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因城北隅徽山下有徽山驿而得县名,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北部,地处秦岭山脉南麓、嘉陵江上游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北接天水市,东邻两当县,西连成县,东南部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接壤。徽县下辖13个镇、2个乡,213个村、10个社区,总面积2722.9平方千米,总人口22.35万人(2015年)。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徽县常住人口189888人。

徽县素有“陇上小江南”美誉,气候温暖湿润,丘陵、盆地相间,境内有徽县三滩风景区、嘉陵江漂流、青泥岭等风景名胜。名优特产有核桃、银杏、狼牙蜜、猕猴桃、烤烟等。

2019年4月28日,甘肃省政府批准徽县正式退出贫困县。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6.85亿元,比上年增长6.4%。

中文名

徽县

车牌代码

甘K

别名

金徽县

地理位置

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北部

面积

2722.9平方千米

人口

189888人

方言

中原官话-秦陇片

气候类型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地区生产总值

56.85亿元(2021年)

电话区号

0939

政府驻地

城关镇东街33号

下辖地区

城关镇、伏家镇等13个镇、2个乡

外文名

Huixian County

邮政区码

742300

机场

陇南成州机场

火车站

徽县站

著名景点

徽县三滩风景区、嘉陵江漂流、青泥岭

行政类别

地方特产

棒棒面

建立时间

1729年

知名企业

徽县河池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资产投资

58.6亿元(2015年)

工业区

甘肃陇南市徽县工业集中

所属城市

陇南市

历史沿革

宋金鏖战处——仙人关

秦朝统一六国后,设全国为36郡,徽县属陇西郡。[2]

西汉:徽县设县始于西汉,西汉王朝消灭南越诸政权后,又乘胜发兵消灭西南诸夷,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陇西郡东南新平定之地置武都郡,并在徽县地置河池县,属武都郡。元封五年(公元前106),汉王朝将全国郡国分为十三部,河池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统辖。

新朝:新始建国元年(9年),河池县名被改为乐平亭,隶沲平郡(武都郡改)。

东汉:乐平亭又复名河池县,仍隶武都郡。

汉末、三国时期:河池地处烽火要地,归属无常。张鲁割据汉中,河池县地归张鲁控制,入梁州版图。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出兵征张鲁。十一月,张鲁降曹,河池地归汉版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汉刘备据汉中,河池地又归入蜀。后蜀汉河池地置河池县,隶武都郡。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相国诸葛亮死后,蜀汉逐渐退出汉中,河池地又入魏版图。

红二方面军徽县指挥部旧址

西晋:徽地仍置河池县,隶武都郡。晋怀帝永嘉后,河池地被仇池国所占。

东晋:东晋建武年(公元317年),司马睿封杨坚头为右贤王,屯河池,其间河池虽设县,但实为氐酋藩邸。东晋永昌二年(公元323年),前赵将杨难敌赶至汉中,仇池国地大部被前赵占领,河池也入前赵版图。后赵时,河池隶秦州武都郡。前秦建元八年(公元372年),仇池国地被前秦占据,并在其地置南帮州,被辖武都郡领下辨、沮、武都、故道四县,河池地并入故道县。

南北朝:宋元嘉十年(433年),仇池氐王亿难当乘北魏用兵北方之际,出兵南侵蜀地,河池地再次归入仇版图。元嘉十九年(442年)宋灭仇池,河池地归宋所有。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北魏出兵攻占宋武郡地,河池又归入北魏。后北魏于河池地置广化县,又于广化县置广化郡,并在今徽县东南置思安县。北周时、广化郡隶凤州,领广化、思安二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广化郡,广化、思安二县隶属凤州。仁寿元年(601年),大隋又改广化县名为河池县,与思安县同隶凤州。大业初,省思安县入河池县,河池县仍隶属凤州。

唐:初河池县隶属山南道凤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河池县隶属山南西道凤州。

五代十国:后梁时,河池地为岐王李茂卓割据,仍置河池县,隶凤州。后唐时,河池行政区划为旧。后汉时,河池地归后蜀所有,亦置河池县,隶凤州。后周建立后,河池如旧制,并在其境固镇(今徽县城关镇先农村一带)置雄胜军。

