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内战(英语:English Civil War),是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英国辉格党称之为清教徒革命(英语:Puritan Revolution)。

此事件对英国和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由此将革命开始的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中文名

英国内战

外文名

English Civil War(英语)

地点

英国

时间

1642年8月22日–1651年9月3日

结果

议会派胜利

交战各方

英国议会派

伤亡情况

保皇派50700人死亡,议会派34130人死亡

指挥官

查理一世

相关人物
主要战役

纳斯比战役、普勒斯敦战役

最终结果

克伦威尔建立英格兰联邦

参战方

保皇派丨议会派

简要概述

英国内战

英国内战

(英文:English Civil War),马克思主义史观称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在内战中,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革命领导人创建了新型的军队,并在实战中创造了一套新的战略战术,在欧洲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对于英国和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受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阶级斗争的观点影响,中国大陆历史学家一般将革命开始的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世界各地历史学家是把文艺复兴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

内战背景

资本主义摇篮

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摇篮之一。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农业中资本主义因素发展比较早,农村与市场的联系比较密切。

13~14世纪,英国农村成为尼德兰南部的佛兰德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呢绒业的羊毛供给者。15世纪末16世纪初,羊毛的价格进一步上涨,更加刺激了养羊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贵族将农田改为牧场饲养羊群,以谋取更多的利润。

圈地运动

查理·布什(左)和其祖先克伦威尔

早在13世纪就已开始的圈地运动英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迅速展开。

一方面因为羊毛价格上涨,圈占土地饲养羊群更为有利可图;另一方面,新大陆发现后,大量金银从美洲流入欧洲,引起“价格革命”,即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那些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贵族,因货币贬值而收入相对减少。而那些采取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场的人,收入却日益增加,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圈地运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后果:第一,它加速了英国的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的转变。随着圈地运动的发展,英国农村中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农场;第二,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市场;第三,农村中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市场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新贵族与资产阶级有共同的利益,后来成为革命中的领导力量。

重大变化

到17世纪初,英国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已经瓦解,农业越来越密切地与市场联系在一起;封建的土地经营已逐步转化为资本主义经营;从封建贵族地主中分化出一个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他们在大规模的土地转手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成为英国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工商业发展

查理一世

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工商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除了原有的工业部门,如羊毛加工业、炼铁业、采矿业和造船业发展较快以外,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如纺织业、丝织业、肥皂业等也建立和发展起来。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新大陆发现后,西方贸易中心由地中海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的贸易地位直线上升。

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而确立了英国的海上优势,加速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力量增强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包括城市中的工商业资本家、手工工场主、部分行会的行东和农村中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农场主)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他们对封建专制王权不满,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17世纪初的英国,农民仍然占全国居民的大多数。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农民分为自由农和公簿持有农。前者是在封建时代保持了自由地位的农民的后裔。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其中多数人拥有必要的选举权资格。后者是从封建时代的农奴转化而来的。他们虽然获得了人身自由,但仍然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租用地主的土地。他们负担的封建义务较重,社会地位较低。

农民是英国革命的主力军,是议会军的基本力量。手工工场工人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先驱,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最强,但在革命中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清教产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意识——清教产生了。

当时,宗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自从亨利八世实行宗教改革以后,英国国教成了国王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16世纪后半期,“不奉从国教者”提出了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余因素,其主张被称为“清教”,这些人被称为“清教徒”。清教徒提出了不同于英国国教的新的教义、仪式和组织原则,其实质是反对封建统治的精神枷锁。因此,清教徒一再遭到封建统治者的迫害。

斯图亚特王朝时代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继位为英王,称詹姆斯一世,从此开始英国历史上的斯图亚特王朝时代。

在詹姆斯一世(1603~1625年在位)和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统治时期,国王加强了封建统治,提倡“王权神授说”,多次解散议会,大肆迫害清教徒,千方百计搜刮民财,激起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不满。

议会中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代表逐渐形成了与封建专制王权对立的反对派。

1628年,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重申未经议会批准不得任意征税;没有法律依据和法院判决,不得任意逮捕任何人,不能剥夺其财产。查理一世为了得到议会的拨款,勉强批准了《权利请愿书》。但他随后又不经议会同意而继续征税。当议会号召抗税不交时,查理一世就于1629年解散了议会。此后11年间,议会一直未再召开。

苏格兰起义

詹姆士一世

在此期间,以查理一世为首的统治者肆无忌惮地迫害清教徒,并强行征收“船税”。英国人民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拒交“船税”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抗议运动。

