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位于秦岭中段南麓,东连商洛市柞水县、镇安县,南接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西与汉中市佛坪县接壤,北与西安市周至县、鄠邑区、长安区为邻,地形北高南低。宁陕地处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地带,四季分明,日照短缺[10]。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11]。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宁陕县常住人口为59905人[12]

宁陕,自清朝设立“宁陕厅”取其“安宁陕西”之意[11]。宁陕置县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设五郎厅,属西安府,厅治老城[13]。1949年12月5日宁陕县和平解放,属安康专员公署。宁陕县现辖11镇,68个行政村,12个社区[14]。 

宁陕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高达90.2%,是天然的氧吧,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植物136科,1178种,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有野生动物250余种,拥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旅游资源富集。全县有景区景点209处,如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十里长峡等景观。[11]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宁陕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15]

中文名

宁陕县

电话区号

0915

别名

关口

地理位置

安康西北、秦岭中段南麓

面积

3678km²

人口

59905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方言

江淮官话-竹柞片-宁陕话

气候类型

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

地区生产总值

24.34亿元(2021年)

外文名

Ningshan County

政府驻地

城关镇

下辖地区

11镇

车牌代码

陕G

邮政区码

711699

著名景点

筒车湾景区

行政类别

所属地区

陕西省安康市

建立时间

清朝

行政区划代码

610923

历史沿革

409次播放02:04[影像宁陕]古镇溯源●宁陕县的由来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

今宁陕县境北属秦,南属楚,丹阳战后全都属秦。

秦(前221—前206年)

北属中央直辖地——内史杜县,南属汉中郡南郑。

西汉(前206—前23年)

宁陕县在陕西省的位置

北属右扶风盩厔,及京兆尹杜陵,南属益州刺史部汉中郡西城(今安康)、旬阳二县。

东汉(25—220年)

北属司隶校尉部鄂县,西南属城固安阳县(今洋县东北)。

三国(220—280年)

魏时北属扶风郡杜县,南属汉中郡。

西晋(265—420年)

孝武帝太元七年(382年)北属司隶校尉部长安县,南属梁州汉中郡及魏兴郡(今安康)。

南北朝(420—581年)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北属北魏雍州,南属梁州晋昌郡(今石泉西南);齐建武四年(497年),北属北魏雍州盩厔县,南属安康郡安康县(今石泉南);梁中大同元年(546年)北属北魏雍州长安县,南属东粱州安康郡;北朝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北属恒州周南郡,南属洋州傥城郡及直州安康郡。

隋(581—618年)

大业八年(612年),北属京兆郡长安、始(今周至东北)二县,南属西城郡石泉县。

唐(618—907年)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北属京畿道盩厔、鄠县,南属山南东道金州石泉县及山南西道洋州黄金县。

五代十国(907—979年)

争战频繁,统属复杂。至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北属京兆府,南属金州。

宋(960—1279年)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北属永兴军路鄠县,南属京西南路金州石泉县,西属洋州真符县。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北属金京兆府路鄠县,南属利州石泉县。

元(1260年—1368年)

元末明初,因禁流民,今县境内绝少居民。

明(1368年—1644年)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在今县境内置柴家关、五郎坝巡检司。

清(1644年—1912年)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划长安、盩厔、洋县、石泉、镇安5县边境,置五郎厅,直隶于省,厅署暂设焦家堡(今老城城北)。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厅治迁老城。嘉庆五年(1800年),五郎厅改名宁陕厅。先隶省,再属汉中府,后属兴安府。嘉庆十一年(1806年),宁陕兵变,厅署被毁。嘉庆十三年(1808年),厅署迁驻宁陕营恳兵署内(今关口新城)。嘉庆十八年(1813年),修筑厅署城垣,工程告竣,厅治迁回老城。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先隶陕西省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撤道,直隶于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以后,隶于陕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1949年12月5日,宁陕解放,属陕南行政公署安康分区。

