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Esperanto)是犹太人波兰籍眼科医生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博士(LudwigLazarusZamenhof)于1887年发明创立的一种人造语言,旨在消除人类国际交往语言沟通障碍,让全世界各种族肤色不同的人民在人类大家庭里像兄弟姐妹一样和睦共处。

Esperanto词汇源意为“希望者”表达了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讲世界语的人被大家尊称为“世界语者”(Esperantisto)遍布世界。世界语已经成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国际辅助语之一,目前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世界语者及世界语组织。195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正式把国际世界语协会列为教科文组织B级咨询关系单位。[6][7]从而确定了国际世界语协会(UEA)在联合国和教科文组织的正式地位。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对推广世界语采取了积极的态度。

以世界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宗教团体有:雍仲本波佛教(YongzhongBonpo)、韩国圆佛教(Ŭonbulismo)、日本大本教(Oomoto)、巴哈伊教(Bahai)等。以世界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际性组织还有圣马力诺国际科学院、国际文化艺术联合会、国际雍仲本教联合会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语进入中国。1951年,全国世界语协会在北京成立,胡愈之担任首任理事长。[2]

中文名

世界语

书写系统

拉丁字母

目前状况

使用中

创立者

(波兰)柴门霍夫

用途

国际辅助语

管理单位

世界语学院

创立时间

1887年

外文名

Esperanto

所属语系

印欧语系

第二语言使用

第二语言使用者约16万-200万人

语言代码

epo

纪念日

7月26日(世界语创立日)

母语人数

约2000人(2004年)

性质

人工语言

溯源

柴门霍夫

带给世界的新“希望”

柴门霍夫博士

1887年,时年28岁的波兰人柴门霍夫发明了世界语。

这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1859年出生于波兰东部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当地一位语文教师。柴门霍夫是一位语言天才,童年时代就学会了波兰语、俄语、德语,上中学后,又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英语、乌克兰语。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波兰尚处于沙皇俄国的统治下,小镇民族杂居,居住着俄罗斯人、波兰人、日耳曼人和犹太人,因为语言不通,各群族间时常相互敌视、互不友善。逐渐,时刻感受着语言隔阂的柴门霍夫得出结论:语言分歧是造成人类划分成敌对阵营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希望创造出一种中立通用的语言。

柴门霍夫作为犹太人,从小就品尝到了民族仇恨带来的痛苦。当时沙皇俄国统治着波兰,犹太人经常遭到屠杀,民族纠纷和民族仇恨非常剧烈。柴门霍夫生活的波兰小镇,居住着犹太人、日尔曼人、波兰人和俄罗斯人,幼年的柴门霍夫,目睹了民族矛盾产生的苦难,立志要重建被上帝毁坏了的巴别塔,创造一种平等中立的语言,以增进各民族的互相了解和友谊,进而消除他们彼此之间的隔膜和仇恨,实现天下大同,人类一家。

柴门霍夫从十六岁起开始研究国际语,他仔细分析各种语言的特点,探索它们之间的共同规律,经过两年多的刻苦钻研,终于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后来被叫做世界语的初步方案,这时他十九岁。

在完成世界语的初步方案后,柴门霍夫请同班同学到自己家里聚会。这批年青人第一次用世界语热情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篇,庆祝一种全新的希望来到人间。但是随后他们的行动受到社会的无情嘲笑和非难,甚至被斥责为“狂妄”。柴门霍夫的父亲迫于舆论的压力,严厉阻止儿子继续做这种出格的事。为了让他集中精力学习医学,在柴门霍夫去莫斯科上大学时,父亲竟狠心地把所有关于世界语的材料都烧掉了。然而柴门霍夫意志坚决,坚信自己从事的事业对人类有益。大学毕业以后,他一面从医,一面继续对世界语方案进行研究,不断地修改、充实、完善,同时他还用这种新的语言进行大量的翻译和创作实践,以此丰富这门语言的使用。

1887年7月,当他28岁时,在岳父资助下,以“希望者博士”的名义,自费出版了《第一书》,正式公布了世界语方案。这一天也成为世界语的正式诞生日。

次年柴门霍夫又发表声明,说自己不愿做新语言的创造者,只是一个发起人,他宣布把世界语交给群众,让它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得到发展。

此后,他继续日间行医,夜间致力于世界语的译著和通讯工作,他把自己的财产都献给了世界语的发展和推广。经过十八年的艰辛努力,1905年在法国布洛涅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从此,世界语逐步在全世界传播。

世界语相当简单易学。据说当年托尔斯泰曾用2个小时就基本掌握了世界语。且不考究此事的真实性,但是在几个月甚至是几周内就学会世界语的例子比比皆是。国际世界语协会会长科尔塞蒂告诉记者,他收到一名世界语爱好者的来信,从这位爱好者接触世界语到给他写信仅仅过了两周的时间。

现在世界语已传播到120多个国家。约有一千多万人在使用或学习这种语言,已被应用于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出版、交通、邮电、广播、旅游和互联网等各个领域。[8]

世界语和中国

世界语大概在清朝末年传入我国,至今已超过一个世纪。有人曾把它音译为“爱斯不难读”语,也有叫“万国新语”的。后来借用了日语的意译名称“世界语”,一直沿用至今。大约二十世纪初俄国商人首先把它带到哈尔滨,又通过留学生带到上海和广州。陆式楷等人早期在上海开办过夜校。随着留日学生刘师培等人学习世界语后回国,在上海出现了世界语传习所,推广世界语。留法、留英的学生回国后创办《世界语科学文学》杂志和《新世纪》周刊,宣传、推广世界语。

新文化运动时期,世界语曾得到蔡元培、钱玄同、鲁迅等人的支持和推行,很多高校都办起了国际语班。胡愈之等人受到无产阶级世界语者国际的影响,于1931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世界语者联盟。

上海、北京、广州、汉口是20世纪30年代前世界语运动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在这些城市里,建立了世界语的组织,办起了世界语的刊物,创建了世界语的学校,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数十所大学还开设了世界语课程。

1939年12月,毛泽东为延安世界语展览题词:“我还是这一句话:如果以世界语为形式,而载之以真正爱国主义之道,真正革命之道,那么,世界语是可以学的,是应该学的。”这个题词不仅为当时革命圣地延安的世界语者从事世界语运动指明了方向,而且以后又成为我国世界语运动的指南。在延安,当时掀起了一股学习外语的热潮,许多人学习俄语、日语和世界语。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的题词,大大促进了延安地区世界语运动的发展。

