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即卫拉特。卫拉特语/卡尔梅克语:Өөрд。蒙古语:ᠣᠢᠷᠠᠳ,西里尔字母:Ойрад):史上建立过多个国家,用托忒文。元朝称斡亦剌惕,明朝称瓦剌,清朝称卫拉特、厄鲁特。后来他们和起源于大兴安岭的蒙古本部被合称为广义蒙古族,因此现代学者也称之漠西蒙古、西蒙古(还有西域的察合台蒙古等)。

原居于八河地区(今叶尼塞河上游八条支流带),前期主要部落有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15世纪初和硕特进西域加入厄鲁特并长期做盟主,形成四卫拉特。还有辉特等小部。

元代瓦剌:主要居西域北部,与蒙古察合台部成天山北方的主要人群。

明代前期:准噶尔部东进,与鞑靼、兀良哈并称漠北三大游牧集团。也先死后,准噶尔回西域并占领七河地区等。

明代后期:和硕特南进西域中部(塔里木沙漠以北的今巴州区域)和青海。清代早期准噶尔南下征服东察合台汗国。

清代前中期:八旗满洲和汉人绿营兵民驻扎巴里坤—乌鲁木齐—喀喇乌苏一带的和硕特旧地。三征噶尔丹。乾隆征服准噶尔汗国,进一步迁绿营兵驻守开垦。后来哈萨克君主请求清朝允许哈萨克人东进游牧。维吾尔人则北进。

瓦剌在明代中后期和清代早期是今新疆区域的最大人群,康乾时期的战争和屯垦戍边使汉人成为瓦剌区域的主要替补人群。

卫拉特人推进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硕特汗国的贡献尤为突出。在现代,卫拉特人有多个自治行政地。

瓦剌是中原人分不清各系族源所对草原百姓的笼统。元代斡亦剌,清代称卫拉特或额鲁特。居住在巴尔喀什湖东南面,包括现新疆北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以及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南部的广大地区。

中文名

瓦剌

宋代

居八河地区(今叶尼塞河上游的八条支流地区)

别名

卫拉特

文字

托忒文(准噶尔部使用)

信仰

伊斯兰教

起源地

叶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区

目前状况

已消失分化

性质

族群,有独立的语言卫拉特语和文字托忒文;后划属广义蒙古族

诸部落

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等,和硕特后来加入并长期做盟主

外文名

Oirat

元代

南下居阿尔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大草原西北部,后来再南下,与蒙古察合台部成天山北方的主要人群

明代初期

继续南下或东进。15世纪初和硕特进西域加入瓦剌

明代前期

准噶尔东进战鞑靼部-1434年协助北元统一-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来也先称北元的大汗

明代中后期

也先死后准噶尔回西域并占领七河地区等。和硕特南进西域中部(塔里木沙漠以北的今巴州)

明代末年

俄罗斯南下导致瓦剌内斗,固始汗去青藏高原建立和硕特汗国

现代自治地

新疆和青海的各蒙古自治州或县,及俄国两地

著名人物

也先,固始汗,噶尔丹

清顺治三年

固始汗与卫拉特各部首领联名奉表贡,臣服于清朝

清乾隆时期

征服准噶尔汗国

称呼

明朝人对西部蒙古的称呼。元朝时称斡亦剌,又作卫拉特或卫喇特。

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区(今叶尼塞河的八条支流地区)。人数众多,统治若干部落,各有自己的名称。元时开始南下,定居于阿尔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广阔草原的西北部,并改狩猎经济为畜牧经济,兼营部分农业。瓦剌有四大部或四万户,简称“四”(蒙古语Dörben,都尔本)。其名称各书记载不尽一致,其中包括许多古老的蒙古语部落和突厥语部落。

14世纪时,随着元朝皇室衰微,瓦剌遂乘机扩大实力,积极参予各派系纷争。其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受明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进攻大同、宣府、辽东、甘肃,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怂恿下率兵亲征,也先诱明军至大同,破其前锋,于土木堡俘明英宗,史称为土木之变。同年十月,也先进围北京。后来由于东部蒙古(鞑靼)达延汗再兴,瓦剌部移师西北地区,势力一度扩张至伊犁河流域一带。为了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阿失帖木儿不时遣使向明朝通贡。

层次

诸部落大体是平等关系。瓦剌分为四大部:和硕特、绰罗斯(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另有辉特等小部。

明代中期或也先死后以来盟主部落是和硕特,因为其首领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其它部落是依附于蒙古族而来的广义蒙古族。盟主并非汗王,只有召集权,非集权。

