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猕猴(Macaca mulatta mulatta):是猕猴的指名亚种。主要特征是尾短,具颊囊。躯体粗壮,颜面瘦削,头顶没有向四周辐射的漩毛,呈棕色,额略突,眉骨高,眼窝深,具颊囊,肩毛较短,尾较长,约为体长之半。其身上大部分毛色为灰黄色灰褐色,它们的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拇指能与其它四指相对,抓握东西灵活,前额低,有一突起的棱。

栖息广泛,草原、沼泽各类森林。群居,成十余只乃至数百只大群。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相互之间联系时会发出各种声音或手势,互相之间梳毛也是一项重要社交活动。分布于印度、缅甸、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也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河谷。

中文名

恒河猕猴

外文名

Indian Rhesus Monkey

别名

恒河猴、印度恒河猴

猕猴属

灵长目

脊髓动物门

哺乳纲

动物界

猕猴

拉丁学名

Macaca mulatta mulatta

亚门

脊髓动物亚门

猴科

亚纲

兽亚纲

亚科

猕猴亚科

命名者及年代

Zimmermann, 1780

形态特征

恒河猕猴

恒河猕猴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猴。雄猴头体长50–55厘米,雌猴40-50厘米;尾长20–23厘米,雄猴体重7-8千克,雌猴体重5-6千克。在同属猴类中个体稍小,吻部突出,两颚粗壮,颜面瘦削,头顶没有向四周辐射的漩毛,呈棕色,额略突,眉骨高,眼窝深,鼻孔朝前向下紧靠,具颊囊,肩毛较短,尾较长,约为体长之半。其身上大部分毛色为灰黄色灰褐色,背部棕灰或棕黄色,腰部以下为橙黄色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有光泽,胸腹部的腿部的灰色较浓。不同地区和个体间体色往往有差异。面部、两耳多为肉色,臀胝发达,多为肉红色。成年雄猴的体型要比雌猴大。

面部裸露无毛,轮廓分明,眼眶由骨形成环状,使两眼向前,眼间的距离较窄,视觉发达,立体化,可以在树林之间活动时较准确地判定距离,辨别色彩,但嗅觉退化,头骨的构造也随之改变;牙齿32枚,齿尖低,齿式为异齿型,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颊齿通常为丘型齿和低冠齿,臼齿呈四方形并有4个较低的锥状突起,适于咀嚼;锁骨发达,四肢关节灵活,上腕部及大腿部由躯干部分离,因而前后肢可以前后左右自由运动,前腕和小腿的2根骨头分离而且松松地连接在一起,不必连带躯干即可回转前后脚,适合握住树枝;通常只胸前有一对乳头;有盲肠;四趾上都具有5指(趾),可以灵活而稳定地抓握树枝,指(趾)的端部仅盖住指(趾)头背面的扁平指甲,突出的指(趾)部有发达的指(趾)纹,触觉灵敏,还有防止滑落的作用;掌面和跖面裸出,具有发达的两行皮垫,手脚的拇指(趾)和其余4指(趾)相对,可以握合。

栖息环境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及暖温带阔叶林,从低丘到3000-4000米高海拔、僻静有食的各种环境都有栖息,是现存灵长类中对栖息条件要求较低的一种。喜欢生活在石山的林灌地带,特别是那些岩石嶙峋、悬崖峭壁又夹杂着溪河沟谷、攀藤绿树的广阔地段,往往是猴子最理想的生活场所。

生活习性

习性

集群生活,猕猴往往数十只或上百只一群,由猴王带领,群居于森林中。它们常爱攀藤上树,喜觅峭壁岩洞,其活动范围很大。猴群在集体行动时,会有一“哨兵”站在高处放哨,若发现异常情况,即会发出信号,招唤猴群迅速转移。如果情况紧急,猕猴凭借它们攀崖越险的熟练本领,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猴群大小与栖息地环境优劣而有别,一般都有十数头或数十头。繁殖和缺食季节,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动范围也较大。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性情躁动时爱举石掷人。

食性

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甚至蚯蚓、蚂蚁。采食野果贪婪嗜争,边采边丢,只食甜熟果子,未熟果却丢弃,故猴群过处往往遍地断枝弃果,因而对野果的可利用程度较低,必然要扩大觅食范围,活动时间也往往较长。

