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县,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东接鹤峰,西邻咸丰,东北、西北及北部与恩施市交界,西南同来凤毗连,东南与湖南省龙山、桑植等县接壤;地处武陵山和齐跃山的交接部位,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总面积2740平方千米,辖5个镇、4个乡;2020年总人口284955人。

宣恩,于清朝设县治。雍正十三年(1735)兵部和吏部据湖广总督迈柱疏呈合议,获乾隆恩准,定名宣恩,寓意“宣示浩荡皇恩”。宣恩薅草锣鼓”、“宣恩三棒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彭家寨、庆阳凉亭古街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018年12月2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宣恩县退出贫困县。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1年,宣恩县实现生产总值92.76亿元。

中文名

宣恩县

下辖地区

5个镇、4个乡

地理位置

湖北省西南部

面积

2740平方千米

人口

284955万人(2020年)

方言

恩施话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区生产总值

92.76亿元(2021年)

电话区号

0718

政府驻地

珠山镇人民路8号

外文名

Xuanen County

车牌代码

鄂Q

邮政区码

445500

著名景点

酉水河

行政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人均生产总值

21685元(2017年)

行政区划代码

422825

地方财政总收入

53895万元(2017年)

历史沿革

宣恩县

宣恩地域,上古为廪君国地。周属夔子国。春秋属巴子国。《华阳国志·巴志》载:“华阳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国,则巴蜀矣。其分野,舆鬼、东井。其君,上世未闻。

五帝以来,黄帝、高阳之支庶,世为侯伯。及禹治水命州,巴、蜀以属梁州。

战国初期,宣恩地域属巴国百濮,后期属楚巫郡。

秦朝属黔中郡。

汉代,东门关以北属荆州南郡;南部属武陵郡。

三国时先属蜀,后属吴。北部属荆州建平郡沙渠县;南部属武陵郡。

晋朝沿前隶属。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置施州,治沙渠县。

隋大业时置清江郡,义宁二年(618年)改为施州。

唐置黔中道施州清化郡,治清江县,宣恩地域属之。

五代时宣恩北部属施州清江县,南部属羁縻感化州。

宋朝,宣恩北部属“夔州路施州清江县”;南部属“荆湖北路高州、顺州、保顺州”。

元朝,宣恩地域置“沿边溪洞招讨司”“木册安抚司”“石溪峒司”“忠建都元帅府”等,隶属于“四川行省四川南道宣慰司”。

明朝,宣恩地域置“施南宣抚司”等土司,属于“湖广布政使司施州卫”。《明史·地理志》:施南宣抚司(元施南道宣慰司),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因之,后废。十六年(1383年)十二月复置,属施州卫。二十七年(1394年)复废。永乐二年(1404)五月改置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户所。四年(1406年)三月升宣抚司,仍属卫(东有旧治,后迁夹壁龙孔,即今治也。西有前江,发源七药山,西南流与后江合,入四川彭水县界)。北距卫一百里,领安抚司五。忠峒安抚司(元湖南镇边宣慰司,明玉珍改沿边溪峒宣抚司,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改沿边溪峒长官司,后废,永乐四年(1406年)三月改置,南有酉溪)。高罗安抚司(元高罗宣抚司,明玉珍改安抚司,洪武六年(1373年)废。永乐四年(1406年)三月复置,领长官司一)。

清朝初期,宣恩地域为施南土司,仍属施州卫;雍正六年(1728),属恩施县。据《清实录》记载,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壬寅(1735年12月20日),以十五土司(忠峒、散毛、忠路、忠孝、高罗、木册、大旺、金峒、蜡壁、东流、唐崖、龙潭、沙溪、卯洞、漫水)各境并入恩施县改土归流。去施州卫设施南府。辖五县,存恩施县建府治,分置宣恩、来凤、咸丰、利川四县治。以施南、忠峒、高罗、木册、东乡、忠建六司及石虎地合一县,定名宣恩。湖广总督迈柱大学士会同湖北抚臣马会伯合词具题“施州卫既改县如蒙俞允恭请:皇上钦定县名”。以“奉宣诏恩”赐名“宣恩”。寓意:宣示浩荡皇恩。乾隆元年(1736年),汉军正蓝旗监生陈寀出任第一任知县,勘边界定疆域,用施南土司故基作县署。管辖分3乡7里,东乡设施南里、东乡里;西乡设石虎里,南乡设高罗里、忠峒里、木册里、忠建里。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初七(10月28日),施南反正,宣恩隶属于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施南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县,宣恩县直隶湖北省。民国四年(1915年)改属荆南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属施鹤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复隶于省。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属鄂西行政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属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直至1949年11月10日宣恩县城解放。