在此时刻,发生了苏格兰起义,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苏格兰当时为一个独立的苏格兰王国。从詹姆斯成为英王后,苏格兰与英国共有一个国王,但两国并没有合并,苏格兰有自己独立的议会和教会组织。

1637年,查理一世下令苏格兰采用稍加修改的英国国教祈祷书和英国国教祈祷仪式。这道命令引起了苏格兰人普遍的愤慨。

1639年,苏格兰人起义,并攻英国境内。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对付苏格兰起义军,于1640年4月召开了议会。但议会拒绝征税,反而提出了权利问题。查理一世一气之下于5月初将其解散。这届议会存在不到1个月,史称“短期议会”。

英国革命开始

此时苏格兰起义军攻占了英国北部大城纽卡斯尔等地。同时,英国国内伦敦等地手工工人和城市平民发生暴动,东部爆发了农民运动。各地人民纷纷递交请愿书,要求召开议会。

1640年10月,查理一世与苏格兰人签订了停战协定,但被迫答应每天付给苏格兰人850镑的费用,直到签订和约为止。但就连这笔款项,查理一世也没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被迫于1640年11月3日召开了新的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存在到1653年4月,史称“长期议会”。

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革命的开始

第一次内战

长期议会

内战进展:绿色为议会区,红色为保王区

长期议会开幕后,反对派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的政策,并先后逮捕了国王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和劳德大主教。查理一世极力为他们辩护,但伦敦群众不断进行示威运动。慑于人民的威力,国王被迫于1641年5月签署了斯特拉福的死刑判决书。两天后,这个恶贯满盈的宠臣被吊死。

议会还通过了《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至少召开一次议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解散议会。它撤销了封建专制的特权机构“星室法庭”、“北方委员会”和“最高法院”等。

1641年11月,议会通过《大抗议书》,全文共204条。它历数了查理一世的暴行,要求国王保证工商业自由、政府对议会负责等。查理一世不仅拒绝批准《大抗议书》,并且宣布皮姆、汉普顿等反对派领袖为“叛逆”。

1642年1月,他亲自率人来逮捕皮姆等人,但遭到伦敦群众的强烈反对。鉴于伦敦群众革命热情高涨,保王派势单力孤,查理一世于1月10日离开伦敦,北上约克城,组织保王军队。8月22日,查理一世在诺丁汉树起了王军的旗帜,宣布讨伐议会的叛乱分子,挑起了第一次内战。

内战开始后,英国分为两个阵营:支持国王的主要是封建贵族、英国国教上层僧侣以及部分同国王有密切联系的大资产阶级和官僚。他们大多是英国国教徒和天主教徒。站在议会一边的,主要是新贵族、资产阶级、城市平民、手工业者和自耕农。他们大多为清教徒。

从双方力量对比来看,议会占有绝对优势。

议会控制的地区为包括伦敦在内的东南部地区。这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物产富饶,财源充足。全国税收的4/5以上来自这些地区。议会据有重要港口和海军舰队,可以截断国王军队与外界的海上联系。议会军人数较多(约6000人),并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国王控制的地区为西部和北部地区。这里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财源不足。王军仅2000人,只有议会军的1/3。

但是,在内战的前两年,议会军却多次失利,王军却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虽然议会军人多,但大都是民兵,没有经过军事训练;而国王军的士兵大多是忠心耿耿的职业军,战斗力自然强。二是在当时的英国百姓心中国王仍是威严的、尊贵的,所以很多人并未支援议会军,而是持观望态度。三是议会军官大多谨慎无能,比不上国王军官。

伦敦告急

1642年9月9日,议会军总司令埃塞克斯伯爵三世统率大军从伦敦向北进发。部队达到北安普敦后,议会军已达到近2万人。但是,埃塞克斯并不是凭借优势兵力主动发起进攻,而是列阵扬威,等待国王“回心转意”。查理一世自知势单力薄,遂于9月13日离开诺丁汉前往保王势力强大的西南部,20日抵达什鲁斯伯里安营扎寨。

埃塞克斯也率军西行,于9月23日 在此期间,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王在中西部的一些郡和威尔士招募了不少士兵,封建地主、天主教贵族及其随从骑兵,纷纷前来投军,王军数量大增。国王利用埃塞克斯消极等待之机,于10月12日秘密离开什鲁斯伯里,向伦敦进发。三天后,埃塞克斯才得悉这一消息,匆匆回师追赶。10月22日,议会军的先头部队在沃里克郡凯因顿附近的埃吉山追上了王军。