争王

在现实生活中,每群猴子都有猴王。猴王的产生,是从众多优秀的雄猴中“竞选”而来。因此,猴王的尾巴往往翘得老高,以显示它尊贵的身份,而其他猴子则是不敢随便翘尾巴的。

与美国总统选举一样,猴王也是每4年一“换届”,也可以连任。猴子的王位,是强者之间通过激烈的拼搏、打斗而产生的。当每届猴王任期快满时,那些觉得有竞争实力的雄猴便跃跃欲试,当着猴王的面翘尾巴,向猴王挑战,随之与猴王厮打,若打败猴王,再与其他挑战者比拼,经过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最后的获胜者便是新一届猴王。那些败下阵来的猴子,一个个鲜血淋淋,残肢瘸腿。被赶下台的猴王,往往会被驱逐出猴群,成为一只孤猴而四处流浪,由此可见猴王竞争中的残酷。

猴子们之所以拼命争夺王位,是因为猴王在猴群中享有特权。猴王在位期间很是威风,众猴必须听命于猴王,不得违抗,有好吃的东西,总要让猴王先吃。猴王不仅多吃多占,而且享有“一夫多妻”的特权,大多成年的母猴都是它的“王妃”,所以猴王都是“三宫六院,妻妾成群”。

繁殖和缺食季节,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动范围也较大。形状像人,眼如悉胡,两颊塌陷有颊囊,是藏食物之处。屁股没有毛而尾短。能立起来走。咯咯的声音如咳嗽一般。孕五月而生子,生子后多在山涧洗浴。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缅甸、阿富汗(或许在已经当地灭绝)、孟加拉国、不丹、雅鲁藏布江河谷、尼泊尔,巴基斯坦北部。

繁殖方式

一般于11月至12月发情。次年3月至6月产仔,或3年生2胎,每胎产一仔,妊娠期平均为5个月左右,哺乳期约4个月。雌猴2.5-3岁性成熟,雄猴4-5岁性成熟,但最早于6-7岁参与交配。在饲养条件下寿命长达25-30年。

同性恋现象在猕猴中也时有发生。雌猕猴之间容易结成紧密的关系,而且实行的是临时“一夫一妻”制,一只雌猕猴只在固定时间里与另一只雌猕猴成为性伴侣,但在一个繁殖期里,一只雌猕猴可以先后与数只雌猕猴搭上关系。雌猕猴之间的性行为多为模拟雄性生殖器,以及在亢奋时发出类似雄性的咯咯声。雄猕猴之间也存在同性性行为,只不过雄性之间的性游戏结束后,它们会立即离开对方,就像人类社会里所谓的一夜情。

亚种分化

恒河猕猴是猕猴的指名亚种。

种群现状

恒河猕猴在印分布数量很多,2003年统计该物种的密度达到0.44个/平方公里,平均每个族群有12.3只猴子。在印度有些地区,平均族群要高得多。但在印度东北部的森林,这一物种很罕见。[1]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1]

相关趣闻

【搜狐科学消息】你能接受自称教授的猴子给你上一堂物理课吗?当你看到以下这些照片时,你一定会感到非常惊奇!这是不是一只智商非凡的猴子尚不得知,但它的长相却的确与天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惊人相似。

长相酷似爱因斯坦的恒河猕猴幼崽

这些惊奇的照片是由66岁的物理学家米海尔·纳扎罗夫(Mihail Nazarov)在马来西亚太平国家公园拍摄到。这位业余摄影家在游玩时很快注意到了这种相似性,并立即拍摄了照片。

从脑后花白的头发,到它微微长出的胡须,这只幼年猕猴非常像发现传奇的E=MC²质能方程式的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特别是这只短尾猴布满皱纹的面孔,更是与爱因斯坦相似至极。这些皱纹也掩饰了它实际的年龄。

纳扎罗夫教授说:“我看到这只幼年猕猴的第一眼就觉着它跟爱因斯坦很像,然后我就找到一些具体的相似处来证明我的想法。我回到家后,通过对比拍摄到的图片,更详细的找寻了二者的相似点。我非常喜欢这些相片,感觉它们展现出来的图片是如此独特和令人惊叹”。

爱因斯坦是通过发现相对论奠定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的,通常被称为现代物理学之父。现在我们能够重新看到他紧缩的眉头,不是通过课本上的照片,而是在树丛中跳跃的小猴身影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