北宋:河池地仍置县,隶凤州。开宝三年(970年)河池县移治固镇(今址)。至宣和四年(1122年)天下共设二十六路,河池县隶属秦凤路凤州。

南宋:河池一度改隶利州西路凤州。绍兴初,由于战事需要,川陕宣抚司治所设于此,军政大权统揽。

元:于河池置凤州,隶巩昌路,领河池,永宁(原河池县永宁乡开为县)、两当三县,至元六年(1264年),南凤州改名徽州。至元七年(1270年),省河池、永宁二县八州,徽州当时,只领两当二县,仍隶属巩昌路。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朝廷罢行尚书省,以行省分治天下,徽州当时隶属陕西行省巩昌路。

明:承袭元制,今徽县地仍置州,领两当县,隶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巩昌府。

清:仍承袭明制,今徽县地仍置州,领两当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康熙六年(1667年),朝廷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康熙七年(公元1688年)双改名甘肃布政使司(徒治兰州),徽州隶元。雍正七年(1729年),徽州降州为县,与两当同隶甘肃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州。

徽县行政区划图

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年),甘肃共设7道77县,徽县当时隶属渭川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建制后,徽县直接隶属省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甘肃全省又设八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徽县当时隶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天水)管辖。直到解放。

1949年12月4日,徽县解放后,隶属天水地区,县址驻城关镇。

1958年4月,徽县与两当县合并,县名仍为徽县,县址仍在城关镇,隶属天水地区。7月,徽县又与成县合并,名为徽成县,县址仍设在城关镇。

1962年1月,恢复徽县、成县、两当县三县建制,徽县县址仍设在城关镇。

1985年6月,徽县划归陇南地区管辖。

2004年,陇南撤地区设市后,徽县隶属陇南市管辖。[9]

2016年,撤销银杏树乡、水阳乡、栗川乡、麻沿河乡、大河店乡、高桥乡,设立银杏树镇、水阳镇、栗川镇、麻沿河镇、大河店镇、高桥镇。[3]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陕、川交界地带,地处北纬33°32′-34°10′,东经105°34′-106°26′之间,西接成县、西和县,北接天水市,南邻陕西省略阳县,东与两当县接壤。南北长65千米,东西宽49.5千米,总面积2722平方千米。徽县东距两当县城46千米,宝鸡市181千米,西安市383千米;南距陕西省略阳县县城93千米;西距成县县城67千米,陇南市所在地武都区215千米;北距天水市秦州区152千米;东南距陕西省汉中市241千米,西南距四川省成都市550多千米,西北距省会兰州市514千米。

地质

徽县位于武都山字型构造的东翼,构造形迹以近东西或北东之间为主,由紫柏山断裂带、江洛——庙坪断裂带、麻沿河——高桥——太阳寺断裂带和成凤向斜组成的构造骨架。成凤向斜,呈北东走向经泥阳镇——银杏树村——谢坪横跨盆地进入两当境。紫柏山断裂带,呈东西走向横贯南部,由成县鸡山面来,经嘉陵镇东延至陕西紫柏山。规模巨大,南侧是下古生界,北侧是中新生界。其与盆地北缘的江洛——庙坪断裂带共同控制了盆地的开成,汞矿点、锑矿点亦呈线型分布。江洛——庙坪断裂带,呈向东收敛(洛坝),向西散开(江洛以西)的喇叭状,南侧为中、新生界,北侧是泥盆系或印支期糜暑岭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基,沿断裂分布系列铅锌矿床。麻沿河——高桥——太阳寺断裂带,呈近东西向分布于北部地区,为糜暑岭岩体的北缘边界,沿断裂带北侧分布有零星的铜、铁及铅锌矿点。境内火成岩发达,大多为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分布于江洛——洛坝以北区。

