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文联成立于1978年,机关现有3个职能科室(办公室、组联部、编辑部)。

中文名

吕梁市文联

现有

3个职能科室

成立时间

1978年

共有工作人员

15名

文联简介

共有工作人员15名。辖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曲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电视艺术家协会和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十个专业文艺家协会,在册会员一千余人。主办有省内部刊号的季刊《吕梁文学》。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市文联领导班子调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联、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文艺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充分发挥“联络、协调、指导、服务”的四项基本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走出了一条适合文联发展和文艺事业前进的新路,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致好评。连续二年被省文联评为先进单位;2005年被市委命名为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同时被市委宣传部授予“全市首届五个一工程组织奖”;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为我单位荣记集体一等功。

管理特色

一是得益于扎实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单位被确定为第一批开展先进性教育的单位,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党员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我们紧紧依靠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在整个先进性教育的三个阶段十三个环节中,党组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战斗保垒作用,党组一班人自觉做到了“八带头”(带头参加学习、带头讲党课、带头做好笔记、带头自我剖析、带头参加谈心活动、带头写好党性分析材料、带头制定整改措施、带头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地推进了整个学习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初步达到了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

二是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形成强大合力

工作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和造就一支能打硬仗、敢打恶仗、善打胜仗的文艺家队伍,是搞好文联工作的基本要素。2005年前,市文联曾有九个文艺家协会,但这些协会有的长达十几年没有换届,有的连人也找不着,根本无法开展工作,这样的队伍怎么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又怎么能承担起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任呢?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2005年初便铺开了协会的摸底调查工作,查资料、找线索、联络人、定方案,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努力,终于在2005年12月31日顺利完成了最后一个协会即戏剧家协会的换届。至此十个协会都按照预定目标顺利实施换届,没有出现任何的遗漏和差错,使这件牵动全市文艺界的大事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此外,根据现实工作的需要和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基层和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党组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认为基层意见提得很好,应当列为整改事项抓紧落实。针对4个县未成立文联的问题,党组主要领导亲自出面,想方设法与没有成立文联的几个县的主要领导接触,让他们尽快设立文联,形成阵地。在多方努力下,目前全市县级文联已由原有的9个增加到11个,剩余的2个县文联也在积极的筹备中。

三是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扩大影响面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是扩大文联影响,提升文联知名度的主要途径,也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发挥文联自身优势最直接的方式。文艺活动是文联的生命力、吸引力、凝聚力和生产力。近年来,我市文联积极举办或承办各类大型文艺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文联的知名度。如2004年为配合吕梁撤地设市而举办的大型书画展,无论是展出规模、作品质量还是参观人数都为吕梁历史之最。特别是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承办的“太行?吕梁颂”大型演唱会吕梁专场,受到了省委领导和中央电视台的一致好评,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先后两次播出实况录像。2006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提出了建设大项目、大开放、大环境“三大工程”的战略举措,市文联及时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文联系统开展‘三大工程’建设大讨论的通知”。市作协立竿见影组织开展了“三大工程”柳林、中阳行采风活动,丰富了大讨论内容,调动了作家的积极性。此外,我们在近年内先后组织举办了中青年作家改稿会、吕梁市首届民歌手比赛,承办了中国作协、中国中华读书基金会为吕梁的八个贫困县区中小学捐赠图书活动、协办了山西省第十四届电视艺术颁奖晚会、接待了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来我市慰问演出等十多项大型活动,均取得圆满成功。

四是坚持以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为根本出发点,不断繁荣文学艺术创作

近年来,我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层出不穷,并屡屡获奖。刘维颖的长篇小说《水旱码头》从刚出版便轰动一时,并在北京举办了作品研讨会,《文艺报》等十余家中央、省媒体参与报道;韩思中的中篇小说《与歌手吴有有打官司》也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创作生产也都呈现出喜人的势头。特别是2005年在参加由省委、省政府设立的赵树理文学奖评奖活动中,我市有1人获文学新人奖、2人获文学评论奖,另外2人获提名奖,其获奖数创历史最好纪录,进一步对外展示了吕梁文学艺术强劲的实力。