1949年11月11日,成立宣恩县人民政府,隶属恩施专区。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宣恩县地处鄂西南,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部,地跨东经109°11′——109°55′,北纬29°33′——30°12′之间,东接鹤峰,西邻咸丰,北与恩施市交界,西南同来凤毗连,东南与湖南省龙山、桑植等县接壤。县境南北长73.9公里,东西宽71.5公里,行政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宣恩县

宣恩属云贵高原延伸部分,地处武陵山和齐跃山的交接部位,县境东南部、中部和西北边缘,横旦着几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大山岭,形成许多台地、岗地、小型盆地、平坝、横状坡地和山谷、峡等地貌。

武陵山脉横亘延伸,形成西北边界第一大主峰一羊头山,海拔1605.8米;支脉沿东北,经恩施市石灰窖延伸到本县的长坪、椿木营,形成椿木营高原,构成全县制高点。余脉沿湘鄂边界的八大公山,经一天门、鸡公岭、万岭山、东门关、自西向东凸起,将境内分成南北两部。

全县最高点火烧堡海拔2014米,最低点(贡水与清江汇合处)海拔356米。宣恩县城海拔510米。境内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全县总面积的25.69%,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占47.12%,800米以下低山占27.19%。(数据截至2012年)

气候特征

宣恩县

宣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随海拔高程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热同步,年均气温15.8℃,无霜期294天,年降水量1491.3毫米,年日照时数1136.2小时。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地带,春迟秋早,湿润多雨,光温不足,年均气温13.7℃,无霜期263天,年降水量1635.3毫米,年日照时数1212.4小时。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冷凉,冬长夏短,易涝少旱,年均气温8.9℃,无霜203天,年降水量1867毫米,年日照时数1519.9小时。(数据截至2012年)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宣恩县

宣恩县境内河网密布,纵横交错,共有大小河溪121条,总长度537.65公里,其中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4条,河长在10公里以上的21条。以中部的龙崩山为分山岭,形成相对独立的南北两大水系四条大河,北部贡水、鸡笼洞河流归清江,南部酉水、头坪河流进沅江,汇入洞庭湖。多年平均降水总量42.01亿立方米,为全国人平水量的2.5倍。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已查明的理论蕴藏量为27.0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为20万千瓦以上。(数据截至2012年)矿产资源

宣恩县内矿藏资源门类较为齐全,已初步探明30余种,占全州已发现矿产资源60种的二分之一。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炭,地质预测储量为4170万吨,可开采250万吨;石灰石,分布广,矿体全部裸露,储量为9650万吨;硫铁矿,储量在3000万吨以上。此外,还蕴藏石油、铜矿、硒矿及优质重晶石、白云石、硅石、菊花石、冰洲石和古生物大物大理石等。(数据截至2012年)

生物资源

宣恩县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220属10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一级2种,二级48种,三级58种。两栖、脊椎动物166种,两栖爬行动物33种,鸟类68种,哺乳动物65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二、三级动物共23种,在植物资源中,用材林树种153种,木本油料经济植物30余种,木本饮料香料经济植物30种,木本药用植物40余种,木本淀粉经济植物30种,木本果类经济植物40种,木本纤维类植物100余种,木本花卉类植物50余种,可供药用的植物共785种。桐油、茶叶、生漆、五倍子是宣恩县的传统名产品,“宣恩早”蜜柑曾获全国宽皮柑评比第一名。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1月,宣恩县划为5个区:城关区,下辖城关乡、椒园乡、万寨乡,区人民政府驻城关;狮长区,下辖镇关乡、长潭河乡,区人民政府驻狮子关;沙道区,下辖沙道乡、乐坪乡、凤山乡,区人民政府驻沙道沟;晓关区,下辖晓关乡、卧西坪乡,区人民政府驻晓关;高罗区,下辖高罗乡、新安乡、板栗园乡,区人民政府驻高罗。