1950年5月,属安康专区。1969年,专区改称地区,宁陕县隶安康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11月27日,宁陕县小秦岭以北的荞麦地、干沟、鸡窝子、喂子坪等处720平方千米划归长安县。1956年5月20日,镇安县的后池乡和栗柞乡的第四村划归宁陕县。同年6月将汉阴县的铁炉、龙王乡划归宁陕县。1958年12月,宁陕县并入石泉县,宁陕设置为协作区。1961年9月,恢复宁陕县建制。1969年,安康专区改称地区,宁陕县隶安康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2002年,安康地区改市,宁陕隶属安康市。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宁陕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宁陕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宁陕县地处陕西省南部秦岭中段南坡,安康地区北部,属于长江流域汉江水系的上游地区,北部与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接壤,西部与汉中市佛坪县毗邻,南部与石泉县、汉阴县、汉滨区相连,东部与商洛地区的柞水、镇安交界。距陕西省会西安市131千米。距安康市96千米。

地质

宁陕县,在全省地层表上的位置属于秦岭区,跨及北秦岭分区和南秦岭分区。出露地层自震旦系至白垩系均有。古生界地层,在境内广泛出露。

地形地貌

宁陕县山岭纵横、沟壑交错,地形复杂。秦岭主脊横亘于北境,平河梁横贯境中,这两大主要山脉,构成了本县地形地貌的主要骨架。总的地形北高南低。地势高差2425米,垂直差异很大。全县可分为高山、中山、低山河谷3种地貌类型。

高山区

宁陕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秦岭主脊山脉和平河梁山脉的上中部地带,面积2184.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9.4%,土壤类型以棕壤和黄棕壤为主,土层较深厚,土壤较肥沃,富含有机质。气温较低,雨量充沛,具有山地北温带和山地中温带的气候特征。林特资源丰富,是宁陕县用材林的主产区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基地。

中山区

宁陕县海拔820—1000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是长安河、汶水河、蒲河、旬河和池河的上游地带。具有山地南温带的气候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林特资源丰富,适应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低山河谷区

宁陕县海拔820米以下地区,位于南部,分布在长安河、蒲河、汶水河、旬河、池河的下游河谷地带。是宁陕县的粮食和油料生产基地,其产量分别占全县总产量的45%和55%以上。经济林特作物主要有桑、桐、棕等亚热带植物。此外,还有大量的栎类树种。主要特产有蚕茧、油桐、棕片、木耳等。

气候特征

宁陕地处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地带,四季分明,日照短缺。降雨量各季节分布不均匀,一般年份降雨量多集中在 5 月至 10 月份,占全年 79.6%,7 月降雨量最大,占全年 20.4%。春季少雨,冷暖变化频繁,前期干燥后期潮湿。气温回升快,日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量较冬季明显增多;夏季各月平均气温 20℃左右,其中 7 月 23℃左右,无酷暑,降雨集中在 7、8 月份,暴雨容易造成洪涝危害;秋季天气凉爽,气候变化明显,适年会出现连阴雨;冬季气温较稳定,温冷无严寒,降雨量少,积雪时间短,风向以北风为主[9]

水系水文

宁陕县水资源丰富,沟河纵横,但流量不大,多为小河沟岔。县境内流域面积在5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沟共有12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5—10平方千米的23条,10—50平方千米的75条;50—100平方千米的11条,100—200平方千米的4条,200—500平方千米的。

自然灾害

宁陕县由于山地阻隔,受季风和地形影响,具有光热资源不足,水分资源有余的特征。旱涝、连阴雨、冰雹和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旱涝是境内主要灾害。

土壤

宁陕县有4个土壤类型,10个亚类,22个土属,65个土种。4个土类是潮土、水稻土、黄棕壤、棕壤。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宁陕县地处中国—日本和中国—喜马拉雅两大植物亚区的分界线上,是华北、华中和横断山脉3个植物区系的交汇点,植物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并含有许多特有种属和特有的单种属。境内有种子植物136科、591属、1178种(含种以下等级),占全国种子植物总科数的45.1%,总属数的19.9%,总种数的4.7%。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24种,其中一级1种、二级7种、三级16种。

