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是全国唯一的一家出版工艺美术专业图书的出版社,出版图书包括:传统工艺美术实用技艺、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与实用技法、民间美术、中西绘画技法、艺术画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图案与设计应用资料、实用电脑美术设计等。

中文名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性质

出版工艺美术专业图书的出版社

创立时间

1985年

历史沿革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办社宗旨是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促进现代工艺美术事业发展。

我社出版范围包括中外工艺美术理论、史料、年鉴、珍品图册,中外实用美术技法和资料,中外美术和艺术品鉴赏图书,中外绘画技法和资料,书法篆刻和摄影、民间美术和少儿美术等。

主要业务

图谱系列(中华文化传承图谱、西清古鉴疏等),图案系列(木雕、玉雕、雕漆等),史论系列(中国年画史、中国壁画史等),民间艺术(民间老剪纸、面人等),艺术理论(铜镜文化与图案等),技法系列(彩蛋技法、玉石盆景制作技法等)等系列图书。

荣誉

《京华瑰宝》

2003年荣获“北京市优秀出版物奖”。

中国年画史

2004年荣获“全国优秀艺术图书二等奖”;

中国戏出年画

》《中国古砚谱》

被列入2006年度“中国书标”选题。

曹雪芹风筝艺术

2005年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2006年获“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北京市优秀出版物奖、2007年荣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被列入中国书标和北京市出版工程,同时获“中华印制大奖”金奖。

塑神秘谱

》《

迎春福祉

2008年3月由陈高潮社长和优秀编辑王芸担任责任编辑的《塑神秘谱》《迎春福祉》获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珍贵遗产丛书的第75名。

甲骨文字典

2011年获“金牛杯”金奖。

宫墙内外的老北京文化

》《 西清古鉴疏》

2012年获

首届

华文

出版物艺术设计大赛

铜奖。

《中华灯彩》

2013年入选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图书拜年 知识贺岁”活动书目。

精品图书

甲骨文字典

甲骨文字典修订版

甲骨文是汉文字的基石。甲骨文在文字系统中既最古老又最年轻。甲骨文是汉字由符号到文字的演化进程的第一种成熟的文字;但它是最近一百多年才被发现的。只要很方便入门,谁都能成为专家。甲骨文辨认工作很艰难,在已发现的六千多甲骨文字中,已经识别的仅有两千五百多。日前金石学者王本兴把已有定论的甲骨文字归集成册,编成《甲骨文字典》,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编辑人员共同努力增加了汉语拼音索引,使检索更容易,开创了远古文字拼音索引和音序编典的先河。认识甲骨文的人群相对很小,大部分是专业的研究人员。识别甲骨文很难,经识别后认识起来却很容易。

这本《甲骨文字典》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甲骨文提供了方便。使甲骨文与现代汉语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接轨。认识甲骨文,不仅对一个人的文字修养有好处,还有可能全面地影响到他的整个人生。

这本书在2011年第二十届美术图书评比中获得“金牛杯”金奖。

西清古鉴疏

最近由孟繁放先生对《西清古鉴》进行了全面的疏注,由刘艳霞女士对

每册上有一只鼎,九册书合成一只鼎。

原图进行了细致的修整,编著出版了《西清古鉴疏》使《西清古鉴》这一瑰宝得以重新面世。中国青铜器源远流长,不仅文化内涵丰富,历史价值极高,而且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自迄今发现最早的,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塬乡林家村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第一把青铜刀开始,绵延五千余年的青铜器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青铜器无处不在;鼎、鬲、甗、瓿、簋、爵、觚、斝、罍、壶、瓠、卣、盘、弩、机各种形式的器物造型难以类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动、植物到人文社会;从具象到抽象,包罗万象的图纹;都清楚地记录着中国文字起源的过程。文字演化从甲骨文到款识……总之,青铜器已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载体,青铜器器型和纹饰已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现象。

一、 《西清古鉴》的成书经过

清乾隆十四年(1750),乾隆皇帝下旨,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工部尚书汪由敦,率翰林仿宋宣和年编制的《博古图》样式,收录乾隆帝平日对青铜器的品题,“以内府所藏古鼎彝尊罍之属案器为图,因图系说,详其方圆围径之制,高广轻重之等,并钩勒款识,各为释文。摹绘精审,毫厘不失,则非往之图谱所能及。”历时两年完成,全书21册,分40卷,共收录青铜器1529件。

乾隆帝亲自参与了《西清古鉴》的编著,和硕庄、和硕果亲王担任监理。编纂除梁诗正、蒋溥、汪由敦外,还有嵇璜、裘白修、金德英、观保、于敏中、董邦达、王际华、钱维成等重臣,涉及吏、户、工、兵、礼等五部。摹篆、绘图、缮书、校刊、监造等,“虽兼取欧阳修、董逌、黄伯思、薛尚功诸家之说,而援据经史,正误析疑,亦非欧阳修等所能及” 。从内容到画工、书法、款识及刊制都代表了当时国家成书的最高水准。

沿用此书体例,清朝又编纂了《西清续鉴》和《宁寿鉴古》两部书。《西清古鉴》成为文物图谱编纂的范本。

二、《西清古鉴》珍稀的原因

我国古代大多沿用金属货币,随着交易行为的发展,作为辅币流通的铜钱需求量与时俱增。自西汉开始,历代都采用了熔器造币的方法,以补流通的不足。五代柴荣(周世宗)曾下诏“悉毁天下铜器、佛像以铸钱,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值。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明崇祯帝将内府库藏历代铜器,全数发给宝源局熔铸钱币,以充军饷。清代以俭著称的咸丰帝,把内廷保存(含皇室历代旧藏)的各种铜器毁器铸钱。如今,无以数计的青铜器早已万劫不复,留给后人的青铜器物极少。所幸在明崇祯前有《宣和博古图》,以《宣和博古图》为参照的《西清古鉴》又在道光以前成书,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青铜器图谱。《西清古鉴》成书距今已有257年,加之印量有限,又赶在我国社会形态发生最激烈变革的时期,大多已损毁,存世稀缺。

三、出版《西清古鉴》的意义

在历代著述之中,考证最难;考证之中,图谱最难;图谱之中,唯钟鼎款识义通六书,制兼三礼,尤难上之难。读《西清古鉴》一遍而三代法物恍然如睹。敦崇实学,昭昭明验。

青铜器纹样是我国装饰图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青铜器型是陶瓷、景泰蓝、玉器、雕漆、漆器、金属器皿……的器型范本;书中款识是篆刻、篆书、摹拓等的重要参考资料。

《西清古鉴》不仅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宝贵的图文库,而且既可以赏读,又具有实用价值,是一本了解历史,欣赏艺术的好书。

随着中国青铜器文化热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形成,《西清古鉴》作为中国古代记录青铜器的书籍典范,必将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载体。

其他图书

范治斌水墨肖像画艺术

2004年,《中国人物画名家技法讲座——范治斌水墨肖像画艺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评价

建社以来,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坚持突出工艺美术特色,为工艺美术行业服务,为读者服务,努力促进传统和现代工艺美术的国际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