地形地貌

徽县城关镇

徽县地处秦岭山脉的西延部分,境内南北两端为高山峡谷区;中部为河谷丘陵盆地,整个地形由北向南呈“凹”字形倾斜。北部山地为北秦岭的南坡,海拔在1600至2300米之间,坡度在20至50度之间。南部深山峡谷区是南秦岭的北麓,海拔在704至2504米之间。介于南北山地之间的浅山丘陵区,海拔在770至1250米之间。县境山脉为秦岭的西延部分,主体山脉为平行的线状山脉,南、北部各两条,中部一条,东西走向,支脉多呈羽状展开。由北部两条山脉和中部一条山脉组成的地貌,通常被称为北秦岭,主要山峰有蒿川山、鸡鸣寺、云雾山、天子山、老爷山等。由南部两条山脉及其支脉组成的地貌,通常称为南秦岭,主要山峰有东界山、望天梯、朵落山、铁山(青泥岭)、云台山等。县境最高峰东界山位于嘉陵镇,海拔2504米,最低点吴王城位于虞关乡,海拔704米。[2]气候

徽县银杏

徽县地处大陆腹地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向暖温带过渡带,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陆度52,干燥度0.89,四季分明。冬季盛行西北风,气温主要受西伯利亚经蒙古南下的北方路径冷空气和来自乌拉尔山经河西走廊东南下的西北路经冷空气影响,气候比较寒冷干燥,当冷空气盛行时,则易引发寒潮。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温温暖多雨,由于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和青藏高原大气系统影响,降雨多以雷阵雨为主,易引发洪涝灾害。县内气温南北山区低,中部河谷丘陵区高,年平均气温10至12℃。生长期年平均250天左右,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26.4小时左右,年太阳辐射量100至110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10天(一般为2月7日至12月13日)。年平均降水量75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为122天。极端年最大降雨量967毫米(1983年),极端年最少降雨量517.4毫米(1991年)。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9月,7月最多。[2]水文

实景

徽县系嘉陵江上游,全县有大小河流645条,全长2261千米,河流密度0.83。境内嘉陵江干流长40.2千米;一级支流21条,长317.9千米;二级支流177条,长792.3千米;三级支流279条,长758.2千米;四级支流136条,长298.6千米;五级支流29条,长51.7千米;其它两条长2.3千米。1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有嘉陵江、永宁河、洛河、西河、麻沿河、东沟河等,称为“一江五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徽县嘉陵江漂流

徽县境内自产地表水量7.11亿立方米,入境水12.75亿立方米,年径流总量19.8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3795.8立方米。地表水人均占有量比天水市每人多2542.8立方米,比甘肃省人均多2295.8立方米,比全国多995.8立方米。全县平均每亩地有水量7.4立方米。

徽县地下水较贫乏,且分布不均匀。除少数河谷地带外,大部分地区基本未形成地下流,特别是中部丘陵区基本无地下水。境内地下水总量13365.1万立方米。

水能资源

徽县水能资源蕴藏量14.76万千瓦。其中:嘉陵江水力资源蕴藏量3.79万千瓦;永宁河境内水力资源蕴藏量3.5万千瓦;洛河水力资源蕴藏量1.77万千瓦;西河水力资源蕴藏里0.49万千瓦;麻沿河水力资源蕴藏量0.44万千瓦,是徽县西北边远地区发展小水电的主要河流;东沟河水能蕴藏量0.35万千瓦。[2]

矿产资源

徽县有铅、锌、铁、金、铜、汞、硫、大理石、石灰石等4大类22种矿产资源。其中:铁矿主要分布在大河店、虞关、嘉陵等乡镇境内,以褐铁矿为主,亦有少数的赤铁矿分布。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江洛镇向阳山、徐明山和石头坪,柳林镇(沙坝村洛坝),榆树乡(曹家坝)以及麻沿河乡至高桥乡一带。金矿主要分布在嘉陵、虞关、高桥、麻沿河、银杏树等乡一带。锑矿主要分布在栗川乡尚坪行政村一带。铜矿主要分布在麻沿牡丹村和高桥乡同瓦一带。

2018年,甘肃省徽县郭家沟矿区查明特大型铅锌矿。[4]

生物资源

实景

截至2011年,徽县植被覆盖面积259万亩,植被覆盖率为63.4%;有各类野生植物250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树。有野生药材200多种,有野生动物200多种,其中有羚牛、红腹锦鸡、白唇鹿、长臂猿、梅花鹿、娃娃鱼等珍稀动物10多种。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1月,徽县辖13个镇,2个乡,213个行政村。
镇: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柳林镇、嘉陵镇、永宁镇、银杏树镇、水阳镇、栗川镇、麻沿河镇、高桥镇、大河店镇。
乡:榆树乡、虞关乡;(已撤乡设镇:银杏树乡、水阳乡、栗川乡、麻沿河乡、高桥乡、大河店乡)。

