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邪两赋,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哲学总纲,曹雪芹原创的哲学思想,见于原著第二回贾雨村论气。正邪两赋说吸收了中国哲学“气论”的精华,认为人禀气而生,气有正邪,则人有善恶。而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气运的变化,决定了初世、盛世、衰世、末世的更替。与传统哲学片面强调正邪善恶的矛盾对立不同,《红楼梦》发掘出第三种人性并命名为正邪两赋。《红楼梦》列举历代正邪两赋名士的实例,细分为逸士高人、情痴情种、奇优名倡三组,并以他们为参照,塑造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才女才子群像。同时,正邪两赋也是曹雪芹的自我定位。

正邪两赋说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当代哲学进程中仍有其重要价值。在红学领域,正邪两赋说堪称最具挑战性的课题,“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对这一课题进行严肃学术探讨,能引领红内学文本评论分支升入极精致、极高明、极宏大的境界。

中文名

正邪两赋

出处

《红楼梦》

提出者

(清)曹雪芹

适用领域

中国哲学

应用学科

红学

相关论著

《朱批红楼》

提出时间

18世纪中叶

概念介绍

表述

正邪两赋作者-曹雪芹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馀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红楼梦》第二回)

注释

1.尧、舜、禹、汤、文、武——儒家最为崇拜的六位大圣人。尧、舜、禹,上古禅让制圣王。汤、文、武,商、周开国帝王。

2.周、召——周公、召公,周朝两位开国功臣。其中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成为儒家推崇的政治典范。

3.孔、孟——儒家创始人孔子、亚圣孟子。

4.董、韩、周、程、张、朱——经学时代儒家七位代表人物。董仲舒,西汉大儒,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韩愈,唐代大儒,攘斥佛老,重振儒学,首倡道统,发起古文运动。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北宋理学大师。朱熹,南宋理学大师,其学说成为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

5.蚩尤、共工——上古神话中的两大反贼。蚩尤曾兴兵伐黄帝,兵败被杀(《山海经·大荒北经》)。共工争夺帝位失败,怒触不周山,后为禹所驱逐(《淮南子·本经训》)。

6.桀、纣、始皇——夏、商、秦著名暴君。

7.“王莽”句——历代著名奸臣贼子。王莽篡夺西汉政权,建立短命的“新”王朝;曹操篡夺东汉政权;桓温阴谋篡夺东晋政权,未成先死;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秦桧诬杀岳飞。

8.正气——即清明灵秀之气,孟子谓之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

9.邪气——即残忍乖僻之气,“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于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系于物者,正气也;重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淮南子·诠言训》)。

10.“许由”句——历代著名逸士高人。许由,尧时代的隐士。陶潜、阮籍、嵇康、刘伶,魏晋隐士,后三人并为“竹林七贤”名士。

正邪两赋名士王羲之《兰亭序》

11.“王谢二族”句——历代著名情痴情种。王谢二族,即东晋王导、谢安两大家族,人才辈出,著名的有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王献之等。顾虎头,东晋画家,善人物画,六朝四大家之一,世称其为才绝、画绝、痴绝“三绝”。陈后主,南朝陈末代皇帝,词作家。唐明皇,盛唐皇帝,音乐家、词曲作家、书法家。宋徽宗,北宋末代皇帝,书画家,创瘦金体,善花鸟画。刘庭芝,盛唐诗人、琵琶演奏家。温飞卿,晚唐诗人、音乐家,花间词鼻祖。米南宫,北宋书画家,宋四家之一。石曼卿,北宋诗人、书法家。柳耆卿,北宋词人,婉约派巨擘。秦少游,北宋词人、书画家,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被称为“妇人语”“女郎诗”。倪云林,元代山水画家,善画墨竹。唐伯虎,明代画家。祝枝山,明代书法家。

12.“李龟年”句——历代著名奇优名倡义侠。李龟年,唐玄宗时宫廷乐师。黄幡绰,唐玄宗时宫廷参军戏演员。敬新磨,五代后唐庄宗时宫廷艺人。薛涛,唐代歌姬,自制彩笺写诗,人称“薛涛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红拂与李靖,崔莺莺与张生,朝云与苏轼,四女皆能识英雄于未遇或落魄之时,其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广为传唱。

理论阐释

第一哲学

雨村论气呈现出鲜明的三极对垒图式:

正邪两赋概念图

正邪两赋之根-青埂峰

如图所示,情诞生于正邪善恶之争的夹缝中,它超越了正邪善恶之争,不属于两派中的任何一派,而是自身独立,内蕴了真、美、爱、义、清净、圣洁、自由、创造等品质。这才是人世间精神追求的极致,人类极高明的理想,宇宙精神的终极目的。自从情诞生以来,善恶对立的两极格局就被打破,演变成善、恶、情三极格局。其中,恶没有自我意识,它是虚妄不实的、被奴役的。真正具有独立自存性的惟有善和情。

