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运动是指扫除文盲的运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问题,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在全国展开。

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文化学习中。

中文名

扫盲运动

定义

是指扫除文盲的运动

面积地区

村、乡、镇

面向人群

农民和生产工作者

概念

扫盲运动是建国初党领导的主要是面向社会下层的群众运动。其赖以发生的社会背景、当时的社会条件以及它所面对的对象决定了它具有统一而又灵活多样的特征。

特征

首先,农村扫盲必须符合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生活需要。为此,各级政府根据农村实际、结合农民生活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为了配合农业合作化运动,各级政府从本村、本乡的实际出发,经过和群众商量,制定出扫盲规划,力争把整个过程放在合作化的规程之中。当时各级地方统一安排生产、学习、开会的时间,有些地方规定,评分记工在地头做完,不占学习时间,学习文化课、政治课以及何时召开党团会议都作了具体的时间安排。当时尤其强调对农民识字课本的编写,比较流行的是“识字记工课本”,从农民自己的姓名学起,然后学土地的名称,各种农活、农具和牲畜的名称,以及记账格式。由于贴近农民的日常生产,仅用两三个月的业余时间,就可以使农民初步掌握记账、记工的本领。为了统一领导扫盲工作,各地还成立了扫盲协会。

其次,“以民教民”的工作方法解决了扫盲运动的师资问题。作为一场群众运动,单靠正式的教师和正常作息时间的教学难以满足在短时间内全部扫除文盲的艰巨任务。组建一支扫盲教师队伍是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各级政府特别注重业余教师的培养,并整合了当时的教师资源。当时的业余教师队伍中,有七八百万是通过扫盲运动已经识了字的农民,大批投入农业生产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也是一个很大的力量,此外还有一百多万农村小学教师。当时就是号召“发动识字的人教不识字的人,使一切识字的人,包括工人、农民、市镇居民中识字的人,包括学校教员,高小以上学校的学生、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都加入到扫盲教师队伍里。同时注意解决业余教师生活和生产上的困难,教育他们认识到教人读书识字是为人民服务的、是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因而是光荣的工作。

再次,青年团协助各级政府,在扫盲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扫盲的主要对象是青年,扫盲的依靠力量也主要是青年。“扫除占农村青年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文盲、半文盲,是实现农业合作化伟大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今后农村实现技术改革、实用大型农业机器的重要条件。”为此,团中央号召各级团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在全国农村掀起一个全国性的扫盲热潮,使扫盲工作紧紧跟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团员青年作为党组织的得力助手,在动员群众入学、帮助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以及指导群众学习和生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

最后,扫盲运动打开了农村妇女自求解放的大门。妇女占到农村人口的一半,而她们长期以来远离知识与文化,妇女的社会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不仅对于解放农村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各级政府组织了妇女联合会作为领导妇女工作的机关,对她们进行思想宣传与文化教育,使她们摆脱封建主义造成的愚昧,从而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正视自己的社会尊严,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

必要性

①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文盲占90%。

②提高人民文化素质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③识字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最基本的人权。

意义

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使文盲比率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80%以上下降至2000年的6.72%,这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最有标志性的成就,是中国教育史上最辉煌的篇章。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不仅意味着中国教育取得了最辉煌的成就,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素质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

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还意味着中国政府兑现了对世界的承诺。“消除知识差距,将全球每个居民受教育的权力变成现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领域行动的两项主要目标之一。扫除文盲则是该项目标的主题。198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目的是实现2000年以前扫除文盲的行动计划。中国作为世界大家庭中的主要成员,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理所当然地要为在2000年以前扫除文盲而努力奋斗。

总之,建国之初的扫盲运动不但在文化上使广大农民摆脱旧社会的噩梦,打开知识文化的大门,从而实现了自身的解放,而且为广大农民通过技术革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条件。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迈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初的步伐。

时间

①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开展扫盲教育。

②1952年5月24日,我国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运动的高潮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

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实习学校,扫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③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④教育部与全国妇联于1990年还共同设立了巾帼扫盲奖,每两年表彰一次扫除妇女文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其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妇女扫盲工作更好的开展,以达到20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妇女文盲的任务。

⑤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得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⑥教育部建立了扫盲评估和表彰奖励制度,1996年设立了“中华扫盲奖”,以表彰为扫盲工作做出贡献的组织和脱盲成绩显著的个人。1996--2000年每年表彰奖励一次扫盲教师和基层扫盲工作者,5年共表彰个人近千人,先进单位400多个。

⑦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⑧2001年3月2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也显示: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和识字很少的人)是8507万人,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比率已由15.88%下降为6.72%。而青壮年文盲的比率已下降到了5%以下,从而实现了我国政府90年代初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