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广东省辖地级市,特大城市,东莞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西北接广州市,南接深圳市,东北接惠州市,全市陆地面积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2.57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1年东莞市常住人口为1053.68万人。[61]截至2020年6月,东莞市下辖4个街道、28个镇。

东莞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立县,初名宝安县,隶属东官郡。[63]1988年1月,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东莞是推进与广州的港口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深圳都市圈城市之一、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是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珠江三角洲东岸中心城市。是中国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

东莞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粤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的粤剧之乡。东莞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曾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等称号。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东莞排名第3。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2021年,东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55亿元,同比增速超过8.2%。[58]

中文名

东莞

邮政区码

523000

别名

莞城

地理位置

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

面积

2460.1平方千米(陆地),82.57平方千米(海域)

方言

粤语-莞宝片-东莞话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769

政府驻地

南城街道鸿福路99号

下辖地区

4个街道,28个镇

车牌代码

粤S

外文名

Dongguan

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火车站

东莞站、东莞东站、东莞南站、虎门站、常平站

著名景点

孙中山先祖故居

所属地区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

行政区划代码

441900

城区主干道

东莞大道、环莞快速等

学校

广东医科大学

所属省

广东

人口

1053.68万人(2021)

GDP

10855亿元(2021年)

历史沿革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立县,初名宝安县,隶属东官郡。

唐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东莞县,县治从芜城(今宝安南头)移至到涌(今莞城)。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分东莞县的香山镇立香山县(今中山市)。

明万历元年(1573年)析东莞县守御千户所、编户五十六里立新安县(今深圳市)。

民国期间,东莞县先后隶属广东省粤海道、粤中行政区、第一行政区和第四行政区。

1949年10月17日,东莞县全境解放,属东江行政区管辖。

1950年3月,属珠江专区。1952年,珠江专区撤销,属粤中行政区。

1956年2月,粤中行政区撤销,属惠阳专区。

1958年11月,东莞县短期隶属广州市。

1959年1月,划归佛山专区。

1963年6月,复属惠阳专区。

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东莞县改设为东莞市(县级),仍属惠阳地区。

1988年1月,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63]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共3张东莞六片区分布

1985年1月,东莞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消东莞县,建立(县级)东莞市。

1986年,东莞市开始撤区公所建镇,实行镇辖村体制。

1986年2月24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撤销东莞市莞城镇和篁村区、万江区、附城区等3个区公所,设立东莞市城内区街道办事处、城外街道办事处、万江区街道办事处、附城区街道办事处、篁村区街道办事处5个街道办事处。

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东莞市是当时全国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直属广东省。7月东莞市莞城区人民政府筹备组成立,作为正县级单位(东莞成立地级市之后计划成立的第一个区,后被有关部门反对,设区计划夭折),管辖城内区街道办事处、城外区街道办事处、附城区街道办事处、篁村区街道办事处和万江区街道办事处5个科级街道办事处。

2000年3月,撤销附城区街道办事处,设立东城街道办事处。

2001年10月,撤销篁村区街道办事处,设立南城街道办事处。

2002年1月,撤销1988年1月分设的城内街道办事处、城外街道办事处,合并重新设立莞城街道办事处。

2002年11月,撤销万江区街道办事处,设立万江街道办事处。

至2011年9月东莞市下辖28个镇和4个街道;各镇(街道)共下辖383个村和214个社区。村下辖若干村民小组,社区下辖若干居民小组。东莞实行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行政区管理;镇行政管理机构为镇人民政府,街道行政管理机构为街道办事处;村行政管理机构为村民委员会,社区行政管理机构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东莞市下辖4个街道、28个镇: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莞城街道、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樟木头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大岭山镇、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望牛墩镇、中堂镇、高埗镇,中共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人民政府驻东莞市南城街道胜和社区鸿福路99号。

区划详情
镇(街道)村、社区(个)村名称社区名称
莞城8东正、市桥、北隅、西隅、罗沙、博厦、兴塘、创业
石龙10西湖、忠维、林屋、蒲溪、新维、王屋洲、黄家山中山东、中山西、兴龙
虎门30虎门寨、东方、则徐、大宁、树田、白沙、沙角、怀德、博涌、镇口、村头、新联、九门寨、居岐、金洲、南面、北栅、小捷滘、北面、陈村、东风、武山沙、黄村、南栅、龙眼、宴岗、赤岗、路东、新湾、民泰
东城23岗贝、花园新村、东泰、温塘、桑园、周屋、余屋、鳌峙塘、峡口、柏洲边、上桥、下桥、樟村、梨川、堑头、主山、石井、同沙、光明、牛山、立新、火炼树、星城
万江29万江墟、万江、石美、莫屋、拔蛟窝、黄粘洲、蚬涌、谷涌、小享、滘联、上甲、新村、新谷涌、共联、水蛇涌、大莲塘、牌楼基、严屋、大汾、流涌尾、金泰、曲海、坝头、胜利、官桥滘、简沙洲、新和、新城、坝新
展开表格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东莞,其名源于“江畔莞草”,因地处广州之东,境内盛产莞草而得名。介于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之间。最东是清溪镇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惠阳区接壤;最西是沙田镇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番禺区、南沙区隔海交界;南北最大纵距46.8千米,最北是中堂镇大坦村,与广州市黄埔区和增城区、惠州市博罗县隔江为邻;最南是凤岗镇雁田水库,与深圳市宝安区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市至深圳市经济走廊中间。西北距广州市中心区59千米,东南距深圳市中心区99千米,距香港中心区140千米。东西长70.45千米,南北宽46.8千米,全市陆地面积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2.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罗浮山断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东莞控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公里,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40]

