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芝加哥大火事件,指的是1871年芝加哥因奶牛踩翻马灯而引发的大火事件,那场大火中,芝加哥三分之一的城市被烧毁,将近一半的人无家可归。在火灾区内,只剩下一栋房屋和五栋公共建筑依然未倒塌。但是随后美国全国的资金和其他支持立即涌入芝加哥。第一批建材到达时,甚至还有火苗没有熄灭。1893年,芝加哥成功举办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与其他大城市一样,芝加哥也多为木质结构,这场大火让芝加哥首先尝试建造钢铁结构的建筑,进而帮助现代建筑学的发展。

中文名

1871年芝加哥大火事件

地点

芝加哥

时间

1871年

时间类型

火灾

事发原因

牛翻马灯

那晚约八点三十分,主妇凯特·奥利尔瑞女士提着马灯来到牲口棚。她来照料一头生病的奶牛。凯特把灯放在牲口棚内地板上,这头焦躁的奶牛将马灯踩翻在地,燃油顿时迸射浸入地板和干草,火苗立刻串上牲口棚顶,凯特惊呼求救。邻居赶来时,大火已将整个牲口棚燃起,被烧痛的牲口狂奔乱叫起来。

居民报警

在此之前,芝加哥城里一些重要位置已设置了新型报警器。为防止孩童玩耍,各消防警报器均上锁,附近的人家掌握着钥匙。火灾发生后,居民立即开锁报警,可由于报警器安装后没有测试,存在严重故障,消防总部未及时接到报警。附近一支消防队虽然得知后立即赶到,但力量十分有限。

事发经过

火势蔓延

这时,凯特的牲口棚已经大火熊熊,火势乘着西南风将牲口棚抬了起来,火场迅速扩大。附近的一间库房、一家油漆店立刻着火,形成一堵巨大的火墙朝东北方向直扑过去。

突然,火场的北面和东面大约四五个街区也开始着火。人们掉着眼泪,只能看着自己的家园被焚毁。熊熊大火震颤着男女老少的心。没有过多久,火势逼近了人口最稠密的中心区。火星由天而降,高大的太平洋饭店房顶首先起火。远远望去,这幢大楼就象一把巨大的火炬。

由于没有云梯,消防车只能望火兴叹,眼睁睁的看着它燃烧,而无力相救。紧接着,商业大厦和芝加哥商会大厦也烧着了。在燃烧着的大楼下,人们疯狂地奔逃着,拥挤着,烈火下汇集成一条人流。紧接着,芝加哥歌剧院、第一国家银行也烧着了。

随之,芝加哥邮政总局大楼也成了巨大的火炬。在市中心区的法院塔上,一消防员看见了大火,却错误地判断了火场的中心位置。他向夜班报务员叫道:“大火已经从运河港和赫尔斯特德街烧过来了!”报务员通知了消防总部。总部立刻将所有消防队员派往距火场一英里远的角落,等到消防员们看清整个火场时,已没有什么火场中心位置,芝加哥已陷入一片火海。

水厂起火

仅仅40分钟后,远处的芝加哥水厂也开始冒起大火,全城的供水系统中断,供水随即停止。此时,许多人正跳入水厂的巨大水池,以躲过被烧死的命运。大火烧到水厂时,呆在水中的人们开始惊慌起来,一些人开始跳出水池,然后向远处的伊利诺斯河奔去。大火步步进逼下,芝加哥许多消防队员不得不放弃救火,因为他们已无救火的水源。

面对如此猛烈的火势,许多人没有做任何准备,被搞得措手不及。当时正吹西南风,大火借着风力,疯狂地扑向附近的一切易燃物。不久,人们已无法辨别风向,感觉到风从各个方向吹来。所以当时有人称,这不是一般的风,而是龙卷风。龙卷风将火焰抬上天然后洒向四面八方。

