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嵩草为木兰纲、莎草科、薹草属草本植物。花序简单穗状,支小穗单性。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南部、四川、云南、西藏;生于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草甸,海拔3200-5400米。在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区常为草甸带的建群种。优良牧草。不丹、锡金、尼泊尔至克什米尔地区亦有分布。

中文名

高山嵩草

亚科

薹草亚科(Caricoideae)

拉丁学名

Kobresia pygmaea

植物界

薹草族(Cariceale Nees)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亚门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又称百合纲。

亚纲

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

莎草目(Cyperales)

莎草科(Cyperaceae)

别名

小嵩草

薹草属

亚属

异穗嵩草组 Sect. 3 Hemicarex (Benth.) C. B. Clarke

高山嵩草

命名者及年代

C. B. Clarke

分布区域

甘肃,河北,内蒙古,青海,山西,四川,西藏,云南

拼音

gāo shān sōng cǎo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

轮藻总门

超目

鸭跖草超目

异穗嵩草组

形态特征

高山嵩草

高山嵩草

垫状草本。秆高1-3.5厘米,圆柱形,有细棱,无毛,基部具密集的褐色的宿存叶鞘。叶与秆近等长,线形,宽约0.5毫米,坚挺,腹面具沟,边缘粗糙。

穗状花序雄雌顺序,少有雌雄异序,椭圆形,细小,长3-5毫米,粗1-3毫米;支小穗5-7个,密生,顶生的2-3个雄性,侧生的雌性,少有全部为单性;雄花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8-4.5毫米,膜质,褐色,有3枚雄蕊;雌花鳞片宽卵形、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4毫米,顶端圆形或钝,具短尖或短芒,纸质,两侧褐色,具狭的白色膜质边缘,中间淡黄绿色,有3条脉。先出叶椭圆形,长2-4毫米,膜质,褐色,顶端带白色,钝,在腹面,边缘分离达基部,背面具粗糙的2脊。

小坚果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扁三棱形,长1.5-2毫米,成熟时暗褐色,无光泽,顶端几无喙;花柱短,基部不增粗,柱头3个。退化小穗轴扁,长为果的1/2。

为根茎密丛型多年生草,生活力很强,能耐低温寒冷的气候。在四川西部多分布于海拔 3800一4500m的高原地带,如石渠、色达、德格、白玉、理塘等县的冲积洪积平原、宽谷、阶地及一些缓坡地上。常形成以高山嵩草占优势的群落,是高山嵩草草甸的优势建群植物,其盖度可达40—60%,有时高达80%,高山嵩草在年平均气温-0.1—-1.6℃,大于和等于5℃的积温仅543.1—886.9℃的高寒地区能正常生长发育,可以看出它的耐寒能力之强。高山嵩草适宜生长的土壤为高山草甸土,PH6-7,土层薄、一般仅40—50cm。

高山嵩草地上部低矮,一般仅1—3cm,生长良好时3—5cm,与其伴生的禾草和杂类草也仅5—10cm,而其地下部确很发达,特别是高山嵩草的根系非常发达,致使土壤形成致密的草根盘结层,厚达10cm以上。高山嵩草一般5月上旬返青,生长期约5个月。与高山嵩草伴生的植物有桂萎陵菜(Potenti1a aundersiana)、星状凤毛菊(Saussurea stella)、羊茅(Festuca ovina)、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podiodes)、圆德赛(Polygonum sphaeroStaohyum)等。

生长环境

生长于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草甸,海拔3200-5400米。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南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在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区常为草甸带的建群种。优良牧草。不丹、锡金、尼泊尔至克什米尔地区亦有分布。

主要价值

高山嵩草为牦牛、藏绵羊和藏马所喜食,在青藏高原海拔3800—4500m的地带,以高山嵩草占优势的草地,常作为夏秋季家畜的主要放牧地之一。高山嵩草较矮小,产量不高,但当地牧民对这种草的评价仍较高。究其原因,一是在高海拔地区分布甚广,二是各类家畜喜食,三是其营养价值较高(其化学成分如表75)、所以,在高海拔3800—4200m地区的天然草地中,仍不失为二种重要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