与喀尔喀的关系

从并列关系到纳入。1640年9月喀尔喀和卫拉特的领导们制定的《蒙古-卫拉特法典》条款称双方为"蒙古和卫拉特",当时双方都认为瓦剌人并非蒙古人,后来划入了(广义)蒙古族。需要了解双方关系的历史变化,蒙古族的范围是发展的(类似汉族包括原来的汉族和后来融入的群体,现代藏族包括本来的藏族及其所称的霍尔巴人即西藏区域被同化的蒙古人)。

关系:史上广义蒙古族有两个基本部分,即"草原百姓"(蒙古本族)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里牙惕),瓦剌的意思是邻近者;后为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瓦剌为主)。厄鲁特(蒙古语:ᠥᠭᠡᠯᠡᠳ,西里尔字母:Өөлд)本是瓦剌的一部(厄鲁特蒙古),但在清朝文献中也用来泛指瓦剌。

值得了解:喀尔喀蒙古族长期把自己视为蒙古族,而把卫拉特诸部落视为其它民族。卫拉特也这么认为。

1640年9月,在鄂齐尔图汗的固有领地乌兰伯勒奇尔(在塔尔巴哈台),在喀尔喀札萨克图汗素巴第主持下,喀尔喀和卫拉特的领导们制定了合作抗敌的《蒙古-卫拉特法典》(被有的网民误称为《卫拉特法典》)。有的也称《蒙古·卫拉特法典》(此"蒙古"指喀尔喀,是狭义蒙古,条款是称双方为"蒙古和卫拉特",卫拉特是成吉思汗时期归附于蒙古而成为广义蒙古族的,其中和硕特部首领家族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代)。

制定这一法典的目的,在于巩固封建主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调整喀尔喀三部与卫拉特(厄鲁特)四部之间的关系,建立共同抵御外族势力的同盟。

相关的是:顺治三年(1646),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归顺清朝。很快喀尔喀蒙古也归顺清朝。

元代瓦剌

当时(至少在前期)双方都认为瓦剌人和蒙古(本部)人还是并列关系,于是斡亦剌贵族与成吉思汗系建立世代通婚关系,男尚公主,女适皇胃,可谓“世联戚碗”,权势显赫。正如拉施特哀丁所指出的那样,他们“保持相互嫁娶姑娘的关系,并成为按达—忽答”。这不仅对斡亦剌社会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也是成吉思汗家族统治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岭北地区的蒙古人、色目人、汉人的总数当在400万人以上。”其他人口则分布在贝加尔湖、中亚及漠南。14世纪时,随着元朝皇室衰微,瓦剌遂乘机扩大实力,吞并诸部,积极参予各派系纷争。1414年,明成祖统兵北征西部蒙古,与瓦剌战于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瓦剌败向明朝内附称臣。

明代瓦剌

瓦剌兴起

明初对鞑靼用兵,使瓦剌首领猛可帖木儿乘时而起。明成祖朱棣即皇帝位后,即派使臣告谕瓦剌部。瓦剌诸部为同控制着汗位的东部蒙古贵族分庭抗礼,并进而称雄于漠北,一面结好于明廷,遣使向明廷贡马。一面又积极同东部蒙古统治集团进行斗争。永乐六年(1408)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贡马请封。七年,其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受明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三王中马哈木势力最强。为争夺蒙古汗位,瓦剌与鞑靼部频繁争战,势力各有消长。

与明恭顺

八年,明成祖北征,鞑靼势衰,瓦剌乘机南下。十年,攻杀鞑靼的本雅失里,进而南下攻明。十二年,明成祖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图拉河)。翌年,马哈木等贡马谢罪。不久马哈木死,传子脱懽。自此瓦剌与明交好,对仁宣非常恭顺。瓦剌人也能长期在明朝居住,在漠北诸部中唯有瓦剌可以在明朝求得弓刀火铳钢羽等物,故瓦剌是游牧诸部中实力恢复最快的部族,为日后瓦剌实质统一漠北诸部打下基础。还派长子也先深入东察合台汗国,与歪思汗进行多次较量,以确保西境安全。

征战四方

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明朝伟大的永乐皇帝所贯彻的政策,即为了打倒忽必烈家族而扶持年轻的发展中的卫拉特势力,是在他死后才见效的。”但明宣宗放弃战略机遇,“自仁宗不勤远略,宣宗承之。”宣德五年瓦剌首领脱欢密遣麦克零部落迎元皇室后裔脱脱不花,宣德七年(1432),甘肃总兵官都督刘广奏:“初,鞑靼脱脱不花等二十余户既降复叛,今在铁门关西,请发兵掩捕。”⑩奏报中没有说明脱脱不花既降复叛的原因,但从后来事态发展来看,可能是受脱欢之邀,从铁门关西投奔瓦剌②,宣德八年立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

