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武装部队(天城文:भारतीय सशस्त्र सेनाएं,转写:Saśastra Sēnāēṃ)在印度共和国整体的军事组织而言,包括印度陆军、印度空军、印度海军,以及各种其他包括印度海岸防卫队、中央准军事部队和核战略司令部等支援服务机构。

印度保持世界第4大武装力量,估计常规部队总兵力有1,325,000人。印度官方的国防预算达到468亿美元,但实际支出的军事费用,估计远远超过印度官方的数字统计。印度武装部队正在迅速扩大和现代化,在未来将有军事航天计划,目前则是正在积极开发导弹防御系统和强大的核武军事能力。

中文名

印度军队

创立时间

1947年

所属国家

印度

前身

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

现役人数

132.5万

概况

印度三军军旗

印军前身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1947年印巴分治后始建分立的三军,1978年创建独立的海岸警卫队。印度的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准军事部队和后备力量组成。现役部队分陆、海、空和海岸警卫队四个部分,现役兵力114.5万。正规军规模位居全球第三,在中国、美国之后。

国防政策

在立足南亚、称雄印度洋、争当世界军事强国的思想制导下,印度推行“地区性有限威慑”的军事战略。根据这种战略,印度平时把45%左右的陆、空兵力部署在西部边境,突出“进攻态势”的特点;把25%左右的兵力部署在北部边境,保护其“既得利益”;把30%左右的兵力部署在纵深地区,作为战略预备队和内部治安力量。海军在沿海部署东、西两支舰队,活跃于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重点放在西部,对付与其利益相冲突的国家并保护自己的海上经济利益和石油通道。空军重点部署在西部和首都附近。

印度还推行核威慑的政策。如何保证军备发展不影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新的国策,印度防务决策层经争论达成共识:发展核的军事用途,实施核威慑。其目标:一是对拥有核武器的北部邻国实施低度核威慑;二是同巴基斯坦进行核竞赛,不仅在常规武器上而且在核武器上压倒巴,以慑服对方;三是以核武器为后盾,把驻印度洋的外国军队作为核打击目标,以达成“劝阻”外国干涉南亚和印度洋事务的目的。印度深远的考虑是把核武器发展作为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一条终南捷径。在失去原苏联的核保护伞后,印更加强了发展核武器的信念,立场更趋强硬,不屈从国际社会的压力,拒签核不扩散条约。在核武器运载工具方面,印度除有能携带核弹的远程轰炸机外,正在研制中程导弹和洲际导弹。多次试射成功的“火”式中程导弹射程达2500千米,打击范围令国际社会尤其是印度四邻深为忧患。

指挥体系

军事领导体制:印度总统是名义上的武装力量统帅,内阁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各军种司令部负责拟定、实施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

军事指挥体制:三军平时无统一的作战指挥机构,由内阁总理通过内阁秘书处协同国防部对三军实行统一领导;战时通常授权主要军种参谋长实施统一指挥。

国防咨询机构有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长委员会、国防生产与供应委员会、国防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国防计划委员会和最高情报委员会等。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能是为政府制定军事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以及处理有关国家安全事务提供咨询,内阁总理任该委员会主席,成员包括内政部长、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和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其他委员会中,除国防计划委员会和最高情报委员会由内阁秘书任主席外,均由国防部长任主席,吸收国务部长、三军参谋长、国防秘书、国防财政顾问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负责制定和提出有关三军建设和民防、空防、边防与海防方面的有关政策,提出有关作战、情报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咨询意见。

国防部长委员会下设国防电子、首席人事官、首席供应军官和参谋长等4个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三军参谋长组成的参谋长委员会,由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军种参谋长任主席,负责在职权范围内就国防政策、国防生产和其他有关军事问题向国防部长委员会提出建议,交通过它就需要由内阁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向内阁政治事务委员会提出建议。参谋长委员会下设10个分委员会,由三军参谋军官联合组成,轮流担任主席,分别处理有关三军联合作战、计划、训练、通信、情报、电子战、装备政策和国防计划等方面的统一与协调事务。1998年新设国家安全顾问,由总理首席秘书担任。国防部长是最高军事行政长官,直接向内阁总理负责,由两名国防国务部长协助工作。

国防部为国防职能机构,全部由文职人员组成,下设国防局、国防生产与供应局和国防科研局等3个常设办事机构(均由国防秘书任局长),以及财政顾问处(由财政部派出的国防财政顾问任领导)和国防计划协调与执行委员会(由国防秘书任主席)。

