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陕西省长安、柞水、宁陕三县交界处。总面积16520公顷,是西安市和陕南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是中国唯一以保护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的建立使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向东延伸了90公里,对加强秦岭生物多样性的全面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位于柞水县境内的保护区主峰牛背梁海拔2802米,为秦岭东段最高峰,羚牛的主要栖息地,牛背梁保护区因此而得名。

中文名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气候类型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所属国家

中国

地理位置

陕西省长安、柞水、宁陕三县交界处

保护级别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占地面积

16520公顷

建造时期

1980年

景点类别

人文景观

著名景点

百米瀑布,西沟峡

交通信息

西安火车站乘坐西康线火车——柞水县营盘镇下车——老林保护站。城南客运站乘坐“西安——柴庄”班车

所属地区

位于秦岭东部,地跨长安、柞水、宁陕三县

类别

自然保护区

建立时间

1980 年

海拔

2802

保护物种

羚牛 豹、黑鹳、林麝黑熊、林麝、鬣羚、血雉、金鸡、红腹角雉、大鲵

建设背景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图

198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林业局关于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的报告"的文件同意建立"柞水羚牛"保护区。

198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的《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区划方案》,柞水羚牛保护区为方案中提出的第一期筹建的保护区。

1985年,陕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第一批从1985年开始筹建柞水羚牛、周至金丝猴两个保护区。

1986年,陕西省编制办公室批准成立"陕西省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筹建处"。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7年,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筹建机构正式成立,筹建处设在柞水县城,从1987年6月起正式办公。

1988年,国务院批准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为"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陕西省自然保护管理委员会确定了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的界线范围。

1993年,林业部批复了《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4年,依据陕西省计划委员会《关于建设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保护站(点)的通知》精神,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筹建处从柞水县迁至长安县韦曲镇。

1997年,陕西省机构编制办公室批复同意成立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同时撤销筹建处,管理局人员编制暂定90名。[1]

地理环境

地质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秦岭中山或亚高山山地,主要是秦岭山地地貌。牛背梁(2802米)为秦岭东段最高峰,北缓南陡,与秦岭中西段“南缓北陡”形成明显对照,当属牛背梁保护区的特殊地貌类型。

气候

保护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垂直差异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均气温2-10℃,年降水850-950毫米,无霜期130天左右。夏季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水文

保护区内分布有旬河、石砭峪河、乾佑河等,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是汉江、渭河支流的重要源头,支撑着沿岸数十万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也是西安市的重要水源涵养地。

区域范围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

保护区功能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572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4.9%;缓冲区面积411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5.1%;实验区面积6574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0.0%。

保护目标

动物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

据初步调查,保护区内有兽类60种,隶属于6目23科;鸟类123种,隶属13目36科;两栖动物7种,隶属2目5科7属;爬行类20种,隶属1目6科16属。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5种,其中1级保护动物有羚牛、豹、黑鹳、林麝;2级保护动物有黑熊、林麝、鬣羚、血雉、金鸡、红腹角雉、大鲵等。羚牛是本区的保护重点,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冷杉林和松林中,种群数量约100多只。秦岭是羚牛秦岭亚种模式产地,牛背梁为中心区域,是羚牛较为集中的栖息地,主要活动范围在2200--2800米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并有季节性的迁徙活动。多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如盗伐、盗猎、采集、割竹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及周边地区和国有林场的经营性采伐,致使羚牛栖息地遭到破坏,极大威胁着保护区内羚牛的生息繁衍。由于保护区的建立使急剧下降的羚牛种群数量趋于稳定,1996年8月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的调查表明,保护区有羚牛59--73头。羚牛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域有西沟峡脑、石窑沟脑和转角楼一带。植物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豆杉

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05科,433属,其中木本植物153属,草本植物280属。已发现中国特有属12个,特有植物种459种,秦岭特有种55种。从本区各属的地理成分来看,与亚洲和北美洲的联系较欧洲甚至大洋州和非洲更为密切,而温带成分是牛背梁保护区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具有较强的过渡性,北坡以华北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南坡多含华中植物区系成分,高山地带还表现出唐古拉植物区系和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的特点,为多种植物区系成分的交汇地带。在各地理成分中,以温带成份最为突出,温带属在该地区的植物区系和植被中,起着主导作用。

牛背梁保护区有珍稀濒危植物11种,其中列为一类保护植物1种,二类保护植物3种,三类保护植物7种,保护植物在保护区内呈零散分布。其中,太白红杉、星叶草和羽叶丁香为陕西省发现的新分布点。[2]

主要景观

百米瀑布

百米瀑布

百米瀑布在去光头山路的右侧,隐约可见百米瀑布,它位于光头山东部,在翠峰青崖之中,一条玉带分外耀眼,随风漂拂,在光的照耀下,常折射出七彩色,宛若一道彩虹萦绕山间。[3]

西沟峡

西沟峡位于牛背梁东南方向,全长约15公里。西沟峡在峡口以上两侧危崖高耸,其势如剑开,危石峥嵘,树木掩映,沟深水长。[4]

光头山

光头山2800m,登光头山沿途可以看到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纪念碑,洪灾水毁纪念碑,百米瀑布,王锁岩,月亮崖和成片的高山杜鹃林,可以亲身体验舒适的高山草甸,还有机会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毛扭角羚。