街道起火

无情的大火又吞掉了两个街区,热浪很快形成一股时速达70英里的飓风。大约晚上十点,火场已蔓至凯特家北面第六街区的圣保罗天主教堂,接着附近的贝特哈姆面粉厂和贮有1000捆约50万平米木材的家具厂着火了。巨大的火焰迅速蔓延,肆虐街区,吞噬一切。紧接着,火势迅速蔓延开来。一户户人家在半夜被惊醒,携老扶幼弃家逃走。由于大多数建筑物都是木质结构,火势所到之处,所有建筑物就象镰刀割草般纷纷燃烧垮掉。

又过了20分钟,芝加哥就有二十个街区的1500幢建筑着火,500户家庭不得不弃家逃离,约有6万人逃离了芝加哥。当时,大街上挤满了装载各种行李的四轮马车、四处奔逃的人群和前往火场的消防队员。

这时,芝加哥处在一片混乱惊恐之中。随着火势分两股向北蔓延,形成了一片火海。十一点三十分,火势已蔓延过大河,吞没了刚刚竣工的帕美利公共马车马棚。在滚滚浓烟下,空中飞起的无数木削火星不断溅落,所到之处无不播下新火种。几英里外的男人和小孩都赶来助战,但效果越来越小。

救火无力

人们完全低估了这场火灾的破坏力。凶狠的烈焰已将火车的车箱、车轮烧变形,如一条条巨龙的残骸一样坍塌下去,丑陋不堪。附近一大堆生铁已熔化成一滩红色的铁水。半夜时分,芝加哥煤气站爆炸,随之引起附近的弹药库和下水道里泄出的甲烷气体一连串爆炸。法院塔燃烧起来,上面的大钟也被震得叮哨响,随之倒塌。

芝加哥消防局罗伯特主任正在无望的指挥救火,可怜的救火车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远处的大河无法扑灭如此熊熊大火。芝加哥成为火城,附近小溪中的流水也沸腾起来。大火已无法控制,火势随着煤气站的冲天火焰形成一股强大的回旋火浪,疯狂地向高密度的住宅区和商业中心扑去。紧接着,拉萨尔街金融中心的石建筑被吞没,石料纷纷脱落,铜梁铁柱迅速熔化,汇成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金属液流。救火员不得不且战且退。

同时,另一地的消防员已疲惫不堪,正在全力奔赴法院大厦抢救。大约凌晨一点三十分,一根火木如投枪般飞来穿透法院大楼附近的监狱,使其迅速燃烧起来。在底楼内关押的350名罪犯一下放了出来,他们立刻趁火打劫了附近一家珠宝店,然后逃之夭夭。

大火极限

在商业区,强大的冲天火光足以使20英里外的人阅读报纸。在北郊的市民站在高处根据空中的火势发现有100余幢高大建筑在燃烧。石建筑只需数分钟便被烧成一堆碎石。

《芝加哥论坛报》主编乔·麦迪尔正在全力指挥抢救他的印刷厂,雇员们在炽热的高温下拼命工作,记者在发烫的桌上写作。但是在出印这一期报纸前,印刷机就被熔化了。工人们纷纷逃离车间。

为了能够阻止大火蔓延,消防队员炸掉了两幢大建筑,但没有奏效。横飞的火木反而助长了火势。此时,有10余万人在惊叫、咒骂、祈祷,蹂躏和抢劫这座大难中的城市。芝加哥的425名警力已不堪重负,无法拯救这一切。成千上万的市民被逼得跳进了密执安湖,许多人全身浸泡在水中达几小时之久。另一些人把他们的妻子、孩子和财产用沙厚厚地盖住或泡在水塘中,只露出眼睛和鼻子,以免遭火焚。约有3万人躲在林肯公园的公墓后。

第二天,大火仍继续燃烧,吞食着大厦、工厂、住宅、商店,更多人被逼入湖中。湖对岸一百英里处的荷兰城也热浪滚滚,市民们的头发被烤焦。从哈里森街到密执安街,整整三十个小时的大火将三分之二的芝加哥城夷为平地。许多人都以为,作为美国中西部最繁华的大都市,芝加哥将被从地球上抹去。

