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简称宜,襄阳下辖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东接随州、枣阳,南接钟祥、荆门,西邻南漳,北抵襄阳。总面积2115平方公里,2019年总人口61万。辖八个镇、两个街道办事处、一个工业园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宜城是全国粮食生产县(市)、基础教育先进市、文化先进市、科普示范市、民政工作先进市。

2018年,宜城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60.11亿元,可比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0.85亿元,可比增长2.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14.01亿元,可比增长7.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5.24亿元,可比增长10.3%。

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21年,襄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数据显示,宜城人口为469417人。

中文名

宜城

下辖地区

2个街道、8个镇

地理位置

襄阳市东南部

面积

2115平方公里

人口
方言

襄阳话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电话区号

0710

政府驻地

鄢城街道

外文名

Yicheng City

车牌代码

鄂F

邮政区码

441400

机场

襄阳刘集机场

火车站

宜城站

著名景点

楚皇城遗址

行政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湖北省襄阳市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省

湖北

历史沿革

宜城

宜城历史悠久。夏为巳国。

周为罗、鄀鄢地。

春秋时并于楚,为巳阝、鄀、鄢3邑。

秦时为鄢、巳阝、鄀3县,隶属南郡。

公元前192年(汉惠帝三年),改鄢县为宜城县。

748年(唐天宝七年)又改名宜城县,宋、元、清名因之。

1945年,为纪念抗日将领张自忠殉国,更名自忠县,隶属湖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7年12月以后,汉水以东地区隶属中共襄枣宜县。

1948年7月后,汉水以西地区隶属中共荆钟宜县。

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中共湖北省委撤销襄枣宜县、荆钟宜县,恢复宜城县建制,隶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

1983年,襄阳地区与襄樊市合并,宜城改属襄樊市,县政府驻城关镇。

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城县,设立宜城市(县级),以原宜城县行政区域为宜城市行政区域,由襄樊市代管。市政府驻鄢城街道办事处。

2021年1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宜城市设立龙头街道。[4]

地理环境

位置

宜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东界随州、枣阳,南接钟祥、荆门,西邻南漳,北抵襄阳。地处东经111°57′-112°45′,北纬31°26′-31°54′。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53公里,总面积2115平方公里。

地形

宜城[湖北省襄阳市下辖的县级市]

宜城版图呈“蝴蝶状”。整个地形变化有规律,当地称为“三山两水五分田”格局,汉水将全境自然分割为东西两大部分,以汉水为界,分别往东部西部呈平原、丘陵、山地变势,阶梯式延伸。

东西两面环山高起,中部河谷平原,北高南低,向南敞开。东部属大洪山余脉,北端山脉呈东西走向。南端多南北走向,微向西南倾斜,与襄阳、枣阳、随州交界处到汉江冲积平原为低山丘陵区。西部属荆山余脉,多呈南北走向,为丘陵区。

海拔在15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431.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4%,海拔在50至150米之间的丘陵面积1622.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6.8%;海拔在50米以下的平原面积5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8%。

气候

宜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冬冷夏热,陆性率64%,有典型的大陆气候特征。

境内各地年降水量在800至10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16.4天。降水分布趋势是东西山区多于中部丘陵平原区,北部少,南部多。历年自然降水状况大致是丰雨年、缺雨年和正常年各占三分之一。

日照时数多年平均为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为全省日照时数高值区。一年中日照最多的月份是8月,占56%,最少的是2、3月,占36%。