梯子沟

西沟峡

梯子沟气候湿润,景色独特,海拔1800m。穿过密密幽幽的松林,眼前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神秘的日月潭。[5]

苍子沟

苍子沟海拔1500米,沟内原始森林植被丰富,风景秀美,溪水潺潺,瀑布跌宕起伏。[6]

秦楚古道

苍子沟

秦楚古道位于保护区东沿实验区,是南北朝时期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大冢宰晋国公修建的一条古道,名曰:“义古道”,从此秦岭南北之阻始通。

生物多样性展示馆

2007年9月份兴建,展示馆设在管理局金羚大厦11楼,展厅面积500余平方米,由多功能厅、多媒体互动区、沙盘、动植物资源展示区等展示区组成。[7]

旅游信息

交通指南

至老林保护站

1、由西安火车站乘坐西康线火车——柞水县营盘镇下车——老林保护站。

2、由城南客运站乘坐“西安——柴庄”班车,早9:00发,12:00到,到老林保护站下车。

3、由城南客运站乘坐“西安——红岩寺”班车,下午3:00发,6:00到,到老林保护站下车人。

至广货街保护站

1、城南客运站乘坐“西安——江口”班车,到广货街下车即到。班车每日中午12:00发车,次日7:00对发。每日一趟。

2、城南客运站乘坐“西安——小川”班车,到广货街下车即到。班车每日中午13:00发车,次日8:00对发。每日一趟。

至石砭峪保护站

1、西安——长安区汽车站乘坐“韦曲——青岔”班车——青岔。青岔——大板岔保护站。班车每小时一班,票价5元。

2、西安火车站——青岔站下车。青岔——大板岔保护站。

至北沟保护站

西安——老林保护站——北沟保护站;西安——广货街——北沟保护站

1、由城南客运站乘坐“西安——柴庄”班车,早9:00发,12:00到,到北沟保护站下车。

2、由城南客运站乘坐“西安——红岩寺”班车,下午3:00发,6:00到,到北沟保护站下车。

3、由西安火车站乘坐西康线列车到柞水县火车站下车,自行雇车到保护站。[8]

管理措施

管理机构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美景

1997年经陕西省编委批准成立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址设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管理局内设办公室、保护科、科研科、公众教育科、产业发展科等8个科室,管理局下设老林、广货街、石砭峪、北沟4个保护站和6个管理哨卡,现有员工90人。

北沟保护站

北沟保护站坐落于柞水县营盘镇以西19km,海拔1430m,位于102省道26km处,毗邻西康铁路和包茂高速,距离西安市70km。成立于2004年,管辖区域为沿102省道由七里峡至黄花岭,东西纵深26公里,面积4204公顷,沿路设有13条巡护监测路线,一个自然村,133户村民,森林覆盖率达到94.1%。

石砭峪保护站

位于西安城南秦岭浅山,距西安35公里,位于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面,由此而上的牛背梁(海拔2802.1米)是秦岭东部的最高峰。这里活跃着各类野生动物191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22种。这里流传着李先念的战斗故事,藏有明末清初白骨累累的杀人场,万人坑;盛唐时节的“百神洞”,“十八罗汉庙”等历史文化遗迹,还有据说中与翠华山后洞暗自相通的“黑风洞”。

广货街保护站

广货街保护站成立于1999年,占地面积3.5亩。位于秦岭中段,地跨宁陕、长安二县。秦岭梁主脊由西向东从保护区中部通过,辖区面积4040公顷,保护站站址在宁陕县广货街镇。辖区海拔在1150-2880米,相对高差1500米以上。分水岭以南,山势险峻,多峭壁深谷;以北,山地呈台阶状,比较平缓。辖区植被垂直分带明显,下部以阔叶林与阔叶混交为主,上部为针叶林。山脊及山顶平台有灌丛、草甸、高山杜鹃分布,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

老林保护站

地处柞水县营盘镇秦丰村,海拔1060米,辖区面积4200公顷,海拔2802米的保护区主峰牛背梁就位于老林保护站辖区内。保护站距离西安60公里,交通便利,南部有沙(沟)—柞(水)公路相邻,有西(安)—(安)康铁路秦岭隧道和包茂高速公路秦岭终南山隧道穿越该区腹底。

生态地位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垂直分布带谱明显,被誉为动植物种的“天然基因库”,是开展科学研究、生态环境教育、教学实习的天然课堂和实验室。保护区繁多的动植物种类和丰富多样的森林景观,以及天然山体、石体和水体景观资源,加上距离西安市较近,交通便利的优势,已成为“西安市的后花园”。是“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岭东段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是羚牛秦岭亚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被确定为40个最优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之一。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众多的珍稀动、植物资源,是物种遗传的基因库。对秦岭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及代表性,被誉为秦岭东部的绿色明珠,具有很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9]

领导关怀

2020年4月20日下午,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抵达商洛市柞水县,首先来到位于秦岭山脉东段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步行进入羚牛谷察看自然生态,称赞这里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随后,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海拔1700米的月亮垭,远眺秦岭牛背梁主峰,听取陕西省吸取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教训、抓好生态保护等工作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