宣德九年(1434),脱懽袭杀鞑靼部的阿鲁台,脱欢以脱脱不花汗的名义统一安乐王、贤义王及和宁王所部,并联姻忠顺王、兀良哈三卫,逐渐侵蚀明朝边界。

正统四年(1439)脱懽死,子也先嗣,称太师淮王。至此,瓦剌势力极盛。明英宗君臣志在重新振兴。朱祁镇在正统三年亦集乃之战、正统六年丰州之战、正统九年以克列苏之战、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所发动的四次大规模北伐。在第四次北伐中明英宗因情报系统失灵战败被俘。

土木之变

忽兰忽失温之战后至也先统治初期,瓦剌与明廷关系一直是比较密切的。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欲为儿求亲遣使2000余人贡马,诈称3000人,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坚持按实际人数给赏,同时因为发现使团企图以次充好,贡马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减去马价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之后也先使团就制造衅端。并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据蒙古史料《蒙古源流》记载:托欢太师之子额森(即也先)……遵其父遗言杀蒙郭勒津之蒙克拜。本日带领都沁·都尔本二部落行兵于汉地。都沁·都尔本蒙语意为“四十四”,实谓四十四万户,按照蒙古战时的四抽一,基本在十万左右。明朝从谍者口中得知鞑靼瓦剌兵分四路:第一路为主力,也先带兵九万余进犯大同,后来也先又于十月四日在自身部队损失万余人之后又从草原调动三万蒙古兵从顺圣川对自身兵力进行补充;第二路为疑兵,脱脱不花带兵三万余经古北口寇辽东,意在海西女真;第三路为伏马,阿剌知院带兵三万余(一说两万)经居庸关寇宣府;第四路为疑兵,骁将阿乐出进犯甘肃、镇夷。“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明遣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将各率兵万人御敌。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怂恿下率兵亲征,并一再听信王振谗言,多次贻误战机,也先诱明军至大同,破其前锋。接着,又聚军于土木堡,歼灭明军主力,俘明英宗以去,史称为土木之变。同年十月,也先进围北京,企图迫明廷订城下之盟。但因北京军民英勇奋战,也先计划未能实现。由于伤亡惨重,加上兵士厌战,内部矛盾重重。也先希望嫁妹与明朝和亲被拒,1450年也先被迫将明英宗送还,双方重新恢复正常通贡互市关系。

瓦剌帝国

也先与脱脱不花一向不相睦。脱脱不花名义上虽然是汗,但实际权力却操在也先手里。也先自恃势强,垂涎汗位,欲立己姊子“为太子”,脱脱不花拒之,双方发生激烈战争。脱脱不花初与弟阿噶多尔济联兵,彼此实力大致相当,难分胜负。后因兄弟内讧,阿噶多尔济叛投也先。脱脱不花势孤被败,遁入兀良哈。脱脱不花死后,也先自称“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以次子阿失帖木儿为太师,这是所谓瓦剌帝国(卫拉特帝国)。

衰落分散

鞑靼与明朝和好之后,内部矛盾开始激化。脱脱不花汗试图摆脱傀儡地位,他不立与也先姐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另立他子。脱脱不花汗与也先之间的矛盾激化。也先拉拢和利用脱脱不花汗弟阿噶巴尔津济农,向他许诺打败脱脱不花汗后让其即位,邀其共击脱脱不花汗。景泰二年底,脱脱不花汗率先出兵征讨也先,中途而返,也先和阿噶巴尔津济农追击,打败脱脱不花汗,脱脱不花汗率数十人逃走,也先尽收其妻妾、太子及部属。脱脱不花汗逃至兀良哈地方,被其已休前妻之父沙不丹(清代译为彻卜登)擒杀。也先随后诱杀阿噶巴尔津济农,“凡故元头目苗裔无不见杀。”

也先父子兼并瓦剌各部,加强了对西部蒙古的管理,并得到明朝的支持,从而打败阿鲁台,统一了东蒙古,实现了整个蒙古地区的短暂统一。其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明边,致使“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形成了空前庞大的游牧帝国。土木堡之变一度威胁到明朝的安危,由于也先发动战争只是为互市贸易,一旦恢复与明朝的通贡互市,双方很快就相安无事了。