气候特征

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2005-2009年,年平均气温为23.1℃。最暖为2006年,年平均气温为23.6℃;最冷为2008年,年平均气温为22.7℃。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出现在2006年8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1℃(出现在2008年12月23日)。日照时数充足,2005-200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其中,2009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2006年,仅有1558.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5%。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2005-2009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最多为2008年,年雨量2074.0毫米;最少为2009年,只有1547.4毫米。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

水文

石马河

东莞市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水。市境96%属东江流域,东江干流自东北角惠州市惠城区、博罗县之间入境后,沿北部边境自东向西行至桥头镇新开河口。有发源于深圳市宝安区的石马河流入,至企石镇有企石河流入。至石龙镇分出东江南支流后,东江北干流续流至石滩,与来自增城市的支流汇流,经石碣镇、高埗镇、中堂镇、麻涌镇的大盛村注入狮子洋;东江南支流斜向西南,在峡口社区接纳来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峡口以下有三支较小的支流牛山水、蛤地水和小沙河,自东向西汇,入流经石碣镇、莞城街道、道滘镇、厚街镇、沙田镇于泗盛注入狮子洋。东江北干流与南支流之间为东江三角洲的河网区。植被

东莞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为南亚季风常绿阔叶林,组成种类多样而富于热带性,主要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大戟科、桃金娘科、杜英科、山矾科、梧桐科等种类组成,其中大多数是热带亚热带分布种,较常见的有樟树、阴香、铁冬青、假柿树、鸭脚木、蒲桃等。东莞植被主要分为常绿针叶林,林下植被常见有桃金娘、椭圆叶豺皮樟、岗松、纤毛鸭嘴草、乌毛蕨、鹧鸪草、蜈蚣草等;针阔叶混交林,林下植被主要有野漆、椭圆叶豺皮樟、三桠苦、山乌桕、鬼灯笼和乌毛蕨、芒箕等;典型常绿阔叶林,常见种类有红花荷、蕈树、黄樟、黄杞、青冈栎、网脉山龙眼等;季风常绿阔叶林,常见种类有鸭脚木、乌榄、樟树等;常绿灌丛,常见种类有鸭脚木、银柴、鼠刺、桃金娘等。在全市山地、丘陵及未经开垦的岗地植被以人工林和次生林群落占优势,林下以灌木、蕨类植物或草本为主,沟谷等较为阴湿的山地多见攀缠植物。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东莞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体型较大的野兽多栖息在东南山区,一般兽类出没于平川、丘陵。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134种)、甲壳类和多种贝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树类114种、竹类23种、内陆水域水生维管束植物48种,水果类40多种、野生中草药89种。内陆水域中常见的浮游生物共8门110属。

矿产资源

东莞市内已知矿产有Ⅶ类19种,矿床点66处。其中金属矿产Ⅲ类8种,矿床点34处:黑色金属矿产10处(铁矿点9处,钛铁矿1处),有色金属矿产23处(铜矿点4处、铅锌矿点4处、钨矿点10处、锡矿点4处、钛矿点1处),贵金属黄金矿化点1处。非金属矿产Ⅵ类11种32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9处(耐火粘土4处、泥炭土4处、石油1处),化工原料矿产14处(黄铁矿点6处、重晶石矿点3处、钾长石矿点4处、石盐矿点1处),建材非金属矿点3处(水泥灰岩2处、水泥粘土1处)。主要分布在东莞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矿产分布分散,无规律。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末,东莞户籍人口251.0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03万人,出生率为16.69‰;死亡人口1.06万人,死亡率为4.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3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46.4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9.5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92.10%。

东莞常住少数民族总数约为40.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000多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比例约2.3%,55个少数民族齐全。常住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壮族,数量将近18万人;其次是苗族,人数6万多人;再次是土家族,人数约4万人;瑶族、侗族和布依族,人数均约2万人。东莞市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数将近9000人。其余少数民族的具体人数情况如下:彝族1万多人;白族、黎族、仡佬族、朝鲜族均为3000多人;仫佬族、满族均为2000多人;傣族、哈尼族、佤族、水族、蒙古族、土族、毛南族、畲族均1000多人;藏族、傈僳族、拉祜族、阿昌族、羌族、景颇族、布朗族均在1000人以下100人以上;纳西族、赫哲族、京族、普米族、怒族、高山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独龙族、锡伯族、德昂族均在100人以下;门巴族、俄罗斯族、裕固族、基诺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人数最少,均在10人以下。