23日,双方发生了首次大规模交战。王军投入了大约7000多人的兵力,议会军参战人数有7500人。大约14时,两军开战。福蒂斯卫爵士率领议会军刚刚发起冲击,就遭到查理一世外甥鲁珀特亲王指挥的骑兵的强大反击,处于两翼的议会军骑兵惨败而逃。但年轻气盛的鲁珀特亲王有勇无谋,只顾猛打猛追,一口气追了2英里多路,对整个战场形势并不了解。

议会军两翼骑兵虽然败退,但中路步兵在炮兵的支援下,打退了王军步兵的进攻,并实施反击,将其击溃。王军步兵统帅林赛伯爵受伤被俘,国王的大旗也落入议会军之手。国王一度成了孤家寡人,险些被俘。幸亏鲁珀特率王军骑兵及时返回战场,才救了国王。此时王军已溃不成军,乱成一片。但埃塞克斯却没有乘胜进攻。

当晚,双方都在战场上过夜。第二天破晓,查理一世发觉他的1/3步兵及不少保王党人因天寒缺粮、惶恐畏战已擅自离队,只好暂时停战,进行休整。而议会军后卫部队赶到后,力量更为强大。但埃塞克斯满足于已有的战果,把大本营西迁到沃里克,使王军赢得了喘息之机。

埃吉山之战(埃奇山战役),双方打成平局,未分胜负。议会军士兵伤亡较多,而王军军官损失较大。双方都声称获得了胜利。国王利用议会军西撤之机,集结部队,悄悄向伦敦进发。10月29日攻占牛津,11月12日攻占距伦敦只有7英里的布伦特福,首都告急。

在此危急时刻,伦敦4000多名由手工业者、学徒和城市平民组成的民兵队伍火速开往前线.并与埃塞克斯统率的议会军会合,使议会军人数大增,士气大振。查理一世因兵力有限被迫放弃进攻伦敦的计划。但埃塞克斯却下令不准追击,只能被动防守。查理一世得以从容退回牛津。王军就地过冬,积蓄力量,准备来年再战。

伦敦之危虽然解除,但1643年整个军事形势对议会军仍然十分不利。在北部,王军占领了约克郡的几个大城市,南下进逼林肯郡。西部王军把议会军赶出了南威尔士,占领了多塞特郡。

7月26日,鲁珀特亲王率王军攻占了英国第二大海港城市布里斯托尔,掳获了大批物资,并使该港成为王军的“军用仓库”。随后,亲王又率军围攻议会军西部重镇格洛斯特。在西南部,沃勒将军指挥的议会军几乎全军覆没。同年秋,王军兵分三路进攻伦敦,首都再次告急。

这一次,伦敦民兵再显神威。他们组成四个团队,与埃塞克斯统率的议会军一起,横越绵亘西部的丘陵地带,于9月上旬解除了王军对格洛斯特的包围。接着,议会军与伦敦民兵回师救援伦敦,9月20日在纽伯里与王军发生激战,挫败王军的进攻,使伦敦再次转危为安。

尽管如此,至1643年底,王军控制了北部五个郡、西部各郡和威尔士,以及中部的牛津郡和柏克郡,几乎占领了3/5的国土。

议会军之所以在内战初期多次失利,既有政治上的原因,又有军事上的原因。

从政治上看,主要是由于掌握议会领导权的长老派动摇妥协,不愿与国王彻底决裂。他们满足于既得利益,企图通过战争迫使国王妥协和让步,而无意推翻王权。议会军统帅埃塞克斯等人消极怠战,只是想显示军威,以等待国王的让步。

从军事上看,议会军因缺乏训练,人数虽众但军事素质较差;而王军主力骑兵部队多由作战经验丰富的贵族、骑士及其仆从组成,能征善战。而议会军将领多为优柔寡断、昏庸无能之辈,他们缺乏主动进攻精神,执行消极防御的战略,因而使议会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马斯顿荒原之战

在议会军节节失利的情况下,涌现出了杰出将领克伦威尔。

奥利弗·克伦威尔出身于亨廷顿郡的新贵族家庭,1628年进入议会,1641年参与起草《大抗议书》。内战一爆发,他组织了一支骑兵队,加入议会军,并参加了埃吉山之战。

1642年底,在克伦威尔的组织下,诺福克、萨福克、剑桥、埃塞克斯和赫里福德等东部五郡,组成“东部联盟”,共同对付王军。随后,林肯郡和亨廷顿郡也加入该联盟。

到1643年6月,东部联盟军达到1.2万人,由曼彻斯特任司令,克伦威尔任副司令兼骑兵司令。这支军队主要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纪律严明,英勇善战,深受群众欢迎,逐步发展为议会军的主力。当议会军在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屡遭败绩的时候,东部联盟军却于1643年5~10月在林肯郡的格兰瑟姆、盖恩斯伯勒和温斯比连战皆捷。

