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China Ocean Mineral Resources R & D Association, 简称“中国大洋协会”)于1990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其宗旨是:通过国际海底资源研究开发活动,开辟我国新的资源来源,促进我国深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维护我国开发国际海底资源的权益,并为人类开发利用国际海底资源作出贡献。

中文名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外文名

China Ocean Mineral Resources R & D Association

别名

中国大洋协会

成立时间

1990年4月9日

简介

1991年3月5日,经联合国批准,中国大洋协会在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备委员会登记注册为国际海底开发先驱者,在国家管辖范围外的国际海底区域分配到15万平方公里的开辟区。1999年3月5日,在完成开辟区50%区域放弃义务后,中国大洋协会为中国在上述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的金属结核矿区,拓展了中国战略资源的储备总量。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国际海底管理局于1997年批准了中国大洋协会15年勘探工作计划。2001年5月中国大洋协会和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勘探合同》,中国大洋协会已由国际海底开辟活动的先驱投资者成为国际海底资源勘探的承包者。

中国大洋协会成立以来,在国家海洋局党组和协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各综合部门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中国大洋协会全体同志及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在争取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发国际海底资源、发展深海技术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中国大洋协会正在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的精神,瞄准国际海底活动新动向,实行国际海底工作的战略转移,为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开发国际海底多种资源努力奋斗。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组成与程序

1、办公室由主任、部门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员组成。

2、办公室主任应由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任命。

3、办公室实行主任负责制。

4、办公室下设相应的业务部门。

5、办公室根据业务工作需要,组织专家或设立专家组开展有关论证与咨询工作。

6、办公室及时召开联席会议。

权力与职责

办公室为协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根据协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决定,负责承办协会日常事务。办公室主要职责为:

1、执行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的决定与指示。

2、组织研究我国国际海底资源研究开发战略,拟订规划、计划和规范。

3、组织有关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向国家提出有关的决策建议。

4、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协会规章,制订并发布项目指南和项目管理有关细则与办法。

5、组织项目的立项论证,择优委托或招标确定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合同与项目验收工作。

6、组织协调我国国际海底资源的勘探、采冶与研究活动,进行业务监督。

7、组织实施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合同与协议。

8、组织实施协会对外交流与合作计划。

9、组织实施协会履行的国际义务。

10、负责协会的经费管理工作。

11、定期向常务理事会报告工作。

12、承办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事宜。

协会领导

理事长 王飞 王飞(1955—),男,山东寿光人。1978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海洋水文气象系海洋水文专业。同年,进入国家海洋局工作并作出突出贡献。现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1978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海洋水文气象系海洋水文专业。历任国家海洋局干部、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办公室主任等职。2004年8月,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秘书长:金建才

书记:沈继刚

理事单位

国家海洋局

国家海洋局、外交部条法司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部、科技部高新技术司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国土资源部矿管司、国家海洋局规划司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国家海洋局办公室

国土资源部高咨中心、国家海洋局国际司

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四川海洋特种技术研究所

中国海监总队、长沙矿冶研究院

中国海洋报社、长沙矿山研究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环资局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中科院青岛海洋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科院声学所

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南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科研成果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海底矿藏资源的开发

占地球面积约70%的海洋里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除了丰富的锰矿石外,还含有铜、镍、钴、钛和钼等多种金属。据测算,太平洋的锰藏量为2000亿吨,镍藏量为90亿吨,铜储量为50亿吨,钴储量为30亿吨,分别相当于陆地矿藏量的57倍、83倍、9倍和359倍。然而,目前海底矿藏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技术还不够成熟,要投入实用更面临许多课题。除了成本比陆地高以外,还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我国在海底勘探中使用的主要高新技术仪器设备有哪些?是哪个国家研制的?

一是,多波束测深系统,从美国引进。可高效、精确地测量海底地形,通过其后处理系统,同步进行地形图绘制。

二是,深海拖曳观测系统,从美国引进。船上有拖曳系统,水下有拖体,拖体内装有摄影机、照相机、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声呐、测深测高声呐等,可进行大面积观测勘探。

三是,6000米水下多金属结核观测系统,是我国研制的,所载观察设备与深海拖曳观测系统类似,只是作业方式不同,该系统不需要电缆,自带电池作动力,自动下潜,按照编好的程序和船上控制指令,进行作业和上浮。

