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伦族是缅甸的第三大民族,也是缅甸第二大的少数民族,人口约416万(2004年估数),占缅甸总人口的8%。克伦族主要分布在克伦邦和克耶邦还有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在孟邦、丹那沙林省、仰光省、勃固省、克耶邦等省邦也有分布。

中文名

克伦族

所属地区

分布在克伦邦和克耶邦还有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

语言

克伦语

信仰

主要有4种,(l)多神信仰、(2)佛教、(3)基督教、(4)混合教

方言

波方言和斯戈方言

文字

拼音文字

人口

人口约416万(2004年估数)

来源

克伦族与缅甸族同源,从中国西北的羌族南迁的,属于蒙古人种

种族

蒙古人种

代表食品

大米是他们的主食

特点

女性以长颈为美

概况

克伦族最明显的特征是,女性以长颈为美,女性无论老幼颈部皆固定十几根到数十根金环或铜环,以拉长颈部。

克伦族

克伦族总计有11个分支,即克伦(Kayin)、白克伦(Kayinphyu)、勃雷底(Paleiti)、孟克伦(Monkayin)、色郭克伦(SakawKayin)、德雷勃瓦(Tahleipwa)、勃姑(Paku)、勃外(Bwe)、木奈勃瓦(Mawneipwa)、谋勃瓦(Mpowa)和波克伦(Pokayin)。

克伦族有按居住地区起名的,也有按服色确定称谓的。按地区命名的,如居住在山区的克伦族被称为“山区克伦”,居住在平原地区的被称为“平原克伦”。与孟族居住在一起的被称为“波克伦”或“德楞克伦”,与缅族居住在一起的被称为“斯戈克伦”。以服色称谓的,如喜欢穿用儿茶染的红外衣的克伦人被称为“红克伦”,喜欢穿白衣服的克伦人被称为“白克伦”,喜欢穿黑衣服的克伦人被称为“黑克伦”。

克伦族的各个支系在语言、风俗习惯上小有差别。斯戈克伦与缅族相处的时间较长,受缅族的影响较大,也被称为缅克伦,波克伦受孟族影响较大,孟化程度高,也被称为孟克伦。

语言文字

克伦族有自己的语言,克伦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克伦语支。克伦语与缅语、钦语等语言有亲属关系。克伦语语序为主谓宾结构,有声调,是一种孤立语。克伦语有两大方言群,当都--波方言群、帕拉奇--斯戈方言群。各方言群内部又分次方言和土语。波方言和斯戈方言是较为通用的两大次方言。

克伦文是拼音文字,早期的克伦文分为斯戈克伦文和波克伦文两种。斯戈克伦文于1832年由美国浸礼教会传教士乔纳森韦德博上依照缅文创制,同年他还创制了波克伦文。19世纪上半叶还出现过其它8种克伦文。1962年奈温将军上台执政后,针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混乱的状况,于1964年在帕安成立了“克伦文字抢救整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对波克伦语音韵表(字母表)作出修订后以《克伦民族音韵表》(克伦文字母表)的名义正式刊布了克伦文字母表,以规范克伦文字。

历史

克伦族人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克伦族与缅甸族同源,都是从中国西北的羌族南迁的,属于蒙古人种,进入缅甸的时间比缅族还要早一些,大约于公元1世纪前后进入缅甸境内。初期,居住在缅甸中部东吁市东部,后来迁徙至掸邦高原和萨尔温江流域一带定居。

蒲甘王朝末期,克伦族曾在东吁立国,后被掸族征服。克伦族在历史上多次受到过缅族、掸族、孟族的征讨,克伦族也曾不断进行过反抗,彼此曾结下仇恨。1825年,当英国发动第一次侵缅战争时,英国殖民主义便利用这种矛盾,诱使克伦族带领英军进攻缅军,曾占领下缅甸,使克伦族与缅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1942年,日本法西斯也曾利用这种矛盾制造缅族和克伦族之间的流血事件。1947年,克伦族因对建邦问题不满,随即组建了克伦自卫军。1948年7月,克伦自卫军在直通发动武装起义,控制了半个缅甸。之后,又被政府军收复,退守缅甸东南一带。1951年,建立了克伦自治邦。现在,仍然有一股克伦军与缅甸政府作战,是缅甸16股反政府武装中剩下的惟一一股反政府的少数民族武装。