蒙古文史籍中称作也先汗,全称“大元田盛(天圣)大可汗”,建年号“添元”。景泰四年十月,也先遣使向明廷告知自己即位,并致书明朝廷说:“往者元受天命,今已得其位。尽有其国土、人民、传国玉宝。宜顺天道,遣使臣和好,庶两家共享太平。”也先以此说明他已重建元朝,希望得到明朝的承认。也先在准备即帝位前夕时还欲以良马、貂鼠皮、玉石等,向明廷换取“黄紫大红织金九龙缎匹、黄红彩缎衣服、金壶、金碗”等元朝皇帝御用之物,作为称帝时之用。传国玉玺是明朝的死穴朱元璋时为了追杀掌管玉玺的故元太子,有时连大军到手的土地都可以不要,这时也先竟然堂而皇之的写信告诉明朝皇帝他掌握了传国玉玺要登基成为元朝皇帝,明廷当然是拒不承认其为元朝可汗,回书中称作瓦剌可汗。经济学上古代蒙古高原经济基础撑起不一个庞大帝国特别是人口暴涨后的时期,政权建立后无不是往南发展,历史上也证明了岭北诸王叛乱时中书省只要切断岭北与内地的联系诸王就被迫投降。失去明朝支持的也先在内忧外患下被杀。

也先与其弟死后,瓦剌部落分散,逐渐衰落,内部事态鲜为人所知。但对外则西侵谢米列契地,并沿锡尔河洗劫了塔什干等城;向东争夺哈密,一度攻入肃州城,以求开拓东西方通道。一部分瓦剌人则向青海、甘州等地陆续转移。也先之后约一百五十年,哈剌忽喇兴起。

哈剌忽喇与马哈木、脱懽,也先祖孙一样,亦出身于准噶尔部。约与其同时,还有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二人先后为瓦剌四部盟主。此时瓦剌的分布地在额尔齐斯河左岸低洼地带,其牧场地可宜达伊赛克湖,俄罗斯记载明朝向瓦剌部落收税。清朝,瓦剌分为准噶尔(绰罗斯、厄鲁特)、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见厄鲁特蒙古)。

明末清代

明末到清代,是瓦剌历史的新时期。固始汗是卫拉特盟主,为了远交近攻(减轻沙俄和喀尔喀蒙古的攻击压力),1635年遣使归顺后金,1646年他与卫拉特各首领22人联名奉表贡,进一步归入清朝的主权版图。

土尔扈特部

17世纪30年代,瓦剌的一支土尔扈特部因为与准噶尔部冲突,西迁进入伏尔加河流域,在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之间建立了著名的卡尔梅克蒙古部落。

和硕特部

17世纪30年代,和硕特部部分民众跟着土尔扈特部西迁进入伏尔加河流域,部分留居乌鲁木齐周围和塔尔巴哈台地区,由固始汗的大哥(后由大侄子鄂齐尔图汗)领导,几乎同时,固始汗一支的4万民众东进青藏高原。

固始汗原游牧于天山北麓,后受到准噶尔部的排挤,转移至天山南麓发展。后来,他的部落国一度返回天山北麓,因此与俄罗斯力量冲突:崇祯三年(1630)遣使去乌法与俄国地方当局接触,七年与俄国冲突。

1637年,固始汗率军进入青海,灭却图汗,控制青海区域,和硕特汗国开始建立。1640年又发兵西康,灭苯教政权的顿月多吉。此后,他佯称接到达赖旨意返回青海,实则在1641年突袭西藏,并于1642年攻占西藏当时的王国首都日喀则,灭噶举派的藏巴汗政权(噶玛王朝)。

1642年,固始汗和五世达赖、四世班掸,决定和在东北盛京(沈阳)建立的清朝早期政权进一步建立联系,派遣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为代表,前往,次年到达盛京,清太宗皇太极立即率领亲王、贝勒、大臣等出城迎接。

1646年他与卫拉特各首领22人联名奉表贡,进一步归入清朝的主权版图。

1705年拉藏汗时期是要求清朝介入管理西藏内部事务,是进入清朝的具体管理版图。

1717年,准噶尔汗国军队发动突然袭击,南下翻越昆仑山脉,攻入拉萨,杀死了和硕特汗国最后一任君主拉藏汗,和硕特汗国灭亡。——1718年清朝由青海出兵入藏,全军覆没;1720年,清朝第二次出兵,赶走准噶尔军,清朝在拉萨设立驻藏大臣。

