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娟(1924年1月6日-2017年2月17日),女,别名范竹山,1924年1月6日出生,浙江新昌县黄泽镇人,越剧范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

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御笔楼》《采桂别桂》《楼台会》《杨贵妃》等。

中文名

范瑞娟

别名

范竹山

性别

出生日期

1924-01-06

去世日期

2017-02-17

生肖

亥猪

籍贯

浙江绍兴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浙江新昌县黄泽镇(今属嵊州)

职业

演员

代表作品

梁山伯与祝英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范瑞娟参加活动

1935年4月18日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演艺经历

范瑞娟早年

1936年春随班到杭州、绍兴、宁波、沈家门、诸暨等地演出。

1938年春节前随姚水娟、邢竹琴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

20世纪40年代初分别和邢竹琴、支兰芳、金香琴搭班。[10]

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

1941年7月29日至30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筹募捐款委员会主办嵊新女子越剧团劝募大会,在上海黄金大戏院举行,日夜共演4场。剧目有《御笔楼》《采桂别桂》《楼台会》《杨贵妃》《恒娘》《林慧娘》《贩马记》《碧玉簪》《红玉公》《貂蝉》《拾玉镯》《女钦差》《书房会》《宝莲灯》《马寡妇开店》等。

1943年下半年至1944年夏与傅全香第一次合作,班底是“四季春”。

1944年5月11日全沪越剧联合大会串义演举行——上海越剧联谊会假皇后大戏院,举办全沪越剧联合大会串,义演3天。9月28日与袁雪芬合作,在九星大戏院登台,使用雪声剧团之名,首演《雁南归》。1944年8月至1947年1月与袁雪芬合作,投入了“新越剧”的改革。

1945年1月29日与袁雪芬在九星大戏院首次合演《梁祝哀史》,并与编导一起对剧目作了重新整理。[6]12月24日农为筹募嵊县善后救济经费,假座天蟾舞台举行全沪越剧大会。剧目有《忠魂鹃血》等。

1946年5月在《祥林嫂》剧中扮演牛少爷。

1947年7月29日“越剧十姐妹”签订联合义演合约——越剧界一批著名演员在上海四马路大西洋西菜社聚会,为联合义演签订合约。

1947年8月19日“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因在上海的越剧演员处处受着老板的控制、盘剥和欺凌,她们渴望有自己的剧场,能自由地演戏。为了筹建创建越剧实验剧场,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等十个年轻的越剧演员,发起举行联合大义演。演出的剧目是《山河恋》,地点在黄金大戏院。这十位演员是: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竺水招、徐玉兰、筱丹桂、徐天红、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

1947年因病暂离舞台,邀傅全香第二次联袂,同组东山越艺社。

1948年与袁雪芬主演的《祥林嫂》首次被搬上银幕时,她在该剧中一饰两角,扮演牛少爷和祥林。同年秋与袁雪芬合作演出于上海戏院,演出了田汉编剧的《珊瑚引》等剧目。

1949年春与傅全香重组东山越艺社。同年7月进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结业后先后主演了《李闯王》《梁祝哀史》《万户更新》等戏。

1950年率团进京演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祝福》。

1951年参与组织越剧界抗美援朝捐献“越剧号”飞机的义演工作。

1952年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与傅全香、袁雪芬等合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获演员一等奖。1953年10月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开拍,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与傅全香、张桂凤主演。同年冬与袁雪芬等演出了《西厢记》,饰张珙,参加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获演员一等奖。

1955年6月19日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7月2日起在柏林、德累斯顿等地演出《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7月24日为驻德苏军演出了《打金枝》《拾玉镯》《楼台会》等剧目。7月30日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离开柏林赴苏联访问演出。中国越剧团在苏联明斯克、莫斯科演出《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9月9日在莫斯科演毕《西厢记》后,苏方将“惊艳”一场摄成电影。

1956年10月19日上海越剧院一团上演重编后的《祥林嫂》,由与袁雪芬、吴小楼、金艳芳、张桂凤等一起在大众剧场公演。

1957年4月获1949-1955优秀影片奖——越剧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获荣誉奖。

1958年6月15日上海越剧院一团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上海越剧院一团携带《梅花魂》《打金枝》《穆桂英》等剧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历时80天。

1959年7月14日上海越剧院演员赴川学习川剧。共学习了《李亚仙》等4出大戏,及《评雪辨踪》等25出小戏、折子戏和40余套基本功,历时46天。

1960年4月20日上海越剧院一团调赴北京。5月7日随上海越剧院一团调京成立北京越剧团。

1961年1月18日北京越剧团撤销,遵照周恩来总理指示调回上海,仍属上海越剧院原编制。排演了《忠王李秀成》《绣襦记》等剧目。

1964年3月15日上海越剧院演出《打金枝》在锦江小礼堂招待朝鲜贵宾。7月15日上海越剧院一团上演《不准出生的人》——上海越剧院一团在瑞金剧场上演《不准出生的人》。该剧连演5个多月。文化大革命后,重排《孔雀东南飞》《李娃传》并数次赴香港献演。

1983年2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范瑞娟唱腔选集》。

1988年赴美国芝加哥贝尔实验室讲学。次年随出访团去美国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李娃传》。同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1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范瑞娟表演艺术》。

1990年1月与吕瑞英、张桂凤等参加中国民族艺术代表团,携带《打金枝》等节目赴联邦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等国演出。次年上海电视台为其杰作的片断拍摄成3集电视片《范瑞娟表演艺术》。

