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城市群由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的蒙自市、个旧市、建水县、开远市、弥勒市、泸西县、石屏县七个县市组成,是云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国土面积占全省29%(114600平方公里),人口占全省44.02%。滇中城市群是云南省交通设施密集,开发强度最高,发展基础最牢,发展水平最高,继续开发前景最好的区域,是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云南省参与国内外区域协作、竞争的主体。

滇中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培育的19个城市群之一,是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带,是我国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重要增长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实施,滇中城市群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中文名

滇中城市群

面积

114600平方公里

人口

2300万人

下辖地区

蒙自市、个旧市、建水县、开远市、弥勒市、泸西县、石屏县

城镇化水平

60%

规划历程

滇中城市群

2009年10月,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编制的《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规划(2009年-2020年)》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0年5月28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省级部门及相关州市组成的联席审查团对《滇中城市群规划修编2009-2030》进行了审查。

2011年5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滇中城市群规划(2009-2030年)》,同年8月3日,云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滇中城市群规划》。

2016年12月23日,根据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完成了《滇中城市群规划(2016-2049年)》的编制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的相关规定,现将《滇中城市群规划(2016-2049年)》(公示稿)予以上网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2020年1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复函》,原则同意《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

发展基础

面临形势

习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明确提出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推进实施,为云南带来了重大战略性机遇;“孟中印缅”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建设,国际经济和区域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为全省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开放性机遇;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性机遇;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为全省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性机遇;全省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的全面提速和“两型三化”产业升级方向的进一步明晰,为全省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性机遇;国家和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的颁布,为云南今后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的核心,引领全省发展的龙头,在如何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云南对外开放格局、贯彻国家和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及落实要求、走具有云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及“两个百年”目标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发展现状

资源条件:滇中地区是云南省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地势相对平坦,集中全省2/3的平地。气候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特别适宜人类居住。矿产资源储量大、经济价值高,资源极其丰富,集中了云南绝大多数磷、铜、铁、铅、煤等矿产。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昆明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楚雄州是我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拥有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胜地,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是云南粮食、烤烟、蔬菜、花卉、畜牧等主要农牧作物的主产区。生态环境总体水平保持良好,森林覆盖率超过50%,加之良好的气候条件利于动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恢复,是全省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区域。

基础设施现状:滇中城市群内交通设施建设成效突出,交通对发展的瓶颈约束已基本缓解,以昆明为中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初步成型;滇中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工程型缺水问题突出,供需水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滇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瓶颈之一;能源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电源开发有序推进,电力主网网架不断完善,油气管网建设取得突破,中缅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互联网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互联网网络结构基本形成。

产业经济发展现状:滇中城市群经济高速成长,中心城市功能增强;国内、国际竞争力提升不明显;城市群内各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距大;城市群内各州市主导产业趋同。

人口与城镇化发展概况:总人口增长平稳,但各地区人口增长差异较大;城镇化快速推进,但整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显著;缺少中间规模城市,呈现高首位特征。

资源环境发展现状:资源及能源自给率下降问题凸显;有效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拥有云南最优势的土地资源,但土地使用矛盾依然突出;生态环境是实现滇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环境污染加剧,环境保护压力大。

合作发展基础

滇中城市群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在对外开放与区域协作发展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滇中城市群位于云南省的地理中心,是云南省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汇集的中心,是云南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最优区域。滇中城市群在云南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已形成了以昆明为核心,曲靖、玉溪、楚雄、蒙自为次中心的城市发展格局。

滇中城市群是云南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2015年滇中城市群生产总值为8397.99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61.22%,人均生产总值40236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221元,城市群内各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良好。近年来随着云南省不断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建设,畅通产业转移的渠道。滇中城市群与外部区域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另一方面,滇中城市群内部各州市之间交通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联系度进一步加强。滇中城市群占云南省人口比重最大,2014年滇中城市群的城镇人口1035.8万人,城镇人口占云南省城镇人口比重达52.66%。是云南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滇中城市群近年城镇化呈平稳发展。独特的区位条件,使滇中具备了参与多边外向区域合作的地理优势,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也在不断强化。

