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了设在埃及开罗的阿拉伯国家联盟(以下简称阿盟)总部,会见了阿盟秘书长阿姆鲁·穆萨和22个阿盟成员国代表。会见结束后,李肇星外长与穆萨秘书长共同宣布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China-Arab States Cooperation Forum),并发表了《关于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的公报》。

中文名

中阿合作论坛

外文名

الصين ومنتدى التعاون العربي

举办地点

埃及开罗

开始时间

2004年1月30日

宗旨

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和平与发展

倡议者

李肇星、穆萨

主要宗旨

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和平与发展。

成员介绍

中国和阿盟22个成员国:约旦、阿联酋、巴林、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吉布提、沙特、苏丹、索马里、伊拉克、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科摩罗、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埃及、摩洛哥、毛里塔尼亚、也门、叙利亚(2011年11月16日,阿盟正式中止叙利亚成员国资格;2013年3月26日,阿盟决定将叙利亚在阿盟席位授予叙利亚反对派“全国联盟”,但迄未落实)。

主要机制

(一)部长级会议为论坛长期机制,由各国外长和阿盟秘书长组成,每两年在中国或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或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轮流举行一次部长级例会,必要时可以召开非常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加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会议所讨论的热点问题交换意见;回顾论坛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讨论双方共同关心的其他事务。

(二)高官委员会会议:每年召开例会,由中阿双方轮流承办,必要时经双方同意也可随时开会。负责筹备部长级会议并落实部长级会议的决议和决定,并举行中阿集体政治磋商。

(三)其他机制:除部长级会议和高官会外,论坛框架下逐步形成了中阿企业家大会、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友好大会、中阿能源合作大会和中阿新闻合作论坛、中阿互办文化节等机制。以上机制一般每两年轮流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举办一次。此外,中阿在环境保护和人力资源培训领域也有着机制性合作。

(四)联络组: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为中方联络组,阿拉伯驻华使节委员会和阿盟驻华代表处为阿方联络方,负责双方的联络并落实部长会和高官会的决议和决定。论坛中方事务秘书处设在中国外交部西亚北非司。

历史介绍

中国同所有22个阿拉伯国家均建立了外交关系。进入新世纪后,中阿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合作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了充分发掘合作潜力,推动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中阿双方都认为有必要建立新的双边合作机制。

自2000年起,阿盟外长理事会多次通过关于发展同中国关系的决议。2000年3月,阿盟外长理事会通过决议,提出成立“阿中合作论坛”的建议,对此中方给予高度重视。2001年12月,唐家璇外长访问阿盟总部时,穆萨秘书长向他递交了《阿拉伯-中国合作论坛宣言》(草案)。中方对阿方的建议给予积极回应,并在阿方草案基础上,拟订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宣言》和《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行动计划》两个文件草案,并于2003年8月递交阿盟秘书处。

2004年1月3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埃及时在开罗会见了阿盟秘书长穆萨和阿盟22个成员国代表,提出建立中阿新型伙伴关系的四项原则,即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增进政治关系;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密切经贸往来;以相互借鉴为内容,扩大文化交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当天,李肇星外长与穆萨在阿盟总部宣布,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决定自即日起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的成立为中阿双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进行对话与合作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中阿关系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并将巩固和拓展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内的互利合作,全面提升合作水平。

截至2016年7月,“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已举行七届部长级会议、十三次高官会。其他合作机制有序运行。[1]

第一届

2004年9月14日,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开罗举行,双方签署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宣言》和《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行动计划》两个文件,标志着中阿合作论坛正式启动。

第二届

2006年5月31日至6月1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中阿合作论坛首次在中国举办部长级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建立中阿新型伙伴关系。会议签署四个合作文件,中阿同意推动建立政治磋商、能源、人力资源开发和环保等领域的合作机制。

第三届

2008年在巴林举行中阿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主题是“面向实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中阿新型伙伴关系”,投资是会议的主要议题。

第四届

2010年5月13日至14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天津举行。与会的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联盟22国的部长或代表一致同意在论坛框架下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并签署《关于中阿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宣言》、《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公报》和《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10年至2012年行动执行计划》。

第五届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于2012年在突尼斯举行。

第六届

2014年6月5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集体会见与会阿拉伯各国代表团团长,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阿盟首脑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科威特首相贾比尔出席开幕式。王毅外长以及包括13名外长、7名部长级代表在内的21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和阿盟秘书长与会。会议总结了论坛成立十年来中阿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规划了中阿关系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并制定了下一阶段论坛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会议签署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14年至2016年行动执行计划》、《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14年至2024年发展规划》、《2014年至2015年中阿卫生合作执行计划》、《中阿荒漠化检测和防治合作备忘录》等文件。

