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刘鹏也发表致辞。北京市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王岐山主持了奥运会邀请函颁发仪式。希腊、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和中国等5个国家奥委会主席,依次从罗格手中接过了2008年奥运会邀请函。之所以选择这5个国家作为代表,是因为他们有着特殊的“身份”。

外文名

The invitation letter

基本简介

奥运会邀请函

2007年8月8日20时10分,在《奥林匹克颂》歌声中,国际奥委会会旗、五星红旗、北京奥运会会旗依次入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旗或会旗迎风飘扬。历届奥运会,该仪式都是在洛桑举行,这是国际奥委会首次将仪式定在奥运 会的主办城市举行。

罗格在致辞中说,世界正以极大的期待注视着中国,注视着北京。运动员也热切地期待着,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北京体育场馆一展身手。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开放,北京和整个中国不但能为各国一流运动员成功地举办一次奥运会,而且能为他们提供一次难得的机会来了解中国。

据北京奥组委相关负责人解释,希腊是上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国,英国是下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国,中国是本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国,加拿大是2010年冬奥会举办国,而俄罗斯是2014年冬奥会举办国。

中国和奥运邀请函

中国和奥运结缘,始于何时?目前有记载观点是,“清代光绪年间、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在雅典召开之前,清政府曾接到国际奥委会的邀请函,但因光绪、慈禧及满朝文武不知‘奥运’为何物,未予回复,以致中国与奥运就这样擦肩而过。”

邀请函由来

其实,后人在引述“清政府曾接到国际奥委会的邀请函”时,略有差异。一种观点认为当时的国际奥委会秘书长顾拜旦委托时任法国驻华公使转交宫中,另一类观点则是由李鸿章面呈宫中。

另外,至于邀请函到达宫中的时间,1894年、1895年、1896年,三种提法均有。

1933年史料有记载

据研究奥运历史的学者李辉考证,此观点最早见于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田径赛小史》一书,而中国体育博物馆的崔乐泉先生持同样观点。

据李辉介绍,十多年前,他翻阅此书时,不仅见到了记载邀请清政府参加第一届奥运会的文字,文字下方,还有董守义先生(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的眉批:“有可能,但还未找到根据。”看来,董守义老先生对此事也极有兴趣。可惜的是,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体育博物馆,甚至是国家图书馆,都没有这本书的踪影。

天津找到珍贵文献

经多方调查、考证,记者找到了在天津图书馆文献部工作的刘桂芳女士,她天天和古书、善本打交道,再加上在上世纪初,天津的体育搞得红红火火,也许她见过这本书。仅一天之后,就接到了刘女士的电话,书找到了!一本仅32页的小册子,作者阮蔚村,由天津体育周报社出于1933年。

在书中,阮蔚村这样写道:“雅典奥运会之前,中国政府接到驻华公使通牒,当时为李鸿章主阁政,因为此际中国朝野上下,尚不知田径为何物,所以对法使的通牒几乎没法答复。”刘女士是一位严谨的学者,她提醒记者,“这段话没有标明出处。”

看来,最晚在1933年,“清光绪年间,中国就已与奥运结缘”的观点在中国流传了。

据《上海地方市志》介绍,阮蔚村(1910-1987),山东蓬莱人,体育编辑、翻译家。青少年时旅居日本多年。爱好体育运动,曾在大阪组织华侨排球队,称雄日本。30年代曾任《申报》驻日特约通讯员,兼为其他各报撰写体育稿件。“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任勤奋书局编辑,编译大量近代体育书籍和文章。著《运动卫生》、《中国田径赛小史》、《运动创伤急救法》、《棒球训练法》、《五项、十项训练法》等十余部书籍。其中《远东运动会历史与成绩》一书系统和完整地保存了远东运动会的史料。抗战胜利后寓居北京,以行医为生。

邀请函下落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为了探究邀请函的下落,记者采访了现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清朝宫廷研究专家向斯。向斯表示,“若真有邀请函寄到宫中,不出意外,邀请函是不会遗失的,因为清朝自开国直至光绪、宣统年间,一直有一套严格的文件管理办法,臣子的奏折、国外寄来的公文,都会被妥善保管。”

按照向斯的说法,邀请函如果进入了紫禁城,就会由专人放至专门的地点,除非天灾人祸,不然丢失的可能性极小。不过,他话锋一转,“晚清至民国时期,天灾人祸不少”。

192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强令溥仪出宫。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整理工作后,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但据向斯介绍,邀请函应该不会和书籍放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