经济

克伦族

克伦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手工业发展很早,其帷幔非常有名。克伦族生产落后,水平低下。居住在山区的克伦族人基本上靠人力每年烧荒种植山坡地为生。此外,他们还种咖啡、槟榔、茶叶和各种水果,如山竹、榴莲、橘子等,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住在平原的克伦族人主要种植水稻,此外,他们还喜欢捕鱼和打猎。克伦族人自己织布,自己织套头衫、筒裙、书包、毯子等。他们织的筒裙色泽鲜艳,非常漂亮。

宗教

克伦族

克伦族人的宗教信仰多种多样,居住在山区的克伦人信奉原始拜物教;居住在平原的克伦族人信奉佛教;居住在城市的和上层克伦族人则信奉基督教。

克伦族的信仰主要有4种,(l)多神信仰、(2)佛教、(3)基督教、(4)混合教。在克伦族的信仰习俗当中,只有多神信仰才能体现出克伦族民族特点。我们知道多种信仰是原始社会万物有灵观念的发展。人类社会初期,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低下,常常把不可理解的各种现象看成是神的安排。他们认为山河、森林、天体都有巨大的威力,是神之所在,因而对其加以敬拜。平时拜神可以求得神的庇护。认为若是冒犯了神灵或是失去了它们的庇护,世上的妖魔鬼怪就会兴风作浪,带走人的灵魂,人就会生病、死亡。有鉴如此,克伦人十分注重拜神和对自己灵魂的保护,确保灵魂不受惊吓或使灵魂远离躯体。克伦族中信仰神灵最多的当属东部波克伦人了。

风俗

克伦族

克伦族人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学艺术,喜欢跳集体舞,喜欢在夜晚弹琴吟唱。克伦族人的新年是在公历的12月或1月间。新年期间,克伦族人要用新谷酿制美酒,烹制各种佳肴,然后,大家一起聚餐,开怀畅饮,欢度佳节。居住文化

克伦族的居住习惯因地而异,一般说来平原地区的克伦人与缅族的居住习俗相同。传统克伦民居为干栏式建筑,多为竹木结构,少数为砖瓦结构。山区克伦人的住房多为木质结构,屋顶一般用茅草或大块木板盖成。克伦族民居不太注重庭院的保有。房屋的内部结构与缅族大体相同。但楼梯口不像缅族那样正对着大门,而是开在前廊一侧,与前廊成一直线、前廊与房间之间有木板隔开。在有些山区斯戈克伦人与父母分家后并不远离父母,他们往往在父母住房旁并排建造自己的住房。所以许多克伦村寨的房屋都是成排连片的。为了来往方便,克伦人常用竹子搭建通往各家各户的走廊。以前,山地克伦人有迁耕的习俗,所以排屋每隔上3-4年就得搬一次。现在这种情况基本上没有了。

饮食文化

克伦族是农耕民族,大米是他们的主食。斯戈克伦缅化程度较高,饮食习俗与缅族无异。相对而言,波克伦的饮食习惯更具有民族风格。波克伦人多依山傍水而居,除主食米饭和鱼虾酱外还喜食鱼类、蔬菜、水果。波克伦人口味清淡,不好油腻食品。他们每日两餐,早餐在上午8-10点、晚餐在下午3-5点吃。农忙时也有吃3餐的。

克伦人在家里也养猪、鸡、鸭、羊、水牛等畜禽,但平时极少吃荤。与缅族一样,他们吃饭时只要有辣椒和鱼虾酱就会心满意足。鸡、鸭、牛肉、猪肉只有在节会或招待客人时才能吃上。他们最爱吃的其它菜肴有炒嫩菠萝蜜、炒缅茄叶竹笋、酸笋芋头。