1993年上海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片《沈园绝唱》中扮演陆游一角。

1997年上海电视台拍摄了展示范派艺术的电视片《余音袅袅绕梁来》3集。

1999年8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范瑞娟——越剧艺术影集》

2003年12月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范瑞娟唱腔选集》。

2004年02月19日携其10位传人在上海银发大厦与戏迷观众见面,为她所著的《范瑞娟唱腔选》一书举行签名售书活动。次年被聘为在苏州拍摄的30集电视连续剧《飞花如蝶》的历史顾问,为该剧出谋划策。[1]

2006年3月27日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时值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一台《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

2008年5月23日13时30分四川汶川地震“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举行。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SMG综艺部、SMG广播文艺中心、上海兰生越剧发展基金、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协办,上海越剧院、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联合承办的“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义演专场的票房全部收入和现场募集捐款送达灾区。

此次义演上台与大家一起表达老一辈艺术家们抗震救灾的情怀。在整台演出的最后,老艺术家和所有演员一起共同进行配乐朗诵《坐标》。

创作特点

范瑞娟唱腔淳朴滋实,稳健大方,热情内涵,旋律华采,拖腔丰富,咬字坚实,发音宽厚,具有男性稳健、轩昂的气质。嗓音实,声宏亮,中气足,音域宽,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演唱时从不追求单纯的舞台效果,而是致力于深入开掘角色内心的思想感情。

范瑞娟戏路极宽,表演上稳健大方,质朴无华。善演梁山伯、焦仲卿、郑元和、贾宝玉这类正直、厚道、儒雅的古代书生——能把梁山伯、焦仲卿、贾宝玉这类正直、厚道、儒雅的古代书生演绎得温文而雅;又能把文天祥、韩世忠、李秀成这样的忠臣良将塑造得铿锵刚韧。还善演贺老六、扎西这样的近现代人物。

范瑞娟创立了越剧流派中的“范派”艺术。唱腔在继承男班[正调]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马连良、高庆奎等名家的唱腔音调和润腔处理,形成音调宽厚响亮、咬字坚实稳重、行腔迂回流畅的特点,被称为“范派”。

她与琴师合作,大胆吸收京剧[反二簧]曲调,首创了优美、抒情的[弦下调]。她的唱腔中的[弦下腔]规范,又独具一格,成为显示流派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越剧的声乐艺术。

个人生活

范瑞娟照片

2017年2月17日11时18分在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3岁。[2]

其他作品

3.8万次播放13:32化蝶仙去 风范长存|缅怀著名越剧艺术家范瑞娟特别视频

越剧作品

《御笔楼》《采桂别桂》《楼台会》《杨贵妃》《恒娘》《林慧娘》《贩马记》《碧玉簪》《红玉公》《貂蝉》《拾玉镯》《女钦差》《书房会》《宝莲灯》《马寡妇开店》《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李娃传》《忠王李秀成》《绣襦记》《雁南归》《梁祝哀史》《忠魂鹃血》《山河恋》《珊瑚引》《李闯王》《万户更新》《祝福》《白蛇传》《祥林嫂》《梅花魂》《打金枝》《穆桂英》《沈园绝唱》

影音选集

1983年2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范瑞娟唱腔选集》

1989年1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范瑞娟表演艺术》

1999年8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范瑞娟越剧艺术影集》

2003年12月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范瑞娟唱腔选集》

主要成就

创立流派

范派是范瑞娟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范瑞娟十一岁进“龙凤舞台”科班,先学花旦,后改学小生,由于刻苦用功,加上嗓音条件好,很早就显露艺术才华。1938年1月来上海后,广泛吸收各种艺术营养,勤学苦练,练就较为宽厚的音色。在唱腔和表演上,继承了越剧前辈小生竺素娥的朴实的风格,并博采众长,尤其是学习京剧马连良、高庆奎的运腔特色和唱腔因素,融化于自己唱腔之中。她能自如地运用丹田之气和头腔共鸣相结合的发声方法,中低音厚实,高音响亮有力,使唱腔凝重大方,富有阳刚之美。

范派唱腔音域宽,旋律起伏大,长句多,擅长运用抒情性较强的[慢板]揭示各种人物的情感,曲调显得华彩而有气派;起腔小腔和甩腔更具特色,往往通过对唱句尾音的装饰加花,或把伴奏的过门作为唱腔延伸的手法,使唱腔更深情缠绵。如《梁祝·楼台会》中“一路上奔得汗淋如雨”这句起腔的三个腔节,尾腔都通过音调的加花扩展,使起腔幅度宽广,音调起伏回荡。《梁祝·十八相送》中“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回”这句的甩腔,音调由高而低,音量由轻而响,在“把家回”三字上,用越剧过门中同韵加花的手法,使唱腔连绵不断,生动表现了梁山伯抑制不住的内心喜悦。这是典型的范派甩腔。

在唱腔中不通过过门,直接转调的特殊艺术手法,是范派的又一特色。如五十年代范瑞娟演出《梁祝·楼台会》时,在“今生难娶你祝英台”一句的末尾“祝英台”三字,连续运用了几个旋律有层次下行的小腔,音调哀伤低沉,紧接着在“满怀激情无处诉”这句唱中,直接由“尺调腔”转入“弦下腔”,而且旋律激越上升,强烈表现出人物绝望的愤懑和以死相抗的决心。这种艺术技法和内容紧密结合的表现方式,是范派的独创。

师承范派

学生和传人有陈琦、江瑶、邵文娟、史济华、韩婷婷、章瑞虹、方雪雯、吴凤花(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和张志明、张伟忠、韩林根、孟科娟(杭州黄龙越剧团)、陈昕其(杭州越剧院)、陈雪萍(杭州越剧院)、徐铭(杭州越剧院)等,其中以章瑞虹、方雪雯、吴凤花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