水资源

宁陕县水能理论蕴藏量42.74万千瓦,人均5.87千瓦。水面面积6.76万亩,养鱼面积1万多亩。

药材资源

宁陕县已查明375种,其中家种75种,野生320种。

动物资源

宁陕县境内鸟类,有13目、36科、120种;兽类有7目、23科、57种。

珍贵动物21种,其中兽类15种,鸟类5种,两栖爬行类1种。

水产动物主要有鲤鱼、鲢鱼、草鱼、鲫鱼、鲶鱼、蛇鱼、泥鳅、黄鳝等24种,还有鳖、蟹等。

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

宁陕县已发现的金属矿产有铁矿、铅矿、锌矿、钼矿、铜矿、钒矿、铀矿、金矿等8个矿种,计有矿床、矿点、矿化点32处。其中铁矿产地17处,铜矿产地5处,铅锌矿产地5处,钼矿产地3处,钒铀矿产地2处。

非金属矿产

有滑石、雄黄、硫铁矿、石煤、石灰岩、蓝晶石、矿泉水等。

土地资源

2022年5月,宁陕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宁陕县自然资源局、宁陕县统计局联合发布宁陕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一)耕地3698.02公顷(55470.30亩);(二)园地758.47公顷(11377.05亩);(三)林地354904.89公顷(5323573.35亩);(四)草地351.40公顷(5271.00亩);(五)湿地517.09公顷(7756.35亩);(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41.48公顷(24622.20亩);(七)交通运输用地1310.52公顷(19657.80亩);(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71.22公顷(37068.30亩)。[18]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清道光八年(1828年),宁陕县辖东、南、西、北、中5路,17个保,205甲。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全县辖11个联保共53个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联保制改为乡保制。全县设8个乡、40个保、791甲。

1950年11月17日,安康专员公署民政字第146号通知,宁陕县设置6区36乡。

1952年10月1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462号命令,宁陕县行政区划由原来6区增为9区,由36乡增为58乡。

1953年5月13日,省人民政府44号命令,宁陕县仍设9区,缩编为50乡。撤销狮子坝、斜峪、莫王、海棠、旧贯、太平、皂矾、贾营等8乡。

1956年5月,将原汉阴县辖铁炉、龙王、鱼洞、火镰碥4乡划归宁陕县,在太山庙区置铁炉、龙王2乡。与此同时,将原镇安县辖后池乡和栗柞乡的第四村划归宁陕县,在太山庙区置新建乡。全县将原来的9区50乡,缩编为6区37个乡、镇。

1958年12月,宁陕县并入石泉县,宁陕设置为协作区,辖5个公社23个管理区,共有169个大队,476个生产队。

1961年9月,恢复宁陕县建置,全县辖4区21个公社,12月将原石泉县辖建丰大队划归宁陕县,隶于铁炉坝公社。

1962年11月全县仍辖4区,公社由21个增为27个,共有大队151个,生产队525个。

1964年,撤销关口公社,设置城关镇,增设老城公社(县直属)。全县共为4区、1镇、27个公社。

1967年,宁陕县40%的公社更换名称,大队则70%以上更名。1972年仍恢复“文化大革命”前名称,仅保留红旗、东风2公社名称,并将红卫公社改称武农公社。

1973年3月26日,县民卫局以宁革民字3号文件通知,大队仍恢复原名称。但因多种原因,6个大队未能恢复原名。

1982年4月,经安康地区行政公署批准更改重名公社:沙沟改称广货街;铁炉改称铁炉坝。同年5月,华严(红旗)、五龙(武农)、龙王(东风)公社恢复原名称。

根据中共中央(1983)1号文件和安康地区行政公署(1983)13号文件,宁陕县分别于1983年7、8月和1984年9、10月进行农村体制改革,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全县改5区、2镇、26乡、144村、553组。区乡名称与原区社相同。

2001年,区划调整后,宁陕县辖10个镇、4个乡:城关镇、四亩地镇、江口镇、汤坪镇、广货街镇、龙王镇、筒车湾镇、旬阳坝镇、金川镇、皇冠镇、丰富乡、梅子乡、新场乡、太山庙乡。