东莞市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塘厦、长安、凤岗、虎门、寮步、大岭山等镇。其中塘厦镇少数民族人数最多,有4万多人;其次是长安,有3万多人;而凤岗、虎门、寮步等镇人数均超2万人。其余镇(街)少数民族人数平均在1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东莞市少数民族人口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人口流动性大,分布广泛。东莞市外来少数民族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主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占比45.3%;其次是贵州省,占比18.7%;再次是湖南省和云南省,占比分别为14%和8%;其余省市共占比约14%。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莞市常住人口为10466625人。是我国14个特大城市之一。[39]

截至2021年东莞市常住人口为1053.68万人。[61]

2022年1月11日,东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东莞成为人口超千万的城市。[59]

政治

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

国家

结好时间

哈特福德市美国2001-02-22
北海市中国2004-12-22
萨洛尼卡市希腊2008-10-24
牙山市韩国2012-07-24
坎皮纳斯市巴西2013-04-22
展开表格

经济

综述

2018年,东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9.91亿元,增长9.8%。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5.41亿元,增长14.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3.63亿元,公共安全支出97.11亿元,教育支出155.43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21亿元。全年全市税收总额2263.69亿元,增长14.1%。

依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东莞市统计局对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主要结果为:2018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为8818.11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539.51亿元,增幅为6.5%。修订后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5.83亿元,比重为0.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960.40亿元,比重为56.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831.87亿元,比重为43.5%。

2019年,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9482.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4%,增速高于同期全国(6.1%)、全省(6.2%)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48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5361.50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4092.52亿元,增长7.2%。

2019年,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9482.50亿元,比2018年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48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5361.50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4092.52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比例为0.3:56.5:43.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4.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1%,金融业增长12.7%,房地产业增长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2507元,增长6.6%,按平均汇率(6.8985)折算为16309美元。

2020年,广东省人大代表、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在参加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十三五”期间,东莞GDP从6000多亿增至9650亿,年平均增速超过6.5%。

2020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5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27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5193.09亿元,下降0.9%;第三产业增加值4426.83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比例为0.3:53.8:45.9。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9%,批发和零售业下降6.4%,住宿和餐饮业下降19.6%,金融业增长9.9%,房地产业增长8.8%。

2020年末,全市工商登记注册户数134.1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8.3%。其中,企业工商登记62.38万户,增长11.3%;个体户登记71.66万户,增长5.8%。私营企业登记户数增长较快,增长11.8%。

2020年,全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4.68亿元,增长3.2%。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3.67亿元,下降2.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8.57亿元,公共安全支出119.30亿元,教育支出203.50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22亿元。全年全市税收总额2153.19亿元,下降0.6%。

2021年9月,东莞确定为组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广东城市群。[42]

2021年,东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55亿元,同比增速超过8.2%。[58]

第一产业

2018年,东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21亿元,比2017年增长6.6%。其中农业产值30.08亿元,增长11.3%,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6.7%;林业产值0.32亿元,下降9.5%,占0.8%;牧业产值0.62亿元,下降66.0%,占1.6%;渔业产值6.88亿元,增长10.5%,占17.5%;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31亿元,增长0.5%,占3.3%。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3.61万亩,其中水果种植面积19.3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0.58万吨,增长22.0%;蔬菜产量40.01万吨,增长2.0%;水产品总产量4.60万吨,增长1.0%;生猪出栏1.44万头,下降57.6%;家禽出栏101.92万只,下降71.0%。

截至2018年,东莞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16家、农业龙头企业37家(其中省级20家,国家级3家)、有效期内的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达53个(含林业、渔业)。

第二产业

东莞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全球500强企业45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多家,投资者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诺基亚、雀巢美极、三星、生益科技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其中全球100强企业有1家,500强企业有4家,境外上市公司有8家。其中包括美国的杜邦、瑞士的雀巢、荷兰的飞利浦、德国的赫司特、法国的汤姆逊、韩国的三星、日本的日立、新日铁、索尼、住友金属、京瓷、柯尼卡美能达、电产三协、英国的太古集团、芬兰的诺基亚以及中国香港的伟易达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驻并定为总部。

2018年,东莞规模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04.5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重工业增加值2489.47亿元,增长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3.8%;轻工业增加值1415.10亿元,增长2.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6.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2706.7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工业四个特色产业增加值340.43亿元,下降1.0%。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6%。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2.7%,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6.7%,石油化工产业下降3.6%,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1.0%,新材料制造业增长3.3%,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增长6.6%。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其中,纺织服装业下降0.4%,食品饮料业增长13.7%,家具制造业下降8.0%,建筑材料业增长16.2%,金属制品业下降1.5%,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43.9%。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35.97亿元,增长46.6%;施工面积1255.12万平方米,增长32.5%;竣工面积486.85万平方米,增长19.6%。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3.11万元/人,增长7.5%。

