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长江》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日本佐田雅志企划社出品,戴维宇导演,陈铎,虹云主演的25集的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该剧于1983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1]

该剧播出后反响空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应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因为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

中文名

话说长江

播出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别名

Paroles Changjiang

主演

陈铎

语言

中文

集数

25集

单集长度

平均20分钟

首播时间

1983年8月7日

外文名

Story of the Yangtze River

出品时间

1983年

出品公司

中国中央电视台,日本佐田雅志企划社

类别

纪录片/人文/地理/历史

颜色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导演

戴维宇

编剧

陈汉元

主题曲

《长江之歌》

剧情简介

话说长江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虹云和陈铎两位老艺术家绘声绘色的解说。浓笔重彩、翰墨华章的解说词,长江两岸的旖旎风光,以及长江从古到今的传奇故事……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长江之歌》,教人回肠荡气。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影片特色

《话说长江》采用挑、等、抢的拍摄方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人和事;在结构上采取分章回连续播出方式;在演播形式上,主持人陈铎、虹云直接讲解与电视画面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节目主持人对节目的贯穿作用。这一系列的创新使《话说长江》在中国电视史上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话说长江

职员表

职位名

姓名

主持人陈铎

音乐原声

曲目名称作词备注
《长江之歌》胡宏伟《长江之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首唱者季小琴。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通过对中国的第一长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211.31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幕后制作

影片揭密

揭秘一

国内纪录片最高收视就是《话说长江》创造的。1983年,25集《话说长江》曾在央视创下了40%的收视纪录,是央视二十世纪80年代最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体现了中国纪录片的最高水准,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纪录片收视率最高的一部。

揭秘二

《话说长江》没有主题曲,《长江之歌》是借曲写词。很多观众都认为,20年来唱红大江南北的《长江之歌》是《话说长江》的主题歌。

《再说长江》总编导、当年参与《话说长江》并唯一又参加《再说长江》的李近朱却纠正了这个说法,“《话说长江》的主题歌不是《长江之歌》,但《长江之歌》用的是《话说长江》的主题音调。”

原来,《话说长江》播出时,还没有《长江之歌》。后来,央视向全国征集歌词,为原来的主题曲配上了歌词,才有了《长江之歌》。

揭秘三

日方提出合作出资8亿日元。《话说长江》主创之一矫广礼透露:央视筹拍《话说长江》时,正好有个日本代表团来中国访问。代表团成员中,有位佐田先生年轻时曾在中国住过,会说中文。他得知将拍这部纪录片后,提出要和央视合作。

双方经过谈判,然后报外交部批准,双方组成了长江摄制团。当时资金由日方出,计划投资是10亿日元。但是央视的底线要比这个少,最后双方的合同是8亿日元。

这位佐田先生即是佐田雅志,其祖父曾在中国工作,父亲佐田雅人从小生长在中国东北,会说汉语。受家里影响,雅志从小就憧憬来中国。在2010年4月25日播出的由KinKi Kids主持的音乐节目《新堂本兄弟》中自己爆料说当时拍电影欠下了28亿日元的债,当时甚至开展了“拯救佐田雅志”的活动,虽然只是杯水车薪。在2012年7月7日播出的由岚主持的日本即兴综艺节目《岚にしやがれ》(交给岚吧)中爆料欠下的债务不止28亿,加上利息有35亿之多,直到2010年才差不多全部还清。佐田雅志也在节目中有提过之所以这么多欠款就是为了拍摄《话说长江》。

时代背景

话说长江

1976年,中国结束了长达10年的动乱,国家的政治、经济全面回到了正常轨道,人民也面临精神重建。70年代末期,中国宣布改革开放,从“文革”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开始憧憬着未来,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人在80年代不仅心里充满重塑国家的愿望,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人性的自由。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阐述了80年代的主要任务,其中一条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目标,在当时就是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在过去十几年间人性世界坍塌得太多,当人们慢慢走向未来,发现内心充满了迷惘,一方面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另一方面,在这种憧憬中找不到新的方向,世界变化之快,让人应接不暇。

