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明,1965年6月生,满族,辽宁凤城人。199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法学硕士)。

基本介绍

鲍尔机根·额尔德尼

历任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理编辑、编辑、副编审、社会学系人类学副教授、满族文化研究室主任、

政治经济系政治学与行政学副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教授、管理学院教授、管理系代理主任、公共管理系主任、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中华孔子学会会员,辽宁省满学研究中心成员。著有《教育政治学导论》(合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观念变革的历史轨迹——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观念变革》(合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爱默生文集》(2002年,合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爱默生为美国早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神学家)、《满族文化模式:满族社会组织和观念体系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12);《辽宁满汉混合语调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海峡两岸公共管理与和谐社会治理研讨会论文集》(合著,2007.7);《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合著,于文明、夏敏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12);《从兴京到盛京(努尔哈赤崛起轨迹探源)》(合著,傅波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中国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合著,撰写满族社区调查报告,民族出版社,2008.12);《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研讨会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5)。其他著作有《人口政治学》(合著,1994年)、《编辑政治学原理》(1999年)、《辽宁文化符号与文化定位问题研究》(2008年)、《影响辽宁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前瞻性政策问题研究报告》(2008年)、《中国古典行政学专题研究》(2010年)、《满族文化发展史》(2011年)、《满洲-通古斯民族文化研究》(2011年)、《民族文化科研管理平台研究》(2011年)等。等。

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有《论孔子的政治文化学说及其历史使命与现实命运》(1990年)、《论孔子的教育政治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994年)、《关于中国古典民主研究的几个问题》(1991年)、《辽宁辛亥义士鲍化南、宝昆的旗籍和姓氏考》(1996年)、《满州族思想文化源流考》(1996)、《21世纪中国应设立民族自治市》(2000)等。

1997年获得辽宁省社会科学期刊优秀编辑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政治学、满族思想文化、满族语言文学、公共管理学、当代中国政治等,主持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辑政治学原理》等研究工作。

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有: 《大清国号词源词义再探》,《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2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城市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民族研究》2003.1(民族类核心期刊)(《中国民族报》理论版摘发)

《少数民族知识管理与政府行为初探》,海峡两岸公共管理与和谐社会治理研讨会论文集,2007.7

《21世纪中国应设立民族自治市——城市化浪潮下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走向》,《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1

《自治市:一个急待确立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新单位》,《北方论丛》2000.6

《国外人类学的发展与我国人类学的合理走向》,《社会科学辑刊》1999.4

《绿水,还是界江——鸭绿江新说》,《满族文学》1999.3

《绿水,还是界江——鸭绿江新考》,《中国地名》1998.5

《纳兰性德姓氏考释》(短文),《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4

《程砚秋的旗份、姓氏考》(短文),《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4

《蒙古孛儿只斤氏的汉译名称及其满洲后裔》(短文),《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2

《满洲族思想文化源流考》,《山东师大学报》1996.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民族研究》1996.11转载)

《辽宁辛亥义士鲍化南、宝昆的旗籍和姓氏考》,《满族研究》1996.4(民族类核心期刊)

《爱新觉罗·昭梿的政治法律思想评介》,《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2

《沈阳城市文化的结构与特点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4

《满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与策略》,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发展高层论坛,沈阳,2007.7.15)

《大清国号词源词义考释》,从兴京到盛京大清国际学术研讨会,新宾和沈阳2007.7

《满族语言文化教育的成绩与问题》,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研讨会2007.10

《满族语言教育的成绩与问题》,《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研讨会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5

《儒家的和谐社会目标与政策工具的选择》,辽宁省孔子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2007年(《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于文明、夏敏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12)

《大清国号词源词义考释》,《从兴京到盛京(努尔哈赤崛起轨迹探源)》(傅波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版

《满族生计模式的变迁——以辽宁省凤城市马家堡子为例》《中国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

民族出版社2008。12)

《关于教育与民族的教育政治学分析》,《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4

《关于继承与超越孔子政治文化学说的断想》,《东北师大学报》1989.5

《孔子政治文化学说的历史使命与历史命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0.5

《孔子的教育政治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4

《行政教育学:孔子研究的新视域》,《山东师大学报》2006.1

《中国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形成的理论基础》,《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增刊