存在问题

原规划批准实施以来,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各项事业得到有序推进,城市群雏形已基本形成。本次规划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区域发展背景和条件,梳理规划实施以来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急迫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问题:1、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发挥支点作用不足;2、自身发展动力不足;3、对内对外开放度不高;4、基础设施网络支撑不足;5、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尚未健全。

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全境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蒙自、个旧、建水、开远、弥勒、泸西、石屏七个县市,国土面积114600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9%。

期限: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1—2030年;远期2031—2049年,远景展望2070年。

定位与目标

发展定位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充分利用滇中城市群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门户的地位,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构建外向型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把滇中城市群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经济贸易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与人文交流中心,形成国家“带、路”转换的最重要的内陆战略支点,国家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示范区。

中国西南经济增长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滇中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级现代产业聚集地,国家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支撑,把滇中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西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交通发展战略,发挥国家对外开发开放战略支点作用和“带路转换”功能,全面提升滇中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交通、能源、物流、信息的服务能力以及航空、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门户枢纽地位,以现代化立体客货运枢纽体系和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为重点,构建具有对内对外桥梁和纽带作用、拥有现代化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高效服务与衔接南亚东南亚国家及国内地区的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

生态宜居的山水城市群:坚持绿色环境发展理念,尊重滇中山水相间的自然格局,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保护自然景观,传承历史文化,展示滇中独有的多民族融合边地文化,保持特色风貌,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设国际知名的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多元文化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宜居的山水城市群。

空间结构

按照城市群发展规律和滇中地区生态基底条件,以“三江、六湖”为骨架生态廊道,在现状“中心放射型”的基础上,近期差别化培育核心城市,中远期演变成为“点轴组团型”的区域均衡发展结构,远景演变为“环状点阵型”的节点网络发展结构。构建形成“一主四副,轴向对接,点阵联动”的开放协调的空间新格局。至2049年,滇中城市群形成以昆明都市区为主核,曲靖城镇组团、玉溪城镇组团、楚雄城镇组团、蒙自城镇组团为次核,对接国家和云南省发展轴线,打造“中国-南亚”发展轴和“中国-东南亚”发展轴,强化群内各级城镇点阵联动发展,促进综合交通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一体化进程。

滇中城市群空间格局:“一主四副,轴向对接,点阵联动”

一主四副:以昆明为中心1小时通勤圈内城镇为支撑构建昆明都市区,形成滇中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分别构建曲靖城镇组团、玉溪城镇组团、楚雄城镇组团、蒙自城镇组团形成滇中城市群次核心,总体形成核心引领互为支撑的空间格局。

轴向对接:对接国家及云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依托交通运输网络培育形成两条区域主轴。打造连接珠三角—滇中—南亚的“中国-南亚”发展轴,连接长三角—滇中-东南亚的“中国-东南亚”发展轴。

点阵联动:依托公路、轨道、航空三位一体交通网络,在山水格局中有序强化滇中城市群各级城镇点阵联动发展,促进综合交通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一体化进程。

昆明

范围界定

以昆明城区为中心约50公里的区域,包括昆明城区、滇中新区、宜良城区、富民城区。(注:设区城市的中心城区称为城区,设县城市的中心城区称为县城。)

发展定位

发挥滇中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引领作用,推动昆明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推进与曲靖、玉溪、楚雄、蒙自等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加快提升昆明都市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

将昆明都市区建设成为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参与全国和南亚东南亚分工协作的核心区,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中心,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密集区,传统产业升级示范区,发展要素及城乡统筹高度一体化的现代化都市区。

职能定位

昆明城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现代化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带动全省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高原湖滨生态宜居城市。

滇中新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国家重要外向型产业基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外向型高端服务业和优势制造业为重点,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国际性现代化新城区。

宜良城区:昆明都市区的东部城市片区,全省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贸易基地和工业产业的重要承接地,以新型工业和旅游服务为主导。

富民城区:昆明都市区的西北部城市片区,全省重要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型化工、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基地。

