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无危水生动物杂食性简介黄颡鱼(拼音:huáng sǎng yú,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又名黄公灵、黄牯头、昂公鱼等,为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淡水鱼类。黄颡鱼体长123~143毫米,重约40~100克,身体呈延长状,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眼睛为中等大小,眼间隔宽,略隆起。黄颡鱼的背部呈黑褐色,至腹部渐变成浅黄色,沿侧线上下各有一条狭窄的黄色纵带,大约在腹鳍与臀鳍上方位置还各有一条黄色横带,交错形成断续的暗色纵斑块,尾鳍两叶中部分别有一条暗色纵条纹。深黄色的黄颡鱼头上刺有微毒[1][5]

黄颡鱼在世界上分布于中国、老挝、越南、韩国和俄罗斯;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珠江、闽江、湘江、长江、黄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龙江等水系中[2][3]

2007年,黄颡鱼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201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为无危(LC)物种[4][9]

中文名

黄颡鱼

外文名

Banded Catfish

别名

黄骨鱼

体重

40~100克

命名者及年代

Richardson,1846

食性

杂食性

黄颡鱼

拼音

huáng sǎng yú

捕食对象

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无脊椎动物

分布区域

在世界上分布于中国、老挝、越南、韩国和俄罗斯;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珠江、闽江、湘江、长江、黄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龙江等水系中

保护级别

无危

鲿科

鲇形目

脊索动物门

辐鳍鱼纲

黄颡鱼属

动物界

拉丁学名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体长

123~143毫米

生活环境

水生动物

形态特征

体型:黄颡鱼一般体长123~143毫米,重40~100克,最大个体可达300毫米以上,重约500~750克,身体呈长形且稍显粗壮,腹面较平,体后半部稍侧扁。黄颡鱼的体长为体高的3.1~4倍,为头长的3.6~4.5倍,为尾柄长的6.2~7倍,为前背长的2.5~2.6倍[1][5][6]

鱼头:黄颡鱼的头大且扁平,头背大部分裸露;口较大,在头部下方位置,呈弧形;吻部从后面看为钝圆状,吻端向背鳍上斜;颌齿及腭齿为绒毛状,均排列呈带状;眼睛中等大小,在鱼头的侧上方位置,眼缘游离,眼间隔较宽,且略隆起;前后鼻孔相距较远,前鼻孔呈短管状,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处。黄颡鱼有颌须2对,向后伸到或超过胸鳍的基部位置,且外侧颏须长于内侧颏须;鳃孔大,向前延伸到眼睛中部垂直于下方腹面的位置上;鳃盖膜不与鳃峡部相连。黄颡鱼的头长为吻长的2.9~3.2倍,为眼径的2.9~3.8倍,为眼间距的2.1~2.6倍,为头宽的1.3~1.4倍,为口裂宽的2~2.2倍[5][6]

鱼尾:黄颡鱼的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2倍[6]

鱼鳍:黄颡鱼有2条背鳍,每条背鳍有6~7根软条;臀鳍条有16~20根软条;胸鳍条1条,胸鳍有7~9根软条;腹鳍有6~7根软条。黄颡鱼的背鳍较小,具有骨质硬刺,前缘光滑,后缘有细锯齿,起点到吻端的位置大于到脂鳍起点的位置;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前处;臀鳍基底长,起点位于脂鳍起点垂直下方之前,到尾鳍基部位置的距离小于到胸鳍基部后端位置的距离;胸鳍在身体侧面下方位置;骨质硬刺前缘锯齿细小而且数量比较多,后缘锯齿粗壮但数量比较少;腹鳍较短,末端伸达臀鳍,起点位于背鳍基稍后的垂直下方;到胸鳍基部后端位置的距离大于到臀鳍起点位置的距离;肛门距臀鳍起点与距腹鳍基后端约相等;尾鳍深分叉,末端圆,上、下叶等长[6]

体色:黄颡鱼的身体背部呈黑褐色,到腹部位置时逐渐变为浅黄色;沿侧线上下各有1条狭窄的黄色纵带,大约在腹鳍与臀鳍上方的位置还各有1条黄色横带,交错形成断续的暗色纵斑块;尾鳍两叶中部分别有1条暗色纵条纹[6]