《中国古代教化理论及其影响》,《新视野》2010.3,第一作者

《关于中国古典民主研究的几个问题》,《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1.2

《阐发传统 推陈出新——评梁韦弦教授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6

《世界政党思想史的学科体系》,《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2(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兴学科》1997.4转载)

《我国地方政权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谈现任中共省(市)委书记当选省(市)“人 大”常委会主任的意义》,《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3.4(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1993.11转载)

《2008年金融危机与中国公共行政学的自主发展路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3

《走进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的战略选择》,《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7

《论选题的共通性原则》,《编辑之友》1998.3(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

《讲政治与编辑出版工作》,《期刊编辑论文集》(3),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八、九十年代我国编辑学的总体走向》,《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2(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出版工作、图书评介》1997.5转载)

《学术论文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与文科学报的质量》,《学报与编辑文化》(论文集),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论参考文献的种类与数量》,《学报与编辑文化》(论文集),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论编辑政治学》,《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4(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兴学科》1995.4转载;《新华文摘》1996年第2期摘发;沈阳日报摘发)

《当代期刊情报工作在期刊编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署名金兰,与董桂兰合作),《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1

《国家期刊调整政策与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辽宁省高校学报学术研究会,1997年5月

《大学教师的职责:授业、服务和创新》,《探索与追求》,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11

一、满洲学

辽宁作为满族的主要故乡,满洲学研究理应居于世界之首,应有一批热心的、合格的满洲学研究专职人员,作为辽宁和中国的代表与国内外学者交流与合作。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没有间断对满族文化和民族学的思考和研究。1996年,创办沈阳师范学院满族文化研究室。2001-2004年,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主修满族文化。在满学研究方面,主要从历史、语言、社会科学、技术等多角度开展满洲-通古斯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满-通古斯语族文化、满族历史、满语文、北方民族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理论与政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等有深入的研究或感悟。

(一)首先提出满洲族文化为一独立的文明体系的观点,并从人类学、管理学、社会学角度系统阐述了满族文化模式,对满族文化、满族社会组织观念作了全新的阐释。《满洲族思想文化源流考》,发表于《山东师大学报》1996年第5期。此文首先提出满洲族文化为一独立的文明体系的观点。博士论文《满族文化模式:满族社会组织和观念体系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从人类学、管理学、社会学角度对满族文化模式作了归纳,对满族文化、满族社会组织观念作了全新的阐释,是满学及民族学领域中的一部力作。经过增补,2005年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后,被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购藏,曾在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书店销售,国内数十家书店网上销售,在学术界、社会上、满-通古斯群体内部有良好的反响。“满族文化模式”成为一些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成为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台湾研究院、台北大学等民族学研究生撰写满洲学论文的必读书目,被台湾研究院民族学硕士论文引用,甚至成为一些民族文化模式研究的模板,在国内、美国、日本等地书店、网上书店销售,美国密歇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研究院等世界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收藏本书。

补充说明:《满族文化模式》一书读者、引用者不少。这是一本描述性的理论书。是满族历史资料、现实调研资料、社会人文理论的融合,揭示了满族的心理、潜意识和价值观。从酝酿到写成,用了20余年,它告诉世人,满族的文化别具一格,建议满族青年读一读。《满族文化模式》一书,还有审美与艺术一章待写。写在已经写完文学思想一部分,艺术部分,尤其是原始艺术部分还没有整理完。将理论变成描述性文字不容易,将满族历史资料、现实调研资料、社会人文理论融合为一体,也有难度。今天看来,宗教信仰一章、经济观、满族管理观等章也需补充满族神话、满族说部的有关内容。本人期待的其他民族文化模式成果,虽然有人想写,但至今也没有见到。