人口与用地

至2049年规划期末,昆明都市区城镇人口达到860万左右,规划预留战略性空间储备用地为总建设用地的10%。

昆明都市区城镇人口一览表

名称

构成部分及城镇人口

数量

主体城市昆明城区(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呈贡、晋宁)540万滇中新区(嵩明—空港片区、安宁片区)260万2个
一般城市宜良城区 40万,富民城区 20万2个
注:表中人口为规划预估值。

曲靖

范围界定

以麒麟城区为主体城市,以沾益城区、马龙城区为组成部分的区域。

发展定位

滇中城市群次核心,参与“滇黔桂”和南亚东南亚分工协作的竞争力区域,现代工业基地和产业服务基地,发展要素及城乡统筹高度一体化的现代化宜居城镇组团。

发展框架

1、城镇空间引导

曲靖城镇组团形成“一主、两副、绿网”的空间发展框架。

“一主”为麒麟城区(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副”为沾益城区、马龙城区,“绿网”为曲靖城市各组团间的生态绿地水源保护地及涵养区。

联动三区,构建中心。以麒麟区为主要载体,以绕城高速和快速路交通为支撑,联合三片区,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共享,各片区商业中心和商务中心应积极联合老城传统商业中心,打造具有区域服务能力的城市服务中心。

开拓新区,疏解老城。改变功能过度集中于麒麟老城区的单一中心结构,以快速交通为支撑,以城镇上山的建设为契机,逐步向沾益片区、马龙片区和城南新区、珠街等副中心疏解城市功能和居住人口,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置换老城区部分用地功能,改善环境品质;同时以新区建设为契机,完善城市区域功能,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

战略预留,增强弹性。预留区位重要且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节点地区的土地并进行严格控制,作为未来发展区域性服务功能和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空间储备。保持城市在空间结构、用地布局、道路系统、生态保护等方面可生长性,构建城市弹性发展空间。

以珠江水系为骨架,以山、林、江、田、海等自然要素为基础,构筑与城镇群空间体系相平衡的区域生态体系。以珠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主,结合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自然山体、公益林和农田保护区进行控制。控制城镇工业和生活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节能减排。

曲靖城镇组团“一环五放射”的交通结构,即“一环”指麒麟-马龙-陆良的都市快速环线;“五向放射”指连接昆明、重庆、贵阳、广西、文山的五个方向放射交通。构建“四铁三城际”大运量交通,即“四铁”为南昆铁路、贵昆跌路、沪昆高铁、曲召铁路;“三城际”指昆曲城际,曲陆城际、曲宣城际。与高速公路形成高效快速的放射客运运输交通体系。构建区域内各个重要城市的高速网络连接,在现有的昆曲高速、曲陆高速、曲富高速的基础上,建设曲宣高速、曲待高速、陆(良)旧(县)高速公路,在曲靖中心城区中部布局城际综合客运枢纽。

职能定位

麒麟城区:滇中城市群次核心的主体城市,中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物流枢纽,现代服务和产业基地,辐射滇黔桂结合区域的宜居城市。

沾益城区:滇中城市群次核心的组成部分和北部中央商务区,以发展新型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度假服务业等为主的山水园林城市。

马龙城区:滇中城市群次核心的组成部分,云南省现代物流基地,以昆曲经济带为依托,发展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园林城市。

人口与用地

至2049年规划期末,曲靖城镇组团城镇人口达到300万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城市建设用地人均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加强重要通道、重大设施和重大项目的空间预控,规划预留战略性空间储备用地为总建设用地的8%。

曲靖城镇组团城镇人口一览表

名称

构成部分及城镇人口

数量

主体城市麒麟城区 200万1个
一般城市沾益城区60万、马龙城区40万2个
注:表中人口为规划预估值。

玉溪

范围界定

以红塔城区为主体城市,江川城区为组成部分的区域。

发展定位

参与南亚东南亚分工协作的竞争力区域,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基地和传统产业升级示范区,发展要素及城乡统筹高度一体化的现代化宜居城镇组团。