年平均气温15至16 ℃,境内各地年平均气温相差不过0.5℃。气温一般1月为最冷,平均2.6℃,7月最热,平均28℃。

水文

宜城市风光

境内河流,以汉水为主干,构成“扇形状”。汉水以东主要有莺河、落花河、牌坊河、响水沟、南洲河、麻雀河、连江河、黑石沟等支流,汉水以西主要有蛮河、木渠沟、碑河等。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03条,全长1096.3公里,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一级)9条,50至100平方公里(二级)7条,5至50平方公里(三级)87条。境内河流已开发57条,占河流总数的55.33%。汉江又称汉水,是长江最大支流。宜城境段,俗称大河,境内河段长59公里,汇纳蛮河、莺河等大小支流十余条。流域面积2113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达12540千瓦,最大洪峰流量达52400立方米/秒,为境内最大河流。蛮河又称小河,境内河段长63公里,汇纳大小河流24 条,流域面积663.6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4465千瓦。上游建三道河水库、石门水库等,从南漳、武镇到宜城岛口,修建了百里长渠。莺河又称南泉河,境内河段长59.4公里,汇纳大小河流23条,流域面积403.9平方公里。于上游宜城、枣阳交界处建有大型水库——莺河一库,于马头山东建中型水库——莺河二库;下游建有小(二)型水库7座。水能蕴藏量1776千瓦,已开发520千瓦。已利用面积302.6平方公里,占整个流域面积79.6%。莺河一库总库容11950万立方米,莺河二库总库容8240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生物

宜城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生物生长繁殖,生物种类较多,资源丰富。农、林、牧、副、鱼等生物资源种类共有1190种,其中:植物910种,动物类280余种。农作物品种313个,粮食品种257个,其中水稻141个,小麦62个,大麦9个,豌豆8个,黄豆12个,其它秋杂粮25个。棉花品种13个,油料品种28个,绿肥6个(以紫云英、苕子为主);野生植物主要有:化香、水竹、斑竹、桂竹、山楂、檀木、棠梨、盐肤木、六月雪、葛藤、紫藤、野葡萄、金银花、杜鹃、牡丹、桔梗、百合、灵芝、麦冬、兰花等。野生动物有70余种、主要有:鸟类32种,爬行类5种,两栖类5种,兽类11种,属国家二类保护的陆生动物5种,分别是:豺、红腹锦鸡、苍鹰、黄喉貂、斑羚。属省级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25种,分别是:狼、黄腹鼬、狗獾、猪獾、花面狸、小麂、华南兔、赤腹松鼠、普通鸬鹚、大白鹭、华东环颈雉、董鸡、珠颈斑鸠、棕腹啄木鸟、八哥、灰喜鹊、喜鹊、大嘴乌鸦、戴胜、大山雀、王锦蛇、乌梢蛇、中华大蟾蜍、黑斑蛙、湖北金线蛙等。

矿产

截止到2013年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铅矿、铝土矿、磷矿、矿泉水、耐火粘土、高岭土、铁矾土、膨润土、砖瓦粘土、石灰石、白云石、硅石、方解石、大理石、云母、氧化铁红、煤、镓、铁、石英砂等20余种,已被开发利用的有12种。主要分布在“两山一线”及东南两山、随南线,已探明的矿石储藏量14亿吨。1、铜、铅、银多金属矿,储量70多万吨,储藏价值1亿多元;2、铝土矿,储量800多万吨,居全省第一。3、硅石,储量达1500万吨,平均品位达98%,属特级矿。次为孔湾覆船山和雷河胡耳硅矿,主要生产硅铁、硅锰等硅质合金;4、耐火粘土,总储量3600万吨;5、磷块岩,储量400万吨;6、白云岩,储量3亿吨以上;7、石灰岩,总储量2亿吨以上,平均含氧化钙54%以上,属一级品,系中南地区罕见的大型优质石灰石矿;8、白云母,储藏于孔湾夫子娅的杨坡群片岩中,共有6条矿脉;9、膨润土,储量37.56万吨,品级Ⅱ至Ⅲ级;10、矿泉水,出露于板桥上湾张集,被命名为含偏硅酸、锶、溴、氟、硒的重碳酸硫酸至钙镁型矿泉水,日自然溢出量达2200吨,系1987年国家首批公布的八大优质天然矿泉水之一。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5年,宜城市面积2115平方千米,人口约52万人。辖3个街道、10个镇、4个乡:鄢城街道、龙头街道、雷河街道、小河镇、朱市镇、刘猴镇、上大堰镇、孔湾镇、璞河镇、郑集镇、流水镇、板桥店镇、王集镇、李垱乡、新街乡、讴乐乡、南营乡。共有193个行政村。市政府驻鄢城街道(原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宜城市总人口522835人,其中:鄢城街道53464人,龙头街道60341人,雷河街道34628人,郑集镇38403人,小河镇31520人,朱市镇24428人,刘猴镇22624人,孔湾镇18842人,璞河镇37914人,流水镇31173人,板桥店镇22160人,王集镇37476人,上大堰镇16204人,李当乡13593人,讴乐乡19581人,南营乡40185人,新街乡14389人,原种场5910人。