1950年4月,经恩施行政专署批准,将恩施县三岔区辖的凉风、白果、芷药以及向家和大河坝各一部分划归宣恩县管辖。

1951年3月,全县将区人民政府改为区公所,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并将地名区改为数字区。城关区为第一区,辖茅坝塘、干沟塘、狮子关、宝塔、双龙、中坝、椒园、水田坝、庆阳坝、桂花,区公所设城关;万寨乡从城关区分出设立第二区,辖白果坝、板马、凉风、大河坝、向家、中间河、是间坪、大卧龙,区公所设万寨;狮长区为第三区,辖苦草坪、万岭山、施铁坪、龙马山、洗马坪、细沙、兴隆、会口,区公所设长潭河;沙道区为第四区,辖双坪、当阳坪、乐坪、两河、二坪、龙潭、茶园、黄泥塘、沙坪、槽铺、寮叶、官庄、药铺、白水河,区公所设沙道沟;将高罗区辖板栗园乡和沙道区辖凤山乡分出,两乡合并组建第五区,辖上洞坪、司城、板栗园、冉大河、幺店、青龙嘴、二虎寨、金陵寨,区公所设李家河;晓关区为第六区,辖晓关、高桥、坪地、张官、草坝、猫山、倒洞塘、覃家坪、桐子营、八台、卧西坪、大山坪,区公所设晓关;高罗区为第七区,辖龙潭河、马家寨、下坝、光荣、干溪、龙河、九间店、蜡树园、团结、板寮,区公所设高罗。

1953年10月,将恩施县双河(济安)区辖的粟谷塆、挖断山、头棚、长坪和鹤峰县中营区辖的川东划归宣恩椿木营管辖。椿木营从第三区(长潭河区)分出,设立第八区,辖椿木营、后坝、粟谷、长坪,区公所设椿木营;第三区区公所从狮子关迁至长潭河集镇。

1955年4月,撤销第八区,并入第三区。

1956年6月,椿木营从第三区分出,恢复第八区。1956年6月,全县有8个区:第一区,下辖茅坝塘、干沟塘、狮子关、宝塔、双龙、中坝、椒园、水田坝、庆阳坝、桂花等10个乡;第二区,下辖白果坝、板马、凉风、大河坝、向家、中间河、大卧龙、中间坪等8个乡;第三区,下辖苦草坪、万岭山、施铁坪、龙马山、洗马坪、细沙、兴隆、会口等8个乡;第四区,下辖双坪、当阳坪、乐坪、两河、二坪、龙潭、茶园、黄泥塘、沙坪、槽铺、寮叶、官庄、药铺、白水河等14个乡;第五区,下辖上洞坪、司城、板栗园、冉大河、幺店、青龙嘴、二虎寨、金陵寨等8个乡;第六区,下辖晓关、高桥、坪地、张官、草坝、猫山、倒洞塘、覃家坪、桐子营、八台、卧西坪、大山坪等12个乡;第七区,下辖龙潭河、马家寨、下坝、光荣、干溪、龙河、九间店、蜡树园、团结、板寮等10个乡;第八区,下辖椿木营、后坝、粟谷、长坪等4个乡。

1958年10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建制,设立东光(城关)、巨龙(茅坝塘)、东升(万寨)、东方红(长潭河)、红旗(沙道)、红色(沙坪)、高照(八大公山)、乐园(李家河)、五星(板栗园)、东风(晓关)、钢火(大山坪)、高歌(高罗)、心安(新安)、高原(椿木营)等14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1959年1月,又将部分人民公社合并,同时改以地名为公社名称,建立城关(东光、巨龙合并)、万寨(东升)、长潭河(东方红)、沙道(红旗、红色、高照合并)、李家河(乐园、五星合并)、晓关(东风、钢火合并)、高罗(高歌、心安合并)、椿木营(高原)8个人民公社,下辖73个管理区。

1961年5月,撤销8个人民公社,恢复区建制,将管理区改称人民公社,原各区管辖的范围不变;同年10月,城关镇从城关区分出,设立县辖城关镇,管辖范围县城区。全县辖城关、万寨、长潭河、沙道、李家河、晓关、高罗、椿木营8个区和1个城关镇。城关区,下辖茅坝塘、干沟塘、狮子关、宝塔、双龙、中坝、椒园、水田坝、庆阳坝、桂花10个人民公社;万寨区,下辖白果坝、板马、凉风、大河坝、向家、中间河、大卧龙、中间坪8个人民公社;长潭河区,下辖苦草坪、大湾、东乡、施铁坪、龙马山、洗马坪、细沙、兴隆、会口9个人民公社;沙道区,下辖双坪、当阳坪、乐坪、两河、二坪、龙潭、茶园、黄泥塘、沙坪、槽铺、寮叶、官庄、药铺、白水河14个人民公社;李家河区,下辖上洞坪、司城、板栗园、冉大河、幺店、青龙嘴、二虎寨、金陵寨8个人民公社;晓关区,下辖晓关、高桥、坪地、张官、草坝、猫山、倒洞塘、覃家坪、桐子营、八台、西坪、大山坪12个人民公社;高罗区,下辖龙潭河、马家寨、下坝、光荣、干溪、龙河、蜡树园、团结、板寮、九间店10个人民公社;椿木营区,下辖椿木营、后坝、粟谷、长坪4个人民公社。