准噶尔部

在哈萨克草原东北方的塔尔巴哈台地区,瓦剌的另一支绰罗斯人首领巴图尔洪台吉(译:勇士皇太子)也建立了一个政权并连续两次击退俄国的侵略,迫使俄国承认了自己的独立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互通贸易。在1643年,巴图尔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远征,进入并占领了七河流域地区,迫使大多数大玉兹部落氏族向他臣服。1648年,巴图尔珲台吉授命喇嘛咱雅班第达将过去的蒙文改造而制定成“托沁”文字,作为准噶尔部的文字。

1653年巴图尔洪台吉死后,他的长子僧格即位,但其众兄弟不服,起兵反叛,内战爆发,至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僧格才平定了叛乱,但在1671年,他就被自己的两个哥哥——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暗杀,他的三个儿子都年小,汗位难以得到延续。葛尔丹当时在拉萨熬茶,平时“不甚学梵书,顾时时取短枪摸弄”,得讯后征得老师——五世达赖喇嘛的同意还俗潜回伊犁,在和硕特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的援助下,擒杀了车臣,并将卓特巴巴图尔赶往青海,使国家恢复安定,他自己成为准噶尔汗国的新一代大汗,称为“博硕克图汗”,并娶固始汗的女儿(一说孙女)阿奴,阿海两姐妹为可敦(妃子)。但是阿海原来应该嫁给僧格的长子策旺阿拉布坦为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僧格的三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尤其长子策妄阿拉布坦更是英武不凡,按准噶尔法律,策妄阿拉布坦才应是合法的汗位继承人,噶尔丹为使自己的权利不至于旁落,便逐渐打压策妄阿拉布坦,在1688年,暗杀了他的弟弟索诺布阿拉布坦,这使策妄阿拉布坦感到自身安全难以保障,便在7名僧格旧臣的陪同下,率5000部众,以少胜多,击退追兵逃至博尔塔拉河一代休养生息。由于他的即位是建立在和硕特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的帮助之上,汗国实际上有一半的领土在鄂齐尔图车臣汗的控制之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噶尔丹经过多年战争,击败了鄂齐尔图车臣汗,使汗国内部形成了以他为首的绰罗斯家族的一统天下

准噶尔汗国是准噶尔部(卫拉特蒙古的一支)的首领噶尔丹1676年打败卫拉特盟主鄂齐尔图汗之后、把松散的联盟体制步步改变为集权的政权体制、把准噶尔首领的台吉地位上升为汗王地位、于1678年正式建立的一个汗国。因为1635年卫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归顺后金(清朝)、及1646年卫拉特各部首领联名归顺清朝,所以它也改变了卫拉特与清朝的主从关系,史籍说噶尔丹对抗清朝是叛乱。

葛尔丹将它的权威强加在了全部瓦剌部落之上,这当然不是靠着巴图尔洪台吉的余威,而是葛尔丹当时拥有的十万纪律严明的部队。十七世纪后半叶,最后一位对塔里木盆地诸城市具有主宰能力的察合台统治者是伊斯马因汗。伊斯马因汗与白山派和卓首领希达雅图刺发生了争执,最后希达雅图刺和卓被从喀什格里亚赶了出去。希达雅图刺和卓于是向葛尔丹寻求支援,葛尔丹在1678年入侵了塔里木盆地取代了新疆最后的察合台统治者伊斯马因汗,在1678-1680年强占了喀什格里亚,在1681年间并了吐鲁番和哈密,最终吞并了全部残存的莫豁勒汗国的领土。同时瓦剌军还在1681年和1695年之间大批入侵了锡尔河地区,攻占并抢劫了塔什干北部的赛夷城。

1688年瓦剌人战胜了喀尔喀蒙古人并在东蒙古落脚之后,1690年,葛尔丹仿效成吉思汗,开始进攻中国的清帝国。据史料记载,当时葛尔丹兵强马壮,青海以西,葱岭以东,天山南北,不论何部落,一闻准噶尔兵来,莫不举家奔逃。葛尔丹略施小计,让喀尔喀土谢图汗杀害了卫拉特人,于是兴兵东征,与土谢图汗等喀尔喀四部尘战3日,大败喀尔喀。当时恰好张鹏隔出使俄罗斯,他见到喀尔喀的“溃卒步满山谷,行五昼夜不绝”。喀尔喀惨败,清朝以举国内附的条件帮助喀尔喀。后来喀尔喀大败准噶尔的名将策凌(拖雷的后代)当时还不到20岁,背着祖母,也单骑扣关请降。