第三产业
  •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东莞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8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5.8%。按注册类型分,内资经济投资1511.92亿元,增长8.1%;民营经济投资1167.13亿元,增长1.8%;外资经济投资299.50亿元,下降4.7%;其中,港澳台经济投资185.54亿元,下降3.9%。

东莞

从产业投向看,投资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投资610.28亿元,比上年下降5.7%;第三产业投资1201.14亿元,增长12.8%。基础设施投资312.61亿元,增长17.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3%;工业投资610.36亿元,下降5.7%。先进制造业投资362.61亿元,下降2.8%,比重为20.0%;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268.77亿元,下降3.5%,比重为14.8%。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36.79亿元,比上年增长4.9%。商品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21.66万平方米,下降2.9%;竣工面积382.83万平方米,下降18.7%。新建商品房网上签约销售面积728.46万平方米,下降10.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506.83万平方米,下降8.9%。新建商品房网上签约销售金额1235.38亿元,下降3.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金额906.00亿元,下降1.6%。

  • 国内贸易

2018年,东莞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31.22亿元,比上年增长4.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48.24亿元,增长3.3%。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5.6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478.57亿元,增长4.9%;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27.04亿元,增长31.6%。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2721.85亿元,增长8.2%;餐费收入183.76亿元,增长7.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715.44亿元,增长8.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90.18亿元,增长7.5%。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3%,饮料类增长36.2%,烟酒类增长14.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4%,日用品类增长33.4%,汽车类下降3.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7.9%。

  • 对外经济

2018年,东莞全年进出口总额13418.70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进口5463.06亿元,增长4.3%;出口7955.64亿元,增长13.3%。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4801亿元,增长14.3%。一般贸易出口4094.57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加工贸易出口3571.30亿元,下降3.8%;保税物流出口288.15亿元,增长19.1%;其他出口1.62亿元,下降91.2%。对亚洲出口3961.20亿元,比上年增长7.4%;对北美洲出口1821.66亿元,增长11.2%;对欧洲出口1635.44亿元,增长28.0%;对拉丁美洲出口325.86亿元,增长32.7%;对大洋洲出口111.41亿元,增长21.0%。

2018年,全年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400宗,合同外资金额23.8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6%。实际利用外资13.61亿美元,下降20.8%。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9.36亿元,下降15.8%,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8.7%。

  • 旅游

2018年,东莞有星级酒店31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4家。全市旅行社163家,全年接待国际及港澳台游客401.9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0.4%。其中接待外国游客111.09万人次,下降1.3%;接待港澳台游客290.82万人次,下降0.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30亿美元,增长2.1%。全年接待国内游客4031.96万人次,增长7.9%。旅游总收入529.37亿元,增长8.3%。全年东莞组团外出旅游163.42万人次,增长0.7%。其中,国内旅游148.76万人次,增长1.2%;出境旅游14.66万人次,下降4.8%。

  • 金融

2018年,东莞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年末全市各类金融机构154家,其中银行类机构43家(含1家代表处,1家法人信托机构,3家独立挂牌信用卡中心),保险类机构64家,证券期货类机构47家。上市公司45家,后备上市公司2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29家。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415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656.01亿元,增长9.6%。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8209.70亿元,增长17.5%。在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3046.26亿元,增长13.3%;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8.23亿元,增长407.9%。

全年股票总成交额18403.65亿元,比上年下降13.7%。年末保证金余额105.49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9.3%;开户数达112.69万户,增长18.5%。

全年全市各类保险保费收入489.43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2.73亿元,增长14.8%;人寿险保费收入346.69亿元,增长0.8%。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22.12亿元。其中,机动车保险赔付63.77亿元;非车险赔付10.95亿元;人身险赔款支出13.89亿元;满期给付28.14亿元;死亡医疗给付5.37亿元。

交通

公路869次播放01:39东莞交通到底有多牛?今天带你们去看看

东莞市公路交通十分发达,107国道、广园快速路、东部快速干线、环莞快速路、广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莞佛高速公路、常虎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和从莞深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南北,境内4条主干公路和13条联网公路均为一级公路。截至201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26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13.6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一。拟建的花莞高速公路拉近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同东莞的距离,在建的番莞高速公路将使过江交通更为便利,在建的河惠莞高速公路未来将继续拉近东莞和粤东北地区间的距离。2019年完成虎门二桥、莞番高速沿江高速至广深高速段、从莞高速约场北互通工程建设,其中虎门二桥5月1日前建成通车,实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水平明显提升。

汽车客运站场:东莞市现有客运站场47个,其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9个,三级站3个,四级站8个,简易站场(含专线发车点)26个。站务量为日发班次3300班,日过往班次580班,2001年日均发送量13550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83%。

物流中心:东莞保税物流中心、龙骏物流中心、南方物流中心、利沣物流中心。

铁路

东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城市,拥有多条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设有国家一类客货口岸常平站。

干线铁路

截至2018年,途经东莞市的干线铁路有广九铁路、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深茂高速铁路(在建)、赣深高铁(在建)。

