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子,系补缀于品官补服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织物。为明清官服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饰以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法最早源于唐武则天时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采用佩印绶制和色制,是以佩饰的数量和服装的颜色等来区分等级。武则天把饰有动物纹样的绣袍赐给文武官员,以此来作为品级官位的区别(见《旧唐书·舆服志》)。后文宗年间又有所更定(见《新唐书·车服志》,唐时官服禽兽纹样可见吐鲁番出土经幡上之回鹘供养人像)。但这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补子,真正意义上的补子要等到明代才出现。

中文名

补子

别名

胸背

含义

系补缀于品官补服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织物

分类

圆补和方补

常见图案

仙鹤、锦鸡

物品简介

明代补子

补子又称胸背,简称补,指中国明朝及清朝、朝鲜王朝、越南黎朝至阮朝、琉球国官员服装上,位于胸前和背后的方形装饰。不同等级的官员补子的图案不同,而文官和武将的补子又不同。文官的补子的图案用飞禽,武将的的补子用猛兽。绣官服上的补子,是识别官员等级的一种标识。补子随官职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因此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今,它已成了一种珍贵的文物藏品。

分类

明 纳绣麒麟方补

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补子图案:公、侯、驸马、伯:麒麟、白泽;文官绣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罴,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除此之外,还有补子图案为蟒、斗牛等题材的,应归属于明代的“赐服”类。

一些舞、乐、工、吏杂职人员也可用杂禽、杂花补子,如正月十五的"灯景"补子,五月的"五毒艾虎"补子等。明代逢上元灯节,内臣宫眷皆须穿戴灯景补子蟒衣,以应节令。刘若愚《明宫史》称:“十五日曰“上元”,亦曰“元霄”,内臣内眷,皆穿灯景补子蟒衣。”

定义

明代官员常服、清代官员补服在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形(或圆形)饰有鸟兽的图案,称为补子,以图案的不同而代表不同的官阶。明代双禽,清单禽。

明缂丝鹭鸶补子

文官补子上绣鸟类纹饰,武官补子上绣兽类纹饰。

起源

明 仙鹤补

据说补子的源头可以追溯至武则天时。《旧唐书舆服志》“延载元年五月,则天内出绯、紫单罗铭襟、背衫,赐文武三品以上:左右监门卫将军等饰以对狮子,左右卫饰以对麒麟,左右武威卫饰以对虎,左右豹韬卫饰以对豹,左右鹰扬卫饰以对鹰,左右玉钤卫饰以对鹘,左右金吾卫饰以对豸,诸王饰以盘石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但实际上仅知那时开始有以在服饰上装饰动物表示一定的等级、职务,其与明、清的补子存在者怎样的关系、或是否有关系尚需材料进一步证明。

明代的补子为双禽,一般用织造和刺绣两类方法制成,但在织造方法中主要又分两种,一是缂丝,另一是织金或妆花。织金和妆花一般是将补子部分与地部同时织出。缂丝和刺绣一般是先另外缂成或绣成补子形式,再缝缀于服装上。

官服

装饰有补子的官服称为“补服”。明朝的补子前后图案一致,而清朝的补子分前后两半。明朝的补子一般在40厘米见方左右,清代则一般在30厘米左右。

历史沿革

元代时期,一些服饰的前胸后部处织有方形的装饰图案,其被称之为“胸背”,这样的服饰在考古中有发现,方形纹饰多作花卉状,它们在当时似乎并没有作为官阶的标志。但蒙元时期的胸背对于明代常服补子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

明赐服 红地盘金斗牛补

真正代表官位的补子制度定型于明代,装饰在官员常服的前胸、后背处。

明代,补子也沿用元代旧称,称为“胸背”,或称为“花样”。李氏朝鲜作为中国的属国,官服制度一如明朝,但胸背制度建立较明为晚,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正式采用。

明清官员所用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明代胸背一般前后是整块,但也有对襟的服装,前片对剖为二。

清代补服的则在中间对剖为二。与明代相比,清代的补子相对较小,前后成对,但前片一般是对开的,后片则一整片,主要原因是清代补服为外褂,形制是对襟的原因。官服上标志品级的徽饰,以金线及彩丝绣成。文官绣鸟,武官绣兽,缀于前胸及后背。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补子》:“品级补子,定于洪武,行于嘉靖,仍用至今,汪韩门《缀学》言之详矣。”清俞樾《茶香室丛钞·背胸》:“国朝刘廷玑《在园杂识》云:‘朝衣公服,俱用补子。绣仙鹤锦鸡之类,即以鸟纪官之义。’……按补子之名,殊无意义,宜称背胸为是。”《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因此,师老爷也就‘居移气,养移体’起来……买了一幅自来旧的八品鹌鹑补子,一双脑满头肥的转底皂靴。

在明清两代,

越南三品文官补子

受过诰封的命妇(一般为官吏的母亲及妻子)也备有补服。她们所用的补子纹样以其丈夫或儿子的官品为准。女补的尺寸比男补要小。凡武职官员的妻、母,则不用兽纹补,也和文官家属一样,用禽纹补,意思是女子以闲雅为美,不必尚武。

明代的补子为清代继续沿用,图案内容大体一致,各品级略有区别,通常是: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