•亲训团训练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在山西战场连连、取得胜利,解放区日益扩大。阎锡山军队所控制的地盘日益缩小,只剩下运城、临汾、大同、太原几个城市和晋中部分地区。11月,阎锡山在太原成立了亲训团,亲自兼任团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春,由参加亲训团的干部组建了1个亲训师,后在晋中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消灭。

军事院校

阎锡山在建设晋军中,历来重视开办军事学校和军官教育团等,以培养军事人才。

民国七年(1918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阎锡山开办的北方军官学校、山西陆军辎重教练所、山西航空预备学校、第三集团军骑兵教练所等军事教学组织,共培训军官和军士8000余人。

北方军官学校的前身为学兵团,主要培养初级军事干部和军士,学制2年。学员由全省各地招收,要求具有高小毕业或同等学历的文化程度。

山西陆军辎重教练所主要培养后勤人员,学制2年。教练内容主要有辎重勤务、兵站勤务、卫生、马学等课程,辅以简要的军事训练。共办2期,毕业学员700余人。

山西航空预备学校每期学员60名,学制3年。学员主要从山西军官学校学员中挑选,并招收部分中学毕业生。学校有从英国购买的教练机6架。只办了1期。

第三集团军骑兵教练所设于大同,培养骑兵基层军官和军士。教练所分军官、军士两个队,军官队学员300余人,军士队600余人,教练期为1年,只办了1期。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949年4月,阎锡山办的随营军政干部学校、青年军官教导第二章晋军的军事训练团、天才军官学校等,共培训军官1万余人。

随营军政干部学校在临汾土门举办两期,学员800余人。主要收容从沦陷区逃亡出来的中等学校的学生,经短期训练后分派各部队。

青年军官教导团是培养训练青年军官的机构:辖3个步兵大队、1个工兵大队、1个炮兵大队。学员来源:一部分在山西各地中学招收,一部分由部队保送,一部分从河南省招收。

天才军官学校设军官队和军士队各1个。学员是从各部队的军官和士兵中选拔出来的,各有一技之长,即谓之“天才军官"。教学内容,军事课以第二战区编的《民族革命战法》为主课,政治课以阎锡山的物劳主张为主课。共办3期,500余人。

除上述军事学校外,阎锡山还办过许多短期轮训团、轮训班,轮训了大批初级军官和军士。

武器装备

民国二年(1913年)6月,山西军队的武器有:步马枪11888支,机枪12挺,小炮37门,多是湖北汉阳造和德国、日本造。民国五年(1916年),武器逐渐增多,并装备了山炮,国产的有汉阳造和晋造两种,外国造的有德、日、英、美、俄、比、奥等。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山西的军火生产有了较快发展,可月产步枪1500支,冲锋枪200支,轻机枪200挺,重机枪30挺,枪弹60万发,迫击炮弹500发,山野炮弹300发。因此,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阎锡山第三次扩军后,晋军拥有的武器已达步马枪10万余支,轻重机枪6000余挺,迫击炮1000余门,山野炮500余门。中原大战失败后,晋军被改编,武器装备比过去大为减少。

抗日战争初期,晋军节节败退,丧师过半。以后,阎锡山偏安晋西一隅,又逐步扩充军队,恢复实力。一个陆军师的武器,有短枪470支,步马枪近3000支,轻机枪224挺,重机枪48挺,迫击炮24门,步兵炮36门,山野炮4门。由于晋军不是蒋介石国民党的嫡系部队,所以抗战期间军政部补充给晋军的武器很有限,晋军主要靠’迁到陕西、四川的几个兵工厂生产的轻武器来补充装备,重武器来源很少。

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接收的日军武器和改编伪军的武器,共6万余件,从而使晋军的武器一下子得到很大补充。其中,接收日军的武器,据不完全统计,有长短枪4万余支,轻重机枪1300余挺,火炮370余门,掷弹筒1000余具,各种子弹1200余万发,炮弹16万余发,手榴弹10万多枚;接收改编伪军的轻武器和小炮共1.6万余件。在日本投降后不久,晋军的各种武器总数又达10余万件。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晋军3个集团军、5个军的正规部队,有各种短枪1200支,步枪41436支,冲锋枪2215支,轻机枪3229挺,重机枪396挺,迫击炮282门,平射炮10门,战防炮3门,山野炮158门,掷弹筒1183具,总共50112件。

历史意义

晋军由辛亥革命时的山西民军改编而成,经历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时期,至1949年4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消灭,前后达38年。晋军在中国近代史、军阀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晋绥军为生存时间最长、实力最为雄厚的地方派系,主要赖以其较为系统和持之以恒的官兵教育和培训,赖以稳定的领导层和在晋省内积极建立军工企业。通过系统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苦心教育和培训,加上较严明的军纪,大大提高了晋绥军官兵整体素质,晋绥军历经多次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倾轧,地盘不断扩大,统辖的山西省经济、义务教育一度与江浙沪平津比肩,尤其军工企业和重工业领先全国。

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晋绥军对山西省以及绥远省采取了特殊的以“造产救国”的思想为主张的特殊的统治措施,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保存了晋绥军的实力,减轻了第二战区的物资紧缺问题,而且客观上推动了晋绥地区的发展,是一种变相形式的抗日。防守黄河西岸,抵制了日军继续向西北侵略的步伐,间接保护了广大西北地区,对抗日战争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历史评价

晋系军阀集团(晋军)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特殊产物,虽偏居华北一隅,但凭晋绥两省之力,在周边强势军阀虎视耽耽、风云变幻的环境中,不仅生存下来,而且逐渐摆脱中央政府领导,形成事实上的“独立王国”。但是毕竟晋系军阀是与人民为敌,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集团,穷兵默武,给中原人民,尤其给晋绥老百姓带来沉重灾难和祸害,最终为历史所淘汰。(《简评晋系军阀集团》毛洪亮)

晋绥军对晋绥这两大省在特殊的背景下进行了农业、工业、文化等三大方面的统治,虽然某些措施的不得当造成了矛盾和危害,但也对山西和绥远两省都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对抗战时期的西北地区甚至是全中国都产生正面保护的意义。(《简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晋绥军对晋绥地区的统治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