雌雄区别:雌鱼腹鳍后面依次是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其中后面两孔靠得很近。性成熟的雌亲鱼体形较短粗,腹部圆而饱满,且富有弹性,将雌亲鱼从背部向上托起,外观上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卵巢轮廓,生殖孔明显,红肿略外突;而雄性个体腹鳍后面依次是肛门、生殖突,生殖突末端的开口是泄殖孔。性成熟的雄亲鱼个体一般大于雌亲鱼个体,在臀鳍前肛门后有明显的0.5~0.8厘米生殖突起,呈乳头状,略显红色[8]

黄颡鱼侧身和背部图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黄颡鱼乌苏里拟鲿
外观

体重40~100克平均0.5~2千克
分布区域在世界上分布于中国、老挝、越南、韩国和俄罗斯;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珠江、闽江、湘江、长江、黄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龙江等水系中黑龙江
食性杂食性肉食性
鲿科鲿科
展开表格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黄颡鱼在世界上分布于中国、老挝、越南、韩国和俄罗斯东部的西部利亚地区[3]

黄颡鱼世界历史地理分布图

中国分布

黄颡鱼在中国广泛分布于东部各太平洋水系中,包括珠江、闽江、湘江、长江、黄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龙江等各大水系[5][6]

栖息环境

黄颡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过着底栖(注:底栖指鱼类栖息于海洋或内陆水域底内或底表处)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黄颡鱼较耐低氧,溶氧2毫克/升以上时能正常生存,低于2毫克/升时出现浮头现象,低于1毫克/升时会出现窒息死亡现象。黄颡鱼适于偏碱性的水域,pH最适范围7.0~8.5,耐受范围6.0~9.0之间。黄颡鱼对盐度耐受性较差,经过渡可适应2‰~3‰氯化钠,高于3‰时出现死亡。它们能生存的水温范围为1~38℃,生长温度范围为16~34℃,最佳范围为22~28℃[7]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黄颡鱼白天潜伏水底或石缝中,夜间出来活动、觅食,冬季则聚集在深水处[7]

摄食行为: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其进食行为较为凶猛,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黄颡鱼还大量吞食鲤鱼、鲫鱼等的受精卵。黄颡鱼的食谱较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食物的组成有所变化,其食物种类有幼鱼、鱼卵、虾类、水生昆虫、螺类、水生植物等。水温对黄颡鱼摄食有显著的影响,开始摄食水温为11℃。较低温度下,黄颡鱼摄食率(注:摄食率是指鱼类在自由取食时,个体每天摄入的食物量与单位体重的比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温度上升达到29℃时,黄颡鱼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黄颡鱼的最适摄食温度为26℃左右,摄食率为4.06%~4.36%[5][7]

适应性:黄颡鱼适应性很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可生存,甚至离水5~6小时也不会致死[7]

