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是一种含锌金属酶,迄今在哺乳动物体内已发现至少有11种同工酶,它们的结构、分布、性质各异,多与各种上皮细胞泌H-和碳酸氢盐有关,通过催化CO2水化反应及某些脂、醛类水化反应,参与多种离子交换,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1940年发现的第一个锌酶,也是最重要的锌酶。现已报道有80多种锌酶,居各类金属的首位。分布于人体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胃黏膜、胰腺、红细胞、中枢神经细胞和睫状体上皮细胞等组织中。

在人类和动物的血液当中,碳酸酐酶是红细胞中主要的蛋白质成分之一,它的重要性地位和含量上都仅次于血红蛋白。

中文名

碳酸酐酶

外文名

Carbonic Anhydrase(CA)

类别

锌酶

发现

1940年

介绍

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是一种含锌金属酶,有多种同工酶,都具有催化作用,参与多种离子交换,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分布

CA分布广泛。CAⅠ、Ⅱ从红细胞首次分离得到。CAⅢ最早发现于骨骼肌细胞浆,三者在人类都是29kD的胞浆内酶;膜相关酶CAⅣ已于小牛肺、人肾、大鼠肺中纯化出来;CAⅣ(29kD)发现于线粒体;由Murakmi于1987年从唾液腺中纯化的CAⅥ(42kD)为分泌型酶;近期在唾液腺及小脑浦肯野氏细胞中发现的新CA相关基因CAⅧ亦为胞浆内酶。胃肠道、肾远曲小管和集台管、肾上腺球状带细胞、附睾起始段狭窄细胞、远侧头体部和近侧尾部上皮细胞、快收缩骨骼肌细胞、脑脉络丛上皮细胞、髓磷脂形成细胞及眼部睫状突、角膜、视网膜细胞内都有CAⅡ;CAⅣ还分布于胃肠道、肾远曲小管和髓袢升支粗段上皮细胞顶质膜、基侧质膜表面、附睾、输精管及其壶腹部的上皮微绒毛、顶质膜、皮下平滑肌层、脑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腔面、心肌、眼部分毛细血管床、脉络膜血管层以及骨骼肌、肝、泪腺等处。

分子结构

碳酸酐酶

CAⅠ、Ⅱ、Ⅱ在结构上都有一含锌单体,但CAⅠ、Ⅱ以单体形式存在,而CAⅡ以二硫键相连的二聚体形式存在人类CAⅠ和CAⅡ的三维结构用x线晶体衍射图测试几乎相同。二者氨基酸序列约有60%同源。CAⅣ有260个氨基酸,通过磷酯酰肌醇甘油键锚于质膜;可抗SDS解离作用,与胞浆内CA有30~36%同源性,其结构随不同种属而有差异,人肺的CAⅣ(36kD)缺少N-连接的寡糖链,而鼠肺CAⅣ(39kD)及其它哺乳动物多数具有此链。CAⅥ则带有两条复台存在的寡糖链。

重要地位

碳酸酐酶是红细胞的主要蛋白质成分之一,在红细胞中的地位仅次于血红蛋白。含一条卷曲的蛋白质链和一个锌(Ⅱ)离子。分子量约为30000。锌离子处于变形四面体的配位环境。催化的最重要的反应是二氧化碳(碳酸酐)可逆的水合作用,使它在生理pH值条件(pH值≌7)下很快进行。为催化CO2(g) + H2O → H2CO3反应的酶,酶加速二氧化碳水合的因子在10^7左右。上述反应对呼吸作用极为重要。

碳酸酐酶是锌蛋白质(动物原性),存在于脊椎动物的红血球和许多动物的各种组织以及植物的叶中。它在红血球中具有对碳酸和重碳酸离子的迅速转换的作用。在胃中对盐酸的分泌起作用,一般来说,具有调节体液pH的作用。另外认为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系。

