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庵,男,原名禔、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以号行,别号印奴、印佣,别署屈瓠、罗刹江民,七十岁后称持默老人,斋名麋研斋。1880年出生,浙江杭州人。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所篆《说文部首》字帖、《说文作篆通假》,向为行家肯定,成为学篆范本。

中文名

王福庵

别名

印奴、印佣

原名

禔、寿祺

性别

出生日期

1880

去世日期

1960

籍贯

浙江仁和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浙江杭州

职业

篆刻家

主要成就

“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

代表作品

说文部首

人物生平

王福庵早期照片

福庵先生幼承家学,於文字训诂、诗文。十余岁即以工书法篆刻闻於时。

1905年与叶铭、丁仁、吴隐、厉良玉等创设“西泠印社”於西湖孤山。

1922年漫游湘楚鄂渚。后应邀赴北京任印铸局技正。共事者有唐醉石、冯康侯诸公,皆并世俊彦,时全国官印,悉由印铸局篆铸。又兼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监定委员,《金薤留珍》之辑,与有力焉。[3]

1930年南定居上海。鬻艺自给,於四明村置屋一所,日夕钻研是间,所诣益进。好蓄青田旧石,所藏极富,自称印佣。得未刻之石,暇则奏刀以自存。海内外求印者门限为穿,生平刻印,数以万计。[3]

四十六岁时,因手拨电风扇开关触电伤脑,曾卧病两年,愈後每伏案稍久,即感头晕目眩。

此後,刻印必仰卧於藤榻之上,右手执刀,左手握石以外,小指上悬以小镜,两手擎空*作,边刻边以小镜照示,习以为常,作边款亦复如此。胸间石屑遍陈,不之顾也。

因印面向下,刀锋取势较难,於笔力不无影响。喜吸烟,凡刻印写字,唇间必含—烟斗,烟之熄灭与否在所不计,以为如此可助文思,否则便感若有所失。

书工数体,金文、小篆,均匀整而劲健;晚年从汉洗文字悟得天趣,参以缪篆排叠之法以作篆隶,朴厚古拙,尤独出冠时;隶楷亦自出机杼,别树一帜。平居和易,乐於扶掖後辈。不独悉心传艺,即对生活上困难者,亦竭力相助。

弟子中若韩登安、顿立夫、吴朴堂、徐家植、江成之等,皆深受其沾惠。余一九五九年夏游沪,以张鲁盫之介而得蒙款接,福老知余曾从学康侯先生,乃执康翁曩时所书青绿山水纸扇相见,意至殷渥。後并赠余“师承魏冢传心得;功自兰亭换骨来”篆联,及《颂鼎》临本。

是时手已颤甚,惟晨起短暂时间可作书,若摹《颂鼎》,非数日不能毕。拜领之余,余感愧交并者再。

福老晚年,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及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并任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筹委会主任。[3]

曾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及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并任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筹委会主任。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1926年因手拨电风扇开关触电伤脑,卧病两年。

1960以摄护腺肿胀开刀未能愈合,寻复转化为肺炎,不治逝世

创作特点

篆刻作品

书工数体,金文、小篆,均匀整而劲健;晚年从汉洗文字悟得天趣,参以缪篆排叠之法以作篆隶,朴厚古拙,尤独出冠时;隶楷亦自出机杼,别树一帜。

其他作品

名称卷数
福庵藏印十六卷
麋砚斋作篆通假十卷
说文部属检异—卷
《说文部首》

刻印

名称卷数备注
《罗刹江民印稿》八卷
《麋砚斋印存》二十卷(有一九三六年辑本、一九三八年续辑本、一九四七年宣和印社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