2004年,全市辖鄢城、南营2个街道和流水、板桥店、小河、刘猴、郑集、孔湾、王集7个镇。共有35个社区、179个行政村。

2007年,辖8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即:小河镇、郑集镇、孔湾镇、刘猴镇、雷河镇、王集镇、板桥店镇、流水镇、鄢城街道办事处、南营街道办事处、宜城经济开发区、大雁工业园区。

2008年,恢复设立雷河镇;将原鄢城街道的廖河、和平、民主、七里、官堰、新河、辛常、新集、前锋、泉水、胡耳、季莲等12个行政村和雷河、和平街、东方、鄂西等4个社区划归雷河镇管辖,镇政府驻廖河。调整后,全市辖2个街道、8个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宜城市常住总人口其中:512530人,鄢城街道133877人,南营街道42060人,郑集镇69169人,小河镇50922人,刘猴镇31807人,孔湾镇19514人,流水镇49832人,板桥镇40391人,王集镇34258人,雷河镇36498人,大雁工业园区4202人。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宜城市下辖3个街道、8个镇:鄢城街道、南营街道、龙头街道、郑集镇、小河镇、刘猴镇、孔湾镇、流水镇、板桥店镇、王集镇、雷河镇,另有1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宜城经济开发区、大雁工业园区。

截止到2021年宜城市辖8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

8个镇
小河镇郑集镇孔湾镇刘猴镇雷河镇王集镇板桥店镇流水镇
3个街道办事处
鄢城街道南营街道龙头街道     
1个经济开发区
宜城经济开发区
展开表格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5.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69万人,农村人口30.15万人,户籍城镇化率达到46%,全市常住人口(指常住在本市半年以上人口)52.78万人,常住城镇化率达到53.5%。今年全市共出生5342人,其中两孩3021人,出生率9.12‰,出生人口性别比102.35。全年死亡人口为3465人,死亡率为6.6‰,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2‰。

2021年,襄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数据显示,宜城人口为469417人。[5]

民族

宜城市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7%。少数民族有回、满、壮、苗、黎、瑶、藏、蒙古、土家、锡伯、维吾尔等,人口为0.12万人,约占人口0.23%。分布在宜城市各镇(办事处),主要集中在流水镇和板桥店镇。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回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

经济

综述

2017年,宜城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33.60亿元,可比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5.95亿元,可比增长3.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4.88亿元,可比增长7.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2.77亿元,可比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7.2:58.4:24.4调整为16.8:58.4:24.8。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9.8%、10.1%、17.1%、5.6%、14.4%和11.7%。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0.99亿元,增长16.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35亿元,增长19.2%。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5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9.4亿元,增长35.7%。按产业划分,全市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25.29亿元、141.46亿元和154.24亿元,第一产业同比下降22.0%,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34.1%和12.7%。全市3个在建重点建设项目(猛狮锂电池、汉江雅口枢纽、华润风电场),全年完成投资26.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3%。全年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51个。其中:第一、二和三产业亿元以上新开项目分别为21个、59个和71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97.6亿元,同比增长26.8%。

2019年,宜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42元,同比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36元,同比增长9.9%,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605元,同比增长10.8%;城市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2.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4元,同比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192元,同比增长11.0%;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4.1%。

