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戴维斯·里根(Nancy Davis Reagan,1921年7月6日-2016年3月6日),是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妻子,毕业于史密斯学院。

1943年毕业于麻省的史密斯学院,主修英语文学及戏剧;毕业之后成为米高梅公司的一名电影演员。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后,南希成为第一夫人。

中文名

南希·里根

外文名

Nancy Davis Reagan

性别

出生日期

1921-07-06

去世日期

2016-03-06

民族

美利坚民族

国籍

美利坚合众国

毕业院校

史密斯学院

代表作品

海军悍妇

主要成就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妻子

经纪公司

米高梅公司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南希·里根写真

1921年7月6出生,父亲肯家斯·罗宾斯未去医院看望过她们母女俩。一位正要去打高尔夫球的医生,为了早点完事用钳子,把她从母体内往外拉,结果带着右脸颊上的伤疤和一只肿得睁不开的眼来到了人间。

不久后伊迪丝和罗宾斯离了婚。母亲是纽约剧坛上的一名女演员,生了南希后,重返舞台演戏了。两岁时就被送到了住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姨妈的家里。

幼年时,父母恶劣的婚姻关系使得南希与父亲的关系逐渐疏远,最后在继父的领养下,与生父脱离了父女关系。

1925年开始乘坐表姐夏洛特的校车到西德韦尔弗兰兹上学前班。中学在芝加哥拉丁语学校(Girl's Latin School of Chicago)就读,成绩平平。

1943年毕业于麻省的史密斯学院,主修英语文学及戏剧;毕业之后成为米高梅公司的一名电影演员。

第一夫人

1984年4月里根总统和夫人在长城。

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后,南希成为第一夫人。[3]

个人生活

情感生活

全家福

1952年2月29日南希·戴维斯和罗纳德·里根提出了结婚申请。四天后,他们结了婚。

家庭生活

与里根生了一女一子:

女儿:帕特丽夏·安·里根·格里勒,1952年生,演员,作家,模特。

儿子:罗纳德·普雷斯科特·里根,1958年生,舞蹈家,电视主持人,记者。

健康状况

南希·里根与丈夫

2016年3月6日因心脏病在洛杉矶家中去世,享年94岁。

人物评价

政治评价

表面上,南希显得对政治不感兴趣,但伴随丈夫露面却表明事实恰恰相反:“开始是她放射着激情光芒的暴怒的眼神吸引了我,让人毫不怀疑,她恨不得要亲手把对手杀死——至少看上去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但也许她只是在试戴新的隐形眼镜。在这个矮小的女士身上已经隐藏了些许的勇气。”从一开始,她就在幕后寻找一些对路的关系。在拉斯维加斯,她就交上了一群被叫做“女孩儿们”的富婆,经常和她们一起吃饭,赞助慈善活动。她们的男人,其中有石油大亨、车商,带来了金钱和影响力,并让罗纳德加入到他们的圈子里。

1965年这些自我奋斗成功的百万富翁组成了“罗纳德·里根之友会”——他们中间就有阿尔佛雷德·布隆明戴尔,“晚餐俱乐部卡”的创始人,之后不久他就因黑手党的背景而受到调查。里根的新朋友并非智者,却是赚快钱的好手。为了把罗纳德向前推,他们每年向一家公关公司投进5万美元。作为交换,他们得到向政府生意施加影响的承诺。当罗纳德·里根1966年1月4日在电视里宣布,将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职位时,南希就像理所当然的那样站在他身旁。为了鼓动女性选民,选战中她是不可缺少的。就像后来所说的那样,投票变成了“荷尔蒙选举”,因为里根总是通过他英俊的外貌和具有魅力的方式来赢得他的选民。

当时,他的政治对手试图拿里根的过去说事,在他们的投票点展示这个前演员和一只猴子进行对话的剧照。但这都是徒劳的:被攻击者得益于他的知名度和他用自己在好莱坞时期的轶事来取悦公众。他以一个从未属于利益集团的圈外人的面目出现。里根如此个性化的选战在1960年代已经远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今天,在“政治演艺”(Politainment)的概念下,这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里根在他竞选获胜的那天表示,“感觉自己确实像个明星。”和约翰·F·肯尼迪或是乔治·布什等人不同,他的背后没有支持他的整个家族。他从富裕的朋友那儿得到资金帮助,从妻子那里得到精神支持。里根夫妇一直是支二人团队,一个幸福家庭的组建者。