于是就有了“人生观大讨论”。《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这是发表在1980年5月《中国青年报》上的一封读者来信,这封看似平常的来信,在当时的中国青年当中激起波澜,因为当年每个中国人可能都面临“潘晓”这样的人生疑问。

因此,在那个阶段,任何体现国家强大的事件都可能变成全民性振奋民族精神的强心剂。在这一点,体育最为明显:198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世乒赛全部冠军;中国足球队在北京战胜科威特队后大学生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人。直到中国在亚运会上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和在奥运会上实现零的突破,每一次胜利对中国人来说都那么重要,因为这里面不仅包含着强盛的意义,还有一种被世界认可的愿望。那时候的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就是希望国家富强。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制作背景

当时(1983年)陈汉元是总编室主任,片子是他负责制作出来的,他对节目播出还有一定的权力,他吸取了《丝绸之路》播出时的教训,即《话说长江》必须按时在每周六的晚20点播出,要求前面的电视节目时间上必须剪接好,超时的话到点就会掐掉。这一点实行起来在当时还有些困难,因为当时做电视节目没有时间概念,一部电视剧,有的一集40分钟,有的50分钟,如果一刀切,会遭到各方抵触。但是《话说长江》做到了按时播放,并且创造了40%的收视率,这样,电视台尝到了甜头,从此,中国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开始有了保证。

素材要回来了,但是没有人愿意做后期制作。因为这么多素材,到底把它制作成什么样子,谁都没把握,尤其是,前期没有参与,后期直接介入,对拍摄纪录片的人来说是很忌讳的。最后,台里决定,由陈汉元担任总撰稿,戴维宇担任总编辑,这时,关于长江的一个大致轮廓出来了:线性结构,从长江源头一直说到入海口。每集30分钟,一共25集。陈汉元提议,不要像电视剧那样分成第一集、第二集,而是像章回小说那样,按“回”来。因此他想到了一个名字——话说长江。也许是陈汉元在看到日本人拍的纪录片后受到了启发,也许是他看到过去中国电视人拍的纪录片太不真实,他希望能在这部纪录片中做一些突破,比如首次设置主持人这个角色,陈铎和虹云也因此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批主持人。陈汉元这样做就是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活泼一些。更重要的是,作为总撰稿人,陈汉元给解说词定了一个基调,尽量用亲切、平实的语言叙述,语言中要有真情,避免空洞、说教式的语言。

恰恰是因为陈汉元的这种理念,观众通过《话说长江》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真切,就是这种真切,把那个时代的人心中共有的一股爱国情怀释放了出来。

陈汉元:“到了《话说长江》,几乎全部都是同期声,拍成都的茶馆,里面热闹的声音、倒水的声音、小孩打呼噜的声音、说书的讲《三国演义》的声音,都录下来了,这样子你编出来才当然生动、生活化了。所以我还是把它归功于对外开放,才有机会看到外国人怎么拍,也看到很多外国纪录片,同时也有资金保证,再加上改革开放自己经济很快发展,节目预算大不一样了,创作思路大大开放,想象力也丰富了。日本人编了一年多没编出来,我们自己搞成这样以后,做成录像带,世界各国的音像店里都卖,但还上不了国外电视台,因为你的叙事方法还是跟别人不一样。”

在后期编辑的时候,陈汉元反复强调:“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地理教科书,但任何人写稿子都不许出现爱国和爱国主义这些词,而是让观众看完以后自然而然生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还提出热爱祖国有几个方面,一个是热爱我们的土地,二是热爱生活在这土地上的人们,三是热爱在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成果,尤其要充分表现我们的祖宗和我们现在中国人的智慧。宣传色彩越淡越好,一定要贯彻恩格斯的一句话:‘把我们的观点隐藏在字里行间。’《话说长江》你看到的总是蓝天、白云、绿树、笑脸,我自己带头,希望其他写解说词的人不是简单站在边上介绍,也不是第三方主观的推想,总而言之不要让观众有被强迫感,所以基本上我到现在还是坚持,做节目跟写文章一样,目的都是一样,是有话要说。不是说给自己,是说给别人,别人爱听不爱听取决于你讲得好不好。”

