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是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浪潮。2010年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埃及总统塞西表示,阿拉伯世界发生的“革命”导致100多万人死亡,并给基础设施造成近1万亿美元的损失,他表示“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和也门等国发生的事件造成巨大损失。

一些国际评估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损失达到9000亿美元,这些事件还造成超过140万人死亡,1500多万人沦为难民。”在此前被认为是“阿拉伯之春”成功典范的突尼斯,年轻人的失业率约为35%。虽然突尼斯推翻了独裁、建立了民选政府,但从经济上看,该国GDP增长自2010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人均GDP甚至从每年4000美元下降到3600美元。

中文名

阿拉伯之春

外文名

الربيع العربي

波及区域

北非和阿拉伯

主题

民主和经济

发生时间

2010年12月17日

导火索

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2010年1 2月17日,26岁年轻人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经济不景气而无法找到工作,在家庭经济负担的重压下,无奈做起小贩,期间遭受当地警察的粗暴对待,抗议自焚,不治身亡。

这个事件博得了突尼斯普通大众的同情,也激起了突尼斯人长期以来对失业率高涨、物价上涨以及政府腐败潜藏的怒火,致使当地居民与突尼斯国民卫队发生冲突,随后冲突蔓延到全国多处,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社会骚乱,并造成多人伤亡。

原因

造成这些动荡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的专制统治、政治体制僵化、人权的侵犯、政府贪污腐败、国民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贫困;领导人长期执政,不思改革,政治经济分配不透明等等。2008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困难,推动了革命运动的爆发。另外,人口结构中大量受过一定教育、熟谙网络且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成为了这次运动中的主要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运动中,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社交媒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事态发展

茉莉花革命

突尼斯动乱

在小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自焚后的第29天,在国内骚乱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总 统本·阿里不得不放弃突尼斯这个自己独裁统治了23年的国家,在2011年1月14日深夜飞往沙特。

突尼斯是“阿拉伯之春”运动的起点。由于茉莉花是突尼斯的国花,因此发生在突尼斯的这次政权更迭被称为“茉莉花革命”。

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语言环境及社会状况使得突尼斯的动乱迅速蔓延其他阿拉伯国家,茉莉花革命的成功激发了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抗议运动,并逐渐呈星火燎原之势,席卷阿拉伯世界。

埃及革命

埃及示威活动

一马当先的就是埃及。在本·阿里离开突尼斯11天之后,也就是2011年 1月25日,埃及民众爆发了一系列街头示威、游行、集会、骚乱、罢工等反政府活动。抗议示威活动波及埃及国内多座城市,其中尤以首都开罗和亚历山大最为激烈,据称有超过一百万人参与了此次抗议。

示威者提出埃及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下台、军队结束戒严,终止紧急状态法,获得自由和正义的权利等要求。2月11日,埃及副总统奥马尔·苏莱曼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穆巴拉克已经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

利比亚战争

反对卡扎菲家族统治的士兵用刺刀戳破卡扎菲接班人穆塔西姆的画像

继突尼斯和埃及革命成功之后,同样位于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利比亚在2011年2月16日开始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

2月18日,反对派控制了该国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大部分地区,政府派出精锐部队和雇佣军,但反对派被击退的黎波里,导致前利比亚最高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在电视台警告示威者,宣称要开枪严惩示威者。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以保护利比亚抗议人民的安全。3月19日,十余国家开始军事干预利比亚,利比亚战争正式打响,从此持续了半年之久。

7月15日,美国、北约等39国承认利反对派政权。8月22日晚,反对派武装已全面控制的黎波里及清除市内卡扎菲残余部队。8月23日傍晚,反对派宣布占领象征卡扎菲政权的阿齐齐亚兵营,从此利比亚开始正式进入后卡扎菲时代,同日埃及政府宣布承认利比亚反对派。9月25日,利比亚执政当局部队攻入卡扎菲老家苏尔特。10月20日,执政当局占领卡扎菲残余的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于枪杀。10月31日,北约宣布结束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卡扎菲之子穆塔西姆在利比亚战争中兵败身亡,遭陈尸示众

也门起义

萨利赫签署放权协议

同样在突尼斯和埃及之后,在2011年1月—2月,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也爆发了示威抗议活动,要求总统萨利赫下台,此后也门局势一直动荡不安,抗议示威游行不断,4月23日,迫于国内 反政府示威的压力,也门总统萨利赫同意接受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调停方案,将在30日内辞去总统职务。但后来,萨利赫本人拒绝签署该协议,反对派也拒绝了由政府高官作为代表签署协议的提议,于是导致协议被毁。

2011年6月3日,也门总统府内一座清真寺遭到炮击,造成总统萨利赫和议会发言人受伤,随后萨利赫被送到沙特进行疗伤;9月4日,数十万名民众在首都萨那的变革广场和第六十大街进行了大型的示威游行,以及包括塔伊兹、荷台达、哈贾、伊卜、阿姆朗等省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萨利赫立即下台,成为也门发生的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9月23日,萨利赫回国,25日发表电视讲话说:“我拒绝权力,并将在未来数天内放弃权力。”11月19日,萨利赫在视察共和国卫队时表示他辞职后将把权力移交给军方。

2011年11月23日晚,萨利赫在沙特签署协议,将权利和平移交给副总统,也门长达33年之久的“萨利赫时代”就此落下了帷幕。

巴林示威

发生在巴林王国的示威

位于海湾的巴林王国从2011年2月14日开始发生示威活动,运动初期示威者提出 政府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政治自由、赋予什叶派平等权利地位等要求,示威人群中甚至有人提出了推翻王室的口号。

2月17日,巴林开始出动军队镇压示威者;3月14日,在海合会组织的支持下,由沙特和阿联酋的1500名军警组成的海湾大军“半岛之盾”通过连接巴林和沙特之间的跨海大桥进入巴林平息内乱,此举是海合会成立30年来首次调动其安全部队,哈马德国王宣布全国进入三个月的紧急状态。

巴林的示威活动在“半岛之盾”的镇压下最终得以平息。

叙利亚内战

叙利亚示威

2011年3月6日,叙利亚安全部队在德拉市逮捕了15名儿童,这些儿童因在墙壁上书写反对政府的言辞而被捕,受到残酷虐待。消息不胫而走,3月15日,大马士革、阿勒颇、哈塞克、德拉以及哈马等城市的街头爆发了大 规模反政府示威活动,报道称有数千人被捕;4月18日,约10万示威者在霍姆斯广场静坐,要求巴沙尔下台。

下半年的叙利亚被困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下,国际社会的干预逐渐增多,包括全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和自由叙利亚军等等许多组织的叙利亚反对派逐渐形成。

