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铁一中学(Hengyang Tieyi High School),原扶轮中学,是一所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1943年9月,粤汉铁路局于衡阳江东岸桐家垅奏设“交通部部立衡阳扶轮中学”,扶轮中学由此创办,并伴随中国近现代教育一起成长。学校经数次更名易址后于2004年更名为衡阳市铁路第一中学。

衡铁一中是衡阳市教育局直属公办高级中学、湖南省重点中学、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1995年通过湖南省重点中学检查评估,1996年正式挂牌为湖南省重点中学,是原长沙铁路总公司管内第一所省重点中学。

建校以来,学校以尊师,勤奋,善学,多思而称;培育“社会中坚”;历尽沧桑,不改青云之志。

中文名

衡阳市铁一中学

知名校友

腾吉文

别名

衡铁一中

校训

崇德 博学 求真 尚美

创立时间

1943年

类别

公办高中

类型

中学

外文名

Hengyang Tieyi High School

所属地区

湖南省,衡阳市

主要奖项

读书育人特色学校(1998年)

主管部门

衡阳市教育局

地址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双拥路

校铭

铁骨铮铮 一众佼佼

属性

第一批湖南省重点中学

历史沿革

1943年下半年,粤汉铁路局在衡阳江东岸桐家垅(又名五马归槽)创办学校,名为“交通部部立衡阳扶轮中学”1944年春季开始招生。建校初期,正值抗战困难时期,校舍少,教学设 备条件差,活动场地窄。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粤汉铁路职工子弟,设有高中1个班,初中4个班,学生共约200人,教职员工约20来人,首任校长是鲁养厚。

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更名“衡阳铁路职工子弟中学”

(简称衡阳铁中),同时柳州铁一中和武昌铁一中的部分班级合并到衡阳铁中,使班级增加到20个,学生1000余人。1952年下期,又招收了1个师范班和6个初中新生班。

由于教室不够,只好增设了一个分部。1953年上期,以部分初中班和茅坪分部10个初中班为基础,分部扩建为“衡阳铁路职工子弟第二中学”(简称衡阳铁二中)。

1953年,衡阳铁路局迁往广州,部分学生南下,随之成立广铁一中。校本部则改为“衡阳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简称衡阳铁一中)。至1956年,已发展成为湖南省著名的一所中学,并被教育厅确立为第一批

湖南省重点中学

1953年一1957年,学校的高中毕业生90%以上考入高等院校深造。1954-1957年,在湖南省三届高考中,三次名列全省第一(1954年、1955年、1957年),一次名列全省第二(1956年)。1956年,学校为湖南省省级先进单位(全省共四个单位,文教部门仅该校一个),后还派代表在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向全省介绍本校的办学经验和取得的好成绩。从此,衡阳铁中成了全省瞩目的学校。一时间,衡阳铁中名声大振,全省四十余所学校来校参观访问。

2004年7月从铁路企业移交衡阳市人民政府管理。2006年7月,根据衡阳市教育资源整合的需要,原冶金中学76名具有高中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和56名退休教师以及600名高中学生并入该校,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原衡阳市两所企业名校步入了强强联合的办学之路。

办学条件

衡铁一中新校区

市铁一中新校区位于珠晖区雁城东路以北、酃湖大道以东交汇处,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310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共设教学班120个,其中,高中部60个、初中部60个。自2014年10月开工以来,历时4年建设,投资超过5亿元,新校区高中部已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市铁一中新校区按照教学区、办公区、活动区、生活区四大功能区布局,共有14栋主体建筑物,其中教学楼3栋、图书信息楼1栋、学生公寓6栋、食堂1栋、体艺馆1栋,办公楼1栋、教师公寓1栋、其他用房300平方米,体育场地达到250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3000学生在校就读。硬件设施

衡阳市铁一中学

学校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成为了珠晖区重要的高考考点,现已将所有教室改造成多媒体教室,学校1200平方米的图书馆内藏书7万余册。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现有214名教职工,专任教师184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8人,一级教师102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校涌现了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其中有全国劳动模范2人,火车头教育奖章获得者2人,特级教师3人,部省级优秀教师18人,市级优秀教师21人,省级数学奥赛教练1人,省级足球教练1人。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是来自教学第一线,是一个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事业心强、团结协作、清正廉洁、作风正派的领导集体。1995年以来,年年被长沙铁路总公司评为“五好领导班子”,连续三次被评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五好领导班子”。学校党委2006-2009年“七·一”表彰时年年被评为“衡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衡铁一中是一所铁路子弟中学,尽管生源面窄,学生起点低,但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五、六十年代曾两度获得全省高考红旗,85年被衡阳市政府授予“教育先进单位”称号,九十年代以来成绩更是可喜。在历年的毕业会考和高考中一直在衡阳市处于领先地位,高考录取率保持在50%以上,1998年高考,谭伟同学、王晨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林峰同学、张海燕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