康熙派尚书阿尔尼带满洲兵接应喀尔喀蒙古,并监视葛尔丹。阿尔尼尾随葛尔丹至乌尔会河,违背了康熙不许开战的命令,带领满洲、科尔沁、喀尔喀骑兵袭击准噶尔。葛尔丹军中的俄罗斯使节目睹了乌尔会之战,他描述说,伯硕克图汗的战士先用枪打,再用箭射,最后派骑兵袭击清兵侧翼,将清军击败。由于喀尔喀骑兵不守纪律,面对葛尔丹故意留下的子女金帛,纷纷争抢,以至阵形大乱,被葛尔丹打败。葛尔丹一方面看到清军不堪一击,另一方面受到达赖喇嘛使者的鼓励,于是继续南下。同时,康熙派裕亲王福全为左路军,恭亲王常宁为右路军,征讨葛尔丹。右路军与葛尔丹相遇与乌珠穆沁,清兵再次惨败,葛尔丹乘胜进至萨里克河边,距京师不足600里,中外震动,京师戒严。

清朝版图

崇祯九年(1635),卫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至盛京贡马匹、方物。【注意: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及其祖父、父亲、及其大侄子主鄂齐尔图汗,都是前后相继的卫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表示归顺后金,就代表卫拉特归顺清朝。固始汗为什么归顺后金?这个时期沙俄在西北侵略卫拉特区域,彼此冲突,而东方的喀尔喀蒙古与卫拉特也冲突,1636年喀尔喀攻打卫拉特,所以固始汗使用远交近攻的方法以保护卫拉特】

顺治三年(1646),固始汗与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确定了主权关系,青藏高原和新疆等地正式纳入清朝的主权版图(1635年还没有“命其统辖”,没有这种形式上的确认性授权关系)。

因此,噶尔丹对抗清朝,在关系上是叛乱。卫拉特里面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打败盟主鄂齐尔图汗之后、步步把卫拉特联盟改变为准噶尔汗国,就改变了卫拉特对清朝的关系,所以史籍说噶尔丹是叛乱。

领袖

名号

在位时间

猛可帖木儿1378—1409年
马哈木1409年—1416年
脱欢1416年—1439年
也先额森1439年—1454年
阿失帖木儿俺檀汗额斯墨特达尔罕诺颜额色库(1418一1426)
展开表格和硕特部

领袖

姓名

在位时间

固始汗朋固始1606年—1656年
鄂齐尔图汗朋卾齐尔1656年—1675年
达延鄂齐尔汗朋达鄂齐1644年—1670年
达赖汗朋素克1671年—1701年
拉藏汗拉藏朋延1701年—1717年
展开表格准噶尔部

名号

在位时间

巴图尔珲台吉1634年—1653年
僧格1653年—1671年
噶尔丹1671年—1697年
策妄阿拉布坦1697年—1727年
噶尔丹策零1727年—1745年
展开表格土尔扈特部

名号

在位时间

和鄂尔勒克1628年—1643年
书库尔岱青1645年—1667年
朋楚克1667年—1670年
阿玉奇1670年—1724年
策凌敦多布1724年—1735年
展开表格

自治政区

概论

瓦剌(卫拉特)人在现代主要是分布在中国西北。在新疆-青海的各蒙古自治州或县,此“蒙古”就是指卫拉特蒙古人。在俄国的两个区域,他们也是自治族群。

历史来源:瓦剌人在一个很长时期曾在今新疆北部和中部居人口的绝大多数(东疆即哈密和吐鲁番有少量维吾尔人):清代康熙后期或噶尔丹时期,在北疆和中疆的卫拉特四部共二十万户,六十多万人;而乾隆二十六年即西元1761年,西域被统计的维吾尔人口是59581户、208390口,若考虑各种情况,在25万上下,他们基本上在南疆六城。乾隆征服准噶尔汗国时期正值瓦剌人群痘症流行而病死4成、又战死3成和外逃2成,人口剧降,原瓦剌区域千里荒芜,此后,清庭设伊犁将军管制西域,迁移汉人满族人等来驻守和屯垦瓦剌区域并从喀什等迁移东进少量维吾尔农民来种地(后来哈萨克人来游牧),现代该区域汉人和哈萨克人占大多数。卫拉特人还是历史主体,设置多个蒙古自治州或县。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自治主体就是瓦剌(卫拉特蒙古)人,其中,和静县是瓦剌的土尔扈特部为主,和硕县是和硕特人为主的(和硕特部长期游牧在乌鲁木齐等地,乌鲁木齐在瓦剌语意为“优美的牧场”)。

