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胸鸲(Erithacus rubecula melophilus),又叫红襟鸟、知更雀;是欧亚鸲的英国亚种。体长约15厘米,头部灰黑色,脸部至胸部红橙色,下腹部白色,翅膀和尾巴的上半部是棕绿橄榄色。锥形的鸟喙,喙基暗棕色。明亮的黑眼睛,细巧的腿和浅棕色的爪。性好战,喜欢活动于林地、灌丛、森林、公园和花园,叫声啭鸣似笛,在繁殖季节由早至傍晚鸣叫,甚至夜晚。主要捕食昆虫,也啄食水果。英国人十分喜爱红胸鸲,尤为是崇拜雄性红胸鸲对自己所建立的疆域负有巡察及保卫责任的本能,称其为“上帝之鸟”。1960年,在英国通过公民投票被选为国鸟。鸟类无危陆生动物杂食性

中文名

红胸鸲

别名

英国知更鸟

欧亚鸲

动物界

鹟科

脊索动物门

鸟纲

欧亚鸲属

雀形目

拉丁学名

Erithacus rubecula melophilus

命名者及年代

Hartert, 1901

食性

杂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保护级别

无危

亚种

红胸鸲亚种

外文名

Britain European Robin

外形特征

红胸鸲

红胸鸲体长15厘米,翼展20-22厘米,体重16-22克,寿命15年。这种小鸣禽很容易识别,它自脸部到胸部都是红橙色,与下腹部的白色形成明显的对比。翅膀和尾巴的上半部是棕绿橄榄色。锥形的鸟喙,喙基暗棕色。黑眼睛,细巧的腿和爪浅棕色。性好战,因胸前鲜艳的羽毛最初被称作redbreast(红襟鸟)。幼鸟下体有密集的褐色斑点,直到第一次换羽毛它才能长出成鸟的红胸斑。

生活在英国不列颠群岛的欧亚鸲(Erithacus rubecula melophilus)与欧洲大陆的欧亚鸲(Erithacus rubecula rubecula)分别在于,前者胸前羽毛颜色较鲜艳,顶部呈绿色,而不是灰色。

栖息环境

红胸鸲喜欢活动于林地、灌丛、森林、公园和花园,不论在城市还是比在较偏远的地区。在英国、爱尔兰等地的花园。

生活习性

红胸鸲很常见,它们也不怕人,会趁园丁掘土时飞近寻找蚯蚓。雄性红胸鸲对入侵地盘者有很大反应,就算没有被挑衅也会作出攻击,它会用翅膀和腿爪奋力博击对手,试图将对方压倒在底下,可能持续一分钟,一小时或更长时间。这跟它给予大众的和善观感不太相符。

红胸鸲栖息在树林中,也常常到地面上觅食,其它的鸟儿只会步行或者跳跃,而红胸鸲却两样都会。红胸鸲性情机警,只要稍稍受惊,就会立刻飞上树枝。红胸鸲总是在白天飞行,是最早报晓的鸟儿,也是最后唱“小夜曲”的鸟儿。红胸鸲的鸣声宛转,曲调多变,深受人们的喜爱。

红胸鸲主要捕食蠕虫、毛虫、甲虫、苍蝇、蜗牛、象鼻虫、蜘蛛、白蚁和黄蜂,是农业上的益鸟,特别受到棉农的欢迎。可是,它有时也啄食浆果和水果。

分布范围

分布于英国。英国的红胸鸲大部分长居,是留鸟。但有小部分雌鸟会在冬天南飞避寒,甚至远至西班牙。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俄罗斯的红胸鸲会飞至英国避冬。

繁殖方式

红胸鸲叫声啭鸣似笛,在繁殖季节由早至傍晚鸣叫,甚至夜晚。冬季时雌鸟会另觅地方以便喂养小鸟,雄鸟则留守旧巢,全年居于同一地点。爱在缝隙或小洞甚至人造物料如弃置水壶或建筑物的架子上筑巢。

繁殖季节雌鸟单独筑巢,一般藏匿在植被茂密处。巢的结构是圆顶形,用树叶,苔藓,羽毛,并与小根和头发内衬。每窝产5至7枚白色的卵,有红斑点。孵化持续11至14天,孵化后再由成鸟喂养12至15天后小鸟离巢。小红胸鸲羽毛颜色并不显著,在从巢中飞出来的2至3个月后,红色的羽毛开始在下巴长出,再过2至3个月,鲜艳的羽毛特征渐渐形成。

亚种分化

该种即为欧亚鸲的亚种之一。

种群现状

该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文化内涵

红胸鸲与圣诞节关系密切,在圣诞卡和圣诞纪念邮票上常可见到红胸鸲的踪影。另外,根据英国古老传说,红胸鸲的羽毛本来是啡色,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它飞往耶稣耳边唱歌纾缓耶稣的痛楚,耶稣身上的血于是染在红胸鸲身上,自此它胸脯羽毛的颜色便变为鲜红色。

1960年,在英国通过公民投票被选为国鸟。英国人十分喜爱红胸鸲,尤为是崇拜雄性红胸鸲对自己所建立的疆域负有巡察及保卫责任的本能,所以称其为“上帝之鸟”。

英国两支足球队布里斯托尔城足球俱乐部和斯文登足球俱乐部的绰号就是红胸鸲(The Robins),因为两支球队的主场颜色均为红色。

注:红胸鸲图册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