陈汉元很怀念那个时代,他说:“人们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节目从头到尾不训斥人,不居高临下,而是发自内心带着情感给观众做导游。我当时说劳驾各位注意,我们不能把观众当做上帝,也不能当做父母,一定要把观众当做恋人,而且是热恋中的恋人。跟恋人该说什么话?”陈汉元回忆起当年拍纪录片的经历,很感慨,大家相互之间很尊重,领导也不干预,才会有这部感人的《话说长江》。

主持人介绍

陈铎祖籍江苏淮安,也算是在长江之畔,出生在长江的入海口――上海,陈铎与长江有着剪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说他是喝着长江水长大的。中学时的陈铎和几位同班同学特别爱水,上海水面不多,就跑到郊区高桥去看海,其实那就是长江的入海口。因为是走了很远很远才看到一望无际的水面,眼前壮美的景色让陈铎至今都印象深刻。后来他才知道,那不是大海,那是长江。

拍摄《话说长江》时,陈铎在电视剧团工作,本来陈铎要到峨眉山担任《西游记》的配音指导,但是由于通讯条件不发达,剧团的秘书没有接到这个消息,陈铎便与《西游记》失之交臂了。没去成峨眉山的陈铎有一天接到了《话说长江》总编导戴维宇的电话,问他愿意不愿意参加这个节目做主持人,当时《话说长江》的名字还没有定。因为是与日方合作的,长江尚有很多内容日本的拍摄者并没有收纳到他们的画面中,这些漏失的部分就需要由主持人用语言来补充。陈铎大致了解这个节目,但是却不知道应该怎样做主持人。陈铎问:“你们怎么会想起找我呢?”戴维宇说,“我们看过你解说的《丝绸之路》。”原来,几年前,中日合拍的纪录片《丝绸之路》有几集是陈铎解说的,片子拿到日本编辑的时候,很多日本人惊讶于中国还有这样娓娓道来、不高高在上的解说。陈铎很喜欢解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过去很多保留节目都是由他解说的。他问戴维宇:“是解说分量多还是出镜分量多?”戴维宇说“解说多”。陈铎一听解说占的比重比较大,便一口答应下来。

戴维宇又问陈铎:“找谁跟你搭档呢?”陈铎说:“你们想找电视台的?还是找广播电台的?”戴维宇说:“广播电台的也可以。”陈铎说:“广播电台的雅坤、虹云的声音都跟我比较配。”戴维宇问:“虹云怎样?”陈铎说:“虹云不错啊,音色好、镜头感也很强。”

就这样,陈铎走进了《话说长江》。第一次跟《话说长江》组的人见面,陈铎几乎闹笑话。作为干电视的“老”人,又经常在广播大院里碰面,他对一些老同志自然是认识的,但他却并不识得后来的年轻人。

作品评价

这部25集的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1983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播出后反响空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应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因为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和自然风光。从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角度来讲,《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但在当时,人们真正感动的不仅仅是它的艺术感染力,更多是从中读出了一种爱国情怀。如果没有当时的社会氛围和心态,《话说长江》不会被赋予太多爱国主义层面的意义。

《话说长江》引起的巨大反响,跟当时电视在中国的普及有关。1978年,中国还是一个电视机年产量20万台的国家,80年代是中国电视机突飞猛进普及的10年,到了1983年,全国已经拥有3611万台电视机,正是因为电视机的普及,才让《话说长江》变成了一部“爱国主义画卷”。

《话说长江》播出后在观众中的轰动效应是空前的,创下收视率40%的纪录,引起了纪实节目的收视高潮,25集的宏大规模,至今传唱的《长江之歌》主旋律,浸透了传统文化意韵的“话说”形式,将长江的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展现在人们面前。当时,新华社以《中国的〈话说长江〉热》为题,向国外播发了英文电讯稿,说“每到星期天的晚上,数百万中国人便坐到电视机前,收看由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节目先后收到观众来信一万多封,有的评论作品,有的提出批评和建议。还有人寄来自己专门创作的以长江为题的绘画、书法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