现新疆中部巴州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历史上长期是辉特部的游牧区。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自治的主体族群是瓦剌(或卫拉特蒙古)里面的多部落人群,包括部分准噶尔部的残存后裔。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历史:塔城地区在明代和清代早期是和硕特部的游牧领地,在鄂齐尔图汗时期被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夺去,乾隆征服准噶尔汗国之后,哈萨克人东进来游牧(哈萨克汗国君主请求乾隆皇帝允许),同时还有一些瓦剌人在当地生活。现代成立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青海蒙古的主体是瓦剌人的和硕特部。

历史来源:明代,一些蒙古人在此游牧。明末清初,固始汗带领和硕特部去青藏高原建立和硕特汗国,因为其孙子罗卜藏丹津之乱,青海瓦剌(青海蒙古)衰落,藏族人大批进入相关区域,现代建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和硕特部后裔为主体的。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固始汗后人察罕丹津在青海有领地,在清代受封为黄河南亲王,反对罗卜藏丹津之乱,其牧地一直稳定,现代建立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瓦剌四大部落之一的杜尔伯特部一支东迁于大兴安岭地区,后建立杜尔伯特旗,现代有黑龙江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阿尔泰共和国

阿尔泰地区曾长期处于卫拉特人准噶尔部的统治之下,阿尔泰人旧时一直称其为“阿尔泰卫拉特人”。1679年准噶尔部与清朝开战,准噶尔部兵败,一部分蒙古准噶尔人退到这里,并融入了一些居住在阿尔泰地区的其他部落,演变成了今天的阿尔泰人。清朝胜利后,该地区被清朝管辖,当地的准噶尔人被编入阿拉坦淖尔乌梁海二旗,他们就是阿尔泰人的前辈。1864年10月7日清廷被迫同沙俄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称《塔城条约》),驻牧于上述地区的卫拉特各部落"随地归为俄国"。

苏联十月革命后,于1922年6月1日在阿尔泰人的土地上建立了卫拉特自治州,1948年1月7日改为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1992年改名为俄罗斯联邦阿尔泰共和国。阿尔泰人早期操卫拉特语,由于受到突厥人的影响,后来改操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吉尔吉斯—奇普恰克语,可以和维吾尔人、哈萨克人进行语言交流,但是他们不信仰伊斯兰教,而信奉原始萨满教,有部分人在俄罗斯人的影响下改信东正教。

阿尔泰共和国面积9.29万平方公里,俄罗斯族60.4%,阿尔泰族31%(2002年统计全俄共有阿尔泰人6万7千余人)。

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

17世纪30年代,因为准噶尔部的压迫,土尔扈特部(和部分和硕特部民众)西迁进入伏尔加河流域,建立土尔扈特汗国,1771年俄国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下令取消这个汗国,成立了卡尔梅克管理处,这个瓦剌人为主体的区域,1920年建立卡尔梅克自治州,1935年改为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至今还是此名。

附:外蒙的乌布苏省

外蒙古乌布苏省的主体人群就是卫拉特人,其中,杜尔伯特人为主。是否确定为自治?有待进一步了解。因为不能确定是否自治,而且外蒙古可能没设自治制度,列为附录。

历史地位

瓦剌人推进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硕特汗国的贡献尤为突出。

流行于西北的达坂名称就源于瓦剌语。乌鲁木齐等等地名就是来源于卫拉特语,乌鲁木齐地带是和硕特部的长期游牧区。

固始汗在今塔城地区等广大地带作卫拉特联盟的首领时,就自愿归属于清朝的前身——后金,后来从乌鲁木齐周围的很大地带带领4万和硕特人去青藏高原,建立和硕特汗国,再次自愿归属于清朝,推进了清朝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就是推进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当代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建有固始汗纪念公园。

人群起源

瓦剌【卫拉特,英文Oirat】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区(叶尼塞河的八条支流地区)。人数众多,统治若干部落,各有自己的名称。

唐朝时期,又称瓦尔剌噶,太学流通,杜柯太傅多次说服瓦剌归顺唐朝,后来瓦剌与唐朝征战多年,未征服各少数部落。他们原来居住在巴尔喀什湖东南面,包括现新疆北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以及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南部的广大地区。元朝时称斡亦剌(汉文史籍又作斡亦剌惕、外剌、外剌歹,均系蒙语oirad异译),明朝人称瓦剌,清代作卫拉特或卫喇特。(其一部分是额鲁特)。该人群自称是卫拉特。