1968年1月,成立宣恩县革命委员会。到同年5月,先后成立城关、万寨、长潭河、沙道、李家河、晓关、高罗、椿木营、城关镇9个区(镇)革命委员会。至此,全县辖城关、万寨、长潭河、沙道、李家河、晓关、高罗、椿木营8个区和1个城关镇,75个人民公社。

1975年10月,撤区并社,撤销8个区,将75个公社合并为16个公社,原公社改为片,由公社直接领导生产大队。撤销城关区,建立椒园公社与和平公社,椒园公社辖桂花、庆阳坝、水田坝、椒园、中坝、双龙、宝塔等7个片,公社驻城关。和平公社辖茅坝塘、干沟塘、狮子关3个片,公社驻干沟塘集镇。撤销万寨区,建立万寨公社、板场公社与中间河公社,万寨公社辖白果坝、向家、大河坝3个片,公社驻万寨集镇;板场公社辖板场与凉风2个片,公社驻板场集镇;中间河公社辖中间河、中间坪、大卧龙3个片,公社驻中间河集镇。撤销长潭河区,建立长潭公社与会口公社,长潭公社辖细沙、兴隆、施铁坪、龙马山、东乡5个片,公社驻长潭河集镇;会口公社辖苦草坪、洗马坪、大塆、会口4个片,公社驻马虎坪集镇。撤销沙道区,建立沙道公社、龙潭公社与沙坪公社,沙道公社辖沙道沟、乐坪、当阳坪、黄泥塘、双坪5个片,公社驻沙道沟集镇;龙潭公社辖茶园、龙潭、二坪、两河4个片,公社驻伍家寨集镇;沙坪公社辖沙坪、药铺、白水河、老岔、槽铺、官庄6个片,公社驻骡子塆集镇。撤销李家河区,建立李家河公社与板栗园公社。李家河公社辖二虎寨、幺店、金陵寨、青龙嘴4个片,公社驻李家河集镇;板栗园公社辖上洞坪、司城、板栗园、冉大河4个片,公社驻板栗园集镇。撤销晓关区,建立晓关公社与桐子营公社。晓关公社辖晓关、高桥、坪地、张官、草坝、猫山6个片,公社驻晓关集镇;桐子营公社辖倒洞塘、覃家坪、桐子营、八台、西坪、大山坪6个片,公社驻桐子营集镇。撤销高罗区,建立高罗公社,辖龙潭河、马家寨、下坝、光荣、干溪、龙河、蜡树园、团结、板寮、九间店10个片,公社驻高罗集镇。撤销椿木营区,建立椿木营公社,辖椿木营、后坝、粟谷、长坪4个片,公社驻椿木营集镇。保留城关镇。

1978年12月,各公社下辖片改为管理区,经调整合并,全县建立73个管理区。椒园公社辖桂花、庆阳坝、水田坝、椒园、中坝5个管理公社;和平公社辖茅坝塘、铁厂坡、干沟塘、狮子关4个管理公社;板场公社辖板场管理区;万寨公社辖白果坝、万寨、大河坝3个管理板;中间河公社辖中间河、中间坪、大卧龙3个管理区;长潭公社辖细沙、兴隆、芭叶槽、东乡4个管理区;会口公社辖苦草坪、洗马坪、马虎坪3个管理区;沙道公社辖乐坪、当阳坪、黄泥塘、上洞坪、松坪5个管理区;龙潭公社辖茶园、龙潭、二坪、两河4个管理区;沙坪公社辖沙坪、药铺、白水河、老岔、槽铺、官庄6个管理区;李家河公社辖二虎寨、幺店、金陵寨、青龙嘴4个管理区;板栗园公社辖上洞坪、回龙、司城、板栗园、冉大河5个管理区;晓关公社辖晓关、高桥、坪地、张官、草坝、猫山6个管理区;桐子营公社辖倒洞塘、覃家坪、桐子营、八台、西坪、大山坪6个管理区;高罗公社辖龙潭河、马家寨、下坝、光荣、干溪、龙河、蜡树园、团结、板寮、九间店10个管理区;椿木营公社辖椿木营、后坝、粟谷、长坪4个管理区。