战争进入1644年,议会军的形势大有好转。早在1643年9月,英国议会和苏格兰人签订了《神圣同盟和公约》。苏格兰军队于1644年1月越过边界攻入英国。利文伯爵率苏格兰军解放了约克郡大部地区,并同斐迪南德·费尔法克斯指挥的议会军会师。与此同时,东部联盟军收复了林肯郡的大部地区。5月,东部联盟军与上述两支军队会师。6月,议会军开始围攻王军北部要塞约克城。

为防止王军的“北方首都”——约克城的陷落,查理一世命鲁珀特亲王率王军从兰开夏火速北上,驰援约克城。6月底,鲁珀特与纽卡斯尔指挥的约克城守军会合。议会军自动撤围,向西撤退。

7月初,两军在马斯顿荒原发生了内战以来首次大规模的会战。

马斯顿荒原位于约克城以西7英里处,荒原东西长约1.5英里,南部边缘是一条宽阔的深沟,沟南有一座长满灌木和黑麦的小高地。7月2日上午9时许,鲁珀特率部来到荒原东端的一个村庄,并迅速占领整个荒原。正在西撤的议会军获悉后,立即调头迎击。14时左右,议会军集结在沟南的小高地上。双方都按照步兵居中、骑兵两翼的原则进行部署。

王军的部署是纽卡斯尔率步兵居中,鲁珀特亲王率骑兵位于右翼,戈林率骑兵在左翼。鲁珀特根据埃吉山的经验,成梯次配置兵力,把前沿推向沟边,主力在后,以便实施防御和反击。议会军斐迪南德·费尔法克斯率步兵居中,克伦威尔率骑兵在左,托马斯·费尔法克斯率骑兵在右。王军在沟北,议会军在沟南列阵。

时值炎夏,天气闷热,不时地下着阵雨。双方都等待着对方首先出击。直到18点多钟,阵地上仍然没有动静。鲁珀特的军队经过近1个月的跋涉,显得疲惫不堪。鲁珀特和纽卡斯尔都认为当天不会发生战斗,并准备回后方用餐、休息去了。

然而,正当鲁珀特和纽卡斯尔准备度过一个平静的夜晚时,约19点,议会军左翼骑兵高呼:“天兵杀过来了!天兵杀过来了!”首先冲下高地,直扑敌军。接着,中路步兵和右翼骑兵也冲向敌阵。克伦威尔指挥左翼骑兵越过深沟,很快摧毁了王军第1线骑兵。随后,莱斯利率苏格兰骑兵投入战斗,冲垮了鲁珀特的第2线骑兵。鲁珀特本人在苏格兰骑兵的追击下,向约克城方向落荒而逃,总算保住了性命。

战斗进行约1个半钟头,议会军左翼已取得了胜利。但与此同时,议会军中路步兵和右翼骑兵受到纽卡斯尔的王军步兵和戈林所率王军骑兵的猛烈反击。议会军步兵在王军的反击下,步兵后退,最后退到小高地后面,其右侧受到戈林骑兵的打击,处境不妙。在此关键时刻,克伦威尔命莱斯利率部追击鲁珀特的残部,他本人则率骑兵迂回到戈林的背后,由北向南发起进攻,一举击溃戈林骑兵。随后,克伦威尔又集中兵力打击楔入议会军阵地中央的纽卡斯尔的王军步兵,大获全胜。

大约22点,战斗结束。此役,议会军共投入兵力2.7万人,其中骑兵7000人;王军投入1.8万人,其中骑兵7000人。结果,王军死亡三四千人,被俘1500人,损失大批物资。7月16日,议会军乘胜占领约克城。通过马斯顿荒原之战,王军的北方据点被摧毁,议会军扭转了迭遭失利的局面,从此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此役既是英国内战的转折点,也是克伦威尔一生的转折点。克伦威尔在会战中坚决果断,大胆迂回,巧妙机动兵力,对取得会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克伦威尔的部队从此以“铁骑军”而闻名全国。

新模范军

马斯顿荒原之战后,形势对议会军十分有利。议会军乘胜解放了北部地区。王军士气低落,兵力薄弱,处境危殆。但是,掌握议会军领导权的埃塞克斯、曼彻斯特等人昏庸无能,作战不力,使王军获得了喘息之机。