印度的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准军事部队和后备力量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三军平时无统一的作战指挥机构。三军统一作战指挥权平时直属内阁总理,通过内阁秘书处协同国防部行使;战时通常授权主要军种参谋长实施统一指挥。军种司令部为各军种最高作战指挥与行政管理机构,最高领导人为军种参谋长,他配有3名副参谋长协助工作,其中2名分别负责第1和第2参谋局的作战指挥和兵种业务领导,另1名负责军兵种作战协同等工作。军种参谋长通过所属军区司令部对部队实施作战与控制。除地区司令部外,陆军还设有训练司令部,空军设有训练和保养两个专业司令部;海军的南部海军司令部履行海军训练司令部的职能,负责全部海军水面和水下舰艇训练的指挥与控制,并主管海军人员的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工作。驻果阿的海军航空兵司令部主管海军航空兵的训练,驻维沙卡帕特南的海军潜艇司令部负责海军潜艇的训练。

现役部队

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现役兵力132.5万。

陆军

印度陆军,分东、南、西、北和中央五大军区,拥有中程导弹,已具备核能力。陆军编有4个集团军12个军部35个师(3个装甲师、4个平原整编师、18个步兵师、9个山地师和1个炮兵师)以及15个独立旅(7个装甲旅、5个步兵旅、2个山地旅和1个空降/突击旅)、1个“普里特维”地地导弹团、4个防空旅和3个工兵旅。

印度陆军军旗

印度陆军总兵力113万人,编有5个军区,4个集团军12个军部35个师(3个 装甲师、4个平原整编师、18个步兵师、9个山地师和1个炮兵师)以及15个独立旅(7个装甲旅、5个步兵旅、2个山地旅和1个空降/突击旅)、1个“普里特维”地地导弹团、4个防空旅和3个工兵旅。上述部队包括59个坦克团(营)、355个步兵营(其中包括25个机械化步兵营、8个空降营、3个突击营)、190个炮兵团(其中包括1个重炮团、2个火箭炮团、50个中型炮团{内含11个自行炮团)、69个野战炮团{内含3个自行炮团)、39个山地炮团、29个高炮团)、2个地空导弹大队,(每个大队含3-5个导弹连)、15个地空导弹团。陆军航空兵编有22个直升机中队(其中5个反坦克中队)。

主战坦克:3414辆(估计有1100辆库存),其中T-55型约700辆、T-72型约1500辆、“常胜者”1200辆、PT-76型90辆、“阿琼”式约14辆。

步兵战车:BMP-1型350辆、BMP-2型1100辆。

装甲输送车:OT-62/64型157辆。

牵引式火炮:4175门(估计有600门库存),其中75毫米1115门、105毫米约1350门、122毫米约550门、130毫米750门、155毫米410门。

自行火炮:105毫米80门(估计有30门库存)、130毫米100门(估计有70门库存)。

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00门。

迫击炮:81毫米5000门、120毫米1500门、160毫米700门(其中有150门库存)。

地地导弹:“普里特维”短程地地导弹发射架15部。

无坐力炮:57毫米500门、106毫米300门。

高炮:23毫米400门、30毫米20门、40毫米3200门。

地空导弹:SA-6型180部、SA-7型620部、SA-8B型50部、SA-9型400部、SA-13型45部、SA-16型500部。

直升机:300架。

车辆人员登陆艇:2艘。

反坦克导弹:“米兰”等若干具。

海军

印度海军,分为西、东二支舰队和南部科钦训练基地;西舰队驻孟买,东舰队驻维沙卡帕特南,孟买和维沙卡帕特南为印度最大的两个海军基地。另编有潜艇司令部驻维沙卡帕特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驻果阿。海军航空兵,编有2个攻击机中队、6个反潜直升机中队、3个海上侦察机中队、1个通信机中队、1个搜索与救援直升机中队和2个训练机中队。海军陆战队,编有1个团(包括3个大队)。

印度海军军旗

印度海军拥有55000人,其中有5000名海军航空兵和2000名海军陆战队,是印度洋第一大海军。编有东部、西部、南部和 远东3个地区司令部,东、西2支舰队(分别驻维沙卡帕指南和孟买)。另编有潜艇司令部(驻维沙卡帕特南)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驻果阿)。印度海军拥有各类船舰155艘,包括2艘航空母舰,2艘船坞登陆舰,5艘坦克登陆舰,11艘驱逐舰,19艘护卫舰,19艘潜艇,其他战斗支援舰20艘,以及导弹艇、巡逻艇、扫雷艇、登陆艇等其他作战舰只。

海军航空兵

5000余人(含舰载海军航空兵2000人),装备37架作战飞机、72架武装直升机、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若干枚。