2012年5月25日,叙利亚中部霍姆斯省的胡拉镇发生了震惊世界、惨绝人寰的屠杀案,其中包括49名儿童,现场惨烈。反对派指责这是政府军所为,政府军则予以否认。6月6日,多个地区再次爆发暴力冲突,造成至少129人死亡。稍微有些趋缓的叙利亚局势再一次走向内战的边缘,外部呼声不断。叙利亚会不会成为“阿拉伯之春”运动中又一块倒下的骨牌,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和等待。

从2011年3月到2012年5月,在叙利亚动荡中的遇难人数已经超过了15000人。

其他国家

约旦安曼的示威抗议

除了埃及、突尼斯、利比亚、也门和叙利亚之外,其余的阿拉伯国家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爆发了一定规模的示威游行,最终以多国政府的让步而逐渐平息。其中:

阿尔及利亚结束了实行了19年的紧急状态;

黎巴嫩则承诺提高40%的薪金;

约旦国王解散首相里法伊并任命新政府;

苏丹总统承诺不谋求连任到2015年;

阿曼解散了所有部长,并宣布实行选举以产生立法机关;

沙特国王进行了经济方面的让步,并批准妇女在未来2015年的舒拉议会和市政府选举投票;

巴林释放了部分政治犯并解散所有部长;

科威特内阁宣布辞职,首相纳赛尔下台;

摩洛哥国王准许公投进行宪法改革,并作出政治让步。

中东以外

占领华尔街

“阿拉伯之春”也影响到了中东世界以外,东亚、西欧、北美无不涉及,其中尤以希腊的反政府示威游行、2011年8月发生在英国的骚乱和在美国持续数月并一度影响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最为典型,这些活动的方式包含温和的网络号召、小型公开聚会、大型游行、其他创意活动等,以敦促政府主动实行援助措施或改革。

这些运动的性质并不完全等同于阿拉伯世界的革命,二者政治诉求更是迥然不同,但因几乎同步的时间段、相似的网络号召和活动方式而被部分人认作“阿拉伯之春”运动在阿拉伯世界以外某种意义上的延续。

大事记

突尼斯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西迪布吉德一名摆摊贩卖水果蔬菜的青年因受到执法人员暴力对待,在当地政府门口自焚。这种极端做法迅速引起民众的共鸣。由于对生活水平,警察暴力行为,高失业率和人权状况糟糕等问题不满,大批民众在当天就走上街头。游行迅速扩展到突尼斯全国。

2010年12月28日,突尼斯总统本·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发表电视讲话,谴责反对者。他声称街头暴力是少数极端分子所为,并警告示威人群,他们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突尼斯政变

2011年1月10日,突尼斯政府宣布关闭该国所有学校和大学。本·阿里在电视讲话中宣布,将努力在2012年前创造30万个就业岗位。

2011年1月13日,本·阿里在电视讲话中表示不会参加2014年的大选,并承诺进行国家体制改革,调查游行中的死伤人数,宣布解禁部分网站。

2011年1月14日,本·阿里宣布解散政府,并在六个月内进行合法大选。总理加努希(Mohamed Ghannouchi)宣布担任临时总统。

2011年1月15日,沙特阿拉伯宣布接受本·阿里的政治避难。突尼斯最大的伊斯兰党派Ennahdha主席Rached Ghannouchi宣布将结束在伦敦的流亡生涯返回突尼斯。

2011年1月17日,突尼斯总理加努希宣布组建新的联合政府,但是政府中仍然包括多名本·阿里的亲信。突尼斯民众对新政府表示不满,继续上街游行。

2011年1月26日,突尼斯请求国际刑警组织帮助捉拿逃亡的本·阿里、其妻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并对本·阿里夫妇下达了国际逮捕令。

2011年6月20日,突尼斯首都一家法庭以挪用公款罪缺席判处本·阿里及其妻子35年徒刑。

埃及

2011年1月25日,埃及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首都开罗的互联网服务和手机通信中断。反对者呼吁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立即辞职,并要求政府进行改革,解决高失业率等问题。

2011年1月29日,穆巴拉克任命情报总局局长奥马尔·苏莱曼(Omar Suleiman)为副总统。这是埃及近三十年来的首位副总统。

2011年1月29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称,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两个儿子贾迈勒和阿莱都已逃往伦敦。

2011年1月31日,由总理沙菲克(Ahmed Mohamed Shafik)领导的新政府成员,在穆巴拉克的见证下宣誓就职。

描绘埃及政治危机的漫画

2011年2月2日,穆巴拉克表示不会参加下届总统选举。

2011年2月3日,穆巴拉克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愿意辞去总统职位,但无法立即卸任。

2011年2月5日,埃及向以色列输送天然气的管道被炸起火。埃及对以色列和约旦两国的天然气供应中断。

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宣布辞职,并将权力移交给军方。随后,穆巴拉克和家人离开首都开罗,抵达位于埃及西奈半岛的红海海滨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

2011年5月5日,埃及一家法院裁定,穆巴拉克时期政府高官、前内政部部长阿德利(Habib Ibrahim Ardley)贪污及洗钱罪名成立,判其入狱12年。

2011年5月24日,埃及总检察长决定将穆巴拉克及其两个儿子送交刑事法庭审判,指控他们蓄意谋杀抗议者并滥用权力谋取私利。

2011年6月29日,埃及首都开罗解放广场再次爆发流血冲突,游行的群众向警察和安全部队士兵投掷石块,后者则以警棍、催泪瓦斯、眩晕弹和橡皮子弹等加以还击,造成25人受伤,其中不少人伤势严重。

2011年8月3日,对穆巴拉克的审判正式开始,使其成为本次阿拉伯国家民主化运动中首位站上被告席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对穆巴拉克的审判仍在进行。

利比亚

2011年2月16日开始爆发反政府示威,但活动遭到政府军的武力镇压后引发起义,进而爆发的反政府势力的武装力量同利比亚政府军之间的激烈军事冲突。卡扎菲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表明不会辞职和离开国家,宁愿牺牲性命,并表示会强硬对付示威者。

2011年2月18日,反对派控制了该国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大部分地区,政府派出精锐部队和雇佣军,但反对派被击退的黎波里,导致前利比亚最高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在电视台警告示威者,宣称要开枪严惩示威者。

2011年2月19日,利比亚使用雇佣兵和军队向示威者发射了迫击炮弹并用机枪进行扫射,并动用迫击炮。截至2月20日,已造成300人死亡、逾1000人受伤。

2011年2月21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称卡扎菲已离开利比亚,前往南美洲国家委内瑞拉,而被广泛认为是卡扎菲的接班人的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则现身电视讲话辟谣称他们不会离开利比亚,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2011年2月22日,利比亚驻外大使纷纷请辞,并切断与利比亚政府的关系;强烈谴责利比亚政府野蛮的、屠杀无辜人民的罪行,表示卡扎菲已经失去所有的正当性。

