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类型。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万余个,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

中文名

聚珍本

定义

版本类型

内聚珍

武英殿活字本

外聚珍

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

编撰经历

乾隆三十七年(1772),弘历皇帝下诏,广搜天下遗书,开馆纂修《四库全书》。翌年,各省进呈本、采进本、《永乐大典》辑佚本,源源汇集北京。其中有些是稀见本或孤本。为了使这些书传播于世,弘历皇帝曾谕武英殿先行刊版印行。但对不利于其统治的著作,多行禁毁。

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月,奉命管理《四库全书》一应刊刻、刷印、装潢等事的金简,上书奏请雕刻木活字,排版印刷。同年奉旨施行。乾隆三十九年(1774)五月,已雕出木活字15万个,尚不敷用;又增刻木活字10余万个。前后共刻木活字大小25万余个。此后,凡《四库全书》馆交印各书,就用这套木活字排版印行。乾隆皇帝以“活字版”名称不雅,改称“聚珍版”。据陶湘统计,武英殿用这套木活字前后排印134种书,后又续印单行书 7种。这些书因为行款版式完全相同,又都由武英殿用聚珍版排印,故统称为《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后来各省官书局又有照式翻雕、刷印行世者,故又有“外聚珍”之称。其实翻雕已非活字,不该再用“聚珍”之名。为了与“外聚珍”区别,原《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又称“内聚珍”。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共印成一百三十四种,连先前雕版刻印的共一百三十八种,这就是《聚珍版丛书》的最足本。每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版心白口,口下右方有校勘官姓名。嘉庆年间又用活字排印了一些书,行款版式与乾隆印本有所不同。版心下没有校勘人姓名,世称聚珍版单行本。后来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的布政使衙门,都有照武英殿聚珍本复刻印书,也称聚珍本。这些书虽名为聚珍,实是雕版,不是活字。

再拿“聚珍本”的“聚珍”二字来讲,其原意就是活字印刷的意思,本来也始于清代乾隆帝的称谓,他认为“活字”一说不雅而替之以“聚珍”,“聚珍”有聚拢字模印就珍本之意。中华书局的“聚珍本”《二十四史》恰恰就是以清乾隆“武英殿聚珍版”为底本加以校印的,从名目及史实上不但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还有点历史延续、再造殿本的意味。中华书局的以逸待劳、借力打力,在当年颇受市场认可,同时也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