1983年6月,城关镇更名为珠山镇。

1984年5月,撤销公社、管理区、生产大队、生产队建制,设置区(镇)、乡(镇)、村、组建制。全县设椒园、万寨、长潭河、沙道、沙坪、李家河、晓关、高罗、椿木营9个区和珠山、沙道沟2个镇。撤销椒园、和平公社,合并设椒园区,辖桂花、庆阳坝、水田、椒园、中坝、和平、铁厂坡、茅坝塘、狮子关9个乡。撤销万寨、板场公社,合并设万寨区,辖大河坝、板场、凉风、白果、向家5个乡。撤销长潭河、中间河、会口公社,合并设长潭河区,辖长潭、细沙、兴隆、龙马山、中间河、大卧龙、诺西、施铁坪、东乡、苦草坪、会口、洗马坪12个乡镇。撤销沙道、龙潭公社,合并设沙道区,辖上洞、松坪、乐坪、当阳坪、黄泥塘、茶园、二坪、龙潭、两河9个乡。撤销沙坪公社,设沙坪区,辖金盆、药铺、白水河、老岔、槽铺、官庄6个乡。撤销李家河、板栗园公社,合并设李家河区,辖李家河、二虎寨、幺店、上洞坪、板栗园、司城、回龙、冉大河、金陵寨、青龙嘴10个乡镇。撤销晓关、桐子营公社,合并设晓关区,辖晓关、覃家坪、倒洞塘、八台、桐子营、西坪、大山坪、猫山、高桥、张官、草坝、大岩坝、坪地13个乡镇。撤销高罗公社,设高罗区,辖高罗、马家寨、九间店、干溪、蜡树园、龙潭河、光荣、下坝、团结、板寮10个乡镇。撤销椿木营公社,设椿木营区,辖椿木营、后坝、粟谷、长坪4个乡。新设县辖沙道沟镇,辖响龙、街上、桃子岔、水田坝、补溪、咸池、苦溪河7个村。

1984年10月,沙道沟镇对内由县辖镇降为区辖镇,划归沙道区管辖。保留珠山镇,扩大管辖范围,辖珠山镇居民委员会、七里桥、岩堡、上湖塘、猫儿堡、园艺村、莲花坝、宝塔8个村(居委会)。各村建立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

1986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设晓关侗族镇、张官侗族乡、猫山侗族乡、桐子营侗族乡、八台侗族乡、会口侗族乡。

1987年6月,全县进行小乡并大乡,椒园区撤销水田乡,并入椒园乡,撤销铁厂坡乡,并入和平乡;万寨区撤销凉风乡,并入板场乡(1986年12月撤并);长潭河区撤销细沙乡、兴隆乡,并入长潭镇,撤销龙马山乡,并入长潭镇(1985年12月,将龙马山乡的龙马山村并入长潭镇,陈家台村并入会口乡),撤销苦草坪乡,并入会口侗族乡,撤销施铁坪乡,并入诺西乡;沙道区撤销茶园乡,并入龙潭乡,撤销二坪乡,并入两河乡,撤销上洞乡、松坪乡,并入沙道沟镇;李家河区撤销回龙乡,并入上洞坪乡,撤销司城乡,并入板栗园乡,撤销二虎寨乡、幺店乡,并入李家河镇;晓关区撤销大岩坝、坪地、高桥3个乡,并入晓关侗族镇,撤销倒洞塘乡,并入桐子营侗族乡,撤销草坝乡,并入猫山侗族乡;高罗区撤销下坝、光荣、龙潭河3个乡,合并建立麻阳寨乡,撤销九间店、蜡树园、干溪3个乡,并入高罗镇。

1993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将雪落寨林场从沙道区划出,建立雪落寨乡,明确为县政府直属副区级单位,辖2场1村,即国营雪落寨林场、大竹坪药场和林业村。

1995年5月1日,州委、州政府决定李家河区、沙道区、沙坪区、高罗区及雪落寨乡交来凤县代管。全县辖5区1镇,即椒园、晓关、长潭河、万寨、椿木营区和珠山镇。10月,州委、州政府决定,将椒园区分为椒园区(辖椒园、中坝、庆阳坝、桂花4个乡)、和平区(辖和平、茅坝塘、狮子关3乡);晓关区分为晓关区(辖晓关、高桥、张官、猫山4个乡)、桐子营区(辖桐子营、覃家坪、八台、西坪、大山坪5个乡);长潭河区分为长潭河区(辖长潭、东乡2个乡)、会口区(辖会口、洗马、苦草坪3个乡)。椒园区公所驻地由县城迁至椒园集镇。至此,全县辖8区1镇。

1996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椒园、和平、万寨、晓关、桐子营、长潭河、会口、椿木营8个区,建立椒园镇与和平、贡茶、长潭河、椿木营4个乡和晓关、桐子营、会口3个侗族乡,万寨乡更名为贡茶乡,珠山镇不变。至此,全县共辖2个镇、4个乡、3个侗族乡,即珠山镇、椒园镇、和平乡、贡茶乡、长潭河乡、椿木营乡、晓关侗族乡、桐子营侗族乡和会口侗族乡,原区辖乡改为管理区。

