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嘉湖平原是浙江最大的堆积平原,位于太湖以南,钱塘江和杭州湾以北,天目山以东。包括嘉兴市全部,湖州市大部以及杭州市的东北部,地势极为低平,河网密布,有京杭大运河穿过。杭嘉湖平原位于中国浙江省北部,是浙江最大的堆积平原,属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

杭嘉湖平原位于中国浙江省北部,太湖流域南部,是浙江省最大的平原,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太湖以南、钱塘江和杭州湾以北、天目山以东、东海以西的广大地区,行政范围包括嘉兴市全境,湖州市大部、杭州市的东北部,属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一部分,”杭嘉湖"指杭州、嘉兴、湖州。

中文名

杭嘉湖平原

下辖地区

杭州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571、0572、0573

行政区类别

浙江省

地理位置

中国浙江省北部

平均海拔

3米左右

面积

7620平方千米

机场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外文名

Hangzhou-Jiaxing-Huzhou Plain

火车站

杭州站

著名景点

西湖

人口

约1600万人

车牌代码

浙A

方言

吴语太湖片

类别

堆积平原

所属地区

浙江嘉兴等市

邮政区码

310000

平原简介

属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米左右。地面形成东、南高起而向西、北降低的以太湖为中心的浅碟形洼地。平原上水网稠密,河网密度平均12.7千米/平方千米,为中国之冠。

经济状况

杭嘉湖平原是中国商品粮基地,自六朝以来便是中国皇室和军队用粮的主要来源。杭嘉湖平原也是杭州龙井等名茶的原产地,此地又以丝绸生产加工而闻名。杭州、湖州(尤其是南浔、双林、菱湖等镇)是著名的生丝产地和丝绸加工地点,太湖水产丰富。近代以来,此地工业迅速发展。现已形成完善的工业体系,国营、民营、外资企业数量众多、实力雄厚。

丝绸历史

早在20世纪前,杭嘉湖地区的丝绸已经如同今日最热门的股票一样:热销海外,价格变化无常,而每一次变化,都会牵动全世界的神经。它的品质位居榜首,中国的皇室和欧洲的贵族都以拥有一件由杭嘉湖丝绸制作的华服为荣。

杭嘉湖丝绸

世界上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在湖州地区被发现,其距今4700多年,这里是

全世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汉代之后,北方多战乱,到了隋代,中国蚕桑丝绸业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流域,唐代更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明清江南桑蚕丝绸业达到顶峰。

形成条件

杭嘉湖平原位于太湖以南,钱塘江和杭州湾以北,天目山以东,四周高,中间低,水网密布,不利于排水。桑树耐旱,不喜湿,那么究竟杭嘉湖地区的人民是如何把“沧海”变成桑田的呢?

水利

上,归功于杭嘉湖地区人工开凿的河渠溇港和运河荻塘,所谓“横塘纵溇”。在雨季河水会流入太湖,在旱季则引太湖水灌溉农田。

土地

上,

人口

的迁移,特别是在南宋后,人口的大量南徙,为了解决粮食等问题,加强对农田的开垦,许多沼泽地都被改造成膏腴农田,还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

水质

也是影响丝绸质量的重要因素,缫丝需要大量的水,长江流经杭嘉湖地区,水流缓慢,水中的泥沙能沉积下来。

生产模式上

,江南水乡利用池塘养鱼畜牧,与栽桑养蚕的水肥相结合,形成自然循环条件下的相互促进,形成特有的生产模式,保证了桑树生长。

传统养蚕技术

上,各地都重视制种,清代以浙江余杭、新昌、萧山等地的优良品种较著名,后来就成为现代蚕种的制造基地。技术上对上族采用高棚簇,随老随捉,忌用地簇。将“出口干”又改进为“灼蚕不灼茧”。在三眠开叶时,令食拓叶二三次,以省桑叶,且丝韧有光泽。少叶时可用白米粉掺桑叶上喂蚕,丝光白而韧。