五是依托《吕梁文学》培养文学新人,壮大文艺队伍

《吕梁文学》是在《吕梁文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今年第四季将迎来百期华诞。几十年来,〈〈吕梁文学〉〉一直秉持“立足吕梁,为吕梁培养文学人才”的办刊宗旨,为吕梁乃至山西文坛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人才。许多成名的作者大都是从〈〈吕梁文学〉〉起步的,他们的第一篇作品差不多都是在〈〈吕梁文学〉〉上发表的,因此可以说是〈〈吕梁文学〉〉为他们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作为地市级刊物,〈〈吕梁文学〉〉的资历是很浅的,它虽然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但最终没有盲目推向市场,而是老老实实、循规蹈矩地坚持走自己既定的办刊路子,最终走向了成功。不但涌现了许多成名作家,而且崭露了不少有潜质的文学新苗,为吕梁文坛增添了新鲜血液,同时进一步壮大了全市文艺队伍。

六是各县市区文联工作异彩氛呈,形成了文联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各县市区文联工作生机勃勃,他们各有特色的工作为全市文联工作开辟了新天地。

汾阳市文联于2005年5月初设立了“汾洲乡情网站”,该网站立足文联工作,紧紧围绕做大文化产业,繁荣文艺事业这一主题,体现了以突出宣传汾阳经济文化为主题,以推介文艺作品为宗旨,以发挥文联四项职能为目的三个特色。更加延长了文联工作的触角,缩短了与国内外读者的距离,开创了我市县级文联工作先河。

中阳县文联正式组建不到2年时间,但他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建设绿色、富强、亮丽、文明、平安“五新”中阳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七个一”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七个一”工程即:办好“一刊”即《中阳文苑》,并创建《中阳文苑》电子版。找准政治、经济、文化和文联工作的结合点,搭建文联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好“一会”即中阳县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三周年暨《中阳文苑》首发式座谈会;摸清“一个底子”即摸清全县文学艺术界各门类人员情况,为成立文学艺术各协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创建“一个精品创作基地”即中阳县庞家会民俗剪纸创作基地;培养了“一支编辑队伍”;购置了“一套办公设施”;共建“一个文艺工作者之家”。

文水县文联寻找“三个结合点”,扎实开展“三联”工作,全县文联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寻找“三个结合点”:一是寻找文联工作与政治的结合点,服务大局,争取党政支持,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文联工作;二是寻找文联工作与社会和经济的结合点,推进文学艺术走向社会、服务经济,着力宣传农村、企业、教育、文化等新面貌、新形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争取社会各界对文联工作和文学艺术事业的支持;三是寻找文联工作与文学艺术事业的结合点,发挥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团结和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出作品、出精品,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开展“三联”工作:就是县文联和所属文艺协会各联系一个农村、一户企业、一所学校,送文学艺术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服务社会,并为文艺工作者、爱好者创作寻找生活源泉创造条件。

孝义市文联狠抓队伍建设,热心服务协会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孝义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柳林县文联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每年拿出3万元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评选奖励,极大调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

七是以改善办公条件为突破口,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们通过多方努力争取资金近7万元,更换了办公桌椅和门窗,粉刷整修了办公区,使机关的工作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为每个办公室安装了电话,极大地方便了上下左右的联系;在市委主要领导的关心下,一次性配备了六台电脑,较好地解决了市文联机关现代化办公设施严重落后的问题。

八是强化自身建设,为搞好文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联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此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业务的学习。党组坚持把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放在各项工作首位,每年年初制定学习计划,购买学习资料,通过聘请专家讲授与自学结合的办法,强化对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并把学习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随着机关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知识的渴求更加强烈,对市场经济、高新科技知识的需求特别是电脑网络知识的学习欲望更加迫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50岁以下的干部参加计算机技能培训,对取得初级资格证书、经考试考核合格者给予报销全部学习费用的激励政策,仅今年上半年机关就有4名同志参加了培训,全部合格。此外我们采取送出去的办法,选派有潜质的创作人员赴外地进行学习深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2003年我们派画家刘志强远赴杭州中国美院进修,学成返回后,举办了个人书画汇报展,取得了圆满成功;2004年以来又选派青年作家韩思中同志赴临县碛口古镇挂职学习,担任副镇长职务,边工作,边体验生活,边进行创作,使其创作水平大有提高,其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更受群众喜爱。

由于我们狠抓了对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极大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自身素质,为搞好文联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广大干部职工及文艺工作者秉持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创作了一大批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讴歌改革开放,弘扬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把最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满足了全市350万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总之,我市文联在努力发挥政治优势方面形成了优良传统,在具体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自身工作与党和国家全局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发挥好文联的政治优势,什么时候文联工作就大有起色,文艺工作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有活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