城际铁路

截至2018年,途经东莞市的城际铁路有广深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广惠城际铁路(莞惠段)。

主要车站

截至2018年,东莞市境内的主要长途火车站和城际火车站有东莞站、东莞东站、虎门站、常平站(东莞铁路口岸)、常平南站、常平东站、虎门南站(在建)、东莞西站(在建)、塘厦站(在建)。

航运

东莞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历来就是中国南方的重要门户,溯珠江而上,可分别通达粤东、粤北、粤西乃至广西等地。主要港口——虎门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每天都有客货轮直达香港,虎门港已建成2000吨级至35000吨级泊位11个,设计能力600万吨,同时,还有莞城港区、石龙港区和中堂、望牛墩、麻涌、新民、洪梅等一批水路进出口货物装卸点。

东莞市境内拥有航道82条,可通航里程798公里。主要航道有东江干流、东莞水道、太平水道、麻涌水道、中堂水道、倒运海水道、大汾北水道和寒溪水水道。其中东莞水道1993年由7级航道改造为4级航道,可通航500吨级以下船舶。拥有河口海岸线53公里,万吨级轮船可沿珠江口狮子洋水道进入虎门、沙田、麻涌三镇。

航空

东莞的服务机场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根据远期规划,将完善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国际复合型门户枢纽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及粤西国际机场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其他支线机场为补充的全省民用机场布局。到2015年末,广东民用机场之间协同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约一亿人次。

公共交通

东莞公共交通始于民国18年,建恒公司经营惠州—樟木头的公路汽车运输,至新中国成立时期,东莞县有客车13辆。东莞公路汽车运输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复兴,20世纪60年代的客运车辆车况非常简陋,车厢用木板围成,车辆动力不足爬坡艰难。文革期间,萌芽状态的公共交通陷入停顿,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逐步恢复。1986年东莞撤县建市,当年底,交通局出资买来4辆中巴车,开通了两条线,东莞主城区内的公交系统开始营运。1989年11月,时任东莞市长郑锦滔组织召开市长联席会议,讨论建立专业化公司来运营公交,公司命名为“东莞市公共汽车公司”。2003年12月,崭新的城巴第一次运行在东莞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东莞才开始拥有真正意义的城市公交。2019年12月底,东莞非纯电动公交车全部退出运营。截至2020年10月27日,全市在运营的6330辆公交车全部实现纯电动化。

东莞市将全市公交线路划分为城区片区、滨海湾片区、松山湖功能区、东部公交运营区、水乡片区5个公交片区。片区划分:城区片区包括莞城、东城、南城、万江、石碣、高埗;滨海湾片区包括滨海湾新区、虎门、长安、厚街、沙田;松山湖功能区包括松山湖、石龙、寮步、大岭山、大朗、横沥、东坑、企石、石排、茶山;东部公交运营片区包括常平、黄江、谢岗、桥头、塘厦、凤岗、清溪、樟木头;水乡片区继续维持麻涌、中堂、洪梅、望牛墩、道滘。

  • 电车

中心城区、松山湖、水乡片区共规划3条线路,总规模达到47千米。远期中心城区将形成“双中心放射+环状”的开放式网络结构,规划线路8条。(更新于2015年3月19日)

中心区:设站21座,平均站间距约600米,换乘节点为东城站、莞太路站、西平站,总长12千米。

松山湖:主要是联系松山湖、寮步与市中心,换乘节点为东城站,总长23千米。

水乡片:主要联系洪梅、望洪、望牛墩等片区,有望洪枢纽、望牛墩站两大换乘节点,总长11.9千米。

  • 轨道交通

东莞轨道交通规划保留原《东莞市轨道建设规划》中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的线位方案,优化调整4号线线位,增加4号线支线,衔接深圳城市轨道4号线,远期预留增加5号线、6号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307.8千米,共设置车站84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8座,途经32个镇区。2016年5月27日,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标志着东莞正式迈入地铁时代。

东莞地铁
运营线路在建线路待建线路
东莞地铁2号线东莞地铁1号线东莞地铁4号线
——东莞地铁3号线东莞地铁5号线
————东莞地铁6号线
————东莞地铁7号线
展开表格

社会

教育

截至2018年,全市幼儿园1125所,比上年末增加48所;其中省、市一级幼儿园540所,增加20所。全市小学328所,在校学生80.35万人;本市户籍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全市初中198所(不含完全中学),在校学生24.97万人;本市户籍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41%。全市普通高中42所,在校生8.27万人;中职学校28所(含技工学校7所),在校生8.23万人。全市普通高等院校9所,在校学生12.14万人;全年普通高等院校共招收本科、专科学生3.31万人,毕业生2.85万人。[4]

2020年3月2日,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大朗分局发布:东莞将迎重量级高校落户,香港城市大学初步选址获公示。[5]

2020年8月5日,入选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名单。[14]

东莞市主要中学及高等院校
类别学校列表
重点中学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
东莞高级中学东莞实验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莞市光明中学东莞市石龙中学
东莞市虎门中学东莞市万江中学东莞市常平中学
展开表格科学