2011年,撤销汤坪镇、旬阳坝镇并入城关镇,撤销太山庙乡设立太山庙镇,撤销梅子乡设立梅子镇,撤销丰富乡设立丰富镇,撤销新场乡设立新场镇。调整后,宁陕县辖12个镇:城关镇、四亩地镇、江口镇、广货街镇、龙王镇、筒车湾镇、金川镇、皇冠镇、丰富镇、梅子镇、新场镇、太山庙镇。

2015年,撤销丰富镇,并入广货街镇。调整后,宁陕县辖11个镇。

区划现状

截至2018年,宁陕县下辖12个镇。宁陕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统计用区划代码名称
610923100000城关镇
610923101000四亩地镇
610923102000江口镇
610923104000广货街镇
610923105000龙王镇
展开表格

截至2021年8月,宁陕县下辖11个镇:城关镇、四亩地镇、江口镇、广货街镇、龙王镇、筒车湾镇、金川镇、皇冠镇、太山庙镇、梅子镇、新场镇,  共68个村,12个社区,村民小组357个。  县政府驻城关镇。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宁陕县公安户籍总户数27132户,户籍总人口71070人,比上年减少1276人。全年出生人口576人,出生率为7.37‰;死亡人口575人,死亡率为6.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1‰,城镇化率46.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0318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宁陕县常住人口为59905人。

截至2021年1月,宁陕县有回、满、蒙、壮、苗等10个少数民族,3502人。其中回族3416人,占少数民族98%。 

截至2020年,宁陕县户籍总户26859户,户籍总人口70055人,比上年减少507人,出生人口619人,出生率0.88%。死亡人口785人,死亡率1.12%,人口自然增长率-0.24%,城镇化率50.92%,常住人口71830人(包括暂住人口1775人)。

宁陕县有回、满、蒙、壮、苗等10个少数民族,3502人。其中回族3416人,占少数民族98%。  户籍总户26859户,户籍总人口70055人,比上年减少507人,出生人口619人,出生率0.88%。死亡人口785人,死亡率1.12%,人口自然增长率-0.24%,城镇化率50.92%,常住人口71830人(包括暂住人口1775人)。

经济

综述

2018年,宁陕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69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9.64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10.09亿元,增长6.6%,一、二、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4.3:56.6:29.1。人均生产总值49003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5%。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5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9.3%。

2020年,宁陕县完成生产总值23.1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516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5%和7.5%。

2020年下降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08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72亿元,下降60.3%;第三产业增加值11.36亿元,下降0.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3:24.7:4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3.8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59.6%。

2021年,宁陕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4亿元。[19]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宁陕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36.57亿元,增长14.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14亿元,增长13.2%。其中:一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03万元,同比下降85.7%;二产投资完成1.2651亿元,同比下降16.9%;三产累计完成投资32.7416亿元,同比增长21.1%。一二三次产业完成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0.38%、3.71%、95.91%。

2020年,宁陕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30.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5.4%,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8.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8.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0.6%。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68.1%。

人民生活

2018年,宁陕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23元,增长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73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17元,增长9.3%。

2020年,宁陕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52元,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84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99元,增长7.5%。

第一产业

2018年,宁陕县农业总产值9.428亿元,增长4.0%,实现农业增加值5.1394亿元,同比增长4.0%。

020年,宁陕县粮食播种面积4.51万亩,增长1.42%,其中:夏粮0.94万亩,增长2.62%;秋粮3.57万亩,增长1.11%;油料面积2857亩,下降16.66%。蔬菜面积3.36万亩,增长2.20%。粮食总产量12397吨,增长0.02%,其中夏粮产量2014吨,增长2.76%;秋粮产量10383吨,下降0.49%。

2020年,宁陕县谷物产量9545吨,增长6.76%。其中:稻谷产量2985吨,增长5.03%;玉米产量6505吨,增长6.66%。食用菌产量690吨,增长16.75%。药材面积28685亩,药材产量9738吨。农业总产值113571万元,现价增长10.1%,农业增加值62860万元,可比价增长3.4%。

2020年,宁陕县造林面积6786.67公顷。核桃面积21253亩,产量965吨,增长13.54%;板栗面积59030亩,产量3526吨,增长0.89%;花椒产量67吨,增长3.08%。水产品产量1043吨,增长6.54%。