2011年2月23日,在利比亚东部,示威者与政府军交战四天后,夺取了贝达机场,致使东部基本脱离了利比亚政府的控制。联合国安理会于同日就爆发反对卡扎菲政权的骚乱举行闭门会议,会后十五个成员国发表声明,一致谴责利比亚武力镇压反政府示威。

2011年2月24日,卡扎菲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继续实行强硬措施。与此同时,东部脱离利比亚的地区已开始建立初级政府。同日晚上,卡扎菲再发表演说,指责以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是现在利比亚危机的幕后策划者,其目的是想在利比亚建立伊斯兰王国。

2011年2月25日,欧盟外交官表示,将对利比亚采取武器禁运及旅游禁令。同时欧盟将冻结所有利比亚的财产。联合国发出警告,称利比亚国内食物供应链频临瓦解,数千平民可能遭到屠杀。当日,继续有利比亚高级官员辞去职务,卡扎菲政府也公布新政:每户利比亚家庭将获得400美元,部分公务员将提薪150%。

2011年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制裁利比亚,包括冻结卡扎菲家族财产,对其本人及其亲属实行全球旅游禁令。

2011年2月27日,利比亚反抗者似乎控制了首都的黎波里附近的扎维耶地区,造成了对卡扎维政权的包围。另据反抗者称,卡扎菲也已集合部队,准备反攻该城市。

2011年2月28日,美国称卡扎菲六子赛义夫·阿拉伯·卡扎菲倒戈支持反政府军,二子赛义夫·伊斯拉姆·卡扎菲为警察发放大量武器,同时反政府军己包围首都的黎波里,准备攻入首都。但官方否认了这一说法。

2011年3月1日,联合国大会召开全体会议通过了由博茨瓦纳、加蓬、约旦等国提出的有关暂时取消利比亚在人权理事会成员资格的决议草案。

2011年3月5日,卡扎菲精锐部队哈米斯旅对石油重镇扎维耶发动猛攻,叛军不甘示弱反击,双方交战六小时后,重夺回滨地中海石化工业港拉斯拉努夫的炼油厂。

2011年3月7日,由卡扎菲的儿子哈米斯率领的精锐部队哈米斯旅,上午用迫击炮、重机枪、坦克和防空武器,从扎维耶西侧发动攻势,入夜时也在城东打开阵线。利比亚国家电视台宣称政府军已收复扎维耶。

2011年3月9日,指挥官哈米斯·卡扎菲所指挥的哈米斯旅击溃叛军,进驻扎维耶,反政府军东逃,政府军控制扎维耶与周边大部分地区。

2011年3月10日,法国正式承认利比亚反对派成立的全国委员会为代表利比亚民众利益的合法政府,并计划同这个新成立的机构互换大使。

2011年3月12日,阿拉伯联盟在开罗举行会议,与会各方投票结果支持联合国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只有叙利亚和阿尔及利亚两国对此投了反对票。

2011年3月14日,政府军凭借武力优势,击退反叛军收复东部产油重镇布雷加(又译卜雷加),并持续朝反叛军大本营班加西前进,先锋侦查兵挺进至距离该城仅十公里外的郊区。

2011年3月15日,利比亚政府军持续推进,收复距班加西仅100多余公里的艾季达比耶市,并完成对班加西外围的战略控制。

2011年3月17日,在阿拉伯国家、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的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以10票赞成,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第1973号决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

2011年3月19日,法国率先空袭利比亚,美国海军于深夜通过其部署在地中海上多艘军舰,向利比亚北部防空系统发动了导弹攻击并派出多架战机参与随后的空袭。

2011年3月21日,美英再向利比亚发射12枚“战斧”巡航导弹,并竭力将禁飞区向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以南及以西方向推进。战机共出动约七八十次,多国部队舰船对利比亚实行海上封锁。

2011年3月27日,利比亚反政府武装重新夺回了4座城镇,并快速向卡扎菲的腹地苏尔特挺进,卡扎菲由攻转守。北约将全面接管行动指挥权。

2011年3月28日,借助多国部队战机轰炸,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快速向西部推进,连克石油重镇。政府军控制米苏拉塔,卡扎菲之子萨阿迪亲自领军布防。

2011年3月29日,反政府军在靠近卡扎菲出生地苏尔特时受到强烈抵抗。被迫朝着东部城镇本—贾瓦德方向撤退。北约宣布接管在利比亚军事行动。

2011年3月30日,卡扎菲支持者继续向反对派武装发起猛攻,先后从对方手中夺回了两座石油城,彻底解除了卡扎菲故乡的危机。西方联军加大对政府军的空袭力度,并暗示将为反对派提供军事装备。

2011年4月1日,反对派领袖称只要政府军停止对反对派控制城镇的进攻,反对派将准备停火。利比亚政府称其毫无诚意,拒绝停火条件。北约接管在利军事行动指挥权。

2011年4月3日,北约在布雷加(又译卜雷加)轰炸时,误炸了反政府武装目标,打死至少10人。

2011年4月4日,“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发言人阿卜杜拉哈菲兹·古贾说:“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我们表示道歉。我们不会让这种错误再次发生。

2011年4月6日,中国外交部批评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2011年4月9日,利比亚敌对两派继续激战,政府军仍占据优势,北约当天加紧空袭利比亚。而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当天也恢复公开露面,态度强硬如故。

2011年4月10日,利比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的战斗仍在多座城市进行,北约继续空袭利比亚政府军,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再次公开露面,非洲联盟(非盟)高级代表团抵达利比亚展开新一轮斡旋。

2011年4月11日,卡扎菲同意但反对派拒绝停火,因为停火路线没有卡扎菲下台。

2011年4月12日,利比亚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力量继续在米苏拉塔和布雷加(又译卜雷加)展开激战。北约则继续空袭利比亚政府军,在多处地方摧毁利政府军的5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

2011年4月13日,“利比亚联络小组”首次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英国、美国、德国、西班牙以及欧盟、北约、阿盟和非盟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利比亚政府没有派代表与会。

2011年4月14日,阿拉伯国家媒体普遍质疑日前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利比亚联络小组会议对解决利比亚危机的作用。

2011年4月18日,利比亚政府军同反政府武装继续在西部的米苏拉塔和东部的艾季达比耶等地展开激战。

2011年4月20日,利比亚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继续在米苏拉塔交火。

2011年4月22日,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卡扎菲政府与反对派和谈。他们磋商协议解决问题,但和谈基本已经失败。