截至2018年,全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40家,总数预计达5798家。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97030件和6598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4674件,比上年增长20.9%,占专利申请总量的25.4%,数量排全省第4位;发明专利授权量为6716件,增长35.2%,数量排全省第3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2698件,增长47.5%,数量排全省第2位。全市各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98家,累计总数达60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96家,市级20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累计总数达58家,其中省级25家,市级33家;引进省级创新科研团队立项6个,总数达36个;市级创新科研团队38个;科技企业孵化载体111家,其中国家级15家;众创空间74家。大力推进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等工作,推动15家签约银行为1113家企业发放贷款1794笔,贷款金额达86.06亿元,推动163家企业购买科技保险,保额202.24亿元。[4]

文化事业

截至2018年,全市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33个,公共图书馆607个,公共电子阅览室582个,公办博物馆17个,民办博物馆31个,文化广场755个,电影放映单位140个。全市公共广播节目42套,公共电视节目40套。全年共发行报纸7157.47万份,其中《东莞日报》5697.34万份。电影放映161万场次,观众2400万人次。[4]

国家一级图书馆:东莞图书馆。

体育

截至2018年,东莞市运动员共获得220枚金牌、160枚银牌、158枚铜牌。其中夺得全国赛金牌84枚、银牌40枚、铜牌47枚;广东省赛金牌125枚、银牌115枚、铜牌110枚。全年举办全市全民健身活动788次,参加人数65.67万人次。全市有各类体育运动场地15375个(座),其中体育场570个,体育馆181座,灯光篮球场5705个,健身路径1464条,室外游泳池546个,室内游泳池74个,室外羽毛球场1419个。全市有体育彩票发行网点1551个,销售总额19.92亿元,体彩公益金1.44亿元。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全市医疗机构2681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6个,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2576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5.43万人,医疗机构实有病床3.11万张。全市门诊量7031.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住院量103.77万人次,增长5.0%。

人民生活

截至2018年,全市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31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21元,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77元,增长11.0%。

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5883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2.7%,其次是人均财产净收入,达8766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8%。

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209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675元,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355元,增长9.8%。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9%,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1.6%,农村为36.5%。

社会保障

截至2018年,全市参加各类社会保险2510.87万人次,其中基本医疗保险583.30万人次,养老保险人数597.24万人次,失业保险418.67万人次,工伤保险437.48万人次。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656.77亿元,保险基金总支出312.17亿元;年末社会保险基金累计余额2092.56亿元,上年保险基金结余1747.95亿元。

年末全市有收养类福利事业单位44个,其中社会福利院1个,社会福利中心1个,敬老院31个,敬老院供养老人1490人。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收养2497人,全年社会救济8805人。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4590.4万元,慈善基金结余37754.02万元。全市纳入“五保户”对象有782人,“五保户”费用支出1324.6万元。

通信传媒

截至2018年,全市全年完成邮电业务(含快递)收入365.01亿元,比上年增长8.9%。邮政发送信函8856万件,邮政快递包裹4183万件,邮政汇款金额3.94亿元。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31.2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92.7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11.80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187.64万户,增加13.28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81.52万户,增加10.15万户。[4]

法治建设

2020年7月31日,广东省东莞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文化

语言

东莞市境内流行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使用粤方言区域面积和人口均占全市大部分。在32个镇街中,纯使用粤方言镇(街)有石龙、长安、沙田、洪梅、道滘、麻涌、万江、中堂、望牛墩、石碣、高埗、大朗、寮步、茶山、企石、石排、常平、横沥、东坑、桥头20个;莞城、东城、南城、厚街、虎门、大岭山、塘厦、黄江、谢岗9个镇(街)大部分讲粤方言(莞城只有1个300多人的罗沙上岭村讲客家话);清溪镇和凤岗镇大部分讲客家方言;樟木头镇则纯讲客家方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画

明代东莞茶山人张穆是岭南历史上杰出的画家,少年时倜傥任侠,工诗画,性好养马,曾用百金买名马,取名曰“铜龙”、“鸡冠赤”,饮食坐卧不离马侧,深谙马的生理习性,故擅长画马。他曾多次游衡岳,泛湖湘,入留都,历吴越,所作的纪游诗多奇杰可诵,海内很多名士都曾与他交游。张穆不但擅于画马,还擅于画鹰、画兰、竹、水仙,旁及篆刻。广州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均藏有他的画幅,东莞博物馆也藏有他的十二开杂册,皆为传世珍品。明末清初是岭南书坛大放异彩的时期。崇祯年间东莞的王应华,书风独特,于雄肆之中,极抑扬顿错之致,是明代岭南书坛一大家。清代东莞的绘画,受岭南画派先驱居巢和居廉的影响,注重写生,吸收西方素描运用色彩的技法,为岭南画派的奇葩。