1999年高考上线率达78%,其中本科录取率达到48%。2000年高考上线率达到80%,2001年高考上线率达到83%,本科录取率达到70%,最近几年更是连年攀高,高考上线率突破90%。1999年、2000年高中毕业会考连续两年一次合格率均为100%,2001年被衡阳市教委确定为高中毕业会考自己组考学校。1995年和1998年在衡阳市教委举行的第一、二次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中,两次都被市教委授予“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学校”称号,在2006、2007年度市直学校的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中该校连续以综合得分第一的好成绩被评为“优秀市直学校”。 2002年高考中,该校李彦斐同学以656分的好成绩获衡阳市文科第一,湖南省文科第十名,被北京大学经济系录取。2008年,该校667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358人上本科分数线,173人上本一、本二分数线。2009年,193人上本一、本二分数线。近十年以来,学校每年高考继续书写高进优出的传奇。自改革开放以来,该校已有20多名同学考入北大、清华。

所获荣誉

衡阳市铁一中学长期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针,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管理严格、治学严谨,形成了“勤学、守纪、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学校十分重视开展各种文艺、体育活动、课外读书活动和科技活动,多渠道培养人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连续多年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篮球队、足球队长期稳坐衡阳市前两名。

1982年底,该校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4科参加衡阳市统考,在平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等39个评比项目中,共获得14项第一,14项第二,1983年参加衡阳市高中英语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同年,参加全国数学联赛衡阳预选赛,全市取50名,该校占了25名,其中第一、第二名均被该校学生获得。

1982年初139班代表学校参加衡阳市广播操比赛获第一名;1983年参加全省中学生无线电测向比赛,该校代表队获得个人第一名和第二名,团体总分第三名;1984年曾任同学代表湖南省队参加全国无线电测向比赛,获个人第二名,同时,他还代表国家参加在南斯拉夫举办的国际无线电测向比赛获第四名。1984年该校学生女子排球队代表衡阳市参加全省比赛获第二名,同年,全校有4人参加全国性比赛,16人次参加省级比赛,获全国金牌1枚,省级金牌4枚,市级金牌16枚。

近两年,学校足球队参加湖南省中学生足球赛连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健美操队参加全国中学生健美操比赛获一等奖,轮滑、定向越野也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得喜人的成绩。学生科技创造发明作品曾在全国获得十一项金奖、六项银奖、十一项铜奖,并获得十二项国家和省专利,学校被湖南省科协命名为“湖南省青少年科学技术活动示范基地”,国家科协授予“中小幼科技教育研究实验学校”称号。1998年学校被国家关工委、团中央宣传部、国家体改委办公厅、国家教委关工委等八单位联合授予“读书育人特色学校”的光荣称号。

2006-2008年学校先后被评为“衡阳市三星级文明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 “衡阳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影响衡阳市民生活100品牌”等。

2021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届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称号。

文化传统

校训

崇德,博学,求真,尚美。

Advocate virtue,be erudite,seeking truth and pursuit of perfection.

学校精神

校风

:勤学、守纪、求实、创新。

教风

:严谨善诱,求实创新。

学风

:尊师,勤奋,善学,多思。

办学目标

:跻身省示范性高中一流行列,成为衡阳教育的新窗口。

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师生人人具有幸福感和成就感。

培养目标

领导力,创造力。

培养以天下为已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人格的人。

校徽

衡阳市铁一中学

特色活动

学科

衡铁一中特色活动(部分)

实施年级

语文诗词朗诵比赛高二
硬笔书法大赛高一
英语英语演讲比赛、英文原版经典作品阅读(原典阅读)、英语电影配音大赛全校
优秀英语“旅游宣传画报”作品展高一
物理物理科技活动高一
展开表格学校刊物

《春蕾》为衡阳市铁路第一中学的官方刊物。同时向校内发行《铁一中学报》。

学生“春蕾”文学社连续六年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全国百家优秀文学社”称号,文学社社刊《春蕾》杂志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文学社刊”称号。

学校地址

高中部已于2018年9月在新校区开学。

知名校友

衡铁一中培养出的人才遍布各地,蛮声海外。七十又五余年来,铁一培养了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在中学扎实的基础上,已成为各条战线的栋梁之材,不少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教授、学者,使学校享誉海内外。

杰出校友名录(部分)

腾吉文: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

部院士。

金以铃

: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女子100米银牌。

罗桂庵

清华大学

数学系教授。

陈忠联:《

光明日报

》社特约顾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特约教授。

罗棣庵

:清华大学教授,热能系主任,全国九届人大代表,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

熊志章

昆明工学院

副院长。

黄昊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总体设计部研究员。

文历阳:

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员、教授。

同济医科大学

副校长。

马立人

:广州音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