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隶属于天津市,为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东北部,介于东经116°43'至117°10',北纬38°34'至39°08'之间,总面积达29.62平方千米,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截至2018年,河北区共下辖10个街道,户籍人口63万人,常住人口90万人。

中文名

河北区

下辖地区

10个街道

地理位置

天津市区东北部

面积

29.62平方公里

人口

647702人

方言

天津话

气候类型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区生产总值

371亿元

电话区号

022

政府驻地

望海楼街道

外文名

Hebei District

车牌代码

邮政区码

300143

火车站

天津站、天津北站

著名景点

天津意式风情街

行政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天津市

行政区代码

120105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历史沿革

河北区是天津市区退海成陆最早的地区之一。

早在战国时期已有先民足迹。

隋唐时期有定居此地居。

元代属大都路郭州武清县。

延佑三年(1316年)于直沽设海津镇,属于海津镇管辖。

明永乐二年(1404年)又在直沽设天津卫,卫城的东门外和北门外地区属顺天府武清县。

清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属河间府;九月,又改天津州为直隶州,管辖武清、青县、静海三县。河北区属天津州或天津直隶州管辖。

雍正九年(1731年),吏部议覆直隶总督唐执玉的奏请,认为“天津直隶州系水陆通衢,五方杂处,事务繁多,请升州为府,设知府;附郭置天津县,设知县”;与原辖之青县、静海,及沧州、南皮、盐山、庆云统归天津府辖,直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建立后,初袭清制。

1913年,废除府制,实行省、道、县三级。

1914年,属直隶省津海道天津县。

1928年,国民政府将天津改为特别市,市下设区。之后,今区境先后隶属于几个区。

1952年,区境才有了完整的政区,时称三区,

1956年,改称河北区。

1966年9月5日,河北区改称卫东区。

1968年1月23日,卫东区恢复为河北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河北区地处天津市区东北部,境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9°08′,东经117°10′。区界东邻东丽区,西部与和平区、南开区、红桥区以海河为界,南与河东区相连,北与北辰区接壤。行政区划面积27.93平方公里,南北长6.94公里,东西宽7.95公里,行政管辖面积为29.1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河北区在中国大地构造单元中,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沉降带的华北沉降带,区境横跨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冀中坳陷”和“沧县隆起”两个构造单元。《中国地质年代表》《天津市区域地质志》《天津市基岩地质图》等资料显示,河北区分布着太古宇中太古界(距今约36-32亿年)、元古宇中新元古界(距今约18-8.5亿年)、古生界(距今约5.43-2.57亿年)、中生界(距今约2.5亿年—9600万年)、新生界(距今约6500-1万年)地层。

河北区从地貌上看是一个被新生界深厚松散沉积地层覆盖的典型低平原区,但从地质构造上看情况却比地面复杂得多。区境坐落在新华夏向(东北—西南走向)的“沧县隆起”(古潜山顶部)及“冀中坳陷”(古构造盆地)之上,二者之间以新开河下面的“天津北断裂”为界,区境南界海河下面深埋着一条著名的“海河断裂”。区境地貌属于天津东南部海积冲积平原区,地貌主要特点是地势低平,海拔均在5米以下,地面坡度平缓,主要由低平地、洼地、微高地、人工堤及坑塘等地貌类型构成。地面组成物质以砂质粘土和粘土为主,土壤含盐量较高。

气候特征

河北区属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季等特征。夏季(6--8月)气温最高,各月气温均在24℃以上;冬季(12、1、2月)气温最低,各月气温在-1.5℃以下。地面平均温度全年最高月是7月,达29.4℃;1月最低,为-4.5℃。土壤冻结期始于11月18日,止于3月9日。无霜期一般始于4月14日左右,止于10月24日左右。结冰期一般始于12月中旬,止于翌年2月中旬。降雪期一般始于11月下旬,止于翌年3月中旬。年平均降水量为562.1毫米。实际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61.4小时。太阳高度角夏至日最大,为74°19’;冬至日最小,为27°45’。风向呈季节性更替,以西北为主。区内年平均风速为3米/秒。

水文

河北区境内的河流有海河、北运河、新开河、月牙河、子牙河、北塘排水河等6条。其中,海河全长74千米(区境岸线长约4千米)、北运河全长168千米(区境岸线长5.05千米)、新开河全长13.2千米(区境岸线长5.7千米)、月牙河全长14.4千米(区境岸线长4.6千米)、北塘河全长32.7千米(区境岸线长2.45千米)及子牙河。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河北区境内植被属于中国暖温带夏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天然林被人工园林和行道树替代,草本植物和极少数灌木还残留有野生种,人工植物有320余种,野生植物有170余种。河北区绿地面积共738.37公顷,境内动物区系属于古北界,鸟类有50余种,鱼类有20余种,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有10余种,昆虫类有10余种。

气候资源

河北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13小时;太阳辐射强,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4935兆焦耳/平方米。日均温度稳定超过0℃的日期始于3月2日,终于12月1日,全年276天,大于0℃的积温4722℃;日均温度超过15℃的日期始于4月28日,终于10月8日,持续期165天。