曲艺

东莞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广府方言演唱的粤曲、粤剧在东莞有悠久历史,它是本土民间音乐吸融中原文化,并借鉴西方演奏技巧的产物,现为当地民间流传最广的地方音乐和戏剧,东莞素有粤曲、粤剧之乡的美誉。

戏剧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艺术之一。粤剧在东莞同样深受群众的喜爱,著名粤剧大老倌卢启光等广东粤剧名家常到东莞城乡登台演唱和传艺。长安镇业余粤剧团还于2002年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大型粤剧《思源》。作客东莞,可不要错过一睹“南国红豆”风采的机会。

龙舟

东莞中堂“龙舟景”,指的是龙舟场景,是当地人对重大民俗活动的描述和称谓,也叫“趁景”。中堂镇每年的“龙舟景”民俗文化活动始于农历五月初,收“景”于月底。在“龙舟景”期间,镇内20个村(社区)中,先后已成“景日”的就有9个村(社区)。500年来,扒龙舟这一民俗传承了龙的脉息,龙舟满载着吉祥之愿,在东江上游弋生辉,已成为这里最重要的大型民俗活动。2006年,中堂镇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中国龙舟之乡”称号。2008年,中堂的龙舟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使这项民俗活动更加持久和进一步传承下去,2004年,中堂镇政府一次性投入3000多万元兴建了龙舟广场,2008年又投入近千万元兴建了一个国家级龙舟赛场。

醒狮

东莞醒狮始源于明代,每遇喜红庆典、逢年过节,民间必舞狮祈求平安吉祥,但主要分布在东莞市的石排、大朗、长安、虎门等乡镇,尤以石排镇中坑村的醒狮为代表。东莞的狮具造型,特别注重不同色彩的装饰,寄寓不同的象征意义。如早期有黑狮、红狮、银狮,据说分别代表张飞、关公和刘备,并显示三人的不同性格,黑狮威猛,红狮凝重,银狮温和。后来又增添了金狮,也叫太狮,用于迎宾或隆重的交往礼仪以象征祥和。中坑村则以红狮象征喜庆,黄狮象征和谐,银狮象征财富,黑狮象征武术功夫,而且都装饰得十分鲜艳华丽。

东莞狮舞主要采用南拳武功的步法,落地稳固,刚劲有力。动作刻意模仿真狮,走、跑、跳、滚及抖毛、洗须、舔身等,均显得生动逼真;有出洞、下山、过桥、饮水、采青、醉睡、醉醒、上山、玩球、大头佛戏狮等多个舞段,其中采青是高潮,分“采高青”和“采地青”,“采地青”又有富于地方色彩的水青、蟹青、桥底青、拆字青等多种。近10多年来,又发展了“高桩狮”、“梅花桩狮”和“狮子走钢丝”等高难度的狮舞表演。

东莞狮舞在石排镇有着最为广泛的群众性,是当地历久不衰的民间艺术活动,而中坑村又最能体现东莞狮舞的特色和传承发展。该村醒狮队在1996年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舞蹈大赛中表演的“踩高桩”,一举获得了唯一的特别大奖。1997年中坑村被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0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醒狮舞蹈)之乡”。

民歌

东莞清溪、樟木头等镇的客家人唱山歌早就有名,每逢节日,经常举行各类山歌表演或比赛,热闹非凡。

风俗民情

1958年,东莞被誉为全国第一个“游泳之乡”;2000年1月,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东莞沙田镇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称号;道滘被国家文化部誉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莞石龙镇被誉为“举重之乡”;东莞的石排镇中坑村和长安镇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醒狮舞蹈艺术之乡”,此外,清溪镇、樟木头镇均是闻名中外的麒麟艺术之乡。

东莞民间以动物造型的舞蹈丰富多彩,有龙舞、凤舞、狮子舞、麒麟舞和貔貅舞特别是狮子舞,技术精湛,演技非凡,扬威四海,长安镇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狮之乡”。每年元宵节,全市数百台醒狮、金龙、彩凤、麒麟参加大型群狮贺元宵活动,城内万人空巷。

每年六月底至七月初,正值桂味、糯米糍等优质荔枝成熟季节。东莞各镇街均以佳果迎接四方来宾,举行欢庆活动,共庆丰收,共聚友谊。东坑“卖身节”—“翻身节”—“泼水节”。

东莞龙舟队曾多次在本地、香港、澳门、加拿大及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举行的国际龙舟比赛中夺得金杯。沙田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之乡”。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十五,石龙及水乡各镇街连续举行一系列龙舟比赛,成为东莞一景。

洪梅广东花灯节入选广东"一城一特"春节文化活动,花灯不是只有东莞才有,但广东省花灯节就永久落户东莞洪梅镇。洪梅镇是中国花灯之乡,有着悠悠久的历史花灯节着重发动群众参与,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花灯文化建设和传承,引导人民弘扬和传承花灯文化。广东省花灯文化节创办于2012年,已经是颇具规模的花灯展了,成为东莞市春节最具特色的活动。在东莞洪梅举办的省花灯文化节上,可以一次性看到来自全国各地不一样的花灯,活动现场还会有猜灯谜及现场体验制作花灯的乐趣。花灯节是在洪梅镇文化广场举行的,一般是农历年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欢花灯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了。[6]