主要功能

1.在血液及其他组织中维持酸碱平衡。

2.帮助体内组织排除二氧化碳。

3.确保以CO2和HCO3-为催化底物的酶保持适度的底物浓度。

4.在植物体内,CA可以帮助提高叶绿体内CO2的浓度,从而增加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羧化率。

5. 产甲烷菌中,CA则参与醋酸盐的分解代谢。

活性调节

CA的主要抑制剂为磺胺类,表面活性剂如DDT抑制CA的作用可能与使基团解离异化有关。不同的CA对磺胺类抑制剂敏感性不同,研究CAⅡ198位变异种与抑制剂的结合力发现,198位残基侧链的电荷、疏水性和药物亲和力有关CAⅢ198位上的苯丙氨酸侧链上的苯基填塞了疏水“袋”,造成低催化、低敏感性。此外,表面活性剂可抑制CA在高浓度下生成聚合体,因而减少聚合体对CA复性蛋白形成的竞争性抑制,促进了蛋白再折叠的启动阶段,最终扩大了CA的活性浓度范围。

Chen等(1991)的研究表明雌二醇E2对CA有一定作用,且作用随组织不同而异:大鼠十二指肠粘膜上的CA可在E影响下降低活性,而大鼠肾中CA在E2作用下虽有下降趋势,但无明显差异。同年,Pirkko等的实验发现阉割的大鼠前列腺旁侧CAⅡ蛋白和mRNA水平下降,其背侧则相反;用睾酮处理后此变化可逆转;用处理后旁侧变化逆转,而对背侧无影响;未阉割的大鼠用处理发现背侧CAⅠ水平升高而旁侧CAⅡ无变化碳酸酐酶的基本结构、大体分布、基本生理功能早在60年代已为人类初步认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近期研究侧重于CA结构与功能问关系的探索,CA的结构、功能、分布的认识将进一步具体化。

临床

CA在睫状体上皮细胞中催化CO2和H2O生成HCO3,透过腔膜分泌于房水,由于房水中的液体要保持电中性,Na+向房水分泌增加,同时带动Cl-向房水移动,从而使房水形成高渗压,于是促进H2O向房水流动;保持房水平衡和正常的pH值。而青光眼病人由于房水回流不畅,引起眼压升高。CA抑制剂(CAIs)可抑制CA的活性,使HCO3生成减少而降低眼压,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降低眼压。

CAIs作为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按其发展过程和药理作用分为三代:第一代口服CAIs,第二代局部用CAIs,第三代长效无刺激局部用CAIs。

第一代口服CAIs乙酰唑胺是首先用于青光眼的口服治疗药物,由于脂溶性低,眼内分布较少,需用较大剂量(1000-2000毫克)才有效,因而白药浓度较高;长期用药易出现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高氯血症性酸中毒),因此临床应用日渐减少。口服CAIs对非眼组织CA的抑制,会产生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用药初期出现多尿、胃肠不适和疲劳,部分病人发生肾结石,极少数病例发生粒细胞缺乏症。

第二代局部用CAIs20世纪90年代初合成了多尔唑胺和布林唑胺。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CA活性和较高的水溶性与脂溶性,便于配制滴眼液,能透过角膜,使药物在睫状体达到有效药物浓度。1995年,多尔唑胺滴眼液在德国上市,无全身不良反应。但由于水溶液pH值为5.5,对眼结膜有轻度刺激性。布林唑胺于1998年上市,其水溶性较差,故配制成混悬液。其抑制CA的作用强于多尔唑胺,对眼的刺激较轻。且作用时间短,只能维持2-3个小时,每天需要多次用药才能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

第三代长效无刺激局部用CAIs科研人员对CAIs化合物的结构进行改造后,获得两个强效、作用时间较长(5-6小时)的CAIs,但配制成滴服液的pH值为5.5左右,对眼仍有刺激。为解决pH问题,科研人员将化合物尾部的双羧基改换为氨基酸,使其滴服液的pH值在6.5-7之间,对眼的刺激基本消除。至此,第三代CAIs的雏形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