20世纪10年代,世界语平等进步的理念同我国的五四文化运动的精神相结合,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并推广世界语。

解放后,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世界语运动更是蓬勃发展,胡愈之、叶籁士为首的一批世界语者于1950年创办了世界语对外宣传刊物《中国报道》,次年3月,建立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5]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世界语班。在全国第一次世界语工作座谈会上,陈毅副总理倡议在北京召开一次国际世界语大会。1964年12月,中国对外广播开辟世界语节目,每天对全球进行世界语广播宣传中国。

1963年,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举办了“世界语对外宣传工作汇报展览”,并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世界语工作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参观了展览,参加了座谈会并发表了讲话。他说:“看了以后,使我的知识增加了一分,眼界扩大了一分,世界观丰富了一分。”在座谈会上,陈毅强调:“这个部门的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必须做的,要大发展。”同年,教育部发出公函:“在高等学校外文系开设第二外语、在其他系科开加选修课程的办法培养干部”。1982年,教育部又下达文件,重申“各高等院校可以将世界语作为第二外语的一个语种,或开选修课。今后在学生毕业、干部考核及招考研究生等考试时,世界语可以作为第二外语科目”。世界语在我国的教育地位确立。世界语学习迎来一个热潮。

改革开放后,世界语在中国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1981年12月,楚图南、胡愈之、巴金、冰心、白寿彝、叶圣陶、夏衍等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世界语之友协会。中国世界语出版社用世界语出版了许多介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书籍,比如说《鲁迅小说集》、《红楼梦》、《聊斋志异》、《论语》、《家》、以及部分商业、科技英语世界语汉语对照词典。

到1986年举办的第七十一届国际世界语大会时,全国有40万人学习了世界语。

2004年,第八十九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北京举行。此届世界语大会中国方面有300名儿童报名参加。

2019年7月22日,国际世界语协会主席邓肯·查特尔斯在芬兰拉赫蒂针对当前世界语发展形势和国际世界语事业现状等问题,高度评价了中国世界语事业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是国际世界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语在中国拥有良好的前景,国际世界语协会将继续保持与中国和中国世界语者的良好关系,充分挖掘合作潜力,争取为国际世界语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作用。

时隔18年,2004年第八十九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再次在北京举行,令世界语者欣慰的是,此届世界语大会中国方面有300名儿童报名参加,这是中国世界语未来的希望。

世界语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用8种语言出版,其中就包括世界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语版《信使》杂志主编为黄银宝

绿星下的大家庭

韩国世界语协会副会长,韩国外国语大学李永求率韩国世界语者代表团来北京参加会议。他向记者解释了世界语标志--绿色五角星的象征意义:和平和希望。他说,佩带绿星标记的世界语爱好者无论世界各地,都能凭借标志与世界语者相认。世界语爱好者之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国际世界语协会每年更新注册登记为会员的世界语者的联系方式,并印成小册子分发。即便是素不相识,世界语者也可以根据地址互相联系或者访问,对方都予以免费接待陪同。世界语营造了一个大家庭,每位世界语者都是大家庭里的一名成员。这种世界大同的景象让记者听了觉得真是不可思议。

国际世界语协会主席科尔塞蒂告诉记者,不是所有学习英语的人都热爱这门语言,很多情况下,人们是为了需要而学习它,因为英语目前已成为全球强势语言,从这个角度看,它使人们感到了一种语言上的不平等。因而人们考虑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种不平等的问题。

世界语的吸引力正在于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平等的精神。柴门霍夫在公布世界语方案后就多次声明,世界语不是他个人的,它属于全人类。作为中立不具备任何民族性的世界语的宗旨是,不干涉各国、各民族的内部事务,也不排斥、不企图取代任何一种民族语,它只是为人类在进行国际交往时提供的一种国际辅助语,其目的是使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平等,更加容易。因此,在很多国家有许多热心人被世界语的精神感动,积极宣传、推广并使用世界语,并建立了各种专业性的组织、学校。

语言特征

世界语是一种计划语言,书写形式采用拉丁字母,共有二十八个字母,一个字母只发一个音,每个字母的音值始终不变,没有不发音的字母,读音和书写完全一致。每个词的重音固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学会了二十八个字母的发音并掌握它们的拼读规则,就可以读写出任何一个单词。

世界语基本词汇的词根,大部分来自欧洲各民族语言。

世界语的语法由十六条基本规则衍生出来,简洁且富于逻辑,因此比较容易掌握。

基本内容

旗帜

绿星旗的特点是:绿底,角上的白方块上有绿色五角星,绿星是1892由瑞典人B. G. Jonson设计的。绿星旗最早是法国滨海布洛涅世界语俱乐部的旗帜,1905年在滨海布洛涅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会上代表们批准此旗作为世界语标志。有时人们也会在星星里加一个字母E。基督徒有时会在星星上面加上一个白十字架。左翼人士会把绿色改为红色。

1987年,另一种旗帜样式在UEA举办的世界语百年庆典的竞赛上崭露头角。这个旗帜是白底子上有两个相对的E曲线,装点有Jubilea simbolo的字样,意为“百年大庆”。有的世界语者批评它的椭圆曲线像甜瓜。

代码

ISO 639-1:eo

ISO 639-2:epo

ISO/DIS 639-3:epo

文法

字母

世界语书籍

世界语字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再加上六个带变音符号的字母。

世界语字母里没有 Q、W、X和Y。

字母:Aa Bb Cc Ĉĉ Dd Ee Ff

国际音标:[a] [b] [ts] [tʃ] [d] [e] [f]

字母:Gg Ĝĝ Hh Ĥĥ Ii Jj Ĵĵ

国际音标:[g] [dʒ] [h] [x] [i] [j] [ʒ]

字母:Kk Ll Mm Nn Oo Pp Rr

国际音标:[k] [l] [m] [n] [o] [p] [r]

字母:Ss Ŝŝ Tt Uu Ŭŭ Vv Z z

国际音标:[s] [ʃ] [t] [u] [w] [v] [z]

世界语的写法和读法完全对应,是依文字中的字母发音,每个字母的发音维持不变。

世界语额外字母有:

Dental/Alveolar:dz [dz]

Palatal:tj [cç] dj [ɟʝ] lj [ʎ] nj [ɲ]