2011年4月23日,战局锁定米苏拉塔,布雷加(又译卜雷加)港口被反对派控制。激战已打死美英摄影者许多名,造成5人受伤,伤者已送往医院抢救。

2011年4月24日,美国等空袭利比亚,利比亚副外长称政府军撤出。米苏拉塔已完全被反对派控制。利比亚已基本分裂,原来统一的国家不复存在。

2011年4月26日,意大利对利比亚宣战。但由于殖民史,不会直接轰炸利比亚。

2011年4月27日,美国再次空袭利比亚,政府军向俄罗斯求援。61个部落首领或代表呼吁卡扎菲下台。

2011年4月29日,卡扎菲说要石油可以,下台不行。“我们坚持信仰革命,不会向反对派和西方殖民主义者屈服。”这句话一出,西方国家宣布再次制裁利比亚。北约拒绝停火,说除非卡扎菲采取行动下令停止进攻。

2011年4月30日,卡扎菲六子赛义夫·阿拉伯·卡扎菲和他的三个孙子在空袭中丧生,卡扎菲当时也在他身旁。美法企图暗杀卡扎菲,在班加西反对派已经庆贺此次胜利。卡扎菲强调,要让一个从1977年起执政的领导人放权是一件可笑的事情,放权意味着放弃他一直深爱的祖国,意味着出卖革命、出卖国家,意味着出卖人民。

2011年5月1日,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安全局势恶化,英国和意大利驻利比亚使馆相继遭人纵火,联合国方面当天决定撤出其在的黎波里的国际工作人员。

2011年5月3日,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召集利比亚被占领区少数叛变官员,向卡扎菲施压。

2011年5月4日,西方国家开会商讨决议:资助利比亚反对派。

2011年5月7日,全国部落大会正式闭幕,800多部落支持政府,反对反政府军。西方国家闻讯后商讨对策,共同向卡扎菲施压,政府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表示不会放弃革命。

2011年5月8日,利比亚政府军大规模武装进攻边境,为重夺边境线控制权,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使用了火器。北约宣称将继续制裁利比亚。利比亚边境激战中,不时有炮弹飞向突尼斯境内,导致突尼斯边境学校停课,人们惊恐万分不敢出门。突尼斯政府向利比亚官方提出了严正抗议,谴责利比亚政府军侵犯了突尼斯领土主权。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表示,他们不是有意进攻突尼斯。官方发布新闻发布会,说同意非盟停火计划,同时强调卡扎菲早在1997年放弃了权力成为国家象征。反对派称政府军大规模进攻石油重镇米苏拉塔。油罐被炸毁,会削弱反政府军在米苏拉塔与政府军对抗能力。

2011年5月9日晚至10日凌晨,北约部队再次出动战机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市区进行了连续低空轰炸,并且有多次爆炸声来自卡扎菲官邸附近。

2011年5月15日,利比亚反对派宣称已击溃部落兵,完全夺取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的控制权。

2011年5月16日,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申请针对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等3人发布国际逮捕令。

2011年5月27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同美欧领导人一起呼吁卡扎菲下台,这表明对卡扎菲的外交窗口即将关闭。

2011年6月4日,英国外交大臣黑格访问利

2011年6月5日,北约战机继续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等地进行了猛烈轰炸。当天,利比亚政府组织国际媒体前往据称之前

2011年6月6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表示,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取得重要进展。当天,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再遭多轮轰炸。

2011年6月8日凌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再度遭到北约空袭,而就在此前一天,北约对的黎波里发动了自3月19日实施军事打击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

2011年6月8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上说,将继续推进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他呼吁更多成员国为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2011年6月9日,利比亚问题联络小组第三次会议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议会各方就向利比亚反对派提供财政援助,以及为后卡扎菲时代做准备进行了磋商。

2011年6月11日,北约继续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及周边地区进行轰炸,利比亚反对派表示,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一位高级助手在当天的轰炸中受伤。与此同时,利比亚冲突双方都在宣传方面投入更大力量,双方媒体战升级。

2011年6月12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再次在电视节目中露面。与此同时,利比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在多条站线继续鏖战,双方伤亡惨重。

2011年6月13日,利比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在米苏拉塔等多地的交火仍在继续。

2011年6月14日,国际象棋联合会主席、俄罗斯人伊柳姆日诺夫向媒体转达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口信。

2011年6月16日,俄罗斯总统利比亚事务特别代表马尔格洛夫在的黎波里透露,利比亚政府与反对派的代表正在直接接触,但利比亚政府仍不愿提及卡扎菲下台的可能性。

2011年6月17日,利比亚国家电视台播出了一段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音频讲话,他誓言挫败北约的军事行动。当天,利比亚反对派领导人否认同意政府方面谈判。

2011年6月22日晚,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通过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谴责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造成利比亚平民死伤。而随着利比亚战事持续胶着,北约内部关于何时停火也出现了分歧。

2011年6月24日,美国众议院就两项在利比亚开展军事行动的议案进行了投票表决。

2011年7月14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再次通过广播号召支持者向反对派控制区发起反攻,有俄罗斯媒体报道说,利比亚政府早已准备了自杀方案,利比亚政府当天己予否认。

2011年7月15日,利比亚问题联络小组第四次会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会上承认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人民的合法代表,利比亚反对派随后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同一天,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号召支持者抵制承认反对派为利比亚合法代表的行为。

2011年7月16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向支持者发表广播讲话,否认外界有关他将下台,并流亡到美国夏威夷的传言,这是利比亚方面连续第三天播放卡扎菲的讲话。

2011年7月27日,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宣布,英国将驱逐所有利比亚驻英国大使馆人员,并正式承认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合法政府。利比亚副外长卡伊姆当天回应说,英国此举将导致和平解决利比亚危机变得遥遥无期。

2011年7月28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在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宣布,反对派武装指挥官阿卜杜勒—法塔赫·尤尼斯及两名随从已经死亡。

2011年7月29日,利比亚政府发言人易卜拉欣表示,反对派武装指挥官阿卜杜勒—法塔赫·尤尼斯是被反对派内的基地组织成员杀死的。

2011年7月30日,利比亚政府重申,尤尼斯是被反对派内的基地组织成员所杀,卡扎菲则讽刺反对派自食其果。对此,反对派方面予以否认。

2011年8月5日,意大利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外长弗拉蒂尼4日要求北约船只协助救援一艘遇险的利比亚难民船,但北约没有行动,弗拉蒂尼呼吁北约就接连发生的多起救援利比亚难民船不力的事件展开调查。

2011年8月7日凌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再遭北约多次轰炸,持续数月的战事让全国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的黎波里近来更是陷入电荒。