克伦人做菜时放油少、放佐料多。主要佐料有辣椒、姜、香茅草、金芥、香菜等。鱼汤米线是克伦人最爱吃的小吃,也是重要的待客食品。

克伦人喜欢喝加有椰肉汁、蔗糖的印度枳汁、罗望子果汁。

米酒会因季节、工艺、酒曲的不同而口味各异。常见的水酒口味有甜、酸、苦3种。

克伦人喝米酒时要先将酒糟放入竹筒中加入凉水,半小时后再插入吸管开始喝酒。山区克伦人常常会用米酒招待客人。通常的做法是在米酒竹筒中插1根吸管,主人和客人轮流吸酒喝,以表示主客之间亲密无间。酒在男女盟誓、部族会盟时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北部山区的克伦人把酒看得比口粮还要重要。

克伦族妇女负责家庭每日的炊事。煮饭时她们喜欢滗干米汤。克伦男子只有在参加庙会和大型布施活动叫才会做饭炒菜,而家庭主妇们此时主要负责招待客人和前往寺庙布施斋饭。克伦人吃饭时喜欢围坐在矮桌边或者干脆坐在地板上,也有将饭菜放在藤制圆桌上吃的。克伦人吃饭时家人要坐在一起,人多地方不够时小孩不上桌。有客人来时要分男菜和女菜。主妇与长女负责照顾饭局。普通客人来家时一般用槟榔、烟、清茶招待。若遇吃饭时间主人也会用酒肉待客。除了虔诚的佛教徒外,克伦人一般不忌酒。他们在吃祭神品、拜祖先、祭死者、举行节会、婚礼、招待客人时必须有酒。克伦族男女老幼都爱喝酒。克伦人的酒分烧酒、米酒、棕榈酒几类。波克伦人最喜欢喝烧酒。有“喝了酒做事才有劲”的民谚。克伦烧酒由蔗糖、熟菠萝蜜、糯米、普通大米酿制而成。北部克伦人特别是北部山区的克伦人多喜欢喝米酒。他们每家都有5-10个甚至20个可以装10缅斤酒的米酒坛子。克伦人做米酒时先将大米舂碎、洗去杂质,再用甑蒸,蒸熟后将饭晾开,拌上酒曲,放入酒坛盖上盖子封好口,发酵7天便成。米酒放的时间越久口感就会越好。

服饰

克伦族

克伦族的服饰在其3大支系之间以及各支系内部都小有差异。布维克伦人的服饰

布维克伦男子头扎岗包,其岗包一般用毛巾扎成,岗包结打在额头正中,稍露毛巾头。其上身着鸡心领短袖长摆套头上衣,上衣衣领、袖口上织有波浪形花纹,上衣多为白底、嵌有其它颜色的竖条,下身穿黑色长裤、着拖鞋,背缅式挎包。

布维克伦女子的岗包多为白色纱巾,上衣为黑底短袖鸡心领外衣,外衣下摆和袖口、领口处织有花纹,下身着克伦纱笼。布维克伦女子喜欢戴耳钉、耳环、手镯、项殊等饰品,未婚女子好穿连衣筒裙。

克伦男子特别是帕安一带的波克伦男子仍有纹身的习惯。男孩大多在13-14岁时开始纹身。纹身部位在膝盖以上腰以下。波克伦人认为纹身是男子勇武的标志。波克伦少女选对象时主要看对方有无纹身。克伦男子纹身的图案多为狮子、得道仙人。为了防止蛇咬,克伦人喜欢在手背、脚背上文蜘蛛图案。以前为了能刀枪不入,克伦人喜欢在肩上纹字母和实心物品。

波克伦人的服饰

波克伦男子的头巾与斯戈克伦人相同。上身常内着长袖有领白衬衣,外着短袖套头长衫或者开襟衫。套头长衫为鸡心领,收腰,下摆织有条纹,颜色为红底上带有白色或蓝色竖条纹。下身穿纱笼,脚着拖鞋。波克伦女子服装中少女装饰与斯戈克伦相同,一般穿白色套头短袖长衫,戴耳钉、耳环、手镯、脚圈等饰品。克伦邦帕安一带的成年妇女喜欢上身穿鸡心领短袖套头外衣,颜色多为白色和绿色,下身穿纱笼。未婚妇女的上衣多为黑底碎花或几何图案的短袖套头长衫。在衣服的领口、下摆、袖口处织有梅花、齿纹、波浪形花纹。下身多着黑色、红色、黄色、绿色纱笼,纱笼下摆有4.5英寸宽的带有4条条纹装饰的绛色裙边。