2019年,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67.73亿元,可比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5.06亿元,可比增长3.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0.99亿元,可比增长9.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1.68亿元,可比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15:46.8:38.2调整为15:46.5:38.5。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5.4%、6.8%、14.8%、4.1%、19.1%和7.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比上年上涨7.2%,衣着价格下降1.8%,居住价格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2.1%,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8%,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6%,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2.3%。[6]

202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409.49亿元,可比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8.4亿元,可比增长11.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7.91亿元,可比增长17.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83.18亿元,可比增长12.1%。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18.0:36.5:45.5调整为16.7:38.6:44.7。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4.6%、13.3%、15.4%、2.7%、8.9%和13.5%。[7]

第一产业

2017年,宜城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4.1%。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6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2.93亿元,林业产值0.87亿元,牧业产值45.11亿元,渔业产值4.37亿元。粮食种植面积88.24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7.3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1.55千公顷。粮食总产量68.53万吨,棉花总产量0.85万吨,油料产量7.53万吨。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9.3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33万吨,农村用电量12298万千瓦时;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35.2千公顷,与2016年持平。

2019年,宜城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8.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8年增长3.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8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9.34亿元,林业产值2.03亿元,牧业产值31.12亿元,渔业产值6.6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7.68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01千公顷,谷物种植面积为97.87千公顷。

2019年,宜城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0.0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4.36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91千公顷。粮食总产量64.94万吨,谷物总产量63.83万吨,棉花总产量5335吨,油料产量6.84万吨。

2019年,宜城市农用化肥施用量(按折纯算)3.12万吨,农药使用量2314吨,农村用电量15532万千瓦时,有效灌溉面积30.74千公顷。

第二产业

2017年,宜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3家,实现总产值561.6亿元,同比增长12.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增长6.9%;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可比下降30%,股份制企业可比增长1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可比增长5.5%;轻工业可比增长21.0%,重工业可比增长4.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为551.18亿元,同比增长12.4%,产品销售率为98.1%,全年规模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8.55亿元。201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化工、装备汽车、新兴电子、水晶等五大支柱产业共完成产值494.79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9.8%。

全市资质三级以上建筑企业15家,实现建筑业产值49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0.9%。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

2019年,宜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5家,总产值484.91亿元,同比增长13.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增长10.1%。

2019年,宜城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62.98亿元,同比增长11.3%,产品销售率9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33.09亿元。农产品加工、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装备电子、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产值476.74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98.3%。

2019年,宜城市资质三级以上建筑企业30家,建筑业产值62.9亿元,同比增长15.8%。利润3.6亿元,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9%。

第三产业

2017年,宜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75亿元,增长12.1%。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92.62亿元,增长12.8%;乡村实现零售额26.13亿元,增长9.6%。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零售额18.81亿元,同比增长21.2%,零售业完成零售额81.63亿元,同比增长9.1%;住宿业完成零售额1.91亿元,同比增长23.5%,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6.4亿元,同比增长16.2%。

全市全年出口创汇累计完成17326万美元,同比增长19.3%。其中,按出口类别看, 粮油食品类5719万美元 ,纺织服装类5318万美元,其它产品类6289万美元。按单位看,雅新家纺585万美元、中泰德现代农业2070万美元、大山现代农业299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157万美元,同比增长11.3%。

全年全市完成货物周转量37.6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旅客周转量6.02亿人公里,增长2.0%;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600.9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91.4公里,一级公路56.49公里,二级公路281.52公里,三级公路191.63公里。年末实有出租汽车140辆。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52974辆,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24亿元,同比增长3.7%;全市拥有固定电话用户3.90万户,拥有移动电话用户259.62万户,年末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用户9.72万户,增长14.8%。

2017年,全市共接待各类游客99.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0.6亿元。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6.75亿元,增长6.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12亿元,增长10.5%。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3.53亿元,增长22.8%。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58.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支出58.62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教育支出增长9.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9.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4%。