发展框架

1、城镇空间引导

玉溪城镇组团形成“一心、一区、一带”的空间发展框架。

一心——玉溪中心城市。玉溪中心城市作为滇中城镇群次中心和市域中心城市,应重点发展会展、外贸、教育、科研等高端产业;大力推动烟草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环境创新,充分发挥在专业化生产方面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强化区域对外开放职能,逐步实现与昆明的动能互补,实现昆玉互动发展。

一区——三湖一海城镇协调区。三湖一海城镇协调区既是玉溪城镇组团的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区域,也是以高原淡水湖泊及其周边山地等生态敏感要素集中的保护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三湖一海生态资源的保护是区域内需协调的两个重大课题。根据城镇和保护区域的空间关系,可以大体分为两个不同的发展功能区域,即“玉-江-通-研”城镇核心发展区和三湖一海生态敏感区。“玉-江-通-研”城镇群核心发展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玉江、江通、研通高速为轴带,形成的产业密集、人口集中、三产发达的城镇发展优势区域。三湖一海生态敏感区:以三湖一海及其周边山地资源的保护为主。其中三湖环湖路以内为核心保护区域,核心区以孤山、禄充、太阳山、海口、华宁等区域建设以度假、休闲、体育为主的生态旅游区。凤麓镇和江城镇是服务生态旅游区的旅游城镇。

一带——昆曼高速公路城镇发展带。昆曼高速公路是玉溪市主要的快速交通走廊,也是主要城镇产业发展依托。

2、生态保护引导

玉溪城镇组团生态环境各项建设指标达到《玉溪生态市建设规划》的要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控制区要求。针对三湖一海流域,遵循保护条例,禁止在抚仙湖流域布局化工、冶金、造纸、食品加工等高污染产业,保证抚仙湖水质保持稳定。阳宗海、杞麓湖、星云湖流域整治内容包括建设或完善环湖截污管网、退田退房退塘、污染底泥疏浚、面源污染防治、湖滨带湿地建设、生态恢复等。不规划、新建工业园区,现有分散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合理划定湖泊流域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禁牧区,按养殖分区布局流域养殖业。

3、基础设施建设引导

以红塔区为中心,昆曼铁路、昆曼高速公路、玉江澄高速公路、玉通高速公路、玉江华高速公路、玉峨新高速公路和玉易高速公路为骨架,连接八个县城、重点城镇、建制镇与主要旅游景区的高等级公路网和经济发展交通网。公路枢纽体系由中心城区客运站体系为主要支撑,中心城区结合西部铁路客运站建设城际快速客运中心。公路枢纽货运站场形成以现代物流中心为核心的货物组织运输网络;研和片区,依托现有铁路货运站和已有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打造玉溪滇南物流基地。建设昆曼电气化高速铁路,强化其对玉溪境内昆曼大通道沿线城镇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继续利用昆河铁路作为市域东部边缘地区的经济干线;完善研和片区的铁路货运站,配合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依托高等级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构建昆玉高效的城际交通快速干线,建设昆玉城际铁路专线,加强昆玉之间经济联系。

职能定位

红塔城区:滇中城市群次核心的主体城市,“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上的现代服务业基地,传统产业升级示范区,亚洲烟草产业基地,以发展文化旅游、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生态宜居城市。

江川城区:滇中城市群次核心的组成部分,以生态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为主的高原湖泊生态宜居城市。

人口与用地

至2049年规划期末,玉溪城镇组团城镇人口达到130万左右,规划预留战略性空间储备用地为总建设用地的8%。

玉溪城镇组团城镇人口一览表

名称

构成部分及城镇人口

数量

主体城市红塔城区 100万1个
一般城镇江川城区 30万1个
注:表中人口为规划预估值。

楚雄

范围界定

楚雄城镇组团指以楚雄城区为主体城市,以南华城区、牟定城区、广通镇区为组成部分的区域。

发展定位

滇中城市群次核心,滇中城市群向西开放的门户和战略枢纽,滇中城市群西部增长极和协调滇西城镇群发展的重点区域。

发展框架

1、城镇空间引导

楚雄城镇组团形成“一心、两轴”的空间发展框架。

一心:指楚雄城市,南华、牟定并入楚雄城市发展,依托楚大(G56,杭瑞高速)、昆楚大、楚雄至牟定高速公路,引导发展楚雄、南华、牟定之间的空间,促成楚雄-南华-牟定产业密集区。