1644年8~9月,埃塞克斯奉命前往西南地区作战。由于孤军深入,在康沃尔郡陷入王军包围,他的步兵遭到全歼,他本人从海上逃脱。同年10月27日,国王率军进攻纽伯里,克伦威尔等人率军痛击王军的两翼,但坐镇中路的曼彻斯特却迟迟不肯出缶,使国王安然撤离战场,返回牛津。两周后,国王重整旗鼓,再次进攻纽伯里。这一次,曼彻斯特拒绝协同打击王军,使国王又从容撤退。

广大群众对议会军主要领导人埃塞克斯、曼彻斯特屡战不利、贻误战机十分不满。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军官对长老派将领把持军权、作战不力提出抗议。在1644年11月10日唐宁顿堡召开的议会军军事会议上,克伦威尔猛烈地抨击了曼彻斯特等人的行为。他说,议会军之所以陷入被动,“完全归咎于曼彻斯特伯爵,自马斯顿之战以来,他就怕打胜仗,他就怕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胜仗。”对此,曼彻斯特辩解说:“如果我们把国王打败99次,他仍然是国王,在他之后,他的子孙也仍然是国王。但是如果国王哪怕只打败我们一次,我们就将统统被绞死,我们的子孙将变为奴隶。”

11月23日,克伦威尔就这一问题向议会作了报告。在报告中,他尖锐地抨击了曼彻斯特所犯的错误,并称他为“导致议会军失败的罪人”。与此同时,曼彻斯特则指责克伦威尔不服从命令,企图搞叛乱。议会就此展开辩论,长老派议员同情曼彻斯特,独立派议员则支持克伦威尔。后来在克伦威尔等独立派议员的强烈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议会被迫决定改组军队。

1644年12月19日,下院首先通过《自抑法》,规定议会议员不得担任军职。于是,埃塞克斯、曼彻斯特等人被迫交出军权。1645年1月,下院又通过了《新模范军法案》,规定建立一支人数为2.2万的新模范军,其中骑兵约占1/3;确定从国家预算中每月拨出4.5万镑,以用于军需;任命托马斯·费尔法克斯为总司令,统一指挥全军;全军实行统一的军服,统一的纪律,统一的编制;为保证足够的兵员,决定实行强迫募兵的原则等。这两项法案随后获得了上院的批准。

作为议员的克伦威尔本应辞去军职,但应总司令托马斯·费尔法克斯的坚决要求,议会同意任命他为副总司令兼骑兵司令。从此,克伦威尔一身二任,在军队中代表议会,在议会中代表军队。以他为首的独立派掌握了军队的实权。

《新模范军法案》的实施在英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从此,

英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正规军队

。它以克伦威尔的“铁骑军”为样板,以东部联盟军为基础,以新提拔的大批优秀军官为骨干,纪律严明,士气高昂,指挥统一,战术灵活,成为摧毁王军的核心力量。

纳斯比之战

独立派掌握军权后,一改过去被动防守、等待作战的消极战略,采取主动进攻、迫敌决战的战略。经过整编后的议会军力量大增,官兵都有一股强烈的求战意识。

1645年4月,费尔法克斯主动出击,率兵进攻国王大本营牛津。国王为摆脱困境,决定向东突围,并相机进袭伦敦。费尔法克斯立即下令撤围,跟踪追击。6月12日,议会军追击王军至北安普顿郡,距王军驻地仅8英里。第2天,克伦威尔率部赶到,与费尔法克斯会合。6月14日,双方在纳斯比附近展开了决战。

这是一场命运攸关的会战。双方统帅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议会军集中了1.4万人,其中骑兵6500人,而王军则拼凑了7500人,其中骑兵4000人。

纳斯比位于北安普顿郡的西北部,是一个古老的山村,有居民七八百人。议会军的辎重和给养都放在该村。村北约1.5英里处,有一个小高地,这是议会军的阵地。议会军在小高地上面北列阵,居中的是费尔法克斯统率的步兵,分为两线;骑兵置于左右两翼,克伦威尔在右,爱尔顿在左,在爱尔顿的极左侧还有1000名龙骑兵。王军面南布阵,居中的是国王亲自指挥的步兵,左翼为兰代尔指挥的约克郡骑兵,右翼为鲁珀特和莫里斯指挥的骑兵。两军之间有一块不大的草原。