地热资源

河北区境内地热田有两种类型地热水:一类是位于上部的第三系碎屑岩孔隙热水,为低温—中低温水,顶板埋深390-420米;另一类是位于下部的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基岩岩溶裂隙热水,为中低温—中温热水,顶板埋深1000米。境内地热具有分布面积大、地热梯度高、热储含水层埋藏浅、热水储量丰富、便于开采利用等特点。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8年,天津市将河北区建国道街(兴隆街以南地区),全部划归和平区,划出居民40235人。河东区王串场、墙子街两个地区,划归河北区,划入居民81965人。北郊区的小淀、朱塘庄、韩盛庄、芦新河、大张庄、宜兴埠6个乡和东郊区孙庄子、大毕庄两个乡划归河北区。此外还有吊桥、解放桥、金钢桥3个渔业生产队划归河北区管理。

同年9月18日,中国第一个城市人民公社诞生,定名鸿顺里人民公社。

1960年10月,光复道人民公社复归河北区管辖。

1961年5月13日,经市人委批准,原属武清县的南王平等16个村(共121户、5726人)划归河北区,6月,南王平等16个村改成南王平人民公社。同时将原宜兴埠公社重新划分为大毕庄、宜兴埠、朱塘庄、芦新河4个人民公社。

1961年12月,天津市恢复郊区建制,河北区农村部分全部划归郊区。

1981年8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河北区增设建昌道、八号路两个街道。

1984年,河北区八号路街改称江都路街道。

1985年8月,河北区增设靖江路街道。

1989年,河北区增设大江路街道。

1990年,河北区增设铁东路街道。

2020年12月28日,天津市政府批准东丽区泉江里社区划入河北区。

截至2019年,河北区下辖10个街道:光复道街道、望海楼街道、鸿顺里街道、新开河街道、铁东路街道、建昌道街道、宁园街道、王串场街道、江都路街道、月牙河街道。区政府驻望海楼街道狮子林大街284号。

截至2020年6月,河北区下辖10个街道。[4]区政府驻望海楼街道。

统计用区划代码名称
120105001000光复道街道
120105002000望海楼街道
120105003000鸿顺里街道
120105004000新开河街道
120105005000铁东路街道
展开表格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河北区共有户籍人口63万人,常住人口90万人。

2011年底,常住人口80.53万人,户籍人口63.18万人。除汉族外,还有回、满、蒙古等26个少数民族。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647702人。[5]

经济

综述

2018年,河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近7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7亿元,税收占比达78.3%;固定资产投资114亿元,完成率103.6%

2020年,河北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亿元;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

第二产业

2018年,河北区引入18家京冀企业,引进高质量项目28个,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70亿元。

2018年,河北区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167家,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76家;新增规模过亿元科技型企业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技术合同成交额37.2亿元。

至1995年底,河北区共有商业服务业1602户,涉及百货、糖业、饮食、副食、粮食、煤业、建材、土产、修配、五金、化工、交电、旅店等行业。从业人员21054人,收入总额119709万元。

2018年,河北区驻区金融机构116家;引进、转型、培育39家电子商务企业,引进高质量项目28个,实现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70亿元。全年来河北区旅游人数超过1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45亿元。

第三产业

2014年1月到10月份新增限上企业24家,新增营业收入8.42亿元,截至三季度,河北区江都路街引进市外资金6200万元,占年指标的77.5%;科技型企业认定29家,占年任务的103%;引税护税504万元,占年指标的70.8%。

文化

特色小吃

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被誉为“津门三绝”。此外还有天津糕干、煎饼果子、贴饽饽熬小鱼、果仁张、棒槌果子、石头门坎素包、鲜果馅汤圆、恩发德蒸饺、马记茶汤等各色各样的小吃。

特色文化

2012年上半年,河北区相继成立了美术家、书法家、曲艺家、作家音乐家、摄影家等6个文学艺术协会。11月,成立了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区文联依托6个协会,以各节假日为契机,分别在春节及中秋节前夕举办了“百福迎春”天津名家书画作品展和“共建美丽天津共享美好生活——津门曲艺唱响美丽河北”专场演出;举办“美丽河北放飞梦想”摄影作品校园和社区巡展,以及“弘扬文化传承经典”系列活动,向群众免费开放展出,群众既可回味经典,又可享受高雅文化的魅力。在全区启动“美丽河北百场文化活动进社区”活动,剪纸、戏曲、书画等众多艺术家走进社区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传播高雅文化的精髓。

文物古迹

意式风情区

河北区内保存有多处中国近现代革命遗址、历史遗迹、名人故居,拥有“全国之最”20多个,不仅拥有意式风情区、大悲院、望海楼、觉悟社、女星社遗址等众多的风貌建筑和文化遗存,还有当梁启超、曹禺、李叔同、袁世凯、冯国璋、曹琨等历史名人故居,汇集北洋新政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洋楼文化、名人文化,为河北区赢得了“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的美誉。