楚雄城市处于滇中城市群与滇西城镇群的交汇地带,是两个城市群之间以及滇川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陆上枢纽,将楚雄城市建设成为云南省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有色金属加工中心、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宜居宜业的山水生态城市。

两轴:两条东西向发展轴线。即楚雄-南华,广通-牟定-姚安产业发展轴。沿轴线地区农副产品资源、劳动力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优越的区域开发优势,同时楚大(G56,杭瑞高速)、昆楚大高速公路还是我省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陆路大通道,联系滇中和滇西,是区域性的重要交通走廊,也是楚雄城镇组团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对外联系通道。

2、生态保护引导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强对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加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建设。加大小流域治理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电磁辐射和噪声污染的防治力度;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

3、基础设施建设引导

强化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昆瑞经济走廊为轴线的横向交通联系,兼顾楚雄作为滇西、滇西北城镇群和滇中城市群的连接点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南北纵向交通联系,通过永仁—武定高速公路、南华—永仁高速公路、武定-易门高速公路、长水-广通-大理高速公路,向南接通玉溪新平、滇南墨江,突破昆明—楚雄双向点轴经济联系的局限,为广泛开展次区域多边经济合作创造条件。成昆线由北向南穿过楚雄市东北面,与广大线相连,连通了昆明、楚雄、成都和大理的铁路运输。以广通为铁路枢纽,发挥货运优势;依托穿过州境的泛亚高速铁路形成滇缅国际经济大通道,加快发展铁路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广通—昆明、广通—大理铁路复线改建,加快昆瑞经济走廊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昆楚城际交通,近期建设昆明-楚雄城际轨道交通专线,远期可利用昆明-密支那国家高速铁路开通城际高速轨道交通,加强昆楚的高速通勤联系。

职能定位

楚雄城区:滇中城市群次核心的主体城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具有彝族文化特色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南华城区:滇中城市群次核心的组成部分,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特色的集生产加工、商贸物流和旅游文化为主的宜居城市。

牟定城区:滇中城市群次核心的组成部分,以绿色食品、民族工艺品制作为主导产业、彝族风貌特色鲜明的宜居休闲城市。

人口与用地

至2049年规划期末,楚雄城镇组团城镇人口达到145万左右,规划预留战略性空间储备用地为总建设用地的8%。

楚雄城镇组团城镇人口一览表

名称

构成部分及城镇人口

数量

主体城市楚雄城区90万1个
一般城镇南华城区30万、牟定城区15万、广通镇区10万。3个
注:表中人口为规划预估值。

蒙自

范围界定

蒙自城镇组团指以蒙自城市(蒙自片区、个旧片区)为主体城市,以开远城区、草坝镇区、鸡街镇区、沙甸城区、大庄镇区、羊街镇区为组成部分的区域。

发展定位

滇中城市群次核心,滇中城市群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前沿门户,滇中城市群南部增长极和协调滇东南城镇群发展的重点区域。

发展框架

1、城镇空间引导

蒙自城镇组团形成“一主、一次、两轴、多节点”的空间发展框架。

一主:为蒙自城市,个旧并入蒙自城市发展,依托蒙自-个旧多条快速路引导发展蒙自、个旧间的城镇空间,促成蒙自-个旧产业密集区。蒙自城市处于滇中城市群与滇东南城镇群的交汇地带,是两个城市群之间以及滇中面向东南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陆上枢纽,是推动区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龙头。通过聚合生产要素,拉动经济增长,加速城市规模的扩大,捉升城市品位,强化蒙自城市的核心作用。

一次:开远城区。滇中城市群南部发展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交通联系、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要素合理布局,促进与蒙自城市的一体化发展。