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52.50亿元,比年初增长16.7%。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4.96亿元,比年初增长16.8%。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6172.94万元,增长40.8%。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629.94万元,增长23.1%;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1543万元,增长49.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643.79万元,增长48.0%,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支出3139.79万元,增长56.6%;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504万元,增长10.5%。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宜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3.66亿元,增长12.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2.49亿元,增长9.8%。商品房销售面积68.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0.1亿元。按产业划分,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15.17亿元、122.1亿元和116.4亿元,第一产业同比下降12.9%,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14.1%和15.0%。5个在建重点建设项目,投资15.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6.1%。

2019年,宜城市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5个。其中:第一、二和三产业亿元以上新开项目分别为1个、26个和18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投资60.2亿元。

国内贸易

2019年,宜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76亿元,增长12.0%。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116.45亿元,增长12.6%;乡村零售额31.31亿元,增长9.9%。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2.71亿元,同比增长28.2%,零售业零售额89.81亿元,同比增长6.5%;住宿业零售额2.74亿元,同比增长14.3%,餐饮业零售额22.50亿元,同比增长14.2%。

财政金融

2019年,宜城市财政总收入21.83亿元,可比增长2.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0亿元,可比增长2.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3.64亿元,下降0.4%。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78.9%,比2018年下降2.1%。

2019年,宜城市财政支出58.91亿元,同比下降0.9%,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增长8.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3.2%、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8%、教育支出下降7.1%、科学技术支出下降49.4%。

2019年,宜城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89.78亿元,比年初增长9.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7.3亿元,比年初增长19.8%。

2019年,宜城市保费收入15656万元,同比下降3.2%。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4729万元,同比下降17.1%。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10927万元,同比增长4.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940.89万元,同比增长73.6%,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支出3974.89万元,同比增长63.6%。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966万元,同比增长132.3%。

对外经济

2019年,宜城市出口创汇29363万美元,同比增长54.9%。其中:按出口类别看:粮油食品类10846万美元,纺织服装类6128万美元,其它产品类1238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161万美元,同比增长8.2%。

文化

风俗习惯

家族

旧时,宜城土著或外地迁入者定居一处,因人丁兴旺而发展为大家族,有的村即以姓氏命名。如市郊董台的董家、陈家营的陈家、刘家河的刘家,他们聚族而居,有族产、族规、族谱,家族事务由族长掌管。家道富裕而辈分高的族人也有一定发言权,族内组织常常与乡里政权组织混成一体。有的族长就是乡长或保长、甲长、集族权政权于一身。新中国成立后,家族组织解体,但农村族间房头意识还存在,按谱取名的遗风还盛行。

待客

宜城人历来好客,客至拱手相迎,道“稀客”,待炽茶,陪坐叙谈。客走送于门外,拱手相别,嘱“慢走”、“再来”。留客吃饭,必有酒,俗有“怪酒不怪菜”之说,叫做“有酒无菜,客人不怪;有菜无酒,站起来就走”,意在强调酒的重要,并非不备菜饭,宴饮必先酒后饭,不可先饭后酒,否则便为“犯上”(“饭上”谐音)。饭酒必强劝,以客人吃醉为好。主人若不善饮,则请有酒量者陪客劝酒。饭也强添,唯恐客人不饱。往往客人碗中未尽,主人又端一碗,趁其不防从背后叩在客人碗里,直至吃不完有剩余,主人方才称心,这叫“叩饭”(襄阳土音念Kang饭)。现拱手迎送之礼已废,以握手代之。叩饭之俗已不多见,唯劝酒之礼盛过旧时。

席次座位

旧时,请客设宴,非常讲究席次、座次。请长辈、老师、邻里中年长者为客,必延之上坐。一般面南为上座若房屋门不朝南,则以屋门为方位标志,取背靠神柜、面向门者为上座。左右为陪坐,对面为下座。桌缝木纹要左右横向,不得正对上座。若同时摆设两席以上,则正屋为首席,主要客人就座。厅屋为次席,一般客人就座。陪客的身份、辈分、年龄需与客人相当。新中国成立后,这些风俗还在,但远不像旧时那么严格。公职人员、同事之间已无这些讲究。