2020年,宁陕县生猪出栏15567头,下降1.6%;出栏牛3001头,增长11.2%;出栏羊11256只,增长8.7%;家禽出栏 24.16万只,增长7.57%。肉类总产量2270.3吨,增长3.1%。禽蛋产量645.7吨,下降1.6%。蜂蜜产量90107吨,增长15.08%。

2020年,宁陕县水产品产1043吨,增长12.03 %。

2020年,宁陕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5万千瓦,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39吨,增长1.50%;农用地膜9.53吨,比上年下降2.95%。

种植业

2018年,宁陕县粮食播种面积4.46万亩,同比下降0.68%,其中:夏粮0.92万亩,秋粮3.54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2127吨,同比增长3.6%,其中夏粮产量1907吨,秋粮产量10220吨。食用菌产量达到438吨,同比增长2.82%。药材面积达到22171亩,完成药材产量6445吨。

林业

2018年,宁陕县完成造林面积2386.67公顷。核桃面积58800亩,产量637吨,同比增长5.64%;板栗面积19235亩产量3093吨,同比下降19.54%;花椒产量50吨,与上年持平。

渔业

2018年,宁陕县水产品产量805吨,同比增长6.62%。

生产条件

截至2018年末,宁陕县农业机械总动力6.4万千瓦,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40吨,下降0.87%;农用地膜10.99吨,比上年增长1.18%。

第二产业

工业

2018年,宁陕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4.50亿元,增长24.0%,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1.96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9.92亿元,增长24.2%,增加值同比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户(其中不含电力局、宁陕飞地工业园区企业),年平均从业人员151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08%;实现利润5.06亿元,增值税总额0.16亿元。

2020年,宁陕县工业总产值19.61亿元,下降60.7%。工业增加值4.63亿元,下降6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63.3%。

截至2020年,宁陕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户(其中不含电力局1户和宁陕飞地工业园区企业4户),年平均从业人员91人,主营业务收入4.12亿元,比上年下降90.4%;利润0.28亿元,比上年下降94.7%;增值税总额0.08亿元。 

截至2020年,宁陕县共有乡村办水电站42个,电力企业发电量2.5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6.96%。社会用电量23577万千瓦小时,增长14.9%。

建筑业

2018年,宁陕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6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家,年末从业人员1471人,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076亿元,增长28.7%。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3%。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5.91万平方米,竣工工程产值1.77亿元。

2020年,宁陕县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0911万元,下降58.3%。资质以上建筑企业5家,从业人员1178人,建筑业总产值8102.4万元,下降78%。

2020年,宁陕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5万平方米,下降83%。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8万平方米,竣工工程产值0.56亿元。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8年,宁陕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0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限额以上完成4.25亿元,增长5.0%;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11亿元,增长11.8%;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9亿元,增长5.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实现5.48亿元,增长9.9%;餐费收入1.22亿元,增长6.5%。年内新培育纳入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贸易单位共9户。

2020年,宁陕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3亿元,下降7.0%。其中,限额以上4.72亿元,下降1.1%。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59亿元,下降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4亿元,下降2.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7.30亿元,下降6.1%;餐费收入1.43亿元,下降11.4%。新培育纳入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贸易单位共3户。

房地产业

2017年,宁陕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3729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19942平方米。竣工工程产值9074.5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6275平方米,同比增长6.3%。

邮电通信

2018年,宁陕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70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23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247万元。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7071件,包裹业务28504件,快递业务量32373件;快递业务收入35万元。全县68个行政村通电话,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078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达60046户。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总数64124户,电话普及率90.2部/百人。全县宽带接入用户16180户,实现智慧乡村(光网)村村通。

2020年,宁陕县邮电业务总量20344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42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8802万元。邮政函件业务6824件,包裹快递业务41838件,业务收入69.6万元。

2020年,宁陕县11个镇68个村通电话。

截至2020年,宁陕县共有固定电话用户4821户,移动电话用户62457户。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67278户,互联网宽带用户21907户。