两轴:为南北向、东西向发展轴;加快南北向“蒙自-雨过铺-开远”发展轴、东西向“大屯-鸡街-建水”发展轴建设,聚合蒙自片区、个旧片区、开远城区等发展空间,加快轴线上乡镇与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发展要素高度聚集的轴带空间,形成蒙自城镇组团的基本空间骨架。

多节点:注重提升草坝镇区、鸡街镇区、沙甸城区、大庄镇区、羊街镇区发展,形成外围职能互补、传递辐射的多节点。

2、生态保护引导

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保护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产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工业园区实行严格的产业转入环境标准,严把项目准入关,向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零污染”的生态型工业园区转型。建立和完善水污染防治体系。合理划定湖泊流域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禁牧区,按养殖分区布局流域养殖业。

3、基础设施建设引导

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干线建设为重点,强化中越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加强蒙自与个旧、开远等周边区域的联系廊道建设,加强州域内各县市间联系廊道的建设,注重蒙自区域枢纽功能建设。建设服务滇东南的蒙自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衔接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承担区域性的客货集散运输功能。加快蒙自交通核心、蒙个开核心交通圈层建设,重点推进蒙自绕城、蒙自至文山、蒙自至屏边等高速公路建设,铁路交通规划建设昆明-弥勒-开远-蒙自-河口高速铁路建设,加快昆河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蒙自机场建设,打造成为辐射东南亚的次区域国际机场。以城际铁路、高速铁路、蒙自机场等提升蒙自与昆明、玉溪、曲靖及周边区域的联系效率。加快蒙自国际陆港建设,依托国际大通道,以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建设为重点,加强与越南的互联互通,不断完善跨境交通、口岸和边境通道等基础设施,推进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实现太平洋与北部湾国际港口的物流连接,建成面向北部湾沿岸国家的贸易通道,成为我国西南开放重要国际陆港。

职能定位

蒙自片区:滇中城市群次核心的主体城市,“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云南省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宜居宜业的山水生态城市。

个旧片区:滇中城市群次核心的组成部分,中国锡都,云南省有色金属冶金基地,宜居的现代山水园林城市。

开远城区:滇中城市群次核心的组成部分,云南省重要的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人口与用地

至2049年规划期末,蒙自城镇组团城镇人口达到215万左右,规划预留战略性空间储备用地为总建设用地的8%。

蒙自城镇组团城镇人口一览表

名称

构成部分及城镇人口

数量

主体城市蒙自城市 140万(蒙自片区、个旧片区)1个
一般城镇开远城区 50万,草坝镇区 5万,鸡街镇区 5万,沙甸城区 5万,大庄镇区 5万,羊街镇区 5万。6个
注:表中人口为规划预估值。

新兴城镇

重点培育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人口规模、交通条件、资源承载力条件的重要节点城镇,通过专业园区建设、资源开发、农特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服务,建设弥勒市、澄江县、碧城镇和广通镇四个新兴城镇。

弥勒市:随着昆河高速、通用机场、云桂高铁、弥蒙高铁的建设,弥勒作为昆河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弥勒重点发展旅游、烟草、新材料、机械制造与现代农业等,加快引导人口聚集和产业跨越发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效应和带动辐射能力的新兴城市。

澄江县:依托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高原湖滨生态旅游资源、举世罕见的动物化石群,积极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行业,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打造全国养生度假基地、以文化旅游及大健康产业为主的高原湖滨生态旅游型新兴城市。

碧城镇:云南省产镇融合发展示范区,禄丰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重要的区位优势将是安宁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以发展数控研发、加工以及数控配件加工为主导,以农副产品加工、生物资源和新能源等附属产业为辅,实现经济和人口规模有序增长,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滇中新兴城镇。

广通镇:发挥位于滇川、滇缅铁路交汇点上的重要交通区位优势,依托现有的大量专用铁路线、货物转运站(场)和仓储物流基础,以交通与物流业为主导产业,辅助发展金融、邮电、餐饮、商贸、酒店等相关产业,成为楚雄城镇组团的组成部分,区域性交通枢纽和滇中城市群西部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