旅游

5450次播放00:36东莞必玩十个地方,最后一名是……#我在广东过大年 #美食创作新星计划 #抖音探官成团吧 #抖音心动餐厅

东莞市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岭南古邑,名胜古迹甚多,东莞博物馆珍藏有村头遗址等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人文景观有著名古刹观音寺、金鳌洲塔和榴花塔、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袁崇焕故居、黄旗古庙等。[7]自然风景有仙鹅湖、石排燕岭、东莞植物园、清溪山水天地以及珠江口滨海秀色、稻海蕉林,荔红荷香,旗峰胜迹等。

国家A级景区

(4A)东莞松山湖景区(4A)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
(4A)东莞观音山森林公园(4A)东莞科技馆
(4A)华南MALL·欢笑天地(4A)龙凤山庄
(4A)粤晖园(4A)东莞香市动物园
(4A)东莞银瓶山森林公园(4A)东莞展览馆
展开表格

文物建筑

林则徐销烟池及虎门炮台旧址可园南社村古建筑群塘尾村古建筑群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村头村遗址金鳌洲塔燕岭古采石场遗址
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康王庙却金亭碑蒋光鼐故居
国殇冢迎恩门城楼榴花塔金刚经云石塔
陈莲峰墓宋皇姑赵氏墓熊飞墓余屋牌坊
李桤墓东莞县博物馆旧址海月岩东岳庙
展开表格

代表人物

明清以来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产生重大影响的32位东莞人,有彪炳史册的著名将领何真、罗亨信、袁崇焕、张家玉、林则徐、关天培、蒋光鼐、王作尧,有开宗立派的业界巨擘王宠惠、邓植仪、王吉民、谢志光、林克明、张松鹤、莫伯治、邓锡铭、毛炳权、李衍达,有独领风骚的学界泰斗陈建、伦明、居巢、居廉、容庚、容肇祖、张荫麟、邓白、何镜堂,还有体坛名宿陈镜开、时代精英王志东等等。[8]

年代

名单

古代

袁崇焕、陈琏、叶富、蒋光鼐、张荫麟、陈镜开、伦明、卢子枢、陈伯陶、邓尔雅、张伯桢、张敬修、邓白

近代

周大桂、王金城、刘学斌、张炳光、李旭亮、蔡达标、张佛恩、陈小凤、李建明、梁沛棠、叶志坚、王志伟、袁旭培、陈润光、卢汝滔、潘宇海、袁德宗、刘柏权、尹锦容、朱国基、陈淦波、陈健民、麦校勋、陈灿球、张绍日、麦彦桐、叶惠全、梁耀辉、李铸诚、何锐平、张玉其、陈成稳、李扬钦、罗锦耀、莫浩棠、莫志明、杨志茂、叶钦海、谭金荣、李惠文、邓文迪、林永春、邓予立、朱汉辉、卢家骢、孙秉枢、王仲铭、梁乃鹏、陈瑞球、陈永棋、陈永燊、陈永奎、何镜堂

现代

陈淑玲、香植球、香伟灿、香树辉、黄金富、梁麟、袁武、叶树林、方润华、赵泰来、赵树辉、廖焕辉、张瑜平、朱李月华、邓焜、邓焘、萧明、张细、蔡建中、方文雄、梁洁庭、叶志成、叶子轩、叶凤娟、王锦辉、王国强、李祖泽、陈万雄、王赐豪、王华生、王敏刚、王敏超、王焕生、周锡年、周埈年、周少岐、周启贤、周启邦、周湛燊、周国勋、周湛煌、叶若林、叶焕荣、温惠仁、温容兴、钟伟廷、许胜华、刘旺枝、蔡继光、蔡就胜、朱伟霖、王柏源、何耀棣、王振声、王公愚、陈鸿道、汪世忠、何焯辉、欧焕伦、任锦汉、王少强、杨宝玲、叶旭全、陈治海、赖国强、李锦全、黄焕枝、郑安国、王冠华、陈耀忠、吴少强、陈冠杰、罗建新、叶剑波、王时新、邓崇光、陈永昌、罗启仁、黄万顺等

获得荣誉

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东莞排名第3。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禁毒先进单位
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篮球城市
全国体育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9]
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城市东莞入围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展开表格
【世界最大羊毛衫生产基地】【第三届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名第一】【全球最大UPS制造基地之一】
【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城市创新能力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城市科学发展综合评价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全国首台散裂中子源落户东莞】【中子源国际合作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首届中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周】
【全国第一个服装设计制造基地】【国内首台多功能车载发电及压缩机组】【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研究院】
【东莞水道特大桥创国内建桥史四项第一】【全国地级市首艘海洋环境应急艇】【首个移动客户过千万的地级市】
【国内最大的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中国首条水下铁路隧道开凿】【全国最大汽配城】
展开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