辉煌历史

明清两代,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江南苏湖一带成为最重要丝绸产地,发展了一批典型的丝绸专业市镇,官营织造也日趋成熟,此时,中国丝绸发展到了最活跃的时期。

明清代在杭嘉湖道的江宁﹑苏州和杭州三处设立的﹑专办宫廷御用和官用各类纺织品的

织造局

。掌织办宫廷所需及官用之绸缎、绢帛、布匹等纺织品。清皇室内各府规定,凡皇帝后妃所穿的龙袍、凤衣都必须用此地的丝绸精织而成。清康熙时织造的九件皇袍,就是指名选取湖丝作经线制成的。

参考资料:杭州红门局

杭州红门局东起定安路,西至劳动路。封建朝代,杭州民间丝织业发达。由于文武百官所穿服饰需大量绸缎缝制,故从吴越国开始,杭州便设有官府织物机构,专事采办、制作丝帛织物以供朝廷百官和豪门权贵享用。到了明代,杭州丝织产业已颇具规模。明永乐二年(1404),朝廷在御史台旧址专设织造局,负责织染绸缎,为皇室制作凤冠龙袍、纶巾缎靴。

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美称,而红门局则可被视为“府中之府”,内分官厅和织厅,官厅主要负责采集、运输及管理等事物,有各种用房上百间,并建有三个大厅,正厅悬挂“天章首焕”的匾额;织厅主要由一百多个织染作坊和两个库房组成,其大堂的匾额写有“经纶”二字。红门局汇集能工巧匠,精染细纺各色绫罗绸缎,做工考究,质地优良。

红门局原称北局,民间因其有红漆大门而俗称红门局。建筑采用园林式布局,石山木廊,广种梅花。每当暖风绽苞之时,彩帛与鲜花相映成趣,常引来不少市民登门观赏,更有文人雅士赋诗助兴,使之更负盛名。后毁于太平军战火。有《红门局看梅》一诗写道:

红墙婉转护官梅,早向东风取次开。

笑我三人头尽白,也随游女看花来。

嫩晴天气午风和,坐对茶烟扬碧柯。

领略花间春意趣,机声停处鸟声多。

交通情况

平原水陆交通发达,铁路以杭州为起点,沪杭、杭宣线分别贯穿平原东、公路环连杭州、嘉兴、湖州3市,并伸展至山区和海边;西部,并与浙赣、皖赣、萧甬线联结;水运具有重要地位。航程总长3000余公里,沟通平原500余集镇。

平原涌泉

杭嘉湖平原

“嘉热2号”井于2007年5月18日开钻,到2008年3月29日钻进到2161.81米终孔。2008年4月15日,该井成功打出地热水,井口水温40℃,经过120天抽水试验,日可采水量达225吨,标志着杭嘉湖平原深部地热勘察取得重大突破。经国土资源部杭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和南京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水质测试,结果表明,热水中富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及化学组分,其中偏硅酸30.7毫克/升,达到了《地热资源地质勘察规范》有医疗价值浓度标准,锶1.2毫克/升,锂0.62毫克/升,碘1.4毫克/升,溴1.28毫克/升,硼酸0.8毫克/升等,属氯化物·重碳酸——钠型温泉,属中低温地热资源,可直接用于健康疗养以及温室种植、水产养殖等。

形成原因

杭嘉湖平原

杭嘉湖平原地面形成东、南高起而向西、北降低的以太湖为中心的浅碟形洼地。平原上水网稠密,河网密度平均12.7千米/平方千米,为中国之冠。平原表层沉积物以细颗粒泥沙(细粉沙、粘土)为主,属河流湖泊堆积物,其南缘属潮滩相沉积物,土质粗而疏松,地面缺少湖泊、水系变稀,地形相对高亢。平原内这种地面高程、沉积物质地和水文状况的差异,对农业生产、水利设施及工程建设等方面有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