1997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中间河、大卧龙、诺西3个管理区从长潭河乡划出,设置中间河镇。

1998年2月,州委、州政府决定,沙道沟、李家河、高罗、沙坪4个乡镇(雪落寨乡在来凤县代管期间并入沙道沟镇)取消来凤县代管,交回宣恩县管辖。至此,全县辖珠山、椒园、沙道沟、中间河4个镇。和平、贡茶、长潭河、李家河、沙坪、高罗、椿木营7个乡,晓关、桐子营、会口3个侗族乡。

2001年3月,经省民政厅批准,贡茶乡更名为万寨乡。同月18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县政府进行乡镇设置改革,将沙坪乡并入沙道沟镇,桐子营侗族乡并入晓关侗族乡,和平乡并入珠山镇,会口侗族乡、中间河镇、长潭河乡合并,设立长潭河侗族乡。至此,全县辖万寨、高罗、李家河、椿木营4个乡,晓关、长潭河2个侗族乡,珠山、椒园、沙道沟3个镇。

2013年11月25日,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李家河乡,设立李家河镇,以原李家河乡的行政区域为李家河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凤山。

2015年3月12日,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高罗乡,设立高罗镇,以原高罗乡的行政区域为高罗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龙河村”。至此,全县辖万寨、椿木营2个乡,晓关、长潭河2个侗族乡,珠山、椒园、沙道沟、李家河、高罗5个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18年,宣恩县辖5个镇、4个乡:珠山镇、椿木营乡、长潭河侗族乡、晓关侗族乡、万寨乡、高罗镇、李家河镇、椒园镇、沙道沟镇。县人民政府驻珠山镇人民路8号。

宣恩县乡镇基本情况一览表
乡镇土地面积(平方千米)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公顷)粮食产量(吨)行政区划(个)村税收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村委会村民小组
珠山镇163.7716102425.3310087549191722215010721
椒园镇175.9713631980.66808211881430.10346
沙道沟镇649.9542815494.4219334952211769119
展开表格

人口民族

宣恩县风光

2010年末,全县共有家庭户115549户,总人口35. 5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8. 56万人,女性人口17万人;城镇人口7. 68万人,乡村人口27. 8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536人,人口出生率12. 8‰,出生婴儿性别比104.7。人口自然增长率7. 12‰。(数据截至2010年)

截至2017年底,宣恩县总人口35.8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8.80万人,占总人口的52.5%;女性人口17.00万人,占总人口的47.5%。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0.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22万人,城镇化率36.70%。全年出生人口3863人,出生率10.28‰;死亡人口2190人,死亡率5.83 ‰。人口自然增长率4.5‰。出生人口性别比108.92,保持在正常范围。

宣恩县除土家族、侗族两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外;彝、回、白、满、壮、蒙古、畲、傣、朝鲜、维吾尔等32个少数民族。

2021年,恩施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宣恩县人口数为284955。[2]

经济

综述

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02774万元,总量比上年增加56374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325万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07992万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169457万元,增长15.1%。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3409元,比上年提高2059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1年的33.2:25.5:41.3调整为31.1:26.8:42.1,第一产业占比下降2.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上升1.3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

全年CPI累计平均上涨3.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0%,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3.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8%。(数据截至2013年)

2017年,宣恩县实现生产总值66.16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9.09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0.94亿元,增长8.9%。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2017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1685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25.5:28.6:45.9调整为24.4:28.8:46.8,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0.2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8.9%,高于GDP增速2.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长11.6%,增速为各行业之首;其他服务业增长10.2%;建筑业增长7.4%;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分别增长6.9%、6.8%、5.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5%。

2017年,宣恩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0527万元(不含农村私人投资),比上年增长18.8%。其中, 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476212万元,增长18.3%;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54315万元,增长22.8%。项目投资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3769万元,增长314.2%;第二产业投资83929万元,下降24.9%;第三产业投资422829万元,增长28.4%。

2017年,宣恩县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53895万元,增长14.0%,其中:地方公共预算收入35508万元,增长12.3%。税收收入26789万元,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75.4%。地方公共预算支出299224万元,增长8.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320万元,增长10.3%;公共安全支出8405万元,增长11.8%;教育支出51626万元,增长18.6%;科学技术支出2917万元,增长4.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068万元,增长2.4%;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37437万元,增长26.1%;节能环保支出7034万元,下降12.74%;城乡社区支出7431万元,下降29.3%。