晚年照片

从政治的角度看,里根夫妇并不缺少明确性,而且他们的目标完全不复杂。在一个社会分化的时代,他们体现的是极端保守的价值。他们致力于维持死刑,赞同轰炸北越。“我们可以把他们整个国家浇上混凝土,建成一个停车场,然后在圣诞节又回到家里,”州长不着边际地大谈特谈。而伯克利大学的学生示威在他的眼里是对美国主流的攻击。早在选举中,他就把在校园中发生的“肮脏事”当作他个人的话题。为了能够在校园进行政治活动,1964年大学生们在伯克利用静坐和游行等方式推行言论自由的权利。自此,伯克利成为乌托邦和反叛的典范。里根把伯克利导演成了战场,这里终于给他提供了创造英雄壮举的机会。在暴力骚乱之后,他宣布对整个城市实施戒严,并占领了城市17天之久。同联邦调查局一起,州长以及他的助手策划了向学生“进攻”的措施,“每种可以想象得到的追究惩治手段都在考虑之列。家庭生活评价

南希并没有美国竞选中常见的其他必要组成部分。就连在他们到那时为止获得最大胜利的那天,他们也是独自庆祝的。默林和麦克尔,第一次婚姻的两个孩子,总归是不适合出现在这个保守政治家的照片里,还有两个小的,帕特莉沙和罗纳德对父母的政治野心也表示悲观。在家里,一切都仅仅围绕着父亲的政治事业,里根一家已没有时间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州长夫人的角色显然不能使南希得到满足,她把萨卡拉门托的州长官邸称为一所没有指望的简陋小屋,并对成群的记者解释,为什么她绝不打算住在那儿。最终,还是罗纳德·里根的朋友在萨卡拉门托附近买了一栋“适当”的别墅租给里根夫妇。

参加活动

由此,南希张罗着修建新的州长官邸,“朋友”们又帮了忙:购得了一块四个半公顷可以眺望美国河的土地。州长夫人策划这座皂黄色水泥的140万美元的纪念物直到最后一个细节。这块有点像会议中心的积木有110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带有舞会厅、不同的套间、更衣室、游泳池和家庭酒吧。“还有一个似乎只为用微波炉融化深冻食品和垃圾粉碎机而设计的厨房。这是一栋给以小吃零食为生的家庭配备的房子并非是给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的纪念碑,而是给利己主义者所犯的极端错误的纪念碑,”作家琼·狄蒂安在她《白色的纪念册》一书中写道。

当1974年这座“泰姬陵”落成之后,里根的继任杰里·布朗便拒绝入住。南希的梦之屋在后来的十年里只住着管房人和看门狗,直到1985年有一个私人投资者花了150万美元买下了它。不到20年后,它从又成为头条新闻:阿诺德·施瓦辛格州长需要一个富丽堂皇的住所,而他政治楷模的房子对他来说似乎是个合适的住处。萨卡拉门托对南希而言太土了,作为州长夫人的生活太无聊。就连第一夫人的应酬义务以及同议员夫人们说悄悄话,她都觉得是负担。

相反,她要求了一些特权,于是开始了同新闻界的紧张关系。丈夫罗纳德在当工会干部的时候就学会了怎样和记者相处。不管他是否作为州长混淆了统计结果,忘记了数字,还是搞错了法律草案,他都得到了原谅。他的善于应对很快就让批评收了声,“这是真的,艰苦的工作还没有杀死任何人,但为什么要等着这样的事发生呢?”他是针对指责他工作不够投入的人。作为“大交际家”,就像他后来被人称作的那样,他比绝大多数人都会掌握和选择适当的说话时机。

新闻记者评价

南希没什么和新闻界打交道的经验,被当成了软柿子。她不懂自嘲,特别是缺乏对丈夫的自信。尤其是琼·狄蒂安的一篇文章激起了南希对新闻界终身的愤恨,20年之后她还在自己的传记里同狄蒂安算账。女作者在1968年和南希在萨卡拉门托度过了一天并观察了她一天的生活,她把南希的微笑描写为“一幅僵硬的不坦率的图画……一个代表着美国中产阶级妇女梦想的女人的微笑。参与这个梦想的一切就是无可挑剔的穿着,每个细节都完全正确……连同每个微笑——女秘书、保镖、厨娘、园丁。”就连到处是正面评价时,南希也会觉得是众矢之的。由于她的自我形象强烈地受到他人的影响,批评永远会刺伤她。很快,记者就把她总是投向丈夫的爱慕的眼神称为“凝望”。