14日清晨,议会军为诱使王军速战,根据克伦威尔的建议,从高地顶部稍微后撤。鲁珀特亲王亲自来到前沿侦察,发现议会军后撤。为防止议会军“逃脱”,便下令王军快速进攻。10时30分,王军全线出击。鲁珀特率骑兵直扑爱尔顿的骑兵阵地。爱尔顿率部奋起反击,但不幸他本人肩部和腿部都受到重伤,一度还落到王军手中,队伍大乱。但鲁珀特又犯起了老毛病,他追击爱尔顿的骑兵,一直追到纳斯比村,企图夺取议会军的辎重和给养,不料议会军的辎重有炮队保护。鲁珀特为攻占该村,浪费了极为宝贵的时间。

与此同时,克伦威尔指挥议会军右翼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高地上冲向正在爬坡的兰代尔的骑兵。费尔法克斯的步兵也与国王亲自指挥的步兵交上了手。克伦威尔的骑兵冲入敌阵,猛砍猛杀,将兰代尔的骑兵击溃。但王军步兵却向费尔法克斯的中路步兵发起了猛攻。费尔法克斯高擎战旗,率部拚命抵抗。王军攻势太猛,议会军步兵多缺乏战斗经验,开始后退。在此紧急关头,克伦威尔除留1个团继续监视兰代尔的残部外,集中其余的骑兵向王军步兵的侧后猛冲。王军步兵遭到前后夹击,顿时大乱,迅速溃散。鲁珀特攻占纳斯比村后,匆匆返回战场,发现王军已溃不成军。他与国王会合后,收集残部,企图再战。但议会军铺天盖地地冲杀过来,王军官兵吓得魂飞魄散,四散逃命。国王率领约 2000名骑兵向莱斯特逃去。此战,王军伤亡和被俘5000多人,其中包括500多名军官。全部枪炮、军火、辎重、100纠面军旗(包括国王本人的大旗)以及国王的私人书信和公文密件全落到议会军手里。在历时3小时的会战中,王军主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从此,王军一蹶不振。

纳斯比战役后,议会军继续追击王军残部。1645年9月收复了布里斯托尔。至1646年上半年,王军盘踞的50个要塞先后向议会军投降。1646年6月24日,议会军攻占了王军的大本营牛津。在此之前,国王查理一世逃到苏格兰军队的驻地戈尔罕,被利文勋爵软禁起来。次年2月,国王被苏格兰人引渡给英国议会,并被囚禁在纳斯比附近的赫姆比城堡中。1647年3月16日,议会军攻占了王军在威尔士的最后一个据点——哈莱克城堡。至此,第1次内战以议会获胜而告终。

第二次内战

议会与军队

查理一世

第1次内战结束后,保王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革命阵营内各阶级、各政治集团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长老派控制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并把它作为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在经济上,他们通过拍卖王党和教会的土地而捞取了很大的好处,大批土地落入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之手。但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却没有改变。战争的负担主要转嫁到广大群众和中小资产阶级的头上。广大群众所迫切关心的土地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他们要求把革命进行到底,彻底废除封建枷锁。由于长老派控制着议会,独立派掌握着军队,两派之争主要表现为议会和军队的斗争。

甚至在第1次内战结束之前,议会就于1647年2月通过了解散军队的议案。它规定除保留一支6000人的军队外,其余部队全部解散。消息传来,引起广大士兵和一部分下级军官的不满。政府拒绝补发所欠薪饷更激起了士兵的普遍愤怒。

反映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激进派别——平等派的思想在士兵中广泛传播。该派代表人物约翰·李尔本从人民主权学说出发,主张取消一切封建特权,废除王权,实行普选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平等派思想的影响下,军队士兵为保卫自身利益而组成了“士兵鼓动员委员会”,作为团结和领导士兵的核心。

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为抗衡长老派控制的议会,表示答应士兵的要求,拒绝执行议会遣散军队的命令。军队官兵为防止国王与长老派勾结,于1647年6月把国王从赫姆比城堡押到军队大本营纽马克特控制起来。克伦威尔为保持独立派对军队的领导权,成立了以高级军官为主体,吸收士兵鼓动员参加的全军会议,代表全军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同年6月5日,全军会议通过了《庄严协约》和《军队声明》,以全军名义拒绝执行议会解散军队的命令,提出补发军队欠饷、实行政治改革等要求。8月6日,在伦敦群众的支持下,军队开进伦敦,许多长老派议员仓皇逃走。独立派掌握了议会的实权。

1647年8月1日,独立派发表了《军队建议纲目》,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并以此为基础与国王进行谈判,遭到国王的拒绝。独立派的政治主张完全忽视了广大士兵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引起平等派的不满。士兵鼓动员发表了自己的政治纲领《人民公约》,针锋相对地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在10月28日召开的帕特尼会议上,两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11月,9个团队的士兵帽子上贴着《人民公约》和“给人民自由,给士兵权利”的标语,举行武装示威。在此情况下,克伦威尔决定进行镇压。11月11日,在全军会议上,他以武力驱逐了与会的士兵鼓动员,强令解散全军会议,其职能由军官组成的军事委员会取代。