A /a/ ami-爱B /b/ bela-漂亮的C /ts/ celo=[tselo]-目标Ĉ /tʃ/ ĉokolado=[tʃokalado]-巧克力
D /d/ doni-给予E /e/ egala-平等、公平的F /f/ facila=[fatsila]-容易的G /g/ granda-大的
Ĝ /dʒ/ ĝui [dʒuj]-享受H /h/ horo-小时、钟点Ĥ /x/ ĥoro=[xoro]-合唱I /i/ infano-小孩
J /j/ juna-年青的Ĵ /ʒ/ ĵurnalo [ʒurnalo]-报纸K /k/ kafo-咖啡L /l/ lando-国家
M /m/ maro-海N /n/ nokto-夜晚O /o/ oro-金子P /p/ paco=[patso]-和平
R /r/ rapida-快速的S /s/ salti-跳Ŝ /ʃ/ ŝipo=[ʃipo]-船T /t/ tago-白天
展开表格相关词表
疑问、关系demanda,rilata指示montra不定nedifinita各别、一般、集合individua,kolektiva否定nea
事物objektokio什么、那事、那物tio那事、那物io某事、某物ĉio一切nenio无事、无物
个体personokiu谁、哪个、那个、那人tiu那人、那个iu某人、某个ĉiu每人、每个neniu无人、没一个
性质kvalitokia什么样的、那样的tia那样的ia某样的ĉia每样的、各样的nenia没有一样的
所有posedokies谁的、那人的ties那人的ies某人的ĉies每人的nenies无人的
原因kaŭzokial为什么tial因此,所以ial为某种缘故ĉial为每种缘故nenial没有理由
展开表格发音

元音

字母 发音 例词

A [a] ami-爱

E [e] egala-平等

I [i] infano-小孩

O [o] oro-金子

U [u] urbo-城市

辅音

字母 发音 例词平

B [b] bela-美的

C [ts] celo-目标

Ĉ [tʃ] ĉokolado-巧克力

D [d] doni-给予

F [f] facila-容易的

G [g] granda-大的

Ĝ [dʒ] ĝui-享受

H [h] horo-小时

Ĥ [x] ĥoro-合唱

J [j] juna-年轻的

Ĵ [ʒ] ĵurnalo-报纸

K [k] kafo-咖啡

L [l] lando-国家

M [m] maro-海

N [n] nokto-夜晚

P [p] paco-和平

R [r] rapida-快速的

S [s] salti-跳

Ŝ [ʃ] ŝipo-船

T [t] tago-白天、日

Ŭ [w] aŭto-汽车

V [v] vivo-生活、生命

Z [z] zebro-斑马

语法

基础规则

1、每个词读写一致。〔注:每个字母只发一种音,每种音只有一个字母。〕

2、单词重音永远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3、没有不定冠词,只有定冠词la,可用于所有的性、数、格。

4、名词词尾为-o,复数形式加词尾-j。格只有两种:主格和宾格。宾格由主格加-n构成。其他格借助介词来表示。

5、名词和定冠词末尾的元音可以省略,用省文撇来表示。〔注:用上面的一撇(')来表示。〕

6、形容词以-a结尾。它的格和数与名词同。比较级用pli和连接词ol构成,最高级用plej。

7、人称代词li,Ŝi,ĝi (代物件或生物),ni,vi,ili 加形容词词尾即构成物主代词。数、格的变化与名词同。

8、副词词尾为-e,各比较等级与形容词同。

9、.基数词(没有词尾变化)是: unu 1,du 2,tri 3,kvar 4,kvin 5,ses 6,sep 7,ok 8,naŭ 9,dek 10,cent 100,mil 1000。几十和几百由数词简单连合构成。序数词加形容词词尾,倍数加-obl-,分数加-on-,集合数词加-op-,介词po表示"每……(若干)"。此外,数词也可以有名词和副词形式。 〔注:po tri表示"每份三件"之类。〕

10、用其他否定词的时候,就不再用ne。(注:有些语言会在一句里用两个否定词,表示一次否定。世界语不会)

11、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动词的各种形式:表现在时时动词以-as结尾;过去时以-is结尾;将来时以-os结尾;假定式-us;命令式-u;不定式-i。分词(有形容词或副词的意思):主动现在时-ant-;主动过去时-int-;主动将来时-ont-;被动现在时-at-;被动过去时-it-;被动将来时-ot-。被动式的各种形式都用动词esti的相应形式和所需要的动词的被动分词构成,被动式所用的介词是de。

12、介词都要求主格。〔注:介词后面的名词、代名词用主格。〕

13、表示方向时,词末加宾格词尾。

14、每个介词都有确定不变的意义;但是如果我们需要用一个介词而从意义上看不出应该用哪一个,那时我们就用没有独立意义的介词je。介词je也可以用没有介词的宾格代替。

15、合成词由词的简单连合而成(主要词放在后面);语法词尾也被看作独立的词。

16、所谓外来语,即大多数语言取自同一来源的词,在世界语里不加变化地应用,只需照世界语拼写法书写;但如由一个词根派生几个不同的词时,最好只不加变化地采用那个基本词,并由此按照世界语的规则构造出其它的词来。

注:世界语的新词就是根据这一条引进的。只把基本词引进世界语,照印欧语或其它本来的语言的拼法或发音,转写成世界语,并加词性的词尾。把基本词引进世界语后,再照世界语的构词法,派生出其它相关的词。

词汇

1887年柴门霍夫在《Lingvo Internacia》中就已经确定了世界语核心词汇,此书中列出了九百词根,通过九百词根和前后缀就可以派生出上万复合词。1894年,柴门霍夫出版了第一本世界语字典《Universala Vortaro》,其中囊括的词根数量更大。只要有必要,使用者便可以从他语言中“借”来词根,这是符合世界语规则的。当然了,借比较国际通行的词根更好些,其派生词也要按照世界语规则来。

从那以后,世界语确实借来了很多外来词根,起初大多是来自西欧语言。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意识地广泛从外语中借词,但还是有很多人确实引入了很多借词,尤其是科技术语。而另外日常用语大多是用旧有的词根派生来,比如“计算机”“电脑”komputilo就是由动词komputi(计算)加上工具后缀-il构成的。同时也存在语义转借的现象,也就是说,词汇根据外语中对应词汇的意义而扩展。比如“老鼠”muso就因英文mouse“老鼠”“鼠标”的多义而增添了“鼠标”的含义。世界语者常常为规范某个借词和旧有词汇的语义是否应该扩展而有讨论。

有些世界语复合词含义并不那么清楚明白,比如eldoni从字面上拆开应该是“给出”,而它的实际意义是“出版”,这种复合方式往往是模仿某种西欧语言比如德语的构词时产生的。另外后缀-um并没有明确含义,只有靠逐个记忆才能搞明带-um后缀的词的确切意思,比如dekstren“向右”和其加um派生来的dekstrumen“顺时针方向”。