亲友交往

宜城自古民风淳朴,轻利重义,朋友交往患难与共,祸福相依,同时有敬师长、敬长者之风。亲友之间礼尚往来,名目繁多。时令节日、婚丧喜庆、添丁进口、寿诞迁居,都赠送礼品、祝贺宴饮,叫“送人情”,有“人情大似债”俗谚。有的邻居相处融洽,交往密切,胜过亲戚,叫做“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新中国成立后,江湖义气有所消煞,“送人情”习俗也渐渐淡化。70年代后期以来,“送人情”之风再度盛行,成为人人厌恶而又摆脱不开的陋习。

特产美食

宜城美食

宜城大虾、宜城盘鳝、啤酒鸭、干炒乳鸽、干炒仔鸡、青椒炒笋鸡、韭菜煮鸡蛋、手抓筒子骨、腊蹄鱼头锅巴饭、腊肉粑粑943次播放04:46地道美食!宜城人爱吃的腊肉粑粑,能将腊肉做出零食的味道|味道

交通

魅力宜城

2019年,宜城市货物周转量23.26亿吨千米,比2018年下降40.1%。旅客周转量10.85亿人千米,增长75%。公路通车里程3765.38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 91.4千米,一级公路56.49千米,二级公路340.59千米,三级公路204.20千米。实有出租汽车141辆。民用汽车拥有量65326辆,比2018年增长10.3%。

宜城地处中华腹地,承南启北、连东接西,水、陆、空交通便利。汉江水道穿境而过,500吨级船舶可直达长江;

焦柳铁路贯穿宜城,境内有一个客运站和三个货运站,客运直达武汉3小时,到广州、北京、成都、上海等地可朝发夕至,三个货运站的装卸能力都在100万吨以上;

襄荆高速与汉宜、汉十、京珠等高速公路互联互通,设有宜城南、北两个出口;207国道、襄钟路纵贯南北,随南路、宜远路横跨东西;距襄樊机场40分钟车程,有多次航班来往于北京、广州、福州、深圳等城市。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宜城市共有各类学校143所,在校学生66720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18899人,同比增加342人;小学在校生30567人,同比增加900人;幼儿园在园人数15469人,同比增加1603人。2017年,我市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以上。2017年全市参加高考统考的考生3043人,上省线人数2979人,上省线率97.9%。

2019年,宜城市共有各类学校146所,在校学生67413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21172人,同比增加1461人;小学在校生30797人,同比减少253人;幼儿园在园人数13885人,同比减少81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9.7%。

科技

截至2017年,宜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23家,纳入高新技产品备案统计企业达52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2亿元,在襄阳县市中居第2位。截止到8月底,全市共申请发明专利360件,授权专利6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件,专利案件33件。全市有6家企业的8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

2019年,宜城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30家,增加值60.95亿元,同比增长13%。发明专利申请量291件,发明专利授权量56件。完成6项科技成果转化。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宜城市文化惠民工程再谱新篇章。全市全面完成23100套“户户通”工程安装任务,有效解决了边远山区有线电视覆盖盲区内农民收看电视难问题。按照全市190个行政村每村10个音柱的标准,开展“村村响”工程建设,顺利完成1个县级平台,11个乡镇平台,1900个行政村终端建设任务。全年共组织襄阳市花鼓戏剧团深入到乡镇、学校、社区开展演出186场,其中,送戏下乡101场、戏曲进校园85场。开展送农村公益电影下乡2280场,观众面达50余万人次。2017年,以图书馆为主阵地,分馆和流通点为依托,实现全年外借图书12.2万余册、总流通人次18.3万、图书流通31.6万册次,新办借阅证2100个,开展送流动图书、科技信息下乡30次。