内战再起

革命阵营内部的分裂,给国王和保王党人以可乘之机。1647年11月11日,查理一世从纽马克特逃往南方的怀特岛。他一面同长老派谈判,一面又秘密同苏格兰人谈判,并缔结了秘约。同时,加紧煽动各地王党叛乱,以挑起新的战争。

1648年2月,保王党人在西南部发动叛乱,第2次内战爆发。大敌当前,革命阵营各党派重新谋求团结。克伦威尔答应战胜王军后实行《人民公约》,将查理一世交付法庭审判。革命阵营的团结保证了第2次内战的胜利。

战争在威尔士、东部和北部3个地区进行。5月3日,克伦威尔亲率议会军精锐部队5个团近7000人出征威尔士。议会军迅速攻占丹比、齐普斯托等地。至5月底,叛军被迫退至港口城市彭布鲁克,企图负隅顽抗。克伦威尔对该城进行几次强攻,但因城防工事坚固,均未得手。最后,议会军调来重炮猛轰叛军工事,终于于7月11日攻克彭布鲁克,顽固的保王党人、要塞司令波耶尔被迫投降。

与此同时,费尔法克斯率7个团向肯特郡进军,6月1日在梅德斯通大败叛军。接着横穿肯特郡,扫荡叛军各孤立据点。但戈林率领的叛军约三四千人,企图袭击伦敦,但响应者寥寥无几,被迫调头北上埃塞克斯郡,与查尔斯。卢卡斯爵士指挥的叛军会合,一起开往科尔彻斯特,但遭到费尔法克斯等人统率的议会军的围攻。直到8月底,东部各地的叛军才被彻底击败。

正当议会军分头平息叛乱之时,强大的苏格兰军队对英国构成巨大威胁。苏格兰人在第1次内战中曾是英国议会军的盟友,但是,随着英国革命的深入发展,苏格兰长老派右翼转而支持查理一世。(见阿盖尔公爵词条下的阿盖尔第八伯爵)1648年4月,苏格兰议会向英国议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允许国王返回伦敦,解散独立派和其他民主教派等。苏格兰人企图乘议会军被牵制在南威尔士和英格兰东部之机,挥师南下,直奔伦敦,把查理一世重新扶上王位。但汉密尔顿指挥的苏格兰军主力,多为新征入伍的士兵,训练差,装备缺,加之门罗指挥的另一支苏格兰军未能及时与之会合,因此,苏格兰军队推进速度十分缓慢,克伦威尔因此赢得了时间。

内战结束

克伦威尔攻占了彭布鲁克后,立即率五六千人的精锐部队挥师北上,迎击苏格兰军。这是一次漫长而艰苦的行军。行军途中,大雨滂沱,士兵衣衫不整,靴袜磨破,但他们却毫无怨言。他们深知,他们是为正义事业而战,为反对专制王权而战。他们冒雨前进,从广漠荒凉的威尔士草原来到满布矿坑的北部山区。7月27日,克伦威尔的先头部队与兰伯特指挥的北部骑兵会合。8月5日,克伦威尔抵达诺丁汉,8日进入约克郡的道恩凯斯特,12日在里兹和约克城之间与兰伯特会师,比预定时间提前了6天。两军会合后,议会军总人数达到9000余人。

与此同时,苏格兰军队则沿西部大道,经坎伯兰、威斯特摩兰和兰开夏向南推进。由于部队行动迟缓,2.4万多人的兵力散布在里布尔河谷,南北伸展约十五六英里。当时,克伦威尔的军队就在附近,而且正在准备发动进攻。但汉密尔顿公爵却固执地认为克伦威尔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到这里。8月16日,他把大本营迁到里布尔河以北的普雷斯顿。

8月17日,克伦威尔首先向位于苏格兰军左侧的英国王军兰代尔部发起猛攻。兰代尔率部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顽抗,同时请求汉密尔顿增援。但汉密尔顿的援军迟迟未到。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议会军终于击溃王军。克伦威尔乘胜直扑苏格兰军,当时苏格兰军正在匆匆抢渡里布尔河,多数人已经过河,只有汉密尔顿率两团步兵、几营骑兵在河右岸掩护。克伦威尔立即率兵将河右岸的敌军击溃,并渡河追击。