2011年8月7日,利比亚反对派军方发言人艾哈迈德·巴尼在东部城市班加西说,反对派武装在西部战线取得进展,已控制西部城市兹利坦周边地区。

2011年8月8日晚,北约战机轰炸了利比亚西部城市兹利坦附近的一处目标,利比亚政府称轰炸造成85名无辜平民死亡,另有大量人员受伤。北约则强调,空袭对象为军事目标。

2011年8月10日,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公布了过渡时期宪法宣言,就后卡扎菲时期的政治过渡列出时间表。

2011年8月12日,利比亚反对派一名军队官员称,反对派武装已于11日攻入石油重镇布雷加市东部的第三居民区,9名反对派士兵死亡,40人受伤。目前反对派武装正在对该地区进行全面清理,以继续向工业区进发。

2011年8月15日凌晨,利比亚国家电视台播出了一段据称是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直播录音讲话,这是卡扎菲自从8月1日斋月开始以来,首次公开讲话。与此同时,利比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继续在石油重镇扎维耶展开激战。

2011年8月15日,利比亚反对派的一名发言人说,他们已经拿下了首都的黎波里南面的门户盖尔扬。

2011年8月16日,利比亚政府发言人易卜拉欣在的黎波里说,东部石油重镇布雷加(又译卜雷加)等战略城市仍处于政府军的完全控制下。与此同时,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否认了与卡扎菲政权进行和谈的说法。

2011年8月17日,由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设立的利比亚驻美国大使馆在华盛顿开馆。与此同时,在利比亚国内,首都的黎波里正面临着三面被围的危险境地。

2011年8月19日,利比亚反对派与政府军在东西战线的激战仍在继续,随着反对派逐步逼近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的去留也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2011年8月21日晚,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截止目前,卡扎菲长子穆罕默德·卡扎菲已被软禁,次子赛义夫·卡扎菲被捕,卡扎菲本人去向不明。在反对派武装逼近的黎波里的时候,外国媒体记者被反对派武装围困在酒店里,身临险境。

2011年8月22日,利比亚反对派宣布,控制了首都的黎波里大部分地区。当天,利比亚政府方面又宣称,夺回了的黎波里的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

2011年8月23日凌晨,卡扎菲次子赛义夫突然现身,击碎了之前利比亚反对派有关赛义夫已经被捕的说法。与此同时,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卡扎菲的长子穆罕默德也被政府军成功解救,利比亚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2011年8月23日傍晚,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攻占了阿齐齐亚兵营,但没有发现卡扎菲及其家人。

2011年8月24日,利比亚反对派军队占领阿齐齐亚兵营后,与政府军仍有激烈交火。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表示,利比亚将在8个月内举行选举。

2011年8月24日,利比亚政府军放弃了对的黎波里里克索斯酒店的控制,包括5名中国记者在内的30多名各国记者从酒店撤离。经中国驻利比亚使馆和中方赴班加西临时工作组的不懈努力,包括两名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内的5名中国记者安全抵达中国驻利比亚使馆,并得到妥善安置。

2011年8月25日,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经济和石油事务负责人阿里·塔尔胡尼在的黎波里表示,“全国过渡委员会”正式迁入首都开始执政。同一天,卡扎菲再次录音,号召民众与反对派武装战斗到底。

2011年8月26日,利比亚反对派武装继续与忠于卡扎菲的部队在首都的黎波里以及萨巴哈等地区交战,卡扎菲及其家人仍然下落不明。

2011年8月27日,利比亚反对派武装人员继续在首都的黎波里清除忠于卡扎菲的部队,市区几乎已完全被反对派控制。反对派当天还控制了利比亚与突尼斯交界处的拉斯杰迪尔口岸。与此同时,持续战乱导致的黎波里许多地区停水断电,食品、燃油等价格飞涨,卫生状况恶化,百姓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2011年8月29日,阿尔及利亚外交部宣布,卡扎菲妻子和子女等人当天已进入阿尔及利亚境内。与此同时,根据各方消息,卡扎菲很可能仍在利比亚境内。

2011年8月30日,在卡扎菲的老家利比亚苏尔特附近,卡扎菲支持者与反对派的激战仍在继续。同一天,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对据守苏尔特的卡扎菲支持者发出了最后通牒。

2011年9月1日,有关利比亚重建的国际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议会代表团就解冻利比亚政府资产等问题达成共识。同一天,卡扎菲在几小时内接连两次发表录音讲话,呼吁支持者战斗到底。

2011年9月2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在班加西表示,委员会将在下周前往的黎波里。与此同时,北约方面表示,只要有需要,北约就不会停止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2011年9月3日,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向卡扎菲的最后四个据点城市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在9月10日前投降。

2011年9月4日,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表示,已经确定卡扎菲下落,但没有公开具地点。

2011年9月6日,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负责政治和国际事务的官员巴贾,在接受路透社电话采访时说,一支携带黄金和现金的小型车队,5日晚抵达尼日尔,引发了人们对卡扎菲家人是否在车队中的猜测。

2011年9月8日,卡扎菲发表录音讲话,驳斥有关他打算逃到邻国尼日尔的报道。

2011年9月9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二号人物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首次在首都的黎波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会上,贾布里勒呼吁反对派内部保持团结,同时拒绝透露卡扎菲的下落。

2011年9月1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飞抵首都的黎波里,进行象征性视察,这是贾利勒作为”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首次视察的黎波里。

2011年9月11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宣布,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就组建全国性的临时政府进行协商,有关组建计划1周到10天内公布。

2011年9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中方当日向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通报了中方对其承认的决定。

2011年9月15日,据利比亚执政当局“全国过渡委员会”在米苏拉塔的军事委员会说,执政当局武装已经从南部和西部两个方向攻入卡扎菲的家乡、其残余部队控制的东部重镇苏尔特。

2011年9月16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决议,同意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成为利比亚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

2011年9月17日,利比亚执政当局“国家过渡委员会”军方发言人巴尼在的黎波里表示,未来几天,拜尼沃利德、苏尔特等地的战事将取得新进展,执政当局将很快掌控利比亚全部领土。

2011年9月18日,利比亚执政当局“国家过渡委员会”经过近4个小时的协商,未能就组建新政府达成最终一致。与此同时,执政当局武装与卡扎菲支持者的交战依然胶着。

2011年9月21日,利比亚执政当局称其部队已经攻占了南部地区重要城市萨哈。萨哈是被忠于卡扎菲的部队占领的最后几个城市之一。

2011年9月21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执政当局部队已经占领了逃亡前领导人卡扎菲位于撒哈拉沙漠中最后据点之一的朱夫拉,并在那里找到化学武器。

2011年9月21日,利比亚执政当局“国家过渡委员会”表示,执政当局已经攻破了卡扎菲支持者3处据点之一的赛卜哈,而另外的两处据点苏尔特和拜尼沃利德的战事仍然在继续。