世界语中习语俚语并不多,因为太多习语俚语可能让来自不同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困难,当然也就与世界语的创造初衷背道而驰了。

世界语使用四个辅音:[tʃ]/[dʒ]/[ʃ]/[ʒ],五个元音:[a]/[e]/[i]/[o]/[u]。

数词

世界语

0nulo
1unu
2du
3tri
4kvar
展开表格

语言特性

• 国际性:世界语主要被用于在那些没有共同母语的不同民族的人们彼此沟通交际之用。

• 中立性:它不属于某一特定的民族和国家,因此它的功能是一种中立的语言。

• 平等性:使用世界语时,从语言观点看来,它比用英语与以英语为本民族母语的人士交谈起来,让人觉得更为平等。

• 简易性:由于世界语的结构特点,相比任何外语来都更易学,易用.。

• 生命力:世界语和其它语言一样,是活的,不断在演进;借着它可以表达人类的各种思想与感受。

• 无歧义性:世界语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无歧义性,无歧义包括言文一致和形意一致两个方面。

输入法

由于世界语有普通美式键盘所缺的六个特殊字母,因此需要专门的键盘布局或输入法辅助。

最方便的途径是安装《世界语、汉语拼音、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通用键盘布局》,这一键盘布局是 Windows英文输入法的加强版,兼容所有支持Unicode的软件。

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一些世界语输入软件——比如,在Windows平台上,有俄罗斯世界语者创建的EK软件。iOS平台上的ĝusta klavaro,和Windows Phone上中国世界语者开发的Esperanta Klavaro。

同时,也可以在电脑的输入法中添加“加拿大多语种”输入法。加帽字母的输入只要先打个“[”(左方括号),然后打相关字母就可以了。需要补充的是,使用“加拿大多语种”输入法后,原先键盘上的半角问号“?”按老办法打出来却变成了法文字母,要想打出半角的“?”号可以通过Shift+6来实现,因为原来这样打出的“^”号已经转到了“[”(方括号)上去了。此外还有原来的“\”、“/”这两个键也转移到了键盘最左上角第二排的“~”(1旁边的波浪线键)上了。半角的引号键“"”转移到“逗号”和“句号”的上档键上了。

根据柴门霍夫博士的说法:如果印刷厂没有这些特殊的加帽字母而需要排版世界语文章时,可以在与加帽子的字母相对应的字母后面加上h来区别(如gh,ch),但是这样写会产生矛盾。除此以外,还有后加x方案(如gx、cx,世界语维基媒体就采用了这种方案)。

优缺点

优点

1987年德国发行的全球第一枚世界语小型张

世界语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人造语,吸收了这个语系各种语言的共同性的合理因素,更加简化和规范化,其语音和书写完全一致,每个词的重音固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学会了二十八个字母和掌握了拼音规则以后,就可以读出和写出任何一个单词。

世界语的词汇尽量采用自然语言中的国际化部分,其基本词汇的词根大部分来自印欧语系的各自然语言,其中基本来自日耳曼语族和罗曼语族,发音来自斯拉夫语族。世界语词汇的粘合性及前缀、后缀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它的构词能力,而且也简单明了。世界语词汇的这些特点减轻了人们记忆单词的负担。

世界语的语法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的,其基本语法规则只有十六条,比较有规则,但又相当灵活,因此比较容易掌握。

世界语的这些优点,使它比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易于学习和掌握。

在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上千种国际辅助语方案,但至今生存下来并成为全功能人类语言的只有世界语这种方案。这是因为:

(1)世界语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律,经过研究整理而成,并且在使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2)由于世界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优点,世界语比较容易推广;

(3)柴门霍夫在公布世界语方案后多次声明,世界语不是他个人的,而是属于全人类的,易为大家所接受;

(4)世界语是“中立性”的语言,它不排斥、也不企图取代任何一种民族语,是为人类在进行国际交往时提供一种国际辅助语。其目的是使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平等,更加容易,符合各国人民要求发展、要求和平的愿望;

(5)在很多国家有许多热心的世界语者在积极宣传、推广并使用世界语,在国际上也建立了各种专业性的组织。

世界语还处于推广阶段,它的应用范围还是有限的。随着世界语的不断推广,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世界语作为国际辅助语的作用。

缺点

1987年,海南的第一枚世界语邮戳

世界语并不被认为是国际辅助语言的理想解决方案。世界语也受到了很多的批评意见,特别是来自其它的辅助语言团体的批评。其它的在二十世纪出现的辅助语言对世界语提出的批评有:

1.一大套的基本词汇体系,虽然世界语者和语言学家宣称这使得世界语更具灵活性和具有更丰富的表现能力。包含了六个在ASCII编码中没有的字母,这就给世界语在电脑上的输入带来的麻烦,正如那些没有ASCII编码的语言所带来的麻烦一样。虽然这种情况在Unicode和X-system中得到了解决。

2.带有男性主义色彩的词缀表达方式。像德语那样,通过在阳性词语后面添加-in来表示阴性词语。(世界语中没有表示中性的词根)对欧洲语言的过分依赖,虽然中文译名为世界语,但是基本上只是以印欧语言为基础,而没有世界其他语言的成分。虽然一些语法结构(例如黏着语)比较像亚洲的语言。

3.过于自由的语序。由于语言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世界语有些单词不符合构词法,显得过于累赘。例如,在世界语里,“自由”一词是libero,“自由主义”一词却是liberalismo;而根据构词法,“自由主义”应为liberismo。又如,在世界语里,“组成联邦”一词是federi,而“联邦”一词却是federacio;其实按照构词法,“联邦”应federo。federacio=federo。

然而,对于这些批评,亦有相应的反批评。如署名"申-Vu Jŭanĝen"在2007年针对所谓世界语的“自然主义倾向”问题在中国世界语论坛中撰文说:

【窃以为这个说法不正确。说起-al,它并不是世界语的后缀之一,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不过,后面有-al与没有-al是有细微的区别的,而且,还恰恰反应了世界语的细腻。某新国际语方案所说的构词法如果是这个国际语方案的人自己制定的,那么这一个语言的构词法不能用来评判别的语言的构词法,如果是指公认的构词法,那么这种批评恰恰反映出持这种观点的人太草率了。