人口民族

人口

2015年末全县总户数6.87万户,总人口为22.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99万人,乡村人口14.3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7.26%。全县男性人口为11.68万人,女性人口11.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816人,出生率为12.6‰;死亡人口1962人,死亡率为8.78‰,自然增长率为3.82‰。

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徽县常住人口为189888人;共有家庭户65516户,集体户1846户,家庭户人口为183448人,集体户人口为6440人;男性人口为96622人,占50.88%,女性人口为93266人,占49.12%。

徽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9190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10698人。

徽县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889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761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9255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996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民族

截止2014年末,徽县有汉族、回族、满族、藏族、苗族、壮族、锡伯族、土家族、畲族、蒙古族10个民族,少数民族约1.1万人,占总人口的4.9﹪。

经济

综述

徽县城关镇

2015年,徽县完成生产总值42.06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35亿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86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85亿元,同比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为27:28.2:44.8。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8.6亿元,同比增长24.06%;大口径财政收入9.22亿元,同比增长14.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61亿元,同比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54万元,同比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59元,同比增长11.9%。

2020年,徽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51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49亿元,同比增长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66亿元,同比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2:34.9:44.8调整为20.6:33:46.4。[2]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6.85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8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21.35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24.64亿元,增长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20.6:33:46.4调整为19.1:37.6:43.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0062元。[14]

第一产业

徽县游龙贡米

2015年徽县完成农业增加值11.39亿元,实现增速5.6%。其中:农业完成增加值8.17亿元,同比增长2%;林业完成增加值0.25亿元,同比增长-7.4%;牧业完成增加值2.9亿元,同比增长3.6%;渔业完成增加值0.03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增加值0.04亿元,同比增长33%。

2015年徽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9.92万亩,同比减少1.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67万亩,同比减少0.3%。其中:小麦面积17.29万亩,同比减少0.97%;玉米面积16.11万亩,同比增长0.9%;豆类面积16.15万亩,同比减少1.7%;薯类面积4.84万亩,同比增长4.1%。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7.18万吨,同比增长2.3%。

2020年,徽县实有耕地面积50.56万亩。粮食生产发展平稳。一是播种面积总体平稳。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3.8万亩,同比增长2.1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29万亩,同比增长2.02%。其中:小麦面积13.6万亩,同比增长-1.66%;玉米面积21.92万亩,同比增长3.89%;豆类面积5.64万亩,同比增长-0.55%;薯类面积5.03万亩,同比增长8.76%。二是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全县粮食总产量14.58万吨,同比增长0.01%。[2]

第二产业

陇南市徽县工业集中区(规划图)

201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43亿元,同比增长5.9%。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3%。全县1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11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7亿元,同比增长15.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83亿元,同比增长-9.6%。按行业分,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所分布的七个行业呈现三增四降态势:有色金属矿(铅锌矿)采选行业完成增加值16508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7%,同比增长-11.7%;白酒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2536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3.2%,同比增长19%;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完成增加值6063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8%,同比增长4.6%;铁矿采选业完成增加值1310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1%,同比增长-45.7%;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9.1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0.01%,同比增长-99%。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96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0.32%,同比增长-14.5%;商品混凝土制品业完成增加值901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5%,同比增长4.6%。

2020年,徽县全县1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17亿元,增长4.8%;其中: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06亿元,增长-7%,重工业完成增加值9.11亿元,增长14.1%。按行业分,有色金属矿(铅锌)采选行业完成增加值7.45亿元,增长19.6%,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3.4%;饮料制造业完成增加值7.98亿元,增长-7.3%,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6.5%;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23亿元,增长-3.4%,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2%;水泥类似制品业完成增加值0.31亿元,增长-7.8%,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8%。[2]