2011年9月24日,在北约战机的支援之下,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突然攻入卡扎菲的家乡苏尔特。但是在城内,遭遇到了狙击手的激烈抵抗。

2011年9月25日,北约战机连续第二天对卡扎菲的老家苏尔特发动空袭。与此同时,利比亚执政当局“国家过渡委员会”武装在苏尔特城外休整待命,随时准备发起攻城之战。

2011年9月28日,利比亚执政当局军方发言人巴尼当地时间在的黎波里说,目前已发现卡扎菲次子赛义夫和四子穆塔西姆的踪迹,但仍不知晓卡扎菲的行踪。

2011年9月29日,利比亚电视台报道,卡扎菲政权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已于28日被捕,易卜拉欣被捕时身穿妇女的服装,脸上蒙着面纱,混在逃离苏尔特的平民当中。目前,这家电视台还没有公布易卜拉欣被捕的画面。

2011年10月1日,叙利亚舆论电视台播放了据称是来自卡扎菲政权发言人易卜拉欣的录音讲话。此外,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和卡扎菲残余势力当天在苏尔特展开激战。

2011年10月6日,总部设在叙利亚的舆论电视台播放了一段据称来自卡扎菲的最新录音讲话。

2011年10月7日,利比亚执政当局对卡扎菲的家乡苏尔特发动了数周来最大规模的攻势。执政当局武装表示,这是他们为夺取苏尔特发起的最后总攻。

2011年10月8日,利比亚执政当局“国家过渡委员会”的部队继续对苏尔特展开猛攻,利比亚一些指挥官说,伴随战事推进,卡扎菲残余部队的活动范围已收缩至市中心周边区域。

2011年10月9日,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加强了对卡扎菲家乡苏尔特的攻势,与此同时,在拜尼沃利德的战斗也进入最后阶段。

2011年10月11日,中国援助利比亚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运抵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救援物资包括大米、食用油和药品等共计43吨。

2011年10月12日,比亚执政当局“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国防部副部长穆罕默德·提那兹向新华社记者证实,当局武装人员当天在苏尔特抓获了卡扎菲四子穆塔西姆。

2011年10月13日,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在苏尔特遭到了卡扎菲残余武装的抵抗,进攻受阻,执政当局称已经控制了苏尔特大部分地区。

2011年10月14日,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街头爆发激烈枪战,这是利比亚执政当局宣布控制首都后,当局武装与卡扎菲支持者第一次正面交火。

2011年10月16日,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对拜尼沃利德市发动了近一周以来最大的一次进攻。

2011年10月17日,利比亚执政当局军方发言人巴尼在的黎波里说,当局武装目前已控制拜尼沃利德90%以上地区。但在卡扎菲的家乡苏尔特,战斗仍在继续,卡扎菲的重要支持者可能藏身在那里。

2011年10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乘美军飞机抵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进行事先没有宣布的访问。

2011年10月19日,利比亚执政当局称在拜尼沃利德市发现了一个由30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卡扎菲次子赛义夫可能藏身其中。

2011年10月20日,执政当局占领卡扎菲残余的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于枪杀。

叙利亚

2011年3月15日,叙利亚大马士革市爆发反政府游行示威,政府出动军警。

2011年3月16日至25日,示威游行扩展到叙利亚全国多个城市,安全部队与民众发生流血冲突。“大赦国际”在英国的发言人称,过去一周,至少有55人被杀。

2011年3月30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Bashar Assad)发表了自抗议开始后的第一次讲话。他指责国外势力的阴谋造成了叙利亚动荡,但是拒绝透露有关重要改革的信息。

2011年4月14日,阿萨德签署法令,宣布组成新一届内阁。新任政府总理为前农业部部长阿迪尔·萨法利(Adell Savaril)。

2011年4月19日,叙利亚宣布废除已经实行了48年的国家紧急状态法,结束国家紧急状态。此举意味着叙利亚民众将拥有举行和平示威游行的权力。

2011年4月28日,叙利亚执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203名党员宣布退党,以此对政府暴力驱逐示威者表示不满。

2011年4月29日,联合国通过了叙利亚问题的有关决议。这份决议谴责了叙利亚对抗议者使用暴力,还将向叙利亚派遣一个调查小组。当日美国宣布对叙利亚进行“人权制裁”。

2011年4月30日,叙利亚政府宣布,为响应公民的要求,将在未来几周内制订全面改革计划。

2011年7月31日,叙利亚军队进入“动乱”城市哈马市,清除反对派设置的路障,并同反对派进行枪战。叙利亚人权组织说,至少54名平民被打死,另有数十人受伤。

2011年8月4日,阿萨德签署法令,宣布叙利亚实行多党制,并承诺最快在半个月内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但是这一做法遭到了反对派和西方国家的质疑。

2011年8月11日,阿萨德承认叙利亚武装力量在对待示威民众方面确实犯了许多错误,指出要进行政治改革,承诺完成宪法修订工作。

2011年8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总统令,宣布立即冻结叙利亚政府在美国管辖范围内的所有资产,加强针对叙利亚的出口禁令,禁止美国公民到叙利亚投资。英国、法国、葡萄牙与德国均已在联合国表示,将开始拟定一项针对叙利亚的安理会制裁决议草案。

2011年12月2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日内瓦召开叙利亚问题特别会议,以37票赞成,4票(俄罗斯、厄瓜多尔、古巴、中国)反对,6票弃权通过一项由欧盟提出有关叙利亚人权形势的决议。

2011年12月3日晚,阿盟召开部长级会议,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正式生效,并禁止阿拉伯国各国家的武器流入叙利亚。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否决了由摩洛哥提交的、西方国家及有关阿拉伯国家等共同起草的涉叙决议草案。除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反对票,安理会其余13个理事国投了赞成票。

2012年2月21日至24日,由突尼斯主持召开,欧盟、美国和阿盟主导的“叙利亚人民之友”会议,是将叙利亚国内问题进行国际化解决的协调立场的会议;它是把叙利亚现政权总统排除在外,中国、俄罗斯拒绝参加的会议;会议承诺支持叙利亚反对派。

也门

2011年1月15日起,也门各大城市陆续爆发了大规模针对政府的游行。

2011年2月13日,约3000名示威者在也门首都萨那聚集,并向总统府行进,与军警发生冲突,一些示威者受伤,另有约120人被捕。

2011年3月19日,在也门首都萨那“变革广场”举行的大规模示威游行中,39人被身着便装的武装分子打死,200多人受伤。事发后,也门总统萨利赫(Abdullah Saleh)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阿拉伯之春”运动中的孩子们

