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油是在空气中易氧化干燥形成富有弹性的柔韧固态膜的油类,有些可以食用,有些不能食用。干性油一般是浅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碘值在130以上,例如桐油、梓油、亚麻油等。干性油在添加催干剂,其他成膜物质(松香,合成或者天然树脂等)或者适度温度加工后可以广泛用于油漆、油墨、油毡和油布等工业。

中文名

干性油

外文名

drying oil

成分

亚麻酸、亚油酸

性状

浅黄色液体

基本介绍

干性油

dryingoil

在空气中易氧化干燥形成富有弹性的柔韧固态膜的油类。

一般是浅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碘值在130以上。例如桐油、梓油、亚麻油等。

广泛用于油漆、油墨、油毡和油布等工业。

资源分布

大戟科植物是干性油的主要来源,如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乌桕(SapiumsebiferumiLinn.、Roxb.)和蓖麻(RicinuscommunisLinn.)(脱水蓖麻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干性油),麻疯树(JatrophacurcasLinn.),亚麻(LinumusitatissimumLinn.)也是重要的干性油来源之一。

我国油桐栽培区域广阔,南北跨越10个纬度,东西跨越20个经度,面积达210万平方公里。黄河以南15个省区近700个县都生产桐油,其中以四川、广西、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区产量最大。乌桕,又名木梓,是一种多年生的木本油料树种。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结实早、周期长、经济效益高、产品用途广等特点,广泛分布在我国南部各省。乌桕加工的初级产品是桕脂(皮油)和梓油(青油),梓油是一种干性油,其性能可替代桐油,为重要的工业用油,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我国亚麻油资源分布广,尤其我国西北部是亚麻油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

物化性质

干性油具有比重轻、不导电、能抗冷热、抗潮湿及防腐、防锈等优良特性。天然干性油是甘油三酯、少量游离脂肪酸的混合物。几种干性油中脂肪酸组成含量各异脂肪酸中双键具有良好的化学反应活性。含共轭双键的桐油干燥速度比其它含非共轭双键的干性油快。干性油交联成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导入期,天然抗氧剂被消耗,然后是氧化期,最后是一系列的自动催化反应,交联成膜。共轭干性油成膜不仅仅是自由基的化合形成交联,还有自由基聚合引发链增长聚合。为了加快干化速度,干性油作涂料组分时一般加入金属离子的有机酸盐作为催干剂。催干剂分为三类,第一类催干剂主要有Co,Mn,Ce,V,Fe,它们催化氧化;第二类催干剂有Pb,Zr和Al,它们催化聚合;第三类催干剂有Ca,K,Li和Zn,它们对最初的干燥起辅助催化作用。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将几种催干剂以适当比例混合使用,催干效果更佳。

提取工艺

桐油的提取

我国生产桐油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机榨法和6号溶剂浸出法,但这些传统工艺存在许多缺陷,溶剂的选择对油的质量影响很大,烃类溶剂中因含有硫、硒、碘等无机元素会引起桐油β异构化。β异构化桐油色泽较深、粘度大、透明性差,存放数天便凝固成固体,溶解稀释性差。正常桐油是琥珀色的透明液态油,主要成分是桐酸三甘酯,桐酸一般以α-桐酸的形式存在,由于三共轭双键的影响,α-桐酸性质活泼,极不稳定,据研究证明,热、光线、硫及部分硫化物、硒等均会导致α-桐酸异构为β-桐酸。有人探索使用水浸法生产桐油,其生产工艺过程是:桐籽经清洗烘干脱壳研磨后用水浸提分离得到乳液,通过破乳得毛油,毛油经水洗和真空脱水后即得到成品油。此法与传统的机榨工艺和预榨浸出工艺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不需预榨和精炼可直接获得优质桐油;不用溶剂,确保了生产安全性和降低了空气污染;浸出粕粗蛋白含量高达45%,且变性较少,便于脱毒利用;桐籽的壳与仁完全分离,提高了桐籽综合利用的价值;提高了出油率和产品质量。

乌桕梓油的提取

乌桕籽经清洗蒸炒后,用溶剂作第一次浸出,浸出液过滤、分离、精炼得到皮油(非干性油)。第一次浸出后的纯籽用来压榨得到籽油和籽饼,而籽饼再送去作第二次浸出得粕渣。籽油和第二次浸出液合并过滤、分离、精炼得到成品梓油。

亚麻油的提取

亚麻油的传统提取方法是采用高温蒸炒榨制方式,α-亚麻酸氧化严重,色泽较深。现多采用冷榨法,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在高度真空的环境下生产α-亚麻酸油。

应用

1、传统手工艺品

纸伞:我国人民很早就发现干性油具有良好的涂抹性能。将干性油涂在纸上后,可以在夏天的热空气中较快地氧化聚合,形成耐水的纸-干性油复合物。在我国盛产干性油的地方,多能见到源远流长的纸伞制造业。

涂料:用干性油加工处理后得到各种干燥速度更快的油用于传统油漆,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制备热聚合油干性油可在惰性气体下加热聚合形成聚合油。聚合油粘度较高,用于油漆中,可提高漆膜的应用性能和施工性能。对非共轭油如亚麻油而言,热聚反应温度达225-240℃。因为桐油中共轭双键的浓度高,因此进行热聚合的速度要比非共轭油快。必须控制好桐油的加热以免发生聚合胶化。在相对温和的温度下,如140-150℃,将空气通入油中,使干性油的粘度上升,生成吹气油。据推测,有部分双键可能发生了过氧化反应,引发脂肪酸链间低交联度的聚合反应。

2、环氧树脂改性剂

环氧亚麻油可作增塑剂,它是一类含有三元环氧基结构化合物,不仅对聚氯乙烯起增塑作用,而且可以阻滞聚氯乙烯塑料的连续分解,起到稳定剂的作用,环氧亚麻油与有机金属盐稳定剂同时使用能产生协同效应,减少有机金属盐的用量。亚麻油顺酐加成物与环氧树脂、无机填料、适量活性稀释剂和三乙醇胺促进剂调制成无溶剂防水胶。该胶粘剂无毒无味,制备及施工过程中皆无环境污染,粘接面防介质性优异,粘接力也强。可粘接的材料有钢板、木板、薄铁、玻璃、瓷砖、陶瓷、石膏、水泥制品、瓦片、竹制品。单纯环氧树脂性脆、韧性差、剥离程度和开裂应变低。为了改善其韧性,采用来源广泛,价廉的聚醚、桐油和顺丁烯二酸酐合成新的环氧树脂改性剂。

3、传统中药

催吐:在中医临床上有试用桐油催吐的报道。桐油因其含有异桐酸、桐酸及皂素等有毒物质,服后能引起剧烈吐泻,且对胃肠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吸收后会造成神经系统及心肾等损害,故一般在临床上不宜作内服药用。德国学者从乌桕种子油中分离出8种巴豆二萜化合物(tigliane),其中有两种同标准刺激剂和诱导剂TBA(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有相近的致癌活性。

外用:桐油还可外用治疗冻疮,与消炎药同用治疗烫火伤。采用生桐油石膏外敷腹壁治疗阑尾炎周围炎性肿块,肿块消散快,还可治早期甲沟炎、急性乳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和静脉炎。用辣椒浸桐油后外敷可治指趾疔疮。桐油外敷可治疗带状疱疹。蜈蚣桐油浸膏可治疗局限性、窦道性骨髓炎、痈、疽、疔、无名肿毒、湿疹。但是对于干性油产生疗效的机理缺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