河北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09个(件/处),其中国保4个,市保31个,区保32个,未核定42个。全区有国家A级景区15处,佛教圣地大悲禅院(国家4A级景区)和集中了140余座百年历史意大利风貌建筑的意式风情区(国家4A级景区)坐落在区内。

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有:梁启超旧居、望海楼教堂、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袁氏旧宅、意国领事馆旧址、意大利兵营旧址、顺直水利委员会旧址、扶轮中学旧址、比商电车电灯公司旧址、大悲院等。

中国近现代革命遗址主要有: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旧址、觉悟社旧址、女星社旧址、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旧址、天津工余补习学校旧址、解放天津会师纪念地等。

历史遗址主要有:天津教案遗址、直隶总督衙门遗址、水师炮台遗址、户部造币总厂遗址、状元楼遗址等。

著名建筑主要有:望海楼天主教堂、大悲禅院、金家窑清真寺、冈纬路基督教堂、意大利驻津领事馆、奥国驻津领事馆、袁氏宅邸、汤玉麟宅邸及风格各异的欧式小洋楼等。

名人故居主要有:李叔同故居、梁启超故居、冯国璋故居、曹禺故居等。

历史名园主要有:宁园、中山公园、曹家花园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级别遗产名称入选时间
市级东于庄同乐花鼓老会2009年
堤头庆云高跷老会2009年
金狮大轿老会2009年
鹰帽子(猎鹰防护罩)2013年
津门重刀36式2013年
展开表格

交通

公路

河北区境内有距离中心城区最近的高速出入口,可以直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天津港,距机场车程仅需20分钟。区内共有200多条道路与30多座桥梁纵横交错。

铁路

河北区境内有天津站、天津北站两座火车站,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半小时可达到北京;距离京沪高铁枢纽天津西站仅1千米,天泰路周边3.22平方千米区域被纳入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建设规划。

公共交通

天津市正在运营的地铁2、3、5、6号线共有18个站点设立在河北区,正在筹备建设的地铁4、7号线途经河北区,规划建设的地铁12、13号线和Z2线途经河北区。

社会

教育

红光中学

河北区中小学实现“四率”达标,初中巩固率居天津市第一。天津二中高考上线率多年保持90%左右。河北区形成了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幼儿教育、老年教育、各类培训等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截至2018年,河北区共有小学22所,中学17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高等院校4所。

类别

学校列表

高等院校

天津美术学院

部分中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天津市第二中学天津市第十四中学
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天津市扶轮中学天津市木斋中学
天津市第七十八中学
科技

至1966年底,研制开发出一批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其中有50多项属国内首创。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后,至1991年,有115个项目、457名科技人员获科技进步奖,32个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随着区科技事业的发展,民营科技机构发展迅速,其研究和经营的项目涉及23大类。青少年科技活动活跃,科技小发明、小创造被评为市级奖的有377项,其中部分项目被生产厂家采用投产。至1995年区内有各类科技学会、研究会27个,民营科技机构335家,驻区的部级和市级科研院所11个。

河北区在实施“科技兴区”的五年中,科技进步因素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中的比重达25%以上,60%的工业企业符合基础达标升级标准,兴建了河北区技术、经济、信息常设交易市场——河北科贸街,“3211”工程全面完成。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39人。

2018年,河北区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76家。新增规模过亿元科技型企业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科技成果登记101项、专利授权1052件,技术合同成交额37.2亿元。

医疗卫生

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河北区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达20478万元,累计让利百姓3071.71万元。门诊均次费用由2009年的191元下降至2010年160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2020年6月2日,河北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基础设施

天津站和天津北站坐落在区内;京山、津浦两条铁路干线在境内交汇;内环线河北区段1.75公里,中环线河北区段9.8公里。外环线和京津塘高速公路沿区而过;金钟河大街是出入天津市区的一条重要迎宾线;京津公路、津榆公路、津围公路均以河北区为起点。界内200多条道路与30多座桥梁和立交桥,构成与周边及外省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2018年,河北区新增就业4.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分别达17.98万人、21.45万人。

旅游

河北区内保存有多处中国近现代革命遗址、历史遗迹、名人故居,拥有“全国之最”20多个,素有“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之说。不仅拥有觉悟社、女星社遗址,还有粱启超、曹禺、李叔同、袁世凯、冯国璋、曹琨等历史名人故居。

意式风情区

大悲禅院

大悲禅院,位于河北区天纬路中段东北侧,因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而得名,是天津现存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佛门十方丛林寺院。大悲禅院始建于明末清初,兴于清康熙八年,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始建于2008年,为天津新地标建筑,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建筑高度达120米,轮外挂装48个透明座舱,每舱可乘8个人,可同时供384人观光。

获得荣誉

2019年8月13日,河北区入选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2020年6月,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名单。[1]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

2021年1月12日,入选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命名名单。[2]

2021年1月28日,入围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3]

2021年1月,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名单。

2021年4月29日,被教育部命名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

2022年4月,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