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集团科技》是由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主办,于1977年创刊。

中文名

葛洲坝集团科技

外文名

Gezhouba Group Science & Technology

语言

中文

主办单位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主编

郭光文

出版周期

季刊

正文

在三峡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根据工程需要采取引进、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方法实施了许多新的技术,如混凝土建筑原材料、水平及垂直输送技术、模板技术、钢筋连接技术。

相关介绍

国内外截流水平与长江上的三次截流

周厚贵马德晰李友华

1截流的发展概况

1.1发展过程

虽然人类不断地从已有截流工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但在理论与实践上真正取得进展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

1930年,C·B·伊兹巴斯第一次为戈尔瓦河做了截流模型试验,接着在菲克河、杜罗门河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人工抛石截流筑坝。在此基础上,1932年伊兹巴斯第一次出版了《流水中抛石筑坝》一书,1936年第二次国际大坝会议上,他又系统地发表了截流抛石粒径的计算论文,受到国际水利界的重视。

1931~1939年,前苏联的大型截流工程约10项,采用的都是平堵法。这期间,美国也主要采用平堵法截流,著名的有1936年的哥伦比亚河的邦纳维尔电站及1937年的密苏里河的费尔特一派克工程截流,采用块石最大重量达30t的平堵法截流。法国在这段时间也以平堵截流法为主,如著名的1939年热尼西亚工程截流,还在抛石戗堤下游设置了11行、每个高2.3m、总高9.0m的角铁四面体,以拦阻小石块流失,效果较好。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从1932年开始,荷兰采用沉箱法截流,龙口水深达45.0m,这在当时也是罕见的。不过大规模地采用这种方法截流还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事情。

总之,20世纪40年代以前,国外几乎都是采用平堵法截流,栈桥大多采用桥墩式。在此期间,开始进行了截流模型试验,截流流量最大的达到2200m3/s,截流最大落差达到3.0m左右,抛石强度达到2000m3/d。并且首次在截流中应用了铁框四面体、石笼、混凝土六面体及沉箱法施工。

1940年10月,前苏联首次在舍克纳斯河的耳滨斯克5号坝址处采用立堵法截流,采用5条皮带机运料抛投,最大抛投强度达到12000m3/d,小时平均强度也达到500m。,截流流量为400m3/s,截流最大落差为1.8m。这期间,美国开始采用自卸汽车立堵法截流,如1948年6月,戴维斯电站采用26t自卸车抛投巨型块石立堵法截流。1945年,荷兰抢堵沿海堤坝瓦尔赫林3.0km长的4个缺口时,先用立堵法进占抛砂石,同时底部用柴排褥垫护底,最后用沉箱法完成截流堵口任务。这期间其他国家也开始采用立堵法截流。

因此,自20世纪40年代以后,国外开始采用大型自卸汽车运料立堵法截流,抛石强度达到12000m3/d,截流流量接近3000m3/s,最大落差仍与20世纪30年代的相近,即3.0m左右。这期间,还有目的地设置拦石栅,拦阻流失石料,并在截流材料上首次选用人工异形体,且一般都在截流实施前进行模型试验及现场观测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第一本《施工水力学》在前苏联出版,作者是施工水力学奠基人伊兹巴斯教授。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截流理论与实践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立堵法截流发展很快。例如,1950~1956年,前苏联大型截流工程共有11项,其中采用平堵法的有8项,立堵法仅2项,另一项为水力冲填法截流;而1957~1969年,大型截流工程共36项,其中采用平堵法的只有7项,采用立堵法的则达到28项,冲填法截流的有1项。1954年以来,美国广泛采用了立堵法截流,并成功地采用了双戗堤法截流。例如,美国在庞德雷河上进行阿尔本尼工程截流时,采用双戗堤立堵法截流,在最大落差为2.0m的情况下,最大截流块石仅重4t。其他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特别在20世纪50年代最后几年中,进行截流的基本方法就是立堵法。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综合法截流。例如,罗马尼亚与南斯拉夫合作进行的多瑙河铁门水电工程截流时,截流流量达3320~3390m3/s,最大截流落差达3.72m,最大龙口流速达7.15m/s,历时288h,采用先立堵后栈桥平堵的方法,抛投的最大四脚体重25t。20世纪50年代末期,截流理论方面的进展也很大,集中体现在伊兹巴斯教授出版的《截流水力学》专著上。此书已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但遗憾的是,此书主要研讨了平堵法截流的理论与计算,而对广泛采用的立堵法截流尚未来得及研究。

进入20世纪60年代,截流方法的发展很快,双戗堤截流、三戗堤截流、宽戗堤截流等的成功应用,已将截流最大落差提高到8.0m以上。这是20世纪60年代截流工程创造的最大奇迹

20世纪70年代截流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截流流量突破了8000m3/s,块石串截流、混凝土块体串截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战胜大流量、高落差、高流速等截流工程的法宝。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截流流量又有提高,达到8400m3/s,将习惯上安排枯水期截流的做法,更新为大汛后即可考虑安排实施截流。这对截流后抢修围堰极为有利,甚至对提前发挥水电工程效益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江大河截流的理论与实践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并集中体现在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胜利的光辉业绩中。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打破了三项截流世界纪录,即截流流量突破10000m3/s、龙口水深突破60m、抛石强度突破194000m3/d,在世界截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我国出版了全新的《施工水力学》,这部专著把导流、截流、围堰及施工水力学数值模拟等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期刊信息

刊名:葛洲坝集团科技GezhoubaGroupScience&Technology

主办: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周期:季刊

出版地:湖北省宜昌市

语种:

中文开本:大16开

曾用刊名:技术情报;葛洲坝水电;葛洲坝建设

创刊年:1977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刑选

2007年04期

三峡工程施工电网现状及规划管理

姚卫星;秦力

三峡工程施工供电系统是国内水电工程最大的施工供电系统,三峡二期工程施工高峰最高负荷达70MW。三峡工程施工供电系统有四个电压等级:主供电源额定电压220kV,备用电源额定电压110kV,供电网络最低一级额定电压35kV,配电网络额定电压6kV。整个坝区供电系统以满足施工用电为主、远景利用为辅的原则进行建设,目前该系统由1座220kV变电所、9座35kV变电所、36km220kV输电线路、15km110kV输电线路、60多km35kV输电线路、100多km6kV配电线路组成。

【作者单位】:葛洲坝集团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三峡工程;施工供电系统;电压等级;供电可靠;无功补偿

【分类号】:TV512

【DOI】:CNKI:SUN:GZBJ.0.2007-04-022

【正文快照】:

1供电工程的建设目的、性质及原则1.1建设目的根据三峡工程的有关规划,三峡工程施工用电负荷近70MW,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的用电负荷,其规模是水电建设史上绝无仅有的,为此,必须取得可靠的电源。根据施工用电负荷的分布情况,建成一个深入负荷中心的、完整的、合理的供电网络,用来满足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和各个施工部位的施工用电要求,保证施工用电的可靠供应,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是十分重要的。三峡工程建成后,施工供电系统大部分可保留下来作为施工区兴起的小城镇的供电设施,并为三峡电厂的厂用电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备用电源。

相关词条

生活刊物工程造价学术刊物科技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