(二)倡导撰写一批具有时代理论气息的民族志文本、开展管理人类学等分支学科的研究、开展本土文化批评等,撰写满族乡村民族志,推进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我在《国外人类学的发展与我国人类学的合理走向》(1999)中,曾倡导撰写一批具有时代理论气息的民族志文本、开展管理人类学等分支学科的研究、开展本土文化批评等。2008年,为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十周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实施了《中国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大型专题项目的调查工作,鲍明主持了满族农村社会的调查工作,2008年12月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大型民族社会调查报告《中国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150万字)。这可以看做是对前述倡导的回应。

(三)率先开展辽宁满汉混合语调查研究,推进现代汉语语法学科大发展。是中国能够开展东北话中活态满语成分研究的语言学者之一。主持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A类项目《辽宁满汉混合语调查研究》(2006.1-2009.12),完成了《辽宁满汉混合语调查研究》研究报告,发现了辽宁话中的1000个活态满语词汇及大量的满语构词法、句法,揭示了辽宁话丰富的的满语底层内涵,改写了以往人们对东北话的定性。还撰写了《满族语言教育的成绩与问题》(《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研讨会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5),明确了满语教育的方向,与其他同志一道成功地推进了北镇市满族高级中学的满语传承基地的教学实验。

(四)用满语考释历史文化事物,给出清朝国号词源含义新解。长于满语考释,是我国能够运用满语对满语考释国号、部落名称、姓氏等历史文化事物进行考据分析的少数研究者之一。对辽宁辛亥义士鲍化南和宝昆的旗籍和姓氏、鸭绿江的含义、大清国号词源词义、皇姑的词源与含义做了新的考释,考证并明确了辽宁辛亥义士鲍化南、宝昆的旗籍为正黄旗,姓氏分别为鲍尔机根、喜塔喇;鸭绿江的含义为“界江”;大清国号的词源为蒙古语词dicing,词义为“善战的”、“至高无上的”;皇姑源自努尔哈赤的弟弟庄亲王舒尔哈齐的第八子和硕简亲王费扬古(fiyanggū)的名字,意思是“老生子(最后生的儿子)”,就是口语中所说的“老儿子”。《大清国号词源词义新考》,发表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2008年,《大清国号词源词义新探》刊载于傅波主编《从兴京到盛京(努尔哈赤崛起轨迹探源)》(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两文提出大清一词为满语中的蒙古语借词,义为“上国”或“善战之国”。2005年以来曾被数十家网站转载,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中国边疆史网站一篇评论予以高度评价,被南京大学胡阿祥教授等所关注,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受到高度评价,有的中学历史教师也采纳我的观点开展教学。

在这一领域中,致力于满洲-通古斯语族诸民族文化事项满语名称考释。考释成果,包括《山海经》中的刑天的满语对应词、皇姑区的皇姑、赫哲族一些列族名、渤海国国王大柞荣等名字、靺鞨七部名称、爱新觉罗氏、三仙女的名字、努尔哈赤所在部落名称、野人女真各部落名称等的词源及含义等等。

在运用满语开展满族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现已拓展到满族满语文学领域。这种学问,大概相当于汉族的诗经研究、尚书研究。

二、公共管理学

在这一领域中,他现在正致力于文化政策分析、民族知识管理、中国古典行政学、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理论的研究。

(一)倡导中国古典行政学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鲍明教授多年从事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与文化的研究,发表了《满洲族思想文化源流考》(《山东师大学报》1996.5)、《爱新觉罗·昭梿的政治法律思想评介》(《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2)、《中国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形成的理论基础》(《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增刊)、《关于中国古典民主研究的几个问题》(《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1.2)、《孔子政治文化学说的历史使命与历史命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0.5)、《关于继承与超越孔子政治文化学说的断想》(《东北师大学报》1989.5)、《儒家的和谐社会目标与政策工具的选择》(辽宁省孔子研究会首届学术会议,2007)、《行政教育学:认识孔子的新视域》(《山东师大学报》2006.1)、《2008年金融危机与中国公共行政学的自主发展路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3)、《论中国古典教化理论及其影响》(《新视野》2010.3)等论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主持沈阳师大博士基金项目《中国古典行政学专题研究》(2006-2008.12)。主要学术观点包括:从行政学的视角来审视,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是行政教育思想;教化为中国思想家发明的提高民众地位的新式政策工具,中国传统的政治教化理论具有正面价值;2008年金融危机宣告了西方行政学知识的地方性转型,中国公共行政学应关注中国本土行政管理知识,走自主发展方向。