次日晨,议会军继续追击苏格兰军。在距普雷斯顿15英里处的威根追上苏格兰军,克伦威尔立即率部插入敌阵,将其后卫部队切成数段,分而歼之。

议会军连战皆捷,士气大振,19日又继续穷追敌军。苏格兰军虽人数居多,但连战皆败,无心恋战。汉密尔顿率部退至沃林顿附近时,企图依托一条地形有利的山隘,突然杀个回马枪。双方进行了苏格兰军入侵以来最激烈的战斗。结果,克伦威尔军夺取了山隘,随后又夺占了沃林顿附近默西河上一座桥梁。苏格兰军因退路被断,陷入一片混乱,大部人马投降。汉密尔顿率少数残余退往斯特拉福德郡。

克伦威尔把追歼汉密尔顿的任务交给兰伯特,他本人则率部北上,跟踪监视退往边境的门罗指挥的另一支苏格兰军。8月25日,汉密尔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向兰伯特投降。至此,第2次内战以英国议会军粉碎苏格兰军和王军的进攻而告结束。

结论

英国内战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王权之间的大搏斗。通过战争,封建腐朽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专制王权被推翻,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确立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第2次内战结束后,根据议会的判决,查理一世于1649年1月30日被处死刑。同年2月,议会通过决议,废除上院和王权。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至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顶点。

英国内战在英国军事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是英国近代正规陆军创建之始。战争中创立的新模范军是新型的资产阶级军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陆军。新模范军在许多方面具有近代正规军的特色:军费由国家预算拨款,保证了军需物资的供应和官兵薪饷的支付;实行统一军服,统一编制,统一纪律;由总司令对全军实施统一的指挥,等等。议会颁布的强制募兵制是近代征兵制的雏形,它保证了新模范军有充足的兵源。

在战争中,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等人的指挥下,实行积极。进攻、力争主动的战略,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先后击败王军和苏格兰入侵军,保证了革命的胜利。需要指出的是,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虽然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在英国内战中起到了领导作用,但广大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则是革命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是新模范军的基础,而且还以组织民兵、自发的武装等形式给议会军以巨大的支援。

英国内战中涌现出的杰出将领克伦威尔等人在骑兵战术的运用上颇有创新,主要表现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以骑兵实施长途奔袭。第2次英国内战中,苏格兰军利用英国议会军被牵制在南威尔士和英格兰东部之机,企图挥师南下,直取伦敦。当时,议会军处境极为不利。克伦威尔在攻占彭布鲁克后,率精锐骑兵从南威尔士直奔英国北部,经过近1个月的长途行军,突然出现于苏格兰军的翼侧,迫其陷入被动。另一方面是骑兵横队战术的创新。骑兵横队战术是三十年战争期间由瑞典人创造的。其主要特点是,将骑兵列成三四排的横队,对敌军翼侧实施快速迂回,以一次猛烈的突击击溃敌军。这一战术曾经在三十年战争中被广泛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缺陷是一次冲锋结束后,胜利者就四散追击或奔向敌方营地去掳取物资和辎重。骑兵在一次冲锋胜利后就难以重新聚拢,形不成新的突击拳头。而克伦威尔的骑兵经过严格的训练,虽然也采用横队战术,但他们所依靠的是优势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一次)中击。他们在训练中学会了听令止步、旋转、成一个集团或几个小队作战,成为灵活而又坚强的战斗群体。在战斗中,他们快速而又有条不紊地向敌冲击,胜利后能重新集结起来,向敌步兵或另一侧敌骑兵实施侧后攻击。在马斯顿草原之战和纳斯比之战中,克伦威尔的骑兵战术与鲁珀特亲王的骑兵战术形成鲜明的对照。

总之,议会军之所以能战胜王军和苏格兰入侵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议会军一方进行的是正义战争,力量对比上占优势等客观原因之外,议会决定创建正规军和克伦威尔等将领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等主观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朝复辟

王朝复辟

1658年9月克伦威尔去世。此后,在高级军官和议会之间展开争夺权力的斗争,国内政局动荡。驻扎在苏格兰的蒙克将军率军回到伦敦,并与亡命法国的查理·斯图亚特达成复辟协议。1660年4月4日查理-{发}-表《布雷达宣言》 ,表示宣言发布后40天之内向国王表示效忠的一切革命参加者,可予宽大赦免。1660年5月查理回到伦敦登位,即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5年查理二世死后,其弟詹姆斯继位,即詹姆斯二世。

光荣革命

1688年,辉格党和托利党发动光荣革命,废黜詹姆斯二世,迎接其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到英国来,尊为英国女王及国王,即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君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