贾雨村所论正邪两搏之气,系诞生于青埂峰母体,因风云际会摇动感发而布散开来,弥漫充塞于天地之间,氤氲凝结,随物赋形。青埂峰的气亦由混沌溟濛的元气生成。原始的元气荡溢流行分化为正、邪、情三类。然性虽分三,气止二种,天地万物皆由阴、阳两种气元素生成。《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乃第一哲学的万古不易之道。《周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万物男女众生无不禀阴阳而生,湘云论曰:“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这阴阳不过是个气罢了。器物赋了,才成形质。”(第31回)续曰:人物赋了,才成人性。《周易》曰:“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由此推演,正、邪二气均含阴阳,但它们各自偏至一端,阴阳不调。其赋性形也必有残缺,所残缺者,情也。惟有正邪搏击交感冲和之气得阴阳和合,它才是纯情真情的根基。

上述生成序列,可套用《老子》的宇宙生成公式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原始混沌螟涬鸿蒙芴漠无形的元气(道生一)——大荒山初生幽冥自然的阴、阳二气(一生二)——荡溢分化出无稽崖清明灵秀正义全善的正气、深沟大壑残忍乖僻邪恶变态的邪气、青埂峰正邪两搏和合纯粹的情之气(二生三)——正、邪、情赋物成形,赋人为性,演义运动化生世界(三生万物)。

《红楼梦》大旨不过谈情,正邪两赋说与青埂峰神话、警幻仙子“意淫说”一道,为“情”字建立了坚固的本体论、宇宙论、创世论根基,是为《红楼梦》的第一哲学。

哲学人性论

正邪两赋名士顾恺之《洛神赋图》

中国哲学史上比较典型的人性论观点有四种:性三品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红楼梦》超越了传统的正邪善恶观念,发明了惊世骇俗的第三种人性——正邪两赋,并为读者指明了一条后天修养之路。这在哲学人性论范畴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按照正邪两赋说的观点,正派为仁人君子,邪派为大凶大恶,情派(正邪两赋派)为情痴情种、逸士高人、奇优名倡。正、邪、情构成一个矛盾运动的生态系统,内中三层矛盾互为消长、与时推移、不断变化且永无止息,由此推动历史前进。

正派与邪派:性属道魔、正邪、善恶、忠奸、理欲之争。

情派与正派:性属真伪、叛忠、新旧、巧拙、情理之争。

正邪两赋才女卓文君

情派与邪派:性属圣俗、精粗、美丑、清浊、情欲之争。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人生而有欲,差别在于,正派对人欲采取封禁堵截,邪派则放纵沉溺于其间。只有情派能以真性情节制之、转化之、疏浚之、升华之。套用脂批的话说:欲里无情,情里无欲,欲必伤情,情必戒欲,情断处欲生,欲断处情生。

正派是禁欲主义者,人性上偏重于理性,惟恐世界不太平,代表人类谋求和谐的力量;邪派是纵欲主义者,人性上偏重于欲望,惟恐天下不乱,代表人类自取毁灭的力量;情派是浪漫主义者,人性上注重真情,惟恐人间无爱,代表人类自我超越的力量。《世说新语》:“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锺,正在我辈。”

天下三分

雨村论气依照人性标准把人划分为正、邪、情三种,荣府、宁府、大观园分别为三种人的大本营。一部《红楼梦》,就是这三大阵营之间的矛盾演变史,名曰:三国演义。

正邪两赋说观照下的贾府大势

从微观上论,荣国府是正派的大本营,荣禧堂是贾府正气的中心。在荣府内,正派压倒了邪派,是故邢夫人、贾环、赵姨娘等邪派人物在荣府抬不起头来,身为大老爷的贾赦也必须远离荣禧堂,住在那个毗邻宁府而又阴森的黑油大门院内。同时,正派又压倒了两赋派,是故宝玉、凤姐都受制于贾政、王夫人,身为老太君的贾母也无法阻止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这类事件的发生。

宁国府是邪派的大本营,象征罪孽与邪恶,天香楼既是宁府主仆寻欢作乐的娱乐中心,又是贾府邪气的中心。在宁府内,邪派压倒了正派,是故第5回那间儒家格调的书房形同虚设,秦业、焦大等正派人物受到排挤。同时,邪派压倒了两赋派,是故可卿、二尤饱受欺辱。尤氏在宁府也不能做主,她对贾珍爬灰、偷娶尤二姐、天香楼夜赌等丑事皆劝止不住。

正邪两赋派的圣地-大观园

大观园是两赋派的大本营,大观楼正殿匾额题曰“顾恩思义”,一个“义”字彰显了两赋派的人性美。在大观园内,代表正派和邪派的只是一些卑微的婆子奴仆,他们很弱势,是故大观园成为两赋派的乐园。

从宏观上论,邪派的宁府比正派的荣府和两赋派的大观园都强势,贾府宗祠也被宁府邪气所包围,代表末世格局。第74回正派、邪派联手抄检大观园,标志着两赋派的堡垒被攻破,大观园走向幻灭。后四十回邪派极速膨胀,正派无力抵御,家族毁于一旦。直至结末两回,才以正派的复元为契机迎来家族复兴,正派掌局,气象一变,开始一段新的轮回。