(二)行政区划改革研究。鲍明教授论述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城市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问题,发展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是国内民族政治学、民族公共管理学前沿专家之一。论文《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城市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21世纪中国应设立民族自治市——城市化浪潮下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走向》,提出并论证了在城市化划时代应设立民族自治市这一新的行政区划单位,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成为诸多博士导师、博士、硕士生的选题来源,并受到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学者的重视。

三、政治学

在政治学方面,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教育政治学、孔子的教育政治学思想、政治人事安排、世界政党思想史等领域。

(一)开创和发展中国教育政治学学科。曾与杨学谅、孙秀民、李世安合著《教育政治学导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开创了中国教育政治学学科,北京师范大学曾将此书列为教育学专业教学参考书、台湾师范大学曾将其列为研究生阅读书目。《孔子的教育政治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发表于《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被多篇学术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引用。撰写了《影响辽宁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重大前瞻性政策问题研究报告》(2009年),是对教育政治学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二)完善了执政党对省市人大的领导机制,提出了世界政党思想史的学科体系。《我国地方政权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谈现任中共省(市)委书记当选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意义》(发表于《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一文主张现任中共省(市)委书记兼任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涉及政党与政治人事安排的关系问题。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1993年第11期转载后,受到中央、省市委的重视,关于现任中共省(市)委书记担任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建议被采纳,受到上百个省市委的重视并付诸实践,使原本一项过渡性人事安排成为一项常态化人事制度。尽管近年来有人反对我这一主张,但这是中国走向民主的必经步骤。

(三)倡导研究世界政党思想史研究。《世界政党思想史的学科体系》一文,发表于《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兴学科》1997年第4期转载,并被北京大学列为MPA(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必读文献之一。

(四)发展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我从80年代末开始研究民族自治市问题。《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城市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民族研究》2003.1)、《21世纪中国应设立民族自治市——城市化浪潮下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走向》(《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1)等论文指出,在城市化时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重大缺陷。此文在理论上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开创了民族政治学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此二文被十几篇重点大学(如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金炳镐教授撰写的论文、中南民族大学苏祖勤教授撰写的综述文章(《近年来民族区域建制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述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日本学者所引用。

五、传播学

在传播学方面,鲍明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编辑政治学、编辑学和出版学的学科归属、参考文献的作用等领域。

(一)开创编辑政治学学科。1997年12月,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新闻出版局授予其“美登高杯”“辽宁省社会科学期刊优秀编辑”荣誉称号。鲍明曾主持研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重点项目《编辑政治学原理》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论编辑政治学》(《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4,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兴学科》1995.4转载;《新华文摘》1996年第2期摘发;沈阳日报摘发),开创编辑政治学学科。

(二)明确编辑学、出版学的学科归属。

在论文《走进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的战略选择》(《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7)中,率先提出编辑学、出版学应列为传播学的分支学科的新主张。因为无论是从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看,传播与编辑之间的关系如同母子关系,传播学和编辑学之间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将编辑学列为传播学的子学科理所当然。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编辑学和编辑研究,有利于普通编辑学的构建,也有利于编辑专业教育的发展和编辑人才的培养。从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来看,传播学明显地涵盖了编辑学、出版学;从学科性质、特点和任务来看,三者之间有明显的趋同性;从三门学科产生、发展的过程来看,它们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互动性和相互依赖性。因此,应将编辑学、出版学归入传播学之中。这既切合时代和现实的要求,又有利于编辑学、出版学本身的发展和学科定位。在编辑学、出版学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上应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此文至今仍受到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信息管理学科的学者的重视和引用。尹玉吉、王鹏(《编辑学学科性质研究述评》,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王和平在《编辑研究的传播学视角》(《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9卷 第2期)也赞成将编辑学划为传播学的子学科这一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