海军陆战队

编有1个团(包括3个大队),约2000人。

空军

印度空军,分成西、西南、东、南和中央五个军区,拥有1000多架各型作战飞机,包括空中预警机、战斗机、加油机、运输机、侦察机和直升机等。

印度空军兵力12.7万人。

装备各型飞机约1400架(其中作战飞机777架)、直升机180架(其中武装直升机34架)。

计有17个攻击战斗机中队(53架米格-23BN/UM型、88架“美洲虎”、148架米格-17型、79架米格-21MF/PFMA型);

20个战斗机中队(69架米格-21FL/U型、169架米格-21bis/U型、26架米格-23MF/UM型、64架米格-29型、35架“幻影”2000H/TH型、8架苏-30MK型);

3个攻击直升机中队(32架米-25/35);

2个侦察机中队(8架“堪培拉”、8架米格-25R/U型具有作战能力);

12个运输机中队(105架安-32型、43架D0-228、28架BAe-748型、25架伊尔76型);

1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74架米-8型、37架米-17型、10架米-26型);

1个要员专机中队(2架波音737型、7架BAe-748型、6架米-8型);

以及7架“美洲虎”海上攻击机、397架教练机(其中14架“美洲虎”B型、9架米格-29UB型具有作战能力)、24架教练直升机(其中2架米-35型为武装直升机)、4架海上侦察与测量机、6架“堪培拉”电子干扰机、4架波音707和波音737型电子侦察机。

此外,还编有38个萨姆导弹中队,装备萨姆-2、萨姆-3、萨姆-5地空导弹以及空地导弹和空空导弹若干枚。

据俄罗斯方面称,印度打算购买苏-30战斗机的生产许可证,并在2010年之前自行生产约100架苏-30MK战斗机,预计该合同的金额将达10亿美元。此前,印度已向俄罗斯购买了40架苏-30战斗机,价值15~20亿美元,其中8架已于1997年交付使用。

核武器

印度设有核战略司令部,该司令部创建于2003年1月4日。核战略司令部负责国家的战术和战略核武器储备之管理和行政。印度核战略司令部管理所有的战略打击力量,行使全面指挥和控制核资产,以及所有生产应急计划需要完成必要的任务。自成立以来,已经牢固确立印度核战略司令部的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并处于较高的战备状态。

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一份报告称,2012年,印度约有80-100枚核弹头。

海岸警备队

印度海岸警卫队分西岸、东岸、安达曼和尼科巴三个大队,指挥部分设于孟买、马德拉斯和布莱尔港。

印度军队

印度四个武装部队的其中之一,其使命是守卫印度共和国的海上利益。印度 海岸警卫队的组织类似于其他的印度武装部队。它按海岸警卫队法创建于1978年8月18日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它的工作由国防部指挥。

印度海岸警卫队的任务是保护印度的海上利益,包括它的海岸线、专属经济区和航运。它还负责与印度的海上有关海洋的资源,航运,海关和税务,海洋环境,保护物种以及毒品的执法。

海岸警卫队与印度海军,印度渔业部,税务部(海关)和中央和国家警察部队密切合作。印度海岸警卫队通常是由一名海军中将指挥。

印度海岸警卫队分为三个行动区:西部地区总部设在孟买,东部地区总部设在钦奈和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地区,总部设在布莱尔港。该部队有5440人员,包括633文官。

准军事部队

印度的准军事部队的种类庞杂,驻地分散,隶属不同的部门。它们是印度正规部队的辅助力量,平时可执行边防海防巡逻、情报搜集和内卫治安任务;战时则作为辅助力量配属正规部队执行作战任务。这些部队基本上按正规军编制,通常可分为部队、营、中队(连)、排、班(哨)5级。部队最高领导为总监,一般为现役中将级军官,以下各级军官为现役或退役军官。营或中队(连)为基本作战单位,各营根据辖区的大小下辖数目不等的中队(连),中队(连)以下为三三制,编组到班。印度准军事部队装备轻便,编制精干,可担负快速突击和独立机动作战任务。现印度准军事部队兵力约100万人:其中海岸警卫队约4000人,隶属国防部,装备有56艘巡逻舰艇、22架飞机和13架直升机,平时负责近海防卫与治安,战时归海军指挥,协助海军作战;印度国家安全卫队7400人,隶属内阁秘书处,负责反恐怖活动,成员来自印度三军和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和边境保安部队;特别保安部队3000人,负责要员安全;中央后备警察部队16.53万人,隶属内政部;邦武装警察40万人(包括24个营的印度后备警察),主要负责本邦的治安任务,但也可调往其他邦执行任务;边境保安部队18.5万人,约有150个营;阿萨姆步枪队5.25万人,隶属内政部,编有31个营,主要负责东北各邦的治安任务,各级军官为陆军军官,训练较好;特种边境部队9000人,隶属内阁秘书处;中央工业保安部队8.86万人,隶属内政部;国防部安全警卫队3.1万人,隶属国防部,主要负责国防部驻地的安全警卫工作;铁路保安部队7万人。