典型形象

绛洞花主:贾宝玉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

正邪两赋典型形象-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二钗(探佚):麝月、金鸳鸯、紫鹃、龄官、邢岫烟、彩霞、尤三姐、平儿、宝珠、尤氏、尤二姐、抱琴、侍书、芳官、智能、柳五儿、金钏、黄莺儿、白玉钏、春燕、司棋、红玉、茜雪、娇杏、薛宝琴、李纹、李绮

情痴情种:贾母、贾敏、甄宝玉、薛蝌、秦钟、贾蔷、贾芸、焙茗、潘又安

逸士高人:北静王世荣、张道士、甄士隐、智通寺老僧、妙玉师父

奇优名倡义侠:刘姥姥、王板儿、云儿、柳嫂子、蒋玉函、柳湘莲、冯紫英、倪二、包勇

红学评论

文化脉络

正邪两赋名士唐明皇《霓裳羽衣曲》

这共同点包括:薄利名,鄙流俗,重性情,爱艺术,不务正业,落拓不羁,敢触礼教,风流脱尘,佯狂避世……这么些方面的巨大特点特色,因此才构成了那所谓的“乖僻邪谬,不近人情”的独特品格。雪芹书中提出的“痴狂”、“呆性”、“疯傻”以至“意淫”,都是这一人物流品的性格表现。可以称之为“诗人型”或者“艺术家型”。这种人,以诗人之眼来观看世界人生,以诗人之心来感受悲欢忧乐,以诗人之笔来表现和抒写其所见所感,天地间才有这种文艺之作。这种流品人物的艺术创造,构成了中华文化艺术上极其光辉璀璨的特色。曹雪芹的《石头记》乃是其中的一项特别宝贵的成就。

这些正邪两赋而来一路之人是中华民族的人英。他们有头脑与心灵,学识与修养,显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可宝贵的精华部分。迨至清代康乾之世,产生了曹雪芹,写出了贾宝玉,于是这一条民族文化的大脉络,愈加分明,其造诣亦愈加崇伟。

“正邪两赋说”对那些不为封建社会所容的"邪僻"性格的人物作了曹雪芹自己的哲学解释,景仰那些敢于向封建社会对立、反抗的前辈典型——不待说,他自己当然就是以"两赋人物"自居的。曹雪芹的整个生活道路,证实了这一点,说明了他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理想而度过了他的艰辛但是光辉的一生。

曹雪芹把“正邪两赋说”提高到哲学认识的高度而"总领"全书,可见他寓有深刻的意义,这比一向为人常常提到的"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女人是水作的骨肉"那一"理论"实在重大重要得多,所以应当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从这个"理论纲领"来看,曹雪芹心目中最为关注的,是"人"(或者说人物)的问题,而人的出现,他所能发生的作用和价值,以及他的命运,则尤其是他关切中的关切点。“正邪两赋说”这一玄思奇论,就是曹雪芹对事物(包括人)的构成的客观复杂性的哲学认识和解说。他在十八世纪前期就已然隐约地看到了这条哲学真理,而且用他自己的独创形式对它作了表述。在启蒙思想家中,曹雪芹实在应该列为是卓立在最前列的特别伟大的一位。

诗性哲思

正邪两赋名士许由洗耳

《红楼梦》前五回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情感的诗性哲思。这种诗性哲思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开篇以神话故事确定人类情感的本根性,继而以“正邪两赋说”揭示人类情感的形成与作用机制,最后以“意淫说”表达对人类情感的独特理解。在“以情悟道”视阈下,《红楼梦》对人类情感的探究,达到了空前的思想境域。

正邪两赋说指出人类情感本源于宇宙元气及其阴阳两化,从本真存在“道”的层面上,揭示了人类情感的本质特征。“正邪”二气是“阴阳”具体而微的显现,“搏击掀发”与“冲气”相对应,“发泄一尽”是生命本真的淋漓彰显,自然也就是“和”的境界。所以,正邪两赋说乃是在“道”的层面上对人类本性的深刻揭示。

不论是“正”还是“邪”,由于是秉一气而缺乏两气的“冲”与“化”的机制,都无法展现搏击掀发始尽的本真生命构成的化成过程,都无法从根本上彰显人类生命存在的本真道境。只有在正邪两赋之人的生命情感体验中,本真道境之精光才能真正得到绽放,他们具有非体制化、非现成化、非概念化的特质。《红楼梦》正邪两赋说开启了人们理解人类生命本真存在之门径。

悲剧演成

只是这三种人性,却属事实。仁者秉天地之正气,恶者秉天地之邪气,至于那第三种怪诞不经之人却是正邪夹攻中的结晶品。《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便是这第三种人的基型。《红楼梦》之所以为悲剧,也就是这第三种人的怪僻性格之不被人了解与同情使然。(牟宗三《红楼梦悲剧之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