2011年3月22日,萨利赫通过发言人表示,愿意在2011年年底或2012年年初举行议会大选之后交出总统权力。这是也门出现反政府示威游行之后,萨利赫首次表示将会提前交权。不过也门反对派已经对此表示拒绝,要求萨利赫立即下台。

2011年5月22日,也门数百名总统支持者持械出现在萨那的街道上,威胁各国外交人员,不让他们参加萨利赫的签字仪式。随后总统拒绝签署调解协议。

2011年5月26日,萨利赫下令以叛国和组织武装叛乱等罪名逮捕反对派领导人艾哈迈尔(Sadik Ahmar)。

2011年6月3日,萨利赫在总统官邸遭来源不明的炮火袭击而被炸伤,随后赴沙特阿拉伯治疗。

2011年7月8日,萨利赫通过也门国家电视台发表电视讲话,表示“欢迎与反对党派建立伙伴关系和多元化的政治格局”。总统支持者在也门多地朝天鸣枪以示庆贺,结果造成至少8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2011年8月9日,也门反对党联盟宣布成立“全国执政委员会”,以期推动政治改革,并在过渡时期统治国家。

2011年8月19日,也门反对派宣布成立“全国和平变革力量委员会”,继续向萨利赫施压。

2012年2月25日,也门最高选举委员会宣布哈迪当选也门新一任总统。

巴林

2011年2月14日,巴林发生反政府抗议示威,警方与示威民众爆发冲突,多人死伤。据悉,巴林人口中占多数的什叶派穆斯林对掌握政权的逊尼派政策感到不满,示威者要求实行民主改革。

2011年2月16日,约1000人在首都麦纳麦参加了在15日冲突中丧生的一名男子的葬礼,他们呼喊着要求政府下台的口号。

2011年3月15日,巴林宣布进入为期三个月的紧急状态,同时请求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出兵协助稳定局势。

2011年3月21日,巴林国防军司令称,科威特已向巴林派驻一支海军部队,加入海合会为帮助巴林稳定局势而组成的部队。沙特阿拉伯向巴林派驻了1000名士兵,阿联酋派出了500名警察。卡塔尔也表示将向巴林派兵。

2011年5月8日,巴林国王阿勒萨利赫(Ali Bin Saleh Al Saleh)下令于6月1日撤销先前实施的紧急状态法令,比原定结束日期提前两个星期。

2011年6月29日,阿勒萨利赫宣布将成立独立委员会,调查2011年2月和3月巴林发生动乱的真相。

君主制

稳定之锚

这场规模空前的暴力运动在短短的时间内便横扫中东,所有阿拉伯国家几乎无一幸免,但是,除了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的动荡和更迭比较激烈之外,位于海湾和西非的君主制阿拉伯国家,如巴林、卡塔尔、沙特、摩洛哥等国,则在短暂的混乱后平稳过关。于是,评论家将阿拉伯君主制国家称为“阿拉伯世界的稳定之锚”。君主制阿拉伯国家能够在这场政治风暴中独善其身,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一、政治合法性

共和制阿拉伯国家之所以群体性陷入动乱,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政权丧失了政治合法性。

无论突尼斯、埃及,还是利比亚,前政权的政治合法性被统治国家数十年之久的领导人,以及僵化的体制损耗殆尽。民生凋敝、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的迷失、领导人企图父业子承引发的政治继承危机。

反观阿拉伯君主制国家,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尚存,其中源于宗教的合法性最为重要。倭马亚王朝以来,宗教一直是伊斯兰国家政权利用的工具。“统治者是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等忠君思想成为伊斯兰政治思想的主流。叙利亚伊斯兰现代主义者凯瓦基比指出,“伊斯兰国家的威权统治建立在一种宗教心理结构之上,在这个结构中统治者体现安拉的意志,安拉和苏丹(部分伊斯兰教国家君主的称谓)之间没有区别”。

摩洛哥国王为自己选择了“穆民的首领”的称号

为了给统治赋予宗教合法性,摩洛哥阿拉维王朝的国王将家谱追溯到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以凸显其圣裔的身份。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国王为自己选择了“穆民的首领”的称号,并恢复了哈里发国家的“拜阿”(意为宣誓效忠)仪式。

沙特国王法赫德为自己选择了“两圣寺的仆人”的称号,显示其伊斯兰盟主的地位。

约旦国王

约旦王室在国名上加上“哈希姆”(先知穆罕默德的家族名)一词,以彰显其圣裔身份。

在沙特等君主制国家,国王或埃米尔至今被认为是“主事人”,说明“敬主→忠君→秩序”的政治文化至今仍是阿拉伯君主国的主流价值。

二、破财免灾

阿拉伯君主国独特的经济模式构成王室统治的经济基础。

在海湾产油国,石油收入由国家控制,政府拥有足够的财政资源而无需依靠税收维持政府运转,也无需接受公民监督和质询。不仅如此,政府还有能力向公民提供高福利,扮演“施与者”的角色。阿拉伯君主国基本上都属于分配型国家,即使摩洛哥、约旦等石油资源贫乏的国家,也依赖磷酸盐、旅游、侨汇等同样具有地租性的收入。大量的石油收入使中东产油国无需依赖税收便可维持政府运转。许多产油的阿拉伯君主国不对公民征税,甚至根本不设税务部门,形成“不纳税,无代表”的现象。

在这次动乱中,富裕的海湾君主国在应对民众要求方面,显得底气十足。作为“分配型国家”,高涨的油价使它们可以拿出大笔石油美元分配给民众,平息民怨。科威特是第一个“破财免灾”的国家,王室拿出2.3亿第纳尔(约合8.4亿美元),向全体国民免费发放14个月的食品供应券。巴林王室向每户居民发放1000第纳尔(约合2650美元)。最大的礼包是沙特王室送出的,2月18日,在国外治病归来的阿卜杜拉国王发表电视讲话,向国民送出总额达1300亿美元的“大礼包”。国王在讲话中不无自豪地表示,沙特政府拥有4500亿美元的可支配现金,拟将其用于改善民生。

王室之危

巴林王室军队镇压示威者

尽管此次动乱并未在阿拉伯君主制国家引发伤筋动骨的叛乱和领导人的更替,但是汹涌的革命浪潮仍旧令阿拉伯王室坐立不安。阿拉伯的各个王室虽然具备相当程度的合法性,但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合法性显然并不能万古长青,而向国民赠送“大礼包”的做法只能算是权宜之计,“抱团取暖”也只是消极自保的无奈之举,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不断提出更高的政治诉求,因而各个王室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延续各自数百年的家族基业,只要有一个阿拉伯王室倒下,就将成为第一块骨牌,动乱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其他君 主国。