2019年,宜城市共有文化站10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179.56千册。完成50个村(社区)文化小康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2280场,影企联姻送电影下乡1000场,社区广场电影消夏活动200余场,观众面30万余人次。

卫生

截至2017年,宜城市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08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87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76人,注册护士1323人;平均每千人医生数2.2人。实际开放病床3254张,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6张。2017年,全市参加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49.6万人,患者实际住院补偿比56.39%,门诊实际补偿比例43.26%,儿童白血病等22种重大疾病补偿6139人次,补偿1079万元,大病保险理赔2565人次,报销金额807万元。对适龄妇女开展了“两癌”筛查工作,完成免费检查29355人。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狂犬病例报告。手足口病较去年同期下降0.07%;累计接种93860人次,接种率达99.95%。接诊疑似肺结核病人1337例;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数8例,其中女性感染2例。

截至2019年,宜城市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92个,卫生机构人员数362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710人,执业(助理)医师914人,注册护士1223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1.73人。实际开放病床3299张,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5.63张。

2019年,宜城市住院分娩率为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婴儿死亡率1.3‰,无孕产妇死亡发生,开展宫颈癌筛查3159,乳腺癌筛查3219。基层就诊率70.14%,县域内就诊率90.08%;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7.63万人。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待遇8.19万人次,享受医保基金保障2.71亿元,其中5774人次享受大病保险待遇,大病保险支付2073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8196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333.4万元。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宜城市合计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7.33万人(在职4.8万人、退休2.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1.48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3.04万人(城镇居民职工3.4万人,城乡居民49.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3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3.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35万人。截止2017年12月底,城镇新增就业9939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0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85人,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2019年,宜城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2.7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5.1万人,为符合享受待遇人员8.22万人发放养老金12514万元。返乡创业840人,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750人,大学生创业90人;为各类人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685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3%。

2019年,宜城市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2058户4028人,农村低保对象4236户9105人,发放低保金597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644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87.6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7345人天次,救助资金 96万元;为5639名对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64.8万元。核定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12404名,发放生活补贴787.6万元。

旅游

2334次播放03:11楚国故都·秀美宜城#探秘 #在家旅游 #风景 #我的家乡美如画1122次播放04:48楚国故都.秀美宜城-山寨古寺#我的城市由我拍 #风景 #摄影人 #银杏

楚皇城遗址

楚皇城遗址

楚王城位于宜城县城南7.5公里处,东临汉江水,西望金牛山,南近蛮河,北溯襄阳。春秋时期王城一度为楚国的都城,又名鄢都。城墙为夯筑土城墙,周长6440米,厚13.05米。紫禁城、白龙池、烽火台、金银冢(楚昭王墓)、晒金坡等遗迹现尚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出土珍贵文物有青铜方壶、铜车辔、硬币、兵器、印鉴等1000余件,现存放王城文物陈列室。

白起渠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他命令士兵在鄢城西100多公里的地方垒石筑坝,围堰蓄水。大水直冲鄢城。水从城西灌倒城东,城中数十万军民皆被溺死。后来,这条水渠被开发利用,灌溉数千顷,宜城从此成为鱼米之乡。

张自忠将军殉国处

张自忠将军殉国处

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殉国处,位于宜城、襄阳两县交界的长山,距宜城县城约25公里。在两百多米高的长山顶上,有一座青石砌成的巍峨壮观的纪念亭,纪念亭正中矗立着一通石碑,高大、肃穆、庄严、朴实,纪念亭从底到顶共22层,由95块条石连接而成。石碑正面上侧铭刻“第一周年纪念”,正中铭刻“张上将自忠殉国处”,下侧铭刻“中华民国三十年五月十六日敬立”。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位于湖北省宜城市襄沙大道烈士陵园内,始建于1991年5月,为纪念张自忠将军殉国51周年暨诞辰100周年修建落成。在宜城市十里长山张自忠将军殉国的地方,建有张上将自忠殉国处纪念碑和同难官兵公墓。