举几个例子。先看signo与signalo。signo是标记、符号、记号,而signalo是什么呢?signalo是信号。看,区别出来了。说materio和materialismo。materio是物质,字典上特别强调,这个“物质”是哲学概念,指相对于精神而言的、客观存在的可以感知的东西,那么materialo是什么呢?是材料、物资、器材。那么materismo和materialismo有区别吗?有!materismo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materialismo则是“(追求物质享受的)物质主义、实利主义,同时,materialismo也可以作“唯物主义”解,换句话说,如果要说“唯物主义”,那么用materiismo或materialismo都可以,但是如果要说“物质主义、实利主义”,则必须要用materialismo。但是请注意,“精神”是spirito,而“唯心主义”却是spiritualismo,而绝对不是spiritismo,spiritismo是“通灵论、招魂论、招魂术”的意思。

“自由主义”,其实,在这个词中,“自由”并不是人们追求民主、自由的那个“自由”的含义,也就是说,不是我们所说的“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里面的那个“自由”,“自由主义”里面的“自由”是类似“放任、纵容”一类的含义,所以如果要说“自由主义”,就必须用liberalismo,而不宜采用liberismo,那么有朋友一定会问,可不可以有一个词liberismo呢?以我的一管之见,如果造liberismo这样一个词,那么它的意思应该是“自主主义”或“独立主义”的意思。

至于“联邦”,字典里明明白白,说federacio=federaĵo=federo,所以,应该全面认识。

总而言之,“自然主义倾向”,“不符合构词法”的帽子是扣不到世界语头上的。

然而,别的辅助语言的使用人数都未达到世界语的使用人数。其它的辅助语言,有的是基于世界语而发展起来的,例如伊多语(Ido),有的则与世界语相距甚远,这些语言在二十世纪初时都曾在一定时间内流行。其它的可供考虑的语言包括:成型中立语(Idiom Neutral),奥克西登塔语(Occidental),创新语和拉丁国际语;其中,一些语言的最初设想并不是用来作为国际辅助语言的,例如:逻辑语(Lojban)。因为世界语是最广为人知的人工辅助语言,很多人都忽略了其他的人工辅助语。

2002年7月开始,一批中国的国际语爱好者创立了大同语。这种语言,在世界语基础上综合了英语和汉语的一些特点,放弃了名词的宾格,而以句子中词语的顺序确定其地位,并以一批来自英语的词汇替换了世界语的部分基本词。大同语取消了世界语的加帽特殊字母,更适于电脑输入。但也有批评者认为,大同语不仅并未解决世界语中的大部分问题,反而更加依赖英语了。

文化应用

世界语在很多电影和小说中应用,尤其为了在增加异域风情的同时不点明具体国家,也为了避免创造新语言的麻烦。卓别林1940年的电影《大独裁者》中犹太区商店标识就是世界语的,这是为了创造东欧的异域风情,而不用具体的东欧某国语言,他另一部1940年的电影《上新加坡的路》里也有一首世界语歌曲。

有两部电影是从头到尾完全用世界语拍摄的,一部是1964年的Angoroj(窒息),还有1966年的B级恐怖片《Incubus》(噩梦)。加拿大男演员威廉·薛特纳学过一定的世界语,所以他有条件在《噩梦》中主演。不过世界语者讲他说的世界语法语口音太重了,这是他在McGill大学上学时学上的。在弗里茨·朗1927年的作品《大都市》中,背景中有世界语书写的商店名和路标。

也有其余的同类作品,比如由同名小说改编的《Gerda Malaperis》(盖尔达消失了)。也有很多以民族语言拍摄的主流电影或多或少用到些世界语。比如1997年的《Gattaca》,里面可以时不时听到世界语广播。1994年的《街头霸王》中,世界语是虚构国家Shadaloo的语言。其中一个兵营场景里,坏蛋M·Bison的士兵用世界语唱一首激昂的俄罗斯军乐风格的合唱,即《Bison的士兵前进曲》。世界语也在电影《Blade:Trinity》中出现。

英国喜剧《红矮星号》的前几集中,人们可以看到Arnold Rimmer在学习世界语,还有Kryten。在第一季中,航天飞船上的标志是世英双语的。

在Harry Harrison的《Stainless Steel Rat》和《Deathworld Stories》中,世界语也被用作未来世界的通行语言。

音乐家Stephen Kellogg说他2009专辑《熊》中的歌曲《Shady Esperanto and the Young Hearts》就提到了世界语。尽管在那个歌里Shady Esperanto只是个角色名。

流行的电子游戏《Final Fantasy XI》中的歌曲《石忆》是用世界语写的。这是该系列中第一部网络游戏,作曲者Nobuo Uematsu认为世界语是一种极好的表达世界大同的语言,这段旋律也被全世界传唱。

在Michael Chabon的小说《意第绪警察联盟》中,主角就住在柴门霍夫宾馆里,宾馆里所有标志都是世界语的。

动画片《Tiny Toon历险记:假期怎么过》里面,Buster Bunny讲:“音乐是大同语言。”而Babs Bunny回答:“这么我觉得应该是世界语。”

在系列动画片《The Tick》第二季的第11集《The Tick vs. the Big Nothing》中迪克遇到一种称作Whats的外星人,这些外星人声称他们什么地球语言都会讲,就是不会世界语,因为“你晓得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1921年法国科学院推荐世界语作为世界科学交流语言。一些科学家,比如数学家Maurice Fréchet,语言学家John C. Wells,教育家Helmar Frank,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赖因哈德·泽尔腾的一部分研究成果是以世界语出版的。Frank和Selten还是圣马力诺国际科学学院的创始人,这所学校也被人叫做世界语大学,因为那里教学管理都是讲世界语的。

中国发展

世界语诞生后,主要在欧洲国家传播,如法国、英国、荷兰、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在亚洲,日本的世界语基础最为雄厚。二十世纪初,世界语由俄罗斯商人、日本和西欧的中国留学生传入中国,得到蔡元培、鲁迅、胡愈之、巴金、陈独秀等人的赞同和支持,并在其后为进步文化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贡献。[1]

1950年,新中国最早的世界语杂志《中国报道》创刊。[3]次年,中国全国世界语协会成立。[9]1964年开播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广播至今仍有每天1小时的广播时间,拥有广泛的世界语听众。除官方和半官方刊物和网站,中国各地的世界语者也有自己的刊物和网站。其中,纯文学刊物《三色堇》曾获得国际世界语协会的文化奖。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活跃的世界语者约1万人,曾学习过世界语的40万人。1986年第7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中国召开,这是其发源地欧洲以外参加人数最多和最成功的一次大会。2004年7月24日至31日,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国际关系中的语言平等”。