旅游业

2017年,宁陕县接待游客4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38亿元,荣获感动陕西·2017旅游影响力十佳县称号。

金融业

截至2018年末,宁陕县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6.57亿元,增长3.9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43亿元,增长12.59%;各项贷款余额11.17亿元,增长3.14%,其中:中长期贷款7.36亿元,个人消费贷款1.09亿元,增长11.22%。存贷比为30.5%。

2020年,宁陕县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4.45亿元,增长13.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31亿元,增长18.3%;各项贷款余额13.57亿元,增长5.4%,其中:中长期贷款9.96亿元,增长18.0%,个人消费贷款1.28亿元,下降3.8%。存贷比为30.3%。

截至2020年,宁陕县共有保险机构3家,年保费总收入6526万元,比上年增长44.9%。保险机构处理各项理赔支付1199万元,比上年增长19.3%。

保险业

2018年,宁陕县保险机构3家,年保费总收入5913万元,比上年增长21.65%。保险机构全年处理各项赔款给付支出1235.8万元,比上年增长64.12%。

交通

民国年间,陕西省计划修建西安至石泉公路,勘测和编制了工程预算计划,但没有实施。

1956年4月19日,宁陕县开始修建第一条公路——石(泉)宁(陕)路,当年成立工程队,抽调上路民工446人。1957年3月,由石泉、宁陕两县联合成立石宁路工程处,实行全线统一指挥,以县为单位成立了两个施工大队。195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全程71千米。

1958年,陕西省交通局决定修建西万公路。由省公路局工程处第三工程队施工,宁陕县予以配合。1958年9月开工,1959年10月通车。在西万公路带动下,1958—1965年期间,宁陕县先后修建了关贾(关口至贾营)、沙黄(沙坪至黄金)、华狮(华严至狮子坝)等架子车路。1965年8月曾动员修建沙小(沙坪至小川)架子车路,但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仅修建了一部分架子车路和民间小桥。

为支援“三线”建设,1970年6月29日动工修建关口至上坝河新矿林场的公路共20千米,经过6个月的“会战”,于年底竣工通车。1971年以后,又先后修建了关(口)铁(炉坝)公路、黄(花岭)丰(富)公路。

1976年3月以后,为加强宁陕县公路建设的步伐,计划在1977年实现全县社社通汽车,学习推广镇坪县修建山区公路的经验,修建汤油、沙小、筒五、四柴、华狮、船竹等公路,出现了全县区、社筑路“大会战”,到1979年实现了社社通公路。通公路的大队91个,占全县大队总数的63%。通公路的生产队297个,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53%。到1985年底,全县已有公路33条,总里程702.452千米。其中干线公路2条147.2千米,地方公路11条257.93千米,林区专线公路10条217.30千米,村、组简易公路10条80千米。以上公路,除黄丰公路因路基路面太差不能正常通车,西万公路和地方支线公路均能晴雨通车。

宁陕县已形成比较完善合理的千米网络,210国道纵贯全境,乡村公路、林区公路四通八达,各种公路里程共计1217千米,公路密度达0.33千米/平方千米。2007年,纵贯县境南北的西(安)汉(中)高速公路开通。

户县经洋县至勉县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GZ40)二连浩特至河口在陕西境内的一段,是陕西省“米”字型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路北起户县涝峪口,接已建成通车的西安至户县高速公路,途经户县、宁陕、洋县、佛坪、城固、南郑、汉台、勉县等8县(区),南止勉县元墩,接在建的勉县至宁强高速公路。路线主线全长258.65千米,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根据地形条件分级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100千米/h,路基宽度20-26米,全封闭,全立交。

2018年,宁陕县境内公路里程1685.9千米,其中高等级公路101.4千米,县乡村道1397.4千米,普通国省干道187.1千米。

截至2020年,宁陕县公路里程1578.6千米,其中高等级公路101.4千米,县乡村道1238.9千米,普通国省干道238.3千米。

宁陕县

社会

科技

2018年,宁陕县专利授权数8件。2020年,宁陕县专利授权数8件。

教育

截至2018年末,宁陕县有各级学校48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3所,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21所,幼儿园22所。教职工人数869人,其中专任教师710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45人、小学专任教师337人。全县在校学生9317人,其中:高中1417人、初中1676人、小学4171人,幼儿园2053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普惠幼儿园占比95.45%。大学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217人。