星期一夜晚,余火尚未燃尽,一场渴望已久的大雨倾盆而下,浇灭了大火,悲剧才告结束,2124公顷面积的市中区仅30小时就变成了一片焦士。星期二早晨,人们看见的是:一群群哭泣嚎叫中的人们、惨不忍睹的废墟。

家园重建

作为当之无愧的芝加哥城,它擂响了重建家园的战鼓。不久,满载食物、衣服、建材、工具的列车抵达。当天中午,芝加哥农贸市场便在废墟上开业了。下午,《芝加哥论坛报》报社用原始的方法印出了火灾后第一期报纸。

调查分析

木制结构

美国历史学家认为,芝加哥发生这场大劫难绝非偶然,没有那头肇事的奶牛,芝加哥大火仍然不可避免,因为芝加哥城市本身已经埋下了严重的火灾隐患。芝加哥大多数房屋都是用木材建造,并且当地人用干柴煮饭,每年临近隆冬季节,人们都会收集柴草准备过冬。当时,天气异常干燥,接连数十天滴雨未下,酿造一场大火已具备了足够的条件,芝加哥发生大火只差一颗火星。

火灾频繁

早在芝加哥大火之前,世界上特别是西方国家火灾发生十分频繁。

1666年,伦敦发生一场大火,大火燃烧持续了四天四夜才被控制住,六分之五的伦敦城变成了断壁残垣,数百年的著名建筑都被焚毁,1.3万间房屋被烧毁,损失逾6千万美元。

1812年,莫斯科也曾发生过一场大火,烟雾一直蔓延到了法国境内,除教堂和宫殿外,另有1.184万幢房屋被毁。

1842年5月5日,另一场大火无情的光顾了德国汉堡城,大火持续了四天,三分之一的汉堡房屋被大火吞没。

1835年,美国纽约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从百老汇以东和以南直扑曼哈顿,连续烧掉648间店铺。世界上最奢华的商品交易所、巨大的荷兰教堂都未能幸免,那次大火损失2000万美元的财产。接二连三的火灾成为头等灾难。

社会影响

财产损失

芝加哥大火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重的火灾,其损失是不能用美元或房屋多少来估计的。具体统计数据也仅仅是按照当时被焚毁的房屋和家具的价值来计算,间接损失一律没有记入。即使这样,按当时最保守的货币价格,其损失也不低于10亿美元。

伤亡人数

死亡人数是按照找到的尸首计算出来的,更多的人则认为,许多死者是没有统计在内,诸如当时流动人口尚未登记,还有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就窒息死亡,并且烧得连尸骨都没有了,所以也没有被计算在内。更有甚者,有关当局在统计人数时,并没有将来自意大利、印度和中国的劳工死亡人数计算在内。

堆满干柴的城市 芝加哥当时有6万多幢木质建筑,构成了一座无规则的大都会,连接各建筑的街道全用木栏栅圈围着。从市中心区向四面延伸数英里的民宅也均为木质结构,并且这些房宅外围堆满了冬用燃柴,粮仓也均用木栏栅圈围,焦干的秋叶铺天盖地,各木材场、碾磨房、家具厂等到处是木屑刨花。干旱的秋季已使土地爆裂,求雨若渴。主管该市消防工作的罗伯特·威廉主任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芝加哥消防总部共有185名消防队员,17辆马拉救火车,分驻在有35万人口、36平方英里的市区各消防站。芝加哥市议院曾否决了罗伯特关于增加消防器材和其他设备的建议。

历史教训

尽管这场震惊世界的大悲剧已时过一百余年,但它留给后人的教训和警示却是非常深刻的。火灾是毁灭人类财富和生命的恶魔,它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火灾的危险和危害,引起人们对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了让人们记住惨痛的教训,芝加哥市政当局决定,他们每年10月都举行芝加哥大火纪念日,让人们永远铭记历史教训,让灾难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