后备力量

印度的后备力量是指不脱产的民间武装,印度自称为第1线预备役和第2线防务力量,共有240万人。从组织体制上讲,第1线预备役和第2线防务力量组织 比较松散,每年只进行短期的军事集训。这支后备力量平时协助警察维持社会治安和参加抢险救灾,战时担负民防任务,补充正规军。经费开支一般由中央政府和邦(中央直辖区)按比例分摊。

第1线预备役是由印度陆海空三军的退役官兵组成。服预备役的最高年限为50岁。必要时预备役人员可再度从戎。由于印军实行募兵制,官兵待遇相对较好,许多官兵退出现役后仍加入预备役。这些人熟悉军旅生活,有一定的战斗经验和军事技术,较容易适应战争。第1线预备役现有兵力约50万人,包括陆军和空军预备役以及海军志愿预备役。空军预备役又分为防空预备役和辅助空军预备役两类。陆军预备役现有30万人(退出现设后服预备役至少5年),海军预备役5.5万人,空军预备役14万人。

第2线防务力量主要是民间军事组织,现有实力约190万人,包括国土军(又译地方军)3.34万人、国民学兵团100多万人、家乡卫队47.2万人、民防组织39.4万人以及消防队(实力不详)。

驻外兵力:多年来,印度一直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任务,1996~1997年度,派驻安哥拉390人(含20名军事观察员和11名民事警察)、波黑147人、海地3人、伊/科5名军事观察员、利比里亚14名军事观察员。

兵役制度

军衔

分7等20级:元帅1级(只在战时授予有特殊功勋的军种参谋长),将官4级(上将、中将、少将和准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和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低级委任军官(海、空军准尉)3级(一级、二级、三级),军士3级(上士、中士和下士),兵3级(一等兵、二等兵和三等兵)。低级委任军官以下军衔,三军之间略有不同。

印度军队

兵役制度

实行募兵制;服役年限:兵17年,军士21~28年,低级委任军官(海、空军准尉)26~33年。各级军官的最高服役年龄:将官60岁,校官55岁,尉官50岁,低级委任军官(海、空军准尉)50岁。[1]

军事工业

80年代至今,印度奉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优先考虑国防需要的方针,建立起规模庞大、门类比较齐全的军事工业体系。印度政府认为:不管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为避免在武器装备方面受制于人,印度都将不惜一切代价自力更生发展军事尖端技术,加速国产导弹和新型战斗机及其他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

概况

印度军事工业以国有为主,包括9家大型国有军工企业以及39个兵工厂和50家科研机构。其中,39个兵工厂主要生产军用车辆、火炮、轻武器和弹药,9家大型国有军工企业承担了约一半军品的生产,主要是航空航天设备、电子设备和舰艇。私营军工企业约承担本国军品生产的6%~7%。现军工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1994年,印度国防科研开支3.75亿美元,军工产值11亿美元,占国民产值的0.4%,军品采购费23亿美元。

实力

印度军事工业在中国周边国家中处于比较发达的水平。国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国防研究发展组织已成功地研制出1100多项武器系统和装备。兵器工业是军事工业中自主生产能力最强的行业,能自行研制和生产包括轻武器、弹药到主战坦克在内的大部分武器,自行开发的“阿琼”主战坦克已于1996年投入批生产。印度目建立了比较完整配套的军事航空工业体系,能自行研制生产教练机、轻型战斗机和轻型直升机。导弹工业在仿制和许可证生产基础上,已开始自行研制,并研制出“普里特维”地地战术弹道导弹。发射成功“烈火”中程地地弹道导弹,使印度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中国和以色列之后,世界上第七个有能力制造这类导弹的国家。舰船工业从70年代起步,现已初具规模,自行设计建造了1200吨小型护卫舰,并能建造5000吨级驱逐舰、中型航空母舰和仿制常规潜艇,马扎冈造船公司、加登里奇造船与工程公司、果阿造船公司、柯钦造船厂等,是主要舰艇制造企业。