截至2020年,宁陕县共有学校48所,其中普通中学5所(高中1所;初中4所,含蒲河九年制学校),小学21所,幼儿园22所。教职工人数890人,其中专任教师734人(普通中学234人、小学370人)。在校学生8703人,小学在校生4231人(其中女2055人),初中在校生1624人(其中女780人),高中在校生1030人(其中女560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均100%,普惠幼儿园占比95.45%。

文化事业

截至2018年末,宁陕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9.4万册,有影剧院1个,广播电视台1座。文化产业企业5家,从业人员240人。有线电视用户0.9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33.17%。

国家三级图书馆:宁陕县图书馆。 

截至2020年,宁陕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0万册。影剧院1个,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国家综合档案馆1个,馆藏85个全宗,馆藏资料1.3万册、馆藏档案4.89万卷、0.81万件。

体育

2017年,宁陕县运动员参加安康市第十六届全民运动会青少年组五个大项的全部比赛,以总分1797分位居全市榜首。城关初中两名学生通过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跨界跨项初选测试,在中国足球运动学院参加集训。宁陕县荣获“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渭南市召开的2017年度全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宁陕县作为3个代表县之一在大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

卫生医疗

截至2018年末,宁陕县共有卫生机构94个,其中: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14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妇幼保健站1家。卫生技术人员51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7人,注册护士165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9人。医院和卫生院实有床位357张,其中:乡镇卫生院14家,床位123张,卫生技术人员132人。全县有村卫生室69个,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60人。全县有个体诊所10家。产妇住院分娩比例为100%。

2020年6月2日,宁陕县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截至2020年,宁陕县共有卫生机构98个,其中: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14家、村卫生室70家。医院和卫生院实有床位400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150张。卫生技术人员56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5人,注册护士226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80人。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个体诊所11家。

劳动就业

2018年,宁陕县城镇新增就业730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3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805人,劳务收入实现26740.2万元。全县乡村劳动力资源数36645人,比上年增长0.61%,其中,从事农业人员13530,同比下降0.12%。

社会保障

截至2018年末,宁陕县居民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40446人,其中: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89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424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7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402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84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62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8839人,参合率达98.91%。全年离休人员人数9人,退休人员人数1201人。

2020年,宁陕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6200人(含机关事业和企业职工),其中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职工589人。工伤保险参保5116人,失业保险参保2508人。

2020年,宁陕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1574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794人;参加生育保险4246人。

截至2020年,宁陕县共有敬老院7个,收养性单位床位数共1140张床。纳入城镇低保对象420人,农村低保对象3977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五保)户1151人。

2020年,宁陕县城镇新增就业873人,城镇登记失业2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99人,劳务收入23334万元。乡村劳动力资源36653人,比上年增长0.11%,其中,从事农业人员21393人,下降1.07%。

社会福利

截至2018年末,宁陕县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4个,收养性单位床位数共750张床。各类享受最低生活补助费人数共4918人,其中:六十年代精简和遗属补助人员236人,农村复员退伍军人21人及三属3人,城镇低保791人,农村低保2669人,五保户1198人。

环境保护

2018年,宁陕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4%,绿化覆盖率41.49%。垃圾处理站1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2%。污水处理厂1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2.35%,境内自然保护区一个,保护区面积12372公顷,全县森林面积32.5752万公顷。

安全生产

2018年,宁陕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及烟花爆竹等高危领域保持了零事故、零死亡。

平安建设

2018年,宁陕县公众安全感满意率93.68%。

代表人物

唐洪滨,1912年7月生,1935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南京雷达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物资部副部长;浙江半山钢铁厂设备处处长,衢州化工厂顾问。