第七届

2016年5月12日,中阿合作论坛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王毅部长、张明副部长、商务部、文化部、贸促会、全国友协、军委装备发展部北斗办代表,以及包括8位外长(外交大臣)、5位部长级代表、5位副部长、3位大使及阿盟秘书长在内的21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出席会议。[1]

习近平主席和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分别向部长会致贺信。会议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中阿战略合作”的议题,就中阿关系发展和中阿合作论坛建设达成广泛共识,就地区形势和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会议通过并签署了《多哈宣言》和《论坛2016年至2018年行动执行计划》,规划了中阿双方18大类36个领域的合作。[1]

第八届

2018年7月10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将在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21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和阿盟秘书长将来华与会。[2]

第九届

2020年7月6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约旦外交与侨务大臣萨法迪共同主持。阿盟所有成员国的外长和部长级官员以及阿盟秘书长盖特与会。

会议发表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团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联合声明》、《安曼宣言》和《论坛2020年至2022年行动执行计划》三份成果文件。

重要文件

关于成立“中阿合作论坛”的公报

新华网开罗1月30日电 中国外交部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30日在开罗发表了关于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的公报。全文如下:

关于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的公报

2004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阁下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会见了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阿姆鲁·穆萨先生和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代表。

胡锦涛主席在会见中就发展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新型伙伴关系提出四项原则:(一)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增进政治关系;(二)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密切经贸往来;(三)以相互借鉴为内容,扩大文化交流;(四)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秘书长表达了阿方对此的欢迎和赞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阿姆鲁·穆萨先生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就中阿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双方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中阿关系的发展历程,对中阿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满意。

双方认为,中阿友好合作基础牢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加强在各领域的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愿望和长远利益。

双方强调,中阿同属发展中国家,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共同发展的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方确信,中阿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和加强密切的磋商与协调,有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赞赏阿拉伯国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阿拉伯国家赞赏中国一贯支持阿拉伯人民正义事业和合法权益的立场。

为进一步发展中阿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商定,即日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双方同意,尽快召开“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

中方秘书处

2004年12月,根据论坛工作需要,“中阿合作论坛事务中方秘书处”成立。秘书处由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行政政法司、商务部西亚非洲司、文化部外联局、贸促会国际联络部组成,秘书长由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司长担任。主要任务是:就落实论坛“行动计划”进行沟通与协调,必要时召集扩大会议;组织论坛重大活动的筹备工作;讨论论坛发展方向和重点合作领域并提出建议。秘书处设办公室,负责论坛日常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外交部西亚北非司。

论坛事务大使

李成文,男,1955年2月生,大学毕业。

1982-1983年 中国驻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大使馆职员

1983-1987年 中国驻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使馆随员、三秘

1987-1992年 中国外交部亚非司三秘

1992-1995年 中国驻突尼斯共和国大使馆二秘

1995-1997年 中国驻阿曼苏丹国大使馆二秘、一秘

1997-1999年 中国外交部干部司一秘

1999-2000年 中国驻以色列国大使馆一秘

2000-2002年 中国驻约旦哈希姆王国大使馆参赞

2002-2007年 中国外交部亚非司参赞

2007-2011年 中国驻苏丹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2011-2016年 中国驻沙特阿拉伯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2016年7月 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3]

中方秘书长

陈晓东

陈晓东,男, 1965年12月生,安徽人, 大学毕业。

2010年10月--- 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司长;

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 驻英国大使馆公使;

2007年2月至2008年5月 驻伊拉克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2年至2007年 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参赞、副司长;

1999年至2002年 驻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使馆一秘、参赞;

1997年至1999年 驻约旦哈希姆王国大使馆二秘、一秘;

1994年至1997年 外交部西亚北非司三秘、副处长;

1989年至1994年 驻沙特阿拉伯王国大使馆科员、随员、三秘;

1987年至1989年 外交部西亚北非司科员

已婚,有一女。

论坛标志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04年1月成立,12年多来已建立起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的18余项合作机制,成为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开展集体对话与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加强“中阿合作论坛”规范化建设,中阿双方合作设计了论坛标志,并一致同意在今后论坛活动和文件中使用。

论坛标志主体为圆形,中心部分左侧为阿拉伯国家联盟(以下简称“阿盟”)旗图案,右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分别代表阿盟22个成员国和中国;图案外圈左侧的阿文意为“阿拉伯—中国合作论坛”,图案外圈右侧中文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

内容介绍

《中阿合作论坛文件汇编》正式出版

201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西亚北非司编辑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文件汇编》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采用中文、阿拉伯文对照形式,收录了2004年9月至2010年5月“中阿合作论坛”历届部长级会议和高官会的成果文件以及论坛框架下涉及经贸、文化、教育、环保、能源、新闻等领域和机制的合作文件,并附论坛简介和大事记,共约4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