预计到2000年以后,印度将能自行建造核动力潜艇。

核武器工业已有一定规模,据美国军方人士透露,印度拥有原子弹,在孟买的原子能研究中心正在研制氢弹。

管理体制

印度建立了以国防部为主,原子能部、航天部、电子部等有关政府部门相互配合、职责明确的军事工业管理体制。国防部是国防科研与军工生产的统一决策、集中管理和主要实施部门。由国防部长主持的国防生产供应委员会和国防研究发展委员会是主要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国防科研与军工生产的方针政策,并研究有关重大问题。国防生产供应局和国防研究发展局是军品生产和国防科研的主管机构,负责制定国防科研和军品生产的规划、计划,并协调和监督计划的实施。

航天部是民用航天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研制生产运载火箭、卫星和其他航天器(这些项目不列入国防计划)。所属的航天研究组织、航天应用中心、火箭发 射场、国家遥感局和布全国的卫星监控站网,从事航天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和其他航天科学工作。原子能部是核武器研制与生产主管部门,下属的巴巴原子研究中心、英·甘地原子能研究中心、高级技术中心及多家研究所,从事核武器及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电子部是电子工业的统一管理部门,负责生产部分军用配套电子产品。

改革的政策措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印度政府加紧进行国防科研和军工生产的调整改革,积极为军事工业独立自主计划的实施创造条件,以实现到20世纪末将武器装备国产化率从30%提高到70%。

缩短战线,集中力量开发重点项目

1995年8月24日,印度议会国防委员会发表的《国防研究与发展:主要计划》报告提出,印度将通过削减中小型国防科研项目,着力发展重点项目,并要求国防部国防研究发展局只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武器研究计划”拨款。据此,国防研究发展局终止了618个中小型计划,仅保留了371项重点计划,并将综合导弹计划、轻型作战飞机计划、综合电子战计划、激光武器计划、“阿琼”坦克计划等列为最优先的计划项目。

加强国防科研,提高投资强度

尽管军费不足,但印度政府对国防科研仍高度重视。国防研究发展局的规模不断扩大,1980~1992年,又设立了10家科研机构,使其直属科研机构增加到50个,雇员超过30000人,其中6800人是高级科学技术人员。据统计,1990~1994年,印度国防科研经费年递增16%;1995年,国防研究发展局经费预算约为1.3亿美元,占国防预算的比例由1985年的2.6%上升到5%。

改革管理,增强国有军工企业活力

90年代初,印度政府改变军工企业一切由政府补贴的做法,鼓励军工企业自主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这一政策性调整,给军工企业带来很大变化。其中9家生产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型国有军工企业效果尤为明显,在1993~1994年赢利达23.2亿卢比。后来,印度政府又决定赋予这9家军工企业生产民品和出口自产产品的权利,使之成为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

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军工生产

在过去,印度政府曾规定非国营企业不得从事军品生产。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军工生产,并对一些国有军工企业实行私有化。印国防部1993~1994年度报告指出,私营企业将可以在公平基础上同国有军工企业竞争军品合同。并指出,如果私营企业已具备某种军工生产能力,将不在国有军工企业中重建这种能力。1995年初,印政府宣布将分阶段卖掉头号军工企业印度斯坦航空公司30%的股份。同年5月,国防研究发展局首次授予179家小型私有公司参与军品生产的资格。印国防部透露,1993~1994年,与私营企业签订的军品合同值已达7.5亿美元。

扩大国际合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军工企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印度同俄罗斯已建立了几家合资企业,包括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印俄航空有限公司”,以生产和维修俄制武器,两国还就航天科学、遥感技术和空间通信签署了合作协议。除此之外,又扩大同美国、法国、瑞典和以色列等国的军工合作。美国已同意向印度提供轻型战斗机项目的复合材料、发动机、无线电设备和观测装备。法国也为印度改造“米格-21”战斗机提供数据与信号处理机、环形激光陀螺、惯性导航仪和轻型雷达预警接收机。以色列帮助印度将130毫米火炮改为155毫米火炮,并为T-72坦克和“阿琼”坦克配备甚高频电台。

积极推进军品出口

印度已确定通过出口本国生产的武器来占领国际市场并促进军工企业的自主发展。1996年,印度政府制定了新的军品出口计划,要求国防官员为之积极活动,同年,印度政府成立了军品出口管理局,负责销售国有军工企业的产品与技术。据印度官方统计,印度军品出口额已由1995年6.93亿卢比增至1996年12.6亿卢比。预计在未来5年里,军品出口将增至30亿卢比。

重要节日

武装部队节12月7日

陆军节1月15日

海军节12月4日

空军节10月8日

参与战争

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10月22日——1948年12月31日)

波罗行动

中印自卫反击战(1962年10月20日——1962年11月22日)

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4月24日——1965年9月20日)

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11月21日——1971年12月17日)

斯里兰卡内战

卡尔吉尔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