第三产业

徽县嘉陵江

2015年徽县邮政业务总量1024.16万元;城乡固定电话达到1.7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6.8万户。全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4%和24.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1161万元,同比增长9.1%。批零贸易业零售额51375万元,同比增长8.6%,住宿业营业额10876.4万元,同比增长20%,餐饮业营业额12256万元,同比增长18.3%。批零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228547.5万元,同比增长14.8%。全县网店数量达到863家,实现电子商务销售总额3.33亿元,线上交易额8673万元。

2020年,徽县全县营运汽车1963辆,其中货运车1353辆,客运车410辆。货运周转量111843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7578.2万人公里。全县邮政业务总量1855.1万元;城乡宽带用户达到6.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2.3万户。全年接待游客13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9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8367.4万元,同比增长-5.7%。批零贸易业零售额98851.4万元,同比增长-5.1%,住宿业营业额2987.9万元,同比增长-7.5%,餐饮业营业额9144万元,同比增长-11%。批零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316165.6万元,同比增长4.2%。[2]

交通

铁路

徽县火车站

宝成铁路穿越徽县西南部,于嘉陵镇设有徽县站,为三等站。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是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第一条山岳铁路,宝成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动工,1954年1月宝鸡端也开工。1956年7月12日,南北两段在黄沙河接轨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该段于1958年6月开工,1960年6月建成。经过试运行,于1961年8月15日正式交付运营。

合作至哈达铺至徽县铁路:2016年10月1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中远期规划重点项目(至2030年)提出了修建合作至哈达铺至徽县铁路。

天陇铁路总长约215.3公里,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我省“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也是甘肃省第一条全额投资、自主修建的铁路工程。天陇铁路经天平线向东北与宝中、西平及长庆线相通,向南与兰渝线接轨可达川渝地区,途经甘肃省天水市的清水县、麦积区、秦州区,陇南市的徽县、成县、康县和武都区。

公路

十天高速徽县段

徽县形成以316国道、江武路、成两路为主要骨架,谈虞路、徽白路、剡麻路、高太路、永柳路、伏泥路等为补充、乡村公路为依托的交通网。十天高速公路通车运营,结束徽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十天高速公路在徽县境内途经大河店、水阳、银杏、栗川、泥阳等五乡镇19个行政村,全长24千米。

截止2015年徽县营运汽车1257辆,其中货运车850辆,客运车407辆。货运周转量100470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33816万人公里。

航空

陇南成州机场选址于陇南市成县的城关镇、店村镇和徽县的泥阳镇,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条2800米x45米的跑道和一条垂直联络滑行道,新建站坪机位4个;新建3500平方米航站楼,33000平方米的停车场;配建导航、通信等基础设施,拟占地面积为187.4公顷。陇南成州民用机场的建设,将结束陇南没有航空运输业的历史,将对陇南构建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提升应急救援、防灾减灾能力产生巨大作用。

社会

广电事业

2015年,徽县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98%,城区有线电视节目增至186套,城区有线电视用户6000户。

文化事业

2014年,徽县全县有文化机构54个,固定资产29145.3万元,从业人员791人,完成文化产业项目投资17203万元,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5766万元(含个体户)。[2]

2015年,徽县全县有文化机构63个,固定资产5.02亿元,从业人员1056人,完成文化产业项目投资7.35亿元,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0.79亿元(含个体户)。

医疗卫生

2014年末徽县全县有卫生机构23个(不含个体诊所),其中:县级医疗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17个。有病床567张,卫生技术人员889人,其中执业医师183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人,拥有病床2.5张,村卫生室覆盖率100%。[2]

2015年末徽县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不含个体诊所)个,其中:县级卫生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17个。有病床749张,卫生技术人员885人,其中执业医师186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人,拥有病床3.4张,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

教育事业

2014年,徽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8.8%,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99.6%,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6.2%,全县高考录取率81.1%。[2]

2015年,徽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100%,全县高考录取人数达到1563人,录取率达到85.4%。

社会保障

2015年末,徽县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7603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9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005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197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410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75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814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9505人,全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81266人,参合率达到99.47%。全县享受城市低保人数达到4663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763.98万元;农村低保25068人,累计发放保障金4276.8万元;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金332.26万元;抚恤事业费388.61万元,社会临时救济费200.06万元,五保供养资金316万元;开工建设廉租住房72套,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100户。