2020年,宣恩县实现生产总值79.73亿元,比上年下降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6亿元,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10.51亿元,下降4.3%;第三产业增加值48.05亿元,下降2.4%。

2021年,宣恩县实现生产总值92.76亿元。[7]

第一产业

2012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5356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8.4%。其中农业115937万元,增长12.8%;林业3929万元,下降1.3%;牧业80918万元,增长3.4%;渔业3422万元,增长5.6%。

畜禽肉总产量43331吨,增长19.2%,其中生猪出栏46.03万头,比上年增加8.73万头,猪肉产量38175吨,增长20.4%;茶叶总产量9850吨,增长48.8%;粮食总产124500吨,增长0.4%;烟叶总产量9925吨,增长3.2%;油料总产量5683吨,下降2.9%;水果产量77609吨,增长6.6%;蔬菜产量129185吨,增长0.4%;水产品435吨,增长18.2%。

新增有机认证基地1.24万亩,总面积达到1.69万亩。实现茶叶产值4.1亿元,增长96%;水果产业产值1.33亿元,增长5.5%。完成烟叶收购18.65万担,烟农收入、烟叶税收、收购价格均创历史新高。生猪出栏达到46.03万头,增长23.4%,新培植“4450”养殖户606户。(数据截至2013年)

2017年,宣恩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6608万元,比上年增长4.3%(可比价增幅,下同)。其中:农业产值169712万元,增长5.5%,林业产值3884万元,下降25.1%,畜牧业产值109382万元,增长4.8%,渔业产值2240万元,下降2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90万元,增长3.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2619万元,比上年增长4.5%。

2017年,宣恩县粮食种植面积37.9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夏粮种植面积10.1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5%;秋粮种植面积27.8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中草药材播种面积9.9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6%;烟叶种植面积4.1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3.7%;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5.6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5.8%,年末果园面积12.5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5.0%。

2017年,宣恩县农村用电量6144.8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365.74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25899吨,比上年减少705吨。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38家,累计达到677家,合作社成员数达到33988个。全县种植大户269户,比上年增加22户。

第二产业

2013年全年工业总产值255033万元,比上年增长23.9%;实现工业增加值8534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8%。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4家,比2011年净增7家,其中当年新建投产企业1家,成长型工业企业6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1386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8135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21.0%。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4家,同比增长1倍;5000万——1亿元企业8家,增长1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倍增长,达到24家。

全部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388万元,税金4776万元,利润总额7489万元。

水电工业完成产值23734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3.8%,同比增长13.1%;矿产建材企业完成产值22254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3.0%,同比增长42.9%。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产值125398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3.2%,同比增长34.5%。(数据截至2013年)

2017年,宣恩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6家,年末从业人员3596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285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轻工业产值236616万元,增长7.8%;重工业产值91970万元,增长16.3%。实现销售产值3219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0%,产销率98.0%。规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7%。全县社会用电量2764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3%,其中工业用电量6973万千瓦时,增长8.2%。

2017年,宣恩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285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实现利润总额22749万元,增长8.9%;资产总计347254万元,增长6.6%;负债总额161253万元,增长3.0%。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2.3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工业增加值14.59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5.3%。

2017年,宣恩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5家,年末从业人员 1309人,实现总产值 7204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0万平方米,增长3.0%。

第三产业

建筑业

建筑行业实现增加值22651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31.3%。全县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6家,从业人员659人,比上年增加117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964万元,同比增长30.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03万平方米,下降22.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99万平方米,增长13.4%。(数据截至2013年)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1935万元,同比增长31.3%。其中:城镇5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121062万元,增长46.2%;农村5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100437万元,增长29.4%;房地产开发投资2630万元,下降74.7%;农村私人投资27806万元,增长32.1%。(数据截至2013年)

商贸旅游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7400万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城镇零售额87463万元,增长16.2%;乡村零售额29937万元,增长15.4%。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200万美元,总量比上年增加427万美元,增长55.3%。

全年旅游接待人数619169人次,同比增长6.1%;旅游综合收入22325万元,增长21.7%(数据截至2013年)。

财政金融

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25952万元,增长20.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130万元,增长22.5%。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税收收入完成15077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83.2%,比重比2011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数据截至2013年)

截至2017年底,宣恩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7家。商品房施工面积22.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5.4%;商品房销售面积18.51万平方米,增长14.1%;商品房销售额63925万元,增长6.2%。

2017年,宣恩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5家。其中,批发企业 2家,零售企业26家,住宿企业3家,餐饮企业4家。全县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748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按规模分:限额以上零售额48504万元,增长21.8%;限额以下375244万元,增长10.1%。按销售地分:城镇零售额296624万元,增长11.5%;乡村零售额127124万元,增长10.9%。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376161万元,增长11.3%;住宿餐饮业47587万元,增长11.4%。