南希·里根照片

她总是用一个论据来反击负面的媒体:女记者们总是在嫉妒她的美貌。就连作为州长夫人她也希望看上去像个电影明星,并且每次公开露面时都应特别专业地走上舞台。“南希·里根”,琼·狄蒂安嘲笑道,“说任何事都带有热情。也许她早先是演员,带有这一行里初学者的习惯,就连附带的句子也要添加进大大超过萨卡拉门托第45大街通常在星期二早晨所能显现出的强烈的戏剧性。”在拍摄工作变为纪录片期间南希无法进行每个本能的表达。制片人华伦·斯泰伯说:“她的行为举止总像在镜头前,总是准备好的,总是按照剧本,总是像在扮演角色。”而她的丈夫也是同样如此,尽管他对认识他的大部分人都很和蔼,但仍是个谜。朋友评价

就连海伦娜·冯·丹姆,里根多年的私人秘书后来的顾问,也觉得很难说,“罗纳德·里根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可以凭良心地将他描述成一个特别好心、特别热心和稳健的男人,他可以很快地消除一个人的距离感。但我同时又必须将他描述成另一个人,一个不让任何事和任何人特别靠近自己的人——也许他的妻子是个例外。”就连历史学家爱德蒙特·摩瑞斯撰写的里根的官方自传也把里根描写成一个他所遇到的最少有的人,“缺乏任何一种精神生活”并且带有“果蝇式的注意力低下。”而他在进行了14年的研究后,还是无法成功地发现这个演员身后的真实面貌。也许他妻子的评价是最深刻的:“我总是说,有一句话适用于罗尼:你看到的就是你所得到的。他不是一个复杂的人。”难道他的其余部分根本就不存在。

人物事件

因对白宫进行大装修而遭到批评。虽然装修所用80万美元是由他们的朋友或其他捐助者提供的,并没有花公家的钱,但有些人认为南希太浪费了。还有人认为南希过多插手白宫人事安排,因此称她是“南希女王”。1987年自认为是被南希赶出白宫的里根前办公厅主任里甘写了一本介绍白宫内幕的书,他在书中透露,里根的日程安排都要经过南希同意,而南希每次给里根安排重要活动都要秘密求教于她的私人星象师,选定一个黄道吉日或最佳时辰。此事曝光后全国大哗,引发了一场关于究竟谁在控制白宫的争论。南希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她那么做是因为担心里根再次遭到暗杀。[2]

南希·里根长城之旅

其他作品

影视作品
时间剧名
1949The Doctor and the Girl
1949East Side, West Side
1950Shadow on the Wall
1950The Next Voice You Hear
1951Night Into Morning
展开表格

相关图书

一本即将出版的新书《南希:和南希·里根一起的岁月画像》首次从全新的角度曝光了“前美国第一夫人”南希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她并非如美国公众印象中那般热衷政治,她最大的人生目标不过是“拥有一次成功幸福的婚姻”;她没有多少野心,里根也并非如常人所说的那样在她的鞭策之下才踏上仕途;她热衷找占星大师算命,这一秘密多年来就连里根也蒙在鼓里……美国广播公司《黄金时代》节目2月6日对此进行了报道。南希是里根政治生涯中的“刹车”

据报道,《南希:和南希·里根一起的岁月画像》一书的作者是现年65岁的迈克·迪弗。1981年,迪弗跻身白宫成为里根总统的重要助手。从1981年至1985年期间,迪弗一直担任里根的白宫办公厅副主任,1985年他又成为白宫办公厅主任。多年来,迪弗一直都是里根夫妇的好友。

迪弗在新书《南希》中写道,和传统观点不同,里根并非是在南希的敦促之下才下决心步入美国政坛,也并非是南希的野心驱使着丈夫打开了他渴望进去的一扇扇大门。迪弗说:“按照以往的说法,里根踏上仕途,全赖南希及其保守的父母合力劝说和鞭策,如果没有南希的执着野心,里根是不可能进入白宫成为总统并取得骄人政绩。这真是胡说八道。我认为,从他和南希认识的第一天起,里根就已经对政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迪弗说:“在里根毕生的政治生涯中,南希从没有给里根施加压力,督促他做这做那,恰恰相反,南希是里根的‘刹车’,时刻提醒里根做事要谨慎。每当需要做重大决定时,南希总是说:‘再多考虑一分钟吧,等你对这事有把握时再下结论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