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縠”,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hú,最早见于楚系简帛中。“縠”的基本含义为有皱纹的纱,如绮罗绫縠。[1]

中文名

注音

ㄏㄨˊ

释义

有皱纹的纱

部首笔画

6笔

仓颉码

gfhne

组词

縠皱

字码

基本区 U+7E20

字级

二级字

平水韵

入声一屋

笔顺号码

1214515542343554

拼音

部外笔画

10笔

四角号码

47947

同音字

偏旁部首

笔画顺序

横、竖、横、点、横撇/横钩、横、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

笔画数

16笔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fpgc

郑码

bwzq

字源演变

“縠”,初见于楚系简帛中,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縠”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1]“縠”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详细释义

拼音词性释义英文例词例句
名词皱纱crepe縠衫、縠纹
参考资料:[1]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谷切,音斛。【说文】细縳也。【玉篇】纱縠也。【广韵】罗縠。【增韵】绉纱曰縠,纺丝而织之。【释名】縠,粟也,其文足足而踧踧,视之如粟也。【战国策】不若王爱尺縠也。【注】縠,细繗也。【史记·司马相如传】垂雾縠。【注】言细如雾。【后汉·章帝纪】诏齐省冰纨方空縠。【注】縠,纱也。【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歩。【注】縠,今之轻纱。[1]

说文解字

细缚也。从糸声。胡谷切。

说文解字注

细縳也。縳之细者也。诗。玼兮玼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传曰。礼有展衣者。以丹縠为衣。蒙、复也。絺之靡者为绉。靡谓如䊳碎然。细之至也。笺云。绉絺、絺之蹙蹙者是也。此谓里衣绉絺。外服丹縠衣。縠与绉絺正一类也。今之绉纱、古之縠也。周礼谓之沙。注谓之沙縠。疏云轻者为沙。绉者为縠。按古只作沙。无纱字。从糸。㱿声。胡谷切。三部。[1]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

日本

参考资料:[1]
书写演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参考资料:[3]

音韵汇集

方言集汇

客家话[海陆腔]guk7[客英字典]kwuk7[台湾四县腔]guk7

粤语huk6[1]

韵书集成
字形韵书声调韵目字母声类开合等第清浊反切拟音
广韵全浊胡谷切ɣuk
集韵全浊胡谷切ɣuk
韵略胡谷切
增韵胡谷切
洪武全浊胡谷切ɣuk
展开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