约旦,摩洛哥,阿联酋,阿曼,沙特,科威特,巴林和卡塔尔是当今阿拉伯世界仍旧保留君主制政体的八个国家,尽管近些年来这些国家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始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国王和王室依旧大权在握。

此次巨变之前,除海合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之间“一体化”进程颇有成效之外,阿拉伯君主国之间并不存在特殊的关系和十分紧密的合作,相反,它们相互之间因领土等问题甚至存在着争端,约旦与卡塔尔就曾多年交恶,巴林与卡塔尔也一度不和。此外,阿拉伯王室之间也鲜有欧洲王室那样的通婚现象。

“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在巴林王国引发的动乱挑动了君主制国家的敏感神经。巴林王室哈利法家族属逊尼派,但什叶派占巴林人口的约70%,这便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畸形政治结构,因此,什叶派长期受到压制,处于无权地位,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远不如逊尼派,甚至被剥夺了参军的资格,担任政府高官者也寥寥无几。动乱波及巴林之时,大批的巴林民众拥向首都麦纳麦市中心的珍珠广场,要求建国以来一直担任首相的国王的叔父哈利法下台,更有部分示威者甚至地喊出了“推翻王室”的口号。

形势愈演愈烈,哈利法家族统治风雨飘摇,最终,巴林王室选择向海湾合作委员会求援。2011年3月14日,海湾大军“半岛之盾”通过连接巴林和沙特之间的跨海大桥进入巴林,拯救了哈利法家族。此举是海合会成立30年来首次调动其安全部队。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海合会共同防御条例,“半岛之盾”的目的是抵御外敌侵略。然而,这支部队首次出征的使命却是应对成员国的民众抗议。巴林是沙特的“后花园”,而沙特则是阿拉伯世界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神经中枢,维护沙特的稳定对于阿拉伯君主国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同为产油国,利比亚的结局已经给海湾王室敲响了警钟,显然,“石油美元”并不能确保家族统治的千秋万代。阿拉伯共和制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在君主国同样存在,约旦、摩洛哥,巴林、阿曼乃至沙特,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民生问题。这些国家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年龄低于30岁年轻群体,都将为就业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挑战。

原因剖析

历史原因

阿拉伯复兴之路在何方?曾经强盛过的民族不会甘于沉沦。阿拉伯民族曾在公元7世纪到9世纪时期(中国隋唐时期)达到文化繁荣的顶峰,随着伊斯兰教的创建和阿拉伯帝国的统一,阿拉伯人的势力范围一度横跨亚欧非三洲,全球的贸易都 操纵在阿拉伯商人手中,阿巴斯王朝在巴格达设立的文化机构“智慧宫”曾经聚集大批资深学者,开创了轰轰烈烈的“百年翻译运动”,波斯、希腊、印度、罗马乃至中国的大量文献被翻译为阿拉伯文,阿拉伯民族迎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阿拉伯人随之成为最受欢迎的先进文明的传播者和传承者,阿拉伯半岛也成为世界科学文化的中心。

然而,后来发源于西欧的十字军东征造成了阿拉伯文明的衰弱;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最终灭了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民族从此一蹶不振。

对于有着历史自豪感的阿拉伯人来说,西方近现代的殖民,冷战后美国对中东颐指气使的主导,都是他们深刻的伤痛。阿拉伯人探求民族复兴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二战结束以来,这样的努力和尝试曾经有过两次。

阿拉伯建筑风格

第一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埃及纳赛尔革命为代表的民族民主革命,以推翻由西方扶植和委任的封建政府为主要方式,一时间“打得皇冠落满地”。在这期间,纳赛尔曾寻求统一和 复兴阿拉伯之路。埃及曾先后与叙利亚和利比亚合并,而开罗一度被誉为“中东的首都”。但这次努力最终随着纳赛尔的去世和此后诸多中东领袖接班人之间的争权而告失败。

第二次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盛极一时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受到贾迈勒丁·阿富汗尼的原教旨主义理论影响,一批阿拉伯政治家开始号召“从宗教中找出路”,来实现民族复兴。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是这一轮民族复兴尝试达到的高点,所谓“阿拉伯人伊斯兰复兴运动之花的果实结在了波斯人的伊朗”。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认为,后来出现的“基地现象”、“拉登现象”都是这一波阿拉伯民族复兴浪潮最终走向异常极端的产物。

眼下所谓“阿拉伯之春”运动应被视为二战后阿拉伯人探求民族复兴的第三次浪潮。与前两次尝试都是由社会精英阶层发起并组织不同,这次探求民族复兴的尝试是由草根民众自觉发起的,因此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不可阻挡的特质。另外,这次尝试并不偏激,与很多预测不同,在此次变局中几乎看不到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影子,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也明显降低了“姿态”,以迎合这次以非宗教性色彩为主流的运动。

网络因素

在这次大规模示威中,由于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国家(如埃及和利比亚)对该国部分地区或全国网络进行了封锁,导致该国网络与世界隔绝。

伦敦暴动后英国首相卡梅伦提出解决方案:“如果被用来当做‘制造暴力、滋扰和犯罪行为的工具’,他认为应该关闭Facebook、Twitter和黑莓手机的通讯功能。而黑莓手机制造商RIM已表示同意完全配合英国政府要求。

阿拉伯之冬

“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法国大革命期间 罗兰夫人临刑前留下这句名言

当也门总统哈迪被驱逐出也门逃往沙特,中国舰队则正在炮火纷飞中,带着各国侨民撤离这个忧患重重的国家。

阿拉伯之春5年后(2016年)的中东:利比亚,叙利亚,也门3国四分五裂

时间退回到2012年2月、哈迪当选为也门总统时,几乎整个国家都“觉得形势在好转”,无人预料到3年后的悲剧。

那时“阿拉伯之春”正孕育着充盈的希望,卷过北非与中东这片动荡的热土。

这场始于2010年的政治飓风先后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和叙利亚登陆,还撼动了其他阿拉伯国家。人们怀着对民主的热望走上街头,目睹着频仍的政权更换。旧政府是被推翻了,但革命胜利了吗?

但如今,动荡更多,暴力愈烈,自由益少。

早在去年底,观察者网就整理各国数据,制作图说《阿拉伯之春四周年祭》。也门局势恶化后,CNN也制作图文专题反思:“看看阿拉伯革命曾波及的几个国家,看看革命给它们带了什么来吧。”专题梳理了也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叙利亚这五个国家革命前后的境况。

那么这五个国家到底怎么样?我们且一一来看:

但也许所有喧腾的画面都敌不过一串串冷冰冰的数目字。也门革命当年,其GDP增长率下降到了有史以来最低值,经济停滞、物价飞涨,失业的人们一次次走上街头。权力一次次更迭,经济停滞、物价飞涨……这个恶性循环到现在都无法停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