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是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

简介

剪刀面是山西民间的特色面食名吃,流行于晋中、晋南等地,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得名,又因剪出的面条呈鱼形,亦称剪鱼子。相传,黄河东岸渡口的巧姑出嫁到一家富户子弟为媳,过门三天,婆婆要考验新媳妇的手艺,让她下厨擀面条。巧姑因不会做饭而受到婆婆的责骂,后来在邻居大娘、大婶的启发下,她用剪刀剪岀面条从而消除婆媳间的隔膜。河东一带的主妇们听说此事,纷纷前往渡口找巧姑学艺,“剪刀面”不胫而走,流传于晋南各地。剪刀面之面,和时加盐少许,和好略硬须饧。汤分浓淡,提前备好,而后上火煮沸,持面以剪。剪时左手持面,右手握剪,面剪不离,声如鹊鸟归巢之喧,形如银鱼入水之跃,高手每分钟可剪出200余根,令人目不暇接。煮时稍闷,盛碗上桌,讲究配四味碟、四菜码,筋滑利口,风味别具。正所谓“剪不离赛闪电,两头尖尖中间胖,根根条条五厘长,恰似银鱼白浪翻,配料得当色泽艳,味出厨房十里香”。

历史渊源

清光绪年间,山西票号兴盛,平遥一时成为众商家云集的“大都市”。可以说餐饮业也随票号的兴盛而变得异常繁荣。平遥当地的老百姓抓住时机,做起了各种小吃。当时刘宣萍的太祖刘光友凭自己掌握的剪子面技艺开了一家叫“宴一源”的小饭馆,专做剪子面。他做出的剪子面,软滑可口,面好汤鲜,特别是炝锅剪子面,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所以宴一源剪子面在当地是小有名气。于1900年农历八月十二日,因八国联军大举入侵紫禁城,慈禧太后携皇帝仓皇西逃,路过山西平遥却看见少有的繁华,饥饿难耐的老佛爷立刻传唤县太爷,沈士荣准备地方特色饭菜……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剪子面也幸运地被“钦点”。没想到,尝遍山珍海味的慈禧太后吃完炝锅剪子面后大声称赞,当即就把“宴一源”赐为“宴皇源”。自然,以后宴皇源剪子面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宴皇源就这样一直坚持开张营业,迎接八方来客。百余年间,时代变迁,风云变幻,虽然店铺几经挫折,生意时好时坏,但是刘光友的后人们,还是把剪子面作为祖传的技艺传承下来,到刘宣萍这一代,借改革开放的春风,他重整旗鼓,来到侯马,做起了祖宗流传下来的老本行。成功注册了“宴皇源”面食品牌。

基本内容

剪刀面的主料有面粉、鸡蛋、猪肉丁、青椒、土豆、海带、香菇、豆腐、西红柿、胡萝卜等。辅料有油、盐、葱、蒜、姜、酱油、味精等。剪刀面制作要有以下步骤:

1、先和面,剪刀面对面的要求是必须劲道才行,所以和面要拌入鸡蛋、适量加水,和好后在菜板上扎一扎,这样的面会劲道得多,之后把面放在面盆里面醒就行了。

2、之后就可以准备卤了,将准备好的食材分别切丁,肉用料酒浸泡,其他分别放在碗里备用。

3、油锅倒油,烧至八成热,放入葱姜及肉丁翻炒,之后加入除青椒外的所有配菜,根据口味倒酱油、盐翻炒5分钟后加水没过菜即可。大火烧开汤汁,后加入青椒丁,再换中火烧3-4分钟加味精即可。

4、取另一口锅,烧水开,用剪子贴着面团剪面入水,剪子一定贴着面团剪,剪成长度约5厘米左右的长条即可。

5、剪好后像普通面条一样煮熟,点2-3次水,最好多煮一会,因为面和得比较劲道,时间短面心不容易熟。

6、捞出面条后,浇上刚才做的卤。

所获荣誉

2021年6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