斯戈克伦人的服饰

亚麻布中常嵌有一竖向条纹,包头巾尾端饰有穗儿,上衣为长袖衬衣和短袖套头长衫,袖口边上织有波纹图案。下身穿嵌有横条的纱笼。成年未婚男性与已婿者穿着无异。山区斯戈克伦男子大多穿黑色长裤,脚上着拖鞋。斯戈克伦女子用白头巾包头,头巾两端常坠至胸前,她们喜欢戴银制、铜制饰品和金制首饰如耳钉、耳环、手镯、脚圈,喜欢用花头绳,喜欢根据避灾的需要挂不同的项珠。已婚妇女着深色套头衫和纱笼,未婚女子和小孩穿白色长套头衫。长套头衫如同近衣裙直垂膝下,套头衫的下摆常有穗儿装饰。

生子习俗

克伦族十分重视民族的繁衍。他们对孕妇关怀备至。为了保存体力,斯戈克伦人常给孕妇泡一种黄色的鸟窝汤喝。一些地方在孕妇产前要请七名老妪准备七把米饭、一杯水、一些香蕉、粽子、七根纱线为孕妇收魂。还在孕妇的手镯上绑七条线避灾。为了能顺利地产下婴儿,孕妇会有许多禁忌,如孕妇不能洗澡、不能参加婚礼、不能参加葬礼、不能缝枕头、不能关院子大门、不能摘果实、不能杀生、不能看月蚀等等。

冲突

激烈交火

克伦武装与政府军激烈交火

11月7日,缅甸举行20多年来的首次多党制全国大选,选举1000多名联邦议会议员和省邦议会议员。这是缅甸七点民主路线图的第五步,也是缅甸实现从军政府向民选政府转型的一次重要选举。然而,就在大选当天清晨,因不满大选之后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权”,缅甸“民主克伦佛教军”第5旅902营的300余人,在营长梭·雅特中校的指挥下,突然袭击了缅甸东部克伦邦小镇渺瓦底的警局和邮局,并与随后赶来的缅甸政府军发生激烈交火。一些枪榴弹和迫击炮弹还越界落到泰国境内,至少造成缅泰两国边民16人死伤。

为了夺回渺瓦底镇,缅甸政府军不断从周边调兵增援。

到8日下午,政府军夺回了渺瓦底镇,并再度在该镇稍南的缅泰边境通道处与“民主克伦佛教军”发生交火。

令外界担心的是,如果冲突持续扩展到周围地区,500余名“民主克伦佛教军”和900名“克伦民族联盟”成员随时可能卷入战斗。考虑到这种可能,缅甸政府军随即在当地部分地区宣布进入90天的紧急状态令,其中包括90天内禁止政治集会,禁止军人离开军队等等。

难民入泰

难民涌入泰国

枪弹

落入泰境

突如其来的战火迅速殃及邻国泰国。

克伦族

仅在泰国西北部达府湄索地区,到9日上午已有约1.5万名缅甸难民聚集。湄索郡行政长官克提萨科·特门萨克表示,泰国已关闭了泰方的边界检查站,并且驱逐了湄伊河沿岸的一些难民。泰国第3军初步统计的数字显示,至少已有3万名难民进入泰国境内。这些难民大多是顶着少数值钱的家当徒步越境,少数难民则乘坐皮卡车前来避难。难民们告诉泰国军人,尽管大规模的交火已经停止,但渺瓦底镇的小规模交火还不时发生。

据泰缅边境泰方一名官员透露,这次冲突中有枪弹落入泰国境内,并且造成人员受伤。

在8日的交火冲突中,有4枚火箭助推榴弹落入泰国境内,其中一枚打到泰国西北部的湄索郡,造成3男两女共5人受伤。

此外,电视画面显示,交火冲突发生时,在湄伊河边界的桥上,泰国士兵因有流弹越境而提高戒备,纷纷躲在掩体之后。

这名泰国官员表示:“虽然双方炮火已暂时平息了,但渺瓦底镇周边的军事行动恐怕仍没有停止。”