宜城[湖北省襄阳市下辖的县级市]

纪念馆占地面积747平方米,呈四合院古今建筑风格。分为碑廊、展示厅、放映厅、字画室四部分,陈列图片、字画和遗物800余幅(件),制作有南瓜店战役沙盘。纪念馆陈列内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了张自忠将军艰难曲折的经历和从政治军风范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市博物馆

宜城市博物馆成立于1982年2月,现有干部职工13人,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5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7人。内设考古部、保管部、陈列部、内保股、办公室、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六个部门。位于宜城市中华大道9号,总占地面积22544平方米、建筑面积5591多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10100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60件(套),三级文物265件(套)。属财政全额拨款的文化事业单位,隶属于宜城市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

代表名人

宋玉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鄢人。楚项襄王时(约公元前298年)为大夫。系屈原弟子,是有名的楚辞赋家。一生著有《九辩》、《召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现拟在城南郊腊树村恢复宋玉故宅和宋玉墓。

马良

马良:(公元前187-222年):宜城孔湾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兄弟五人,俱有才名,马良眉中有白毛,家乡人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攻吴,派马良至武陵联结“蛮夷”为助,功成,深受刘备器重。

王逸

王逸:宜城人。东汉文学家,安帝元初(约公元117年)为校书郎,顺帝时为待中。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很受后世学者的重视。除此之外,尚有赋、诔、书、论及杂文等21篇,《汉诗》123篇。

马谡

马谡:(公元190-228年):宜城孔湾人,为马良之弟。蜀汉大将,以荆州从事随刘备入蜀,任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好论军事,为诸葛亮所信任。建兴六年,诸葛亮兵出祁山伐魏,命谡督蜀军为前锋。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因其指挥失宜,为张郃所破,失掉街亭。

段成式

段成式

字柯古,唐朝文学家。《下荆南道志》、清同治五年《宜城县志》毕称段成式祖籍山东邹平,后随父徒宜城。家在县南十五里之段家营。段成式少年聪慧,已有才名,又博学强记,对佛理尤通。段成式能文善武,除《酉阳杂俎》外,还有《庐陵官下记》二卷,其它文十一篇,合为一卷。他一生为宦转徙,曾出任庐陵、缙云、江州刺史等职。

王万芳

王万芳:字季远,宜城王集人。生于1849年,卒于1903年。王万芳才华横溢,一生曾有很多著述和手迹。光绪十一年(1885),王万芳总纂的《襄阳府志》,是襄阳地区自东晋邑人习凿齿撰写的《襄阳耆旧记》到清末为止的20多部府志中的最后一部。王万芳擅长诗词,特别喜欢赞颂祖国的山河,风格颇像李白。他在晚年时作的《襄阳好》十首,对襄阳的古楼、隆中、夫人城、习家祠、万山、庞居寺、岘山、鹿门山等名胜古迹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文字绝妙,读后令人神往。另一佳作《斗方诗》被视为襄阳一宝。王万芳精于书法,尤擅长魏碑。特别是醉酒后的书法更为酣畅潇洒,雄浑挺秀,时与宜都的书法家杨守敬并誉为“湖北二杰”。

张自忠

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890-1940年),三十二集团军上将总司令,著名的抗日英雄,他曾率军血战喜峰口,立下赫赫战功,出任天津市长,忍辱负重与日寇周旋,后冒险脱离虎口,挥戈沙场决临沂,再战枣宜,1940年5月16日在市东十里长山截击南犯日军,因兵力悬殊壮烈殉国。

获得荣誉

宜城市全国粮食生产县(市)、基础教育先进市、文化先进市、科普示范市、民政工作先进市,湖北省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双拥模范城和平安县(市)。2006年、2007、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称号。2006、2007、2008年连续三年举办国际铁人三项赛。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2019年0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湘鄂西片区分县。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20年4月14日,宜城市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