传入中国

世界语大概是在清朝末年传入我国的,至今已经100年。由于它能入乡随俗,同我国的进步文化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很快在中国扎下了根,新中国建立后,它又服务于对外宣传事业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取得的成绩超过旧中国任何一个时期。由于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加上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世界语在中国能够不断发展。

积极倡导

上世纪初,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也学习了世界语,如蔡元培、鲁迅、周作人、胡愈之、巴金、恽代英等人。有的虽然未学习过世界语,但对世界语的世界大同、人类一家的理想,也表示赞同,如孙中山、陈独秀、钱玄同等人。由于有上述两部分人的提倡,使世界语在中国逐步传播开来。上海、北京、广州、汉口是上世纪30年代前世界语运动最活跃的城市。在这些城市里,建立了世界语的组织,办起了世界语的刊物,创建了世界语的学校,甚至包括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在内的数十所大学,还开设了世界语课程。一批苏联、东欧的文学作品,也通过世界语介绍到中国来。中国的部分文学作品也通过世界语传播到世界各地,显示了世界语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这一点特别受到我国文化界的重视。

传入渠道

1929年5月12日,巴金与上海世界语协会的负责人,以及奥地利世界语者EBNER合影。

大约在二十世纪初,世界语便由俄国、日本和西欧三个渠道传入我国。[4]经商的俄国人首先把它带到哈尔滨,又由哈尔滨带到上海,陆式楷等人参加了学习。以后陆式楷在上海开办夜校,使世界语逐步从上海传到全国。

在日本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刘师培、张继等人向无政府主义者大杉荣先生学习世界语。他们回国后,一面鼓吹无政府主义,一面在上海创办世界传习所,推广世界语。

留学法国的华南圭、吴稚晖、褚民谊、许论博等人,以及留学英国的杨曾诰先生,也学习了世界语,并创办《世界语科学文学》杂志和《新世纪》周刊,宣传、推广世界语。这批人回国后也热心世界语的传播。刘师复除用世界语宣传无政府主义外,还把推翻满清建立中华作为自己的目标,至死不渝。

积极作用

与进步运动相结合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在沈阳制造事端,并很快占领东北。次年1月28日,又在上海发动战争,使上海世界语学会毁于炮火。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打破了一部分世界语者中立主义的美梦,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投入了民族救亡运动,走上了以世界语为中国的解放服务的道路。他们建立中国普罗世界语者同盟和外围组织上海世界语者协会,在国际上加入普罗世界语者国际,在国内加入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致力于进步文化运动。

他们办刊物,报道中国工农红军和抗日救亡运动的消息,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使许多青年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抗战爆发后,他们创办《中国在怒吼》、《远东使者》、《中国报导》等世界语刊物,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报道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以及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在国际上取得了各国的同情和支持。与此同时,他们还将中国知名作家鲁迅、郭沫若、艾燕的著作和一批抗战文学作品译成世界语出版,介绍到国外去,又把一批通过世界语翻译的苏联和东欧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来,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此外,他们还积极提倡汉字拉化运动和大众语运动,使世界语为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服务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对外宣传成绩卓著

《中国报道》是中国用世界语进行对外报道的图文并茂的刊物。在它存在的50年间,它用生动的形式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历史、经济建设、传统文化、文学艺术和人民生活,特别报道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受到国际世界语界的赞誉。2000年创办的《中国报道》网络版,继承了印刷版的好传统,并发挥了网络的优势,全面报道了中国。《中国网》的世界语版则及时报道了在中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它们对于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以及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都发挥了其它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于1982年成立的中国世界语出版社用世界语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书。这对于各国世界语者全面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历史,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它出版的近200种图书中,下列图书尤其受到读者的称赞:《中华五千年》、《中国近代史题话》、《中国小百科》、《中国四十景》、《中国医药史话》、《中国陶瓷史话》、《中国古代科学家》、《中国少数民族婚俗》、《周恩来传略》、《中国古代诗歌选译》、《中国古代短篇小说选》、《中国文学作品选集》(1919-1979)、《中国民间文学》丛书、《鲁迅小说集》、《红楼梦》、《聊斋志异》、《论语》、《家》、《寒夜》、《日出》、《雷雨》、《虎符》、《骆驼祥子》、《山村》以及部分商业、科技英世汉对照词典。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世界语广播,在及时报道中国的时事、政治、经济建设、文化科技、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就播送时间之长和覆盖面之广方面,在各国世界语广播中也名列前茅,一直受到国际世界语界的关注。

迅速发展

世界语运动复兴

在旧中国世界语运动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和连绵的国内战争,使之屡遭打击,有一段时间几乎完全停顿。人民政权的建立,为世界语在我国的传播创造了从未有过的好条件。以胡愈之、叶籁士为首的一批世界语者,首先在北京和上海恢复了世界语活动。在他们的倡导下,于1950年5月,创办了世界语对外宣传刊物《中国报道》。次年3月,建立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上海、成都、重庆、武汉也相继成立了世界语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由于校长吴玉章的提倡还开设了世界语班。1963年7月,“世界语对外宣传工作汇报展览”在北京开幕。陈毅副总理和各界知名人士参观了这个展览,一致肯定世界语在宣传新中国,促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方面的价值。在随后召开的全国第一次世界语工作座谈会上,陈毅副总理赞扬了世界语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政府将要更加重视世界语工作。他还倡议,在北京召开一次国际世界语大会。这对全国世界语者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在陈毅副总理的关怀和支持下,高教部批准在北京举办世界语教师培训班,为11所大学培养了教师,使这些大学开设了世界语课。高教部还从全国几所大学调来一批学生学习世界语,培养了一批世界语的专职干部。1964年12月,中国对外广播开辟世界语节目,受到各国世界语者的欢迎。值得一提的是高教部还下达文件,规定凡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世界语选修课,世界语可以作为第二外语科目。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一批大中城市,北自哈尔滨,南到广州,东自上海,西到成都,都纷纷建立了世界语组织,并定期开展活动。至此,中国世界语运动获得了全面的复兴。