文化

地名由来

宁陕,意为镇守五郎关口,确保陕西安宁。

旅游

3643次播放01:48春天里的宁陕县上坝河森林公园3097次播放00:52走遍中国每一个县第25站:宁陕,带你领略洪水都要绕道走的城隍庙691次播放01:00西安周末假期好去处,西安向南一个半小时有一个秦岭峡谷漂流
老城城隍庙城隍庙是一座佛道合一的庙宇,位于210国道183千米处,县城北5千米,长安河中的沙洲上,四面环水。始建于乾隆五十年(1786年),是陕南唯一一座保存完好、设计独特的庙宇。每当明月当空,左右两河,银波荡漾,相映生辉。故此,有“月镜双辉”的美名。数百年来,城隍庙仍完好无损,这就引出了“金鸭浮舟”的传说。城隍庙的基座是由巨石砌成,高出河面一米五左右。地形为南北两头逐渐缩尖,中断开阔而伸长,南北长172.5米,东西宽33.5米,占地约10亩。

宁陕县

秦岭大峡谷漂流宁陕秦岭漂流是陕西省首家采用蓄水漂流的项目。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漂流点。宁陕秦岭漂流位于宁陕县广货街镇铁桥(西万公路即210国道1020千米)处,漂流河段起点铁桥(海拔1019米),终点向坪,全长约9千米;落差150米;平均比降1.5%。,是中国海拔最高的漂流点;河床最窄处宽20米,最宽处180米;河谷主要为“V”字型,两岸高山相峙,村落民舍较少,具有“险、幽、野、静、秀”等特点。

宁陕县

秦岭朝阳沟旅游宁陕县境内的秦岭山中,有个叫朝阳沟的地方,这里有处山岭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花果山”,因为那里是金丝猴的“风水宝地”。山岭海拔大约1300米左右,南面朝阳一侧地势陡峭,针叶、阔叶、灌木、草丛等植被自上而下梯次密集分布,很多树木都被藤蔓缠绕。一条溪水从大山深处流经沟底。还有半山腰中一处山洞,在树林中隐隐绰绰。

宁陕县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东、南同省宁西林业局接壤,西邻佛坪县,北与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秦岭主脊为界。保护区东西宽约17.3千米,南北长约24.5千米。保护区总面积25485公顷。保护区现有野生种子植物152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9种,其中Ⅰ级保护1种,Ⅱ级保护8种;列入陕西省重点保护植物14种;野生脊椎动物227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28种,其中Ⅰ级保护6种,Ⅱ级保护22种;已知昆虫2788种,是秦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六大种群分布区之一——天华山种群的核心分布区,在大熊猫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宁陕县

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中段南麓腹地,距省会西安148千米,距宁陕县城13千米。公园于2003年7月经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6年11月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占地10726公顷,园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8%。值得一提的是公园的最高峰—平河梁(海拔2868米),同时也是陕西南部的最高山峰。森林公园内物种丰富,地理分异明显,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种类丰富而特殊,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9种,其中包括秦岭冷杉、红豆杉、水杉、连香树、水曲柳、七叶树、秦岭红杉等具有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的植物种类。森林公园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种类的交汇和过渡地带,是中国动物区系最为丰富地区之一。

宁陕县

宁陕南梦溪南梦溪藏于终南山腹地宁陕县江口镇沙坪村大堰沟西沟,西安西南114千米,210国道1047千米西侧,距西汉高速出口45千米,主干流溪长8千米,总面积12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99.9%,有山峰128座,大小溪水48条,瀑布86处;有麝鹿、黄麂、狗熊、红腹锦鸡、雉鸡、狼、豹子、羚牛、鹿、麻羊、大鲵、豪猪等珍稀野生动物,其中极具美学观赏价值的红腹锦鸡,区域内已超过2万只。有黄檀树、紫檀树、野生蝴蝶兰、木本茉莉、食人花、野生茶树、野生白玉兰、藤蔓木瓜、野生枣皮、野生杜仲、红豆杉、迎春、细辛、苦竹等植物。

宁陕县

获得荣誉

2013年10月27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教育强县”称号。

2017年10月,宁陕县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5月18日,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7]

2020年6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确定宁陕县等123个县(市、区)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宁陕县为2019年国家卫生县城。

2021年1月,入选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

2021年11月25日,入选2018年“中国天然氧吧”拟保持称号地区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