泰军表示

泰军明令不许开枪还击

克伦族

泰国陆军一名军官表示,目前泰国军队已经部署在泰缅边境沿线,不允许任何人和车辆进入该地区,泰国军方将密切关注缅甸局势的发展。针对目前的局势,泰国第3军军长已明确表示:“9日我们还在境内发现了许多未爆的迫击炮弹和枪榴弹。我们仍在调查是谁向我国境内开火。但在交火过程中,我们明令官兵不许向缅方开枪还击。”

9日下午,随着交火的暂时平息,多数缅甸难民已开始考虑返回缅甸境内。但泰国总理阿披实表示,他担心缅甸东部的动乱可能持续几个月。

阿披实说:“(缅甸动乱)接下来3个月可能还会持续,尤其是在现任政府过渡到新当选政府的那段期间。”

对抗政府

少数民族武装联手对抗政府军

克伦族

阿披实的担心是有缘由的,因为在此次冲突发生前,缅甸少数民族的相关组织已进行了一次针对缅甸大选的武装示威,并警告称,如果军方继续剥夺他们的权利,“缅甸将会再次爆发内战”。缅甸一家持不同政见的新闻网站“缅甸民主之声”曾报道称,缅甸少数民族地区有6个武装群体表示,如果遭到政府军武装袭击,将会彼此帮助而进行反击。

缅甸民主异见人士钦藕玛8日甚至表示:“交火事件向军政府和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我们不接受这样的大选。”她还补充说:“这是他们(克伦族发起武装攻击)的黄金时机,因为他们知道军政府的计划就是彻底消灭他们。”

媒体报道

西方媒体热炒缅甸“全国动荡”

武装冲突发生后,西方媒体均在热炒缅甸“全国动荡”的可能性,猜测泰国会对武装冲突做出何种反应。但泰国军队的隐忍让它们感到非常意外。

事实上,泰国和缅甸其他邻国都清楚,缅甸少数民族武装与缅甸政府军之间的冲突是“老问题”。

自1948年缅甸独立以来,民族问题就一直是困扰缅甸政府的一个主要问题。

1962年以后,缅甸民族问题进一步恶化。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缅甸各地少数民族武装多达20余支,武装力量达7万多人,实际控制缅甸近1/4的地区。

缅甸现政府1988年执政后,对少数民族地区和武装采取发展与打压两手抓的策略,已先后与20支武装达成和平协议。

2009年,缅甸政府打算将少数民族武装整编为边境安全部队。但这引起了掌握武装的少数民族实力派的不满,爆发了去年8月的果敢冲突。

“如何处理少数民族武装,对缅甸未来的新政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位缅甸军官坦承:“但西方盼望这类冲突会引爆缅甸全境的动荡则不可能。”

周边邻国

周边邻国多数期盼缅甸稳定

与西方舆论相反,东盟和缅甸邻国都希望缅甸能够稳定,而且大多对缅甸7日的大选表示欢迎。

克伦族

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9日发表声明,称赞大选是缅甸“迈出重要的一步”。

印度和泰国更是希望大选能让缅甸扩大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目前,印度和泰国正在缅甸投资建设港口、铁路和油气运输管道,让这些国家有了通向印度洋的贸易路线。

泰国最大的建筑公司刚于本月4日与缅甸政府签署了总额为86亿美元的合同,共同建设一个深水港口和一个工业园。

更重要的是,东盟是中小国家的联盟,对于本地区大国一直奉行“平衡外交”战略,因而也一直成为美、日、印、俄等国家争夺或争取的主要对象。随着东盟国际地位的提高,东盟的战略地位也变得更加突出,已被认为是亚太地区继美、日、中、俄4国之后的“第五极”力量。这中间,东盟中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自身利益不保,就将直接波及东盟其他成员国——安全稳定更是如此。因此,东盟各国期盼缅甸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