元朝时开始南下,定居于阿尔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广阔草原的西北部,并改狩猎经济为畜牧经济,兼营部分农业;后来南下,成为以准噶尔盆地为中心的天山北方的主要人群;而且一部分南进西域中部即今巴州,这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历史来源之一。瓦剌曾有四大部,早期是四万户,简称“四”(蒙古语Dörben,都尔本)。

历史上蒙古高原上的民族是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古代两分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即不里牙惕、斡亦剌惕)。到后来为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瓦剌为主)。“瓦剌”的意思是“森林之民”或“邻近者”。厄鲁特(蒙古语:ᠥᠭᠡᠯᠡᠳ,西里尔字母:Өөлд)本是瓦剌的一部(厄鲁特),但在清朝文献中也用来泛指瓦剌。

瓦剌人在当时通常自称卫拉特人而非蒙古(本部)人,在1640年9月蒙古喀尔喀部和卫拉特的领导们制定的《蒙古—卫拉特法典》条款就称双方为“蒙古和卫拉特”。制定这一法典的目的,在于巩固封建主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调整喀尔喀三部与卫拉特(厄鲁特)四部之间的关系,建立共同抵御外族势力的同盟。

相关的是:顺治三年(1646),作为卫拉特盟主的固始汗带领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归顺清朝。很快喀尔喀蒙古也归顺清朝。

部落构成

前期主要部落有准噶尔(绰罗斯部)、杜尔伯特、土尔扈特,15世纪初和硕特进西域加入瓦剌又做盟主,后并称四卫拉特。还有辉特等小部。

诸部落大体是平等关系。前期魁首部落是准噶尔。明代中期或也先死后之后的某个时期开始,盟主部落是和硕特,因为其首领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其它部落是依附于蒙古本部而来的蒙古族。后来准噶尔部落的噶尔丹夺取盟主地位。盟主并非汗王,只有召集权,非集权。

满汉进驻

康熙三征噶尔丹-八旗满洲和汉人绿营兵民驻扎巴里坤—乌鲁木齐—喀喇乌苏一带,和硕特为主变为汉人为主。乾隆征服准噶尔汗国,进一步迁绿营兵驻守开垦。

清朝征服准噶尔,从内地迁移多个民族的兵民去驻守,最早奉命迁入伊犁地区、开启伊犁屯兵之始的是曾经参与西北平叛的(汉人)绿营兵。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100名负责保护首批维吾尔移民的绿营兵被安置在清水河屯田,乾隆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1761-1769年),又陆续从内地抽调绿营兵2500名,分驻绥定、瞻德、广仁、拱宸、熙春、塔尔奇六城及其周围地方,由伊犁镇总兵统辖。至此“伊犁地极西徼,又为将军帅庭,故较之乌鲁木齐驻兵尤多。有满洲、蒙古八旗兵,有绿营屯兵,有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等兵,环卫森严,所以靖边圉而资控驭,最为整肃”。

又成为(蒙古族为主的)伊犁四营。此外,伊犁驻防还有人数更多的八旗满洲官兵。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三十五年(1770年),分三批迁入伊犁的八旗官兵总数为6454名,这些官兵连同眷属、近两万人被分配到以惠远城为中心的“伊犁九城”中安置,即位于伊犁河北岸的惠远城(今老城)、惠宁城(今巴彦岱)、绥定城(今霍城县)、广仁城(今芦草沟乡)、瞻德城(今清水河镇)、拱宸城(今霍尔果斯)、塔勒奇(今霍城县东南)、熙春城(今汉宾乡)和宁远城(今伊宁市)。伊犁四营和八旗满洲共有一万多官兵和近四万眷属。

将军驻惠远城(在今霍城县南),统领新疆军政事务。其下都统、参赞和办事、领队大臣,分驻全疆各地。在行政事务管理方面,清王朝采取“因地制宜”、“因俗施治”的方针。在维吾尔族聚居比较集中的南疆地区,依旧实行“伯克制度”,但废除了伯克世袭,并把任命伯克的权力紧紧掌握在清廷手中。在土尔扈特蒙古和较早归属清朝的哈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中,实行札萨克制,封王赐爵,令其自行管理。在汉族聚居较为集中的巴里坤、古城(今奇台)、乌鲁木齐及其以西直至喀喇乌苏一带,则实行州县制度。各级伯克、札萨克、知州、知县,均在各地驻扎大臣的领导下,管理当地的民政事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