改革开放促进世运大发展

同一切进步文化活动一样,世界语活动在十年“文革”动乱中也受到重创。但在七十年代末期,特别改革开放后,我国世界语运动的航船又鼓起风帆,破浪前进。

1979年秋天,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世界语座谈会。会议肯定了建国以来中国世界语工作取得的成绩,总结了经验教训,确定了新时期世界语工作的任务。以世界语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世界和平服务,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中国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成为中国世界语者奋斗的目标。从此,中国世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981年12月,楚图南、胡愈之、巴金、谢冰心、白寿彝、叶圣陶、夏衍等知名人士发起的中国世界语之友会成立,130多位各界知名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入这个赞助世界语的组织,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各省、市、自治区除贵州和西藏外,都相继成立了世界语协会。包括大部分省的省会和主要中心城市在内的140多个城市也建立了世界语组织,全国性的科技、医学、铁路、教师、集邮、围棋等专业性的世界语组织也陆续出现。这些组织成立后,积极开展世界语的宣传、推广工作。他们或者办刊办报,举办世界语班和开展函授教学,或者举办世界语学术研讨会、世界语展览、世界语夏令周,在全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种形势在中国世界语运动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世界语教学令世界注目

1982年,中国教育部再次下达文件,重申世界语可以作为第二外语,并规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报考或干部考核,世界语可以作为第二外语科目。为了落实这一文件,教育部批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同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八期高等院校世界语教师进修班,为78所大学培训了132名教师,这些教师回校以后大多数开设了世界语课,约六千名大学生选修了世界语。在这些大学中,许多都是全国著名的大学,如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一批大学坚持开设世界语选修课,并按教育部颁布的世界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和规定的教材授课,按学分制计入学生的成绩档案。中国有这么多大学把世界语列为选修课受到国际世界语协会和国际世界语教师协会的称赞。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初期,世界语的函授、刊授、广播、电视教学也风行一时。比较有名的函授学校有中国世界语刊授学校;新华、重庆、淮南、黄石世界语函授学校;山西、辽宁、沈阳、吉林、安徽、广东等省以及中央电视台的世界语广播、电视讲座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世界语协会和部分大学也开办了各种形式的世界语班。据统计,参加学习的人达42万人次。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人未能坚持学习世界语,但它们在传播世界语的理想和相关知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各地世界语组织培训了一批人才,这些人才已成为从事世界语运动的骨干力量。北京广播学院为专业世界语单位培养了几批世界语专业毕业生。2003年,最新一批世界语专业学生在国际新闻学院开始了世界语课程的学习。

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从1979年以来,中国加强了与国际世界语协会的联系。1980年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加入国际世协,成为它的团体 会员;20多年来,中国每年都派代表出席一年一度的国际世界语大会。有时还派代表出席日本、韩国、南斯拉夫国内世界语会议和太平洋地区以及亚洲世界语大会。在大会期间,广交朋友,增进同各国世界语者的友谊。在此期间,国际世协和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世界语组织的负责人也多次访问中国。数十个城市的世界语协会和组织,也同各国的一些城市的世界语组织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铁路、医学、教师、商业、集邮等专业世界语组织和青年世界语组织,也同相应的国际组织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中国世界语运动已融入国际世界语大家庭。

198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7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是欧洲以外参加人数最多,也是最成功的一届国际大会,受到与会者的称赞。1992年在青岛举行的第5届太平洋地区世界语大会和1996年在上海举行的第1届亚洲世界语大会,也取得成功,证明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实力。

中国世界语运动的迅速崛起,受到国际世界语界的注目。鉴于中国人口众多,中国日益强大,在国际事务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世协非常重视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发展。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世界语事业,热烈祝贺中国世界语运动所取得的成绩。1983年,国际世协授予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流动奖杯——费恩杯,以表彰中国世界语运动多年来的工作成果。同时,国际世协相继选举巴金、胡愈之、陈原为国际世界语协会荣誉监护委员会委员,选举李士俊、谢玉明为国际世界语学院院士。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在国际世界语界的地位得到了不断提高。

名人评论

世界语理想是共产主义思想在语言文字改革方面的一个组成部分。

——方知达

我还是一句话:如果以世界语为形式,而载之以真正国际主义之道,真正革命之道,那么,世界语是可以学的,是应该学的。

——毛泽东

世界上搞世界语的,大都有一个朦胧的、模糊的,可是善良的愿望,我们去工作,就是使它明朗化。

——陈毅

世界语是事实,不是理想。……我们世界语学者不是宣传家,我们是散布生命者。文学便是散布这生命的一个必要工具。

——巴金

我喜欢世界语。18岁开始学习世界语,20年代中,我对世界语兴趣最浓。后来因为种种事情,我脱离了世界语运动将近50年。今天……我仍然感觉到世界语对我的大的吸引力。我说过,我要为人民友谊的事业贡献出我的晚年,这事业里面也包含着世界语运动。

——巴金

学习世界语有利于努力促进世界和平的人士思想感情的交流。

——冰心

爱世语(世界语)有其崇高的理想,这就是: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人类之更好的未来,为了“四海之内皆同胞也”的实现。把爱世语看成一种简易而便于学习的人造文字,那就错了;它的价值岂只工具而已。

——茅盾

我自己确信,我是赞成世界语。赞成的时候也是很早,怕有二十来年了罢。但理由却很简单,回想起来:一、是因为可以由此联合世界上的一切人——尤其是被压迫的人们;二、是为了自己的本行,以为它可以互相绍介文学;三、是因为见了几个世界语家,都超乎口是心非的利己主义者之上。

后来没有深想下去了,所以的意见也不过这一点。我是常常如此的:我说这好,但说不出一大篇它所以好的道理来,然而虽然如此,它究竟会证明我的判断并不错。

——鲁迅

……我理解语言的问题,尤其了解世界语的价值。我在KGB(克格勃)工作的时候,为执行特殊任务(恕我不能奉告)还上过一星期世界语强化班。我久已不用,所以用俄文写给您……

——普京

我是在监狱里学的世界语。……只要你讲的慢一点,我就能听懂。

——铁托

在巴拜尔塔里失去的钥匙,只有通过使用世界语来复制出来。

——凡尔纳

为了使各国人民取得一致意见,首先他们要互相了解。为此他们需要有共同的语言。……没有世界语不可能有持久的重要的国际的联系。对于那些千百年来生活在民族语的囚室里的聋子们,世界语能还给他们听觉。

——罗曼·罗兰

相关歌曲

La Espero(希望颂)

--L.L.Zamenhof

En la mondon venis nova sento,

tra la mondo iras forta voko;

per flugiloj de facila vento

nun de loko flugu ĝi al loko.

Ne al glavo sangon soifanta

ĝi la homan tiras familion:

Al la mond' eterne militanta

ĝi promesas Sanktan harmonion.

Sub la sankta signo de l' Espero,

kolektiĝas pacaj batalantoj,

kaj rapide kreskas la afero

per laboro de la Esperantoj.