生活在水底的黄颡鱼

生长繁殖

生长阶段详细描述
性成熟期黄颡鱼一般在2龄时性成熟,但也存在1冬龄时性成熟的现象。性成熟的雌鱼体长约11厘米,雄鱼体长约13厘米,而且雌鱼的性成熟期较雄鱼早。
繁殖期黄颡鱼为一年一次性产卵型鱼类,在自然条件下有集群繁殖习性。繁殖季节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水温变化幅度为25~30.5℃,主要繁殖区域在水位浅、底质硬、有一定滩脚、透明度高、水流缓慢、饵料资源丰富、适宜筑巢孵化的水域。
产卵产卵前,雄鱼先在水深0.6~1米、有水草的泥底上掘一碗口大的浅坑,雌鱼就将鱼卵产在里面,然后由雄鱼看守保护。黄颡鱼的鱼卵为浅黄色的沉性卵(注:沉性卵是指密度大于水,在产出受精后下沉水底或黏附在水底基质上的卵),卵径约1毫米。黄颡鱼绝对怀卵量(注:卵巢中开始沉积卵黄的第EI期卵粒数和充满卵黄的第Ⅳ期卵粒数的总和称为绝对怀卵量)为2500~16500粒,平均4000粒;相对怀卵量(注:平均每克鱼体体重所含的卵粒数称为相对怀卵量)58.33~77.77粒/克,平均65.71粒/克。
孵化在水温26~28℃的条件下,鱼卵经过3315分钟左右即可孵出仔鱼。
成长仔鱼孵出1~3天,体长为5.0~8.0毫米,它们会从自身卵黄囊中吸取营养;4天以后卵黄囊基本消失,体长为8.1~9.0毫米,此时为仔鱼开口摄食阶段,主要摄食轮虫、小型枝角类(注:枝角类也称“溞类”,俗称“红虫”、“鱼虫”)及桡足类(注:桡足类为小型甲壳动物,体长<3毫米)幼体,9.0毫米以上仔鱼完全以外界食物为食;全长13.1~14.00毫米的仔鱼,随鱼体生长,口径增大,则开始摄食大型枝角类及桡足类和一些原生动物;全长15.1毫米以上的仔鱼,则开始摄食更大的动物,如摇蚊幼虫及寡毛类等。黄颡鱼生长较慢,在性成熟前为旺盛生长阶段,平均增长率较高,而到了3龄以后体长相对增长率递减明显。
展开表格

黄颡鱼鱼苗

物种保护

2007年12月12日,中国农业部根据《渔业法》和《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制定了《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并将黄颡鱼列入了该保护名录中[4]

2011年1月19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黄颡鱼列入该组织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评估级别为无危(LC)[9]

受保护的野生黄颡鱼

经济价值

黄颡鱼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其富含氨基酸,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且无肌间刺,因此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8]

人工养殖

养殖环境条件

池塘宜建在水源充沛,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不含有毒物质之处。养殖池塘面积10亩左右,池深2.0米,水深1.8米,有独立进、出水,进出水口设防逃网。池塘底部无淤泥,保水及保肥力强。鱼种放养前10~15天,排干池水,用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随后按150~200千克/亩施放有机肥料,待池塘水体中大量出现浮游动物后投放鱼种[11]

苗种放养

每年年底或年初放养鱼种,投放前用3%~5%食盐等溶液浸泡消毒。放养规格5~10厘米,放养密度2万尾/亩。池塘除配备叶轮式增氧机外,还应增设微孔增氧设备[11]

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

主要投喂配合饲料,辅以动物性鲜活饵料。使用专用膨化颗粒饲料喂养黄颡鱼,日投喂3~4次,投饲时间分别为上午、中午、傍晚,天气好时晚间可增加1次投喂,投饲量分别占全天投饲量的20%、25%、30%、25%。饲料投喂量除参照日投饲率与水温的关系外,还应根据池塘水质、鱼的活动情况及天气变化适当调整。遇阴雨天、水质变差、鱼活动异常及食台有剩饵等情况,应适当减少投料,反之则适当增加投饵。既能满足鱼类的营养物质需求,又能提高饲料利用率[11]

巡塘

每天早、中、晚巡塘1次,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及吃食情况等,酷暑季节或天气突变时,增加巡塘次数,安排值班管理,以便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11]

水质调控

根据池塘水质、透明度及水位变化情况合理换水,一般10天或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注水1~2小时。日常管理中应合理控制增氧设备,并使用微生物制剂等调控水质,为黄颡鱼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11]

病害防治

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在养殖季节(4~9月)每隔15~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用量5~10千克/亩,以调节水体pH。鱼种入池前严格消毒,合理施用微生物制剂,抑制有害菌群,增强养殖对象的抵抗力。定期在食台周围挂消毒药物,每15天消毒1次。使用二氧化氯、碘三氧等进行全塘泼洒消毒,每隔20天消毒1次[11]

生产记录

饲养管理过程中做好生产记录,详细记录养殖过程中的苗种放养、投入品进出及使用、水质、饲料投喂、病害防控及其他日常管理活动[11]

人工养殖黄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