四是,海底照片的微机判读处理、地质解释技术和多频探测数据处理系统,均是我国研制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有关专家认为,开采海底矿藏成为一个产业,将在2010年至2030年。国家海洋局和地质矿产部等部门派船和科技人员,先后在太平洋赤道水域、中太平洋海盆和东太平洋海盆进行了数十个航次的调查研究,调查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测站数千个,取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和样品,圈出了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3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景矿区。

锰结核的开发

1873年2月18日,正在做全球海洋考察的英国调查船“挑战者号”,在非洲西北加那利群岛的外洋,从海底采上来一些土豆大小深褐色的物体。经初步化验分析,这种沉甸甸的团块是由锰、铁、镍、铜、钴等多金属的化合物组成的,而其中以氧化锰为最多。剖开来看,发现这种团块是以岩石碎屑,动、植物残骸的细小颗粒,鲨鱼牙齿等为核心,呈同心圆一层一层长成的,像一块切开的葱头。由此,这种团块被命名为“锰结核”。现代人又20世纪初,美国海洋调查船“信天翁号”在太平洋东部的许多地方采到了锰结核,并且得出初步的估计报告说:太平洋底存在锰结核的地方,其面积比美国都大。尽管如此,在那时也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重视。

1959年,长期从事锰结核研究的美国科学家约翰·梅罗发表了他的关于锰结核商业性开发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引起许多国家政府和冶金企业的重视。此后,对于锰结核资源的调查、勘探大规模展开。开采、冶炼技术的研究、试验也迅速推进。在这方面投资多、成绩显著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到80年代,全世界有100多家从事锰结核勘探开发的公司,并且成立了8个跨国集团公司。

关于锰结核的生成原因,一般认为是沉降于海底的各种金属的氧化物,以带极性的分子形式,在电子引力作用下,以其他物体的细小颗粒为核,不断聚集而成。这个理论也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锰在海水中的含量并不算多,为什么却会在锰结核中独占鳖头呢?锰结核的成因有待继续研究。

锰结核中各种金属成分的含量大约是:锰25%,铁14%,镍1.9%,铜0.5%,钴0.4%。铜、钴、镍是陆地上紧缺的矿产资源,有必要开采海底锰结核获取这些金属。美国锰矿全靠进口,对从锰结核生产锰也大感兴趣,所以美国最为重视锰结核开发。美国在大洋锰结核开发技术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深海采矿中试系统综合湖试获得成功

深海采矿中试系统综合湖试是以大洋多金属结核中试采矿系统采矿试验为主线,辅之试验水域环境调查和CR-02 6 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试验的大型综合性试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进行湖底采矿、湖底局部地形调查和环境监测的综合试验,验证采矿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能力,提高协同作业的能力,为海上试验积累经验,检验中国深海技术开发所达到的水平;充分展示中国深海技术研究开发方面的成就。长沙矿山研究院、长沙矿冶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七五○试验场等单位的60余人参加了试验工作。

试验主要进行了系统下放、系统着底后起吊试验、湖底行驶演练、输送子系统单体试验、系统采集湖底模拟结核并输送到船上的采矿效果试验和系统回收。整体试验于2001年6月进场,由于措施得当、准备充分,克服重重困难,于9月14日首次试采成功,打通了采矿系统工艺流程后,9月15日和9月l7日又分别进行了结核采集和输送综合试验,3天累计7个采集段,从130米深的湖底采集并回收模拟结核900千克,试验获得成功。这次试验达到了打通采矿系统工艺流程、设备运转正常、系统能从湖底采集模拟结核并输送到水面船上的目的,采矿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实现了预定目标,推动了中国深海采矿技术向世界高水平的进步。

成果展示

大洋一号科考船

“大洋一号”科考船

“大洋一号”,是一艘56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1994年7月,由中国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购买,经初步改装后,更名为“大洋一号”(原名为“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曾是前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从1995年至今,“大洋一号”先后执行了我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7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   大洋一号”配备的自主研发设备:现代化船舶网络系统,6000米深拖光学系统,4000米测深侧扫声学深拖系统,3000米浅地层岩芯钻机,3000米电视抓斗,3000米海底摄像连续观测系统,船载深海嗜压微生物连续培养系统以及多种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取样设备如多管、箱式、拖网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为推动中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为中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高技术装备,同时为中国深海勘探、海底作业研发共性技术,中国科技部于2002年将“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蛟龙号长宽高为8.2米×3.0米×3.4米;空气中重量不超过22吨;有效负载220公斤(不包括乘员重量);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速度为最大2.5节,巡航1节;载员3人;生命支持,正常:3×12人时,应急:3×84人时;正常水下工作时间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