旅游

风景名胜

三滩风景区

徽县三滩

徽县三滩风景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境内,属秦岭南麓,长江流域,嘉陵江上游,涉及徽县的嘉陵镇、虞关乡2个乡镇行政区域,规划总面积286平方千米,按功能和景区特点划分为七个景区,即嘉陵江景区、青泥岭景区、青龙山景区、望仙坪景区、中华坛景区、月亮峡景区、七十二滩景区。三滩景区植被覆盖率90%以上(月亮峡更高达98.5%),森林覆盖率79%。植物近3000种,其中珍稀、药用植物100余种。三滩景区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山泉众多,水质优良。东沟河源自太阳山,长65千米,中途又纳入四条支流后注入嘉陵江,流域面积105.5平方千米,年径流量0.146亿立方米。

青泥岭

在甘肃省徽县和陕西省略阳县青泥河乡境内,铁山是青泥山脉最高峰,海拔1746米,又名巾子山、泥公山,位于徽县东南20千米处。在李白的诗《蜀道难》中被提到过因岭高雨频,道路泥泞而得名。诗人李白《蜀道难》诗中“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即叹此。

文池景区

文池位于徽县西8千米处,是一古火山口形成的天池,湖面约10公顷,湖水清澈,四季旱涝水位平稳,周围环境优雅,与青泥岭、木皮岭遥相对应。文池还有优美的民间传说,有文池水上乐园。

其他景点

:木皮岭、银妆岭(亦称江峡)、徽县文庙大殿、郇庄白塔、红二方面军军部等。

小吃

实景

酥馍是徽县特有的早餐品种,分甜、咸两种。徽县豆浆汁浓鲜香,系黄豆浸泡磨浆后加入粳米熬煮为粥,调放适量白糖或椒盐面而成;面皮分洗面和搅面两种,洗面柔韧、筋道、滑溜,搅面柔软、入味、易消化。罐罐茶有煨青茶、炒青茶、煨炒茶三种。菜豆腐、羊肉小炒与凉拌蕨菜、蒜泥鸡娃菜、凉拌核桃纽、香椿拌豆腐、乌龙头等山珍野菜为地方菜肴。[2]特产

徽县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大量的农业特色产品。盛产核桃、银杏、板栗、柿子、生漆、狼牙蜜、猕猴桃、烤烟等农副产品,出产杜仲、柴胡、金银花、天麻等多种中药材。[2]

民间艺术

徽县形成了以山核桃工艺制品、根雕、泥塑、马勺、梭子脸谱、栗亭砚、嘉陵江奇石、景泰蓝唐卡工艺壁画、粮食工艺书法等文化产业品牌。[2]

徽县民间艺术主要有山歌、小调、河池小曲、江洛羊皮扇鼓舞、泥阳泥塑、农民画、仿景泰蓝贴画、银杏马山木偶戏、皮影戏、社火、泥阳李磨高台社火等。其中河池小曲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池小曲、山歌、江洛羊皮扇鼓舞、泥阳李磨高抬社火、仿景泰蓝贴画、马山木偶戏、泥阳泥塑、农民画入列陇南市非遗名录。另外还有栗亭砚、山核桃工艺制品、根雕、绢塑、粮食工艺书法作品(一种以小麦粒为材料粘贴成的书法、图案等)。[2]

著名人物

张绶

张绶,字佩青,号南坡居士,。乾隆年先后任用为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检讨、《四库全书》词垣分册校集编辑。嘉庆年先后被任命为日讲起居注官、国史纂修、文渊阁校理,升侍读学士,咸安宫总裁、广西学政。后患病逝于广西学政任上,终年54岁。

张思敬

张思敬,字晚香,徽县人,清代秀才。一生著有《开益录》、《照胆录》、《不朽录》等数十卷,现仅存这三部著述的序言。

孙巨鲸

孙巨鲸,字子鱼,号雨溪,徽县人,明代嘉靖癸未(1523)年考中进士后,前后任山西洪洞知县、南川县知县。后升为户部员外郎,管理太仓事务。后辽发生兵变,孙巨鲸被推荐为郎中,奉旨总管粮食的贮藏和分类。后猝死任中。

其他名人:

汪盈科、刘甫翼、赵钟灵、王式等。[7]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8]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