Forte staras muroj de miljaroj

inter la popoloj divititaj,

Sed dissaltos la obstinaj baroj

per la Sankta Amo disbatitaj.

Sur neǔtrala lingva fundamento,

komprenante unu la alian

la popoloj faros en konsento

unu grandan rondon familian.

Nia diligenta kolegaro

en laboro paca ne laciĝos,

ĝis la bela sonĝo de l' Homaro

por eterna ben' efektiviĝos.

未普及原因

世界语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博士于1887年创制的一种语言,至今已一百余年,其内在理想是在各民族之间架起中立的桥梁,大家平等交流,弘扬爱戴本民族与全人类相统一的博爱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4年和1985年两次颁文肯定世界语在为促进人类交流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倡导全球性的世界语推广与使用。

目前,全世界约有2000万人学习和使用世界语,各国定期出版的世界语刊物逾千种,有一百多个国家成立了国家级世界语组织,还有近百个专业性的世界语国际机构,包括几乎所有社会行业。虽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二战后,随着美国的空前强大,美式英语风靡大半个地球,也给世界语的推广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现在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的世界语组织都存在成员老化的问题,而亚洲的世界语组织则面临年龄结构不合理、机构松散、成员分化、水平参差不齐等困难。

世界语未能成为国际普通话的原因

当一个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相遇时,他们终究需要一种双方都掌握的语言进行交流。这种语言会是世界语吗?很遗憾,这种概率目前实在太小。尽管许多世界语推广工作者做了长期大量的工作,世界语的境遇只比那些湮灭了的其他“人造”国际语要好一些。支持者认为世界语的优势在于没有“民族性”,因此也就不会带来语言上的“霸权”和“不公平”,但这也许恰恰是世界语不那么吸引人的原因。另外,当周围环境已经将英语作为通行语言时,谁愿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钱财去学习没有几个人懂的世界语呢?

语言内部原因

世界语虽然冠以“世界”的头衔,但不同国家和地区语言的多样性致使其难以“以一概全”。众所周知,中文、日文等属于象形文字,印欧语系主要是字母语言,两者的差别显而易见,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困难和所需技巧也大相径庭。世界语的词根60%来自拉丁语族,30%来自日耳曼语族,10%来自斯拉夫语族,可见它与世界各语言的接近程度并不相同,属拉丁语族的语言学习者更容易掌握,但对于比如汉语语言使用者来说,仍然要求具备较好的英语或其他外语基础为前提。并且这三个语族的总人口数和它们所包含的语言数,在合计人数和语言数中都只占少数,以欧美为导向,未能名副其实跨越国界。柴门霍夫在公布这一语言方案时,制定了语法的16条基本规则,把世界语的发展规范在这16条基本规则之中。一百多年过去了,世界语的16条语法规则没有变,世界语没有演变成另一种方言,却也没有因被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推广和使用而实现其作为全人类共同语言的初衷。作为一种人造语言,世界语只能在词汇方面发展,语音、语法没有任何变化,语言学习最需要培养的是应用能力,可是当前世界语应用范围相当局限,特别是日常应用几乎为零,教学过程中除了语音、语法、词汇的堆砌外,语用无从谈起。

外部原因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一个民族或国家作它的载体和后盾,某种语言的复兴或传承必须得到必要的人力、财力和政府专职机构的支持。从事世界语传播的国际性组织都只是胸怀热情和美好愿望,一开始就采用自愿原则,无视当前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地位上的差异,缺乏强大国家机器的捍卫没有能征善战的军队作前锋,自然寸步难行。另外,世界语的学习动机和欠缺的教学方法都限制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侯志平认为:“和其他外语相比较,我们不必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上下很大的工夫。因为自愿参加世界语学习的人,都有一种为献身世界语而奋斗的精神。”可是学习需要外在和内在的动力同时作用,特别对于年龄越小的语言学习者来说,外在动力的需要就越大,完全靠自觉自愿的原则似乎太理想化。世界语象是一座空中楼阁,没有坚固的民族基础,没有它所代表并服务的政治经济基础。它的创造者声称其属于全世界、全人类,其实却不属于任何人。

与英语的对比研究

在世界语壮志未酬的同时,我们却目睹了英语成为全世界通用语言的趋势。

英语最早由日耳曼人人侵英国的南部和东部得到发展随后又散播到西部和北部进人爱尔兰。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由英国海军和移民者把英语带到了北美和澳大利亚:在19世纪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英语成为非洲大部分地区、印度次大陆以及如香港、新加坡等经济前沿地区和国家的官方语言。今天,在国境外说英语的人口己远远超过了国境内的本土语言持有者,这样看来,英语已不只属于一个国家或民族。

英语被称作一种国际性语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它的使用范围,另外还可以指它的词汇来源。英语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兼收并蓄。如果我们比较一下英语和同属一支的德语,英语易学、易用,越来越“大众化”的特点就愈加凸显。英语词汇有80%来源于外语(凯尔特语,日尔曼语,德语,斯堪的纳维亚语言,荷兰语,罗曼斯语,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几乎和欧洲所有的语言都有相通之处。20世纪以来,随着英语影响的持续扩大,大批英语词汇融入其他国家的语言,但英语吸收外来词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

另外,英语的扩张伴随着军事、经济、政治的扩张,更准确地说,语言扩张只不过是军事、经济、政治扩张的伴随物而已,但这个伴随物反过来却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当前的经济政治秩序下,不发达国家要寻求发展必须放眼全球,必须向发达国家学习技术,利用它们的资金,学习英语成了必然之需,英语的扩张从殖民地时期的强制性转向了为了主动交流的自发自愿性,但同时这些国家也在赋予英语一如今这个跨越国界的词语一更多的形式和内涵。

各民族的语言,各有优缺点,都需要不断完善。一种语言的影响大小,最终取决于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和政治实力。世界语的诞生最初并不是为了抵制语言霸权,而是为了实现国际共同语言的理想;从英语的历史地位和现状来看,英语作为一种主要国际语言,现在正在而且今后还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为了加强国际合作,这两种语言都值得重视,我们应该容许这两种语言并行应用和自然发展,或许可能要经过世界公众好几个世纪的实践,而后在其中做出自然选择。

日常用语

英语

世界语

WelcomeBonvenon
HelloSaluton
How are you?  I'm fine,thanks. And you?Kiel vi sanas?
Tre bone,dankon. Kaj vi?
Long time no seeDum longa tempo mi ne vidis vin
展开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