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民族。主要分布在乌干达(又称特索人)、肯尼亚西北部和苏丹共和国东南部。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为尼罗特人南支之一。使用图尔卡纳语,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沙里-尼罗语族。相信万物有灵。约在1700年前后由尼罗河上游迁入今居住地。

系游牧民族,存在部落组织,但比较松散,酋长权力不大,一般以家族为活动单位。部落内部有两个军事性质的集团:一名“豹”、一名“石头”。每个男子从出生之日起就从属于集团。一般行父系继承制和一夫多妻制。

中文名

图尔卡纳人

别名

特索人

语言

图尔卡纳语

所属地区

乌干达、肯尼亚西北部和苏丹共和国东南部

种族

苏丹类型

分布

乌干达

名族

东非民族

居住地

图尔卡纳人

居住在肯尼亚西北,从鲁道夫湖(图尔卡纳湖)至乌干达边境广袤干燥的沙质地的一支民族。操东尼罗语族的特索语(Teso)。据说200年前由乌干达东北部迁徙至此,旧居地至今仍有近亲杰人(Jie)和卡拉莫琼人(Karamojong)生活其间。肯尼亚西北部为灌木荆棘丛生,不利开发的荒地。

每逢干季时有沙暴,雨季又多洪水为患。年年雨量多寡及分布时间极不平均,19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严重的干旱导致大规模的饥荒。有些人向外移民寻求工作机会,但多数图尔卡纳人仍留守在这片孤绝的土地上。图尔卡纳人一直抗拒英国的征服。1918年英国的军事远征使图尔卡纳人人畜伤亡惨重,但英国仍未能建立有效的统治。直到1942年此区才被完全占领。

生活习惯

图尔卡纳人是典型的牧人,他们为牲口取名、唱歌,照顾有加。牛奶和其他酪品(牛油、奶油、酸乳酪)以及血对图尔卡纳人的日常饮食相当重要;兽皮、兽角、兽骨对物质文化也同样重要。骆驼提供奶和肉,也可做为聘礼。山羊、绵羊亦在豢养之列,家畜屠宰後由社群共同分食。

图尔卡纳人

图尔卡纳人实行季节迁徙,在季节变换之间前往各大牧草区,後再返回雨季时的居留地种植谷类和蔬菜。野生坚果、浆果、猎物、鱼类也是重要的食物。房屋皆用有叶的树枝或棕榈叶临时搭建而成,外围多刺的篱笆以为防御动物之用。父母子媳两代同住,或毗邻而居。

婚姻制度

图尔卡纳人行氏族外婚制,婚姻关系上,女子隶属丈夫的亲族。牲口亦加上族中专属的标志。男子分属两个不同的年龄组︰石组(Stones)和豹组(Leopards)。

一个男子与其父亲必居对立的组别。传统上,石组和豹组穿著有别,节庆中不同桌而食,作战时亦编入不同的军伍。大家族中,最年长者享有领导权。

英国人从战争将领或退休的殖民地警官中拔擢统治人员,但图尔卡纳的族长可参与当时肯亚的行政事务。图尔卡纳人制作许多木制容器及其他有用的器物,被蒐集非洲艺术品者视为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