2017年,宣恩县外贸出口总额26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6%;利用外资695万美元,增长32.6%;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336420万元,增长16.7%。

2017年,宣恩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5412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4.5%。

截至2017年底,宣恩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0012万元,比年初增加105623 万元,增长12.4%。其中:住户存款549715万元,比年初增加78370万元,增长16.6%;非金融机构企业存款144894万元,比年初增加46707万元,增长47.6%;广义政府存款265390万元,比年初减少19455万元,下降6.8%。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509832万元,比年初增加119659万元,增长30.7%。其中:住户贷款243113万元,比年初增加49115万元,增长25.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66692万元,比年初增加70517万元,增长36.0%。

文化

习俗

八宝铜铃舞

八宝铜铃舞是土家族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八宝铜铃舞又名“解钱”,宣恩一带最为流行。是土老师祭祀时起舞的一种歌舞形式。土家人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之时,人们便向祖先和神灵许愿、还愿,请来土老师跳神“解钱”。土老师跳神“解钱”是手持师刀、罡剑边唱神歌边舞,动作粗犷、敏捷,剑端所系的八个铜铃叮当有声,独具特色而受人喜爱,故称“八宝铜铃”舞。左手执八宝铜铃,右手执师刀,口唱着神歌。

侗族大歌

侗族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谚语。侗族民间音乐最有名的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侗族民间合唱音乐。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主要流传于贵州黎平、从江、榕江及广西三江部分地区。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

成年礼仪式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年礼仪式。一个人一辈子过生日要滚三次烂泥巴,一次是五岁,一次是十岁,一次是十五岁。侗族人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五岁的侗族孩子,就要脱离母亲善良的怀抱,开始跟父亲学习劳动,接受艰苦的磨炼,所以母亲就会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坝那边接着,孩子从烂泥巴里滚爬过去。到十岁,则由父亲把他领到田边,由祖父在田坝那边接着(没有祖父则请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学习和锻炼意志,培养耐性了。到了十五岁,则由祖父把他带到田边,对面田坝上没人接,意思是从这时候起,你即将长大成人了,需要自己去体味人间的艰辛,闯出一条自己的生活道路。侗家风情舞《滚烂泥巴》就是由此而来。

特产

土家腊肉

土家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之一。

比较有名的腊肉菜品有:小米蒸年肉、鲊广椒炒腊肉、糖年肉、蕨粑炒腊肉、腊蹄子火锅等。

土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贡水白柚

是宣恩县优质柚,98、99年相继在州、省、全国获金奖。系晚白柚芽变新品种。平均单果重2—6斤,5年生树株挂果40—50个,亩产6000斤以上。11月上旬成熟,种籽少、多数无籽,风味浓甜,适合海拔600米以下的地方发展。

交通

宣恩县境内S89恩黔高速、G6911安来高速及宜来高速穿过。

截至2017年底,宣恩县境内高等级公路369千米。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到100.0%。年末公交车路数共8路,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34辆;实有出租汽车数64辆。

社会

科技

全年科学技术支出1029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168万元,增长19.5%。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24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1197人。

2017年,宣恩县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0895万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165万元,占GDP比重为1.08%,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0%。

教育

全年教育支出30610万元,同比增长28.7%,教育支出占全县一般预算支出20.4%。县特校搬迁工程有序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教育教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6.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1%,分别比上年提高0.78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31所,其中小学116所,普通中学14所,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总数36454人,其中小学生20919人,普通中学学生14137人,职业高中学生1398人。专任教师总数1925人,其中小学982人,普通中学880人,职业高中63人。全县共有幼儿园38所,在园幼儿8459人。(数据截至2012年)

截至2017年底,宣恩县学校总数105所,其中,普通小学88所,普通中学15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年末全县专任教师总数2247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163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99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教师72人。在校学生总数37714人,其中,小学在校生22023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4201人;职业学校在校生1414人;特殊教育学校76人。全县幼儿园43所,幼儿在园人数8616人。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幼儿园3.5%,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98.9%。

2017年,宣恩县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录94人,专项招聘城区学校教师15名(其中县一中11人,县职校3人,县特校1人),完成恩施州定向委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及公办幼儿园招生计划39人。学前教育补贴共计发放3852人次,192.6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全年共发放17607人次,760.34万元;中等职业教育发放助学金1939人次,193.9万元;普通高中发放助学金2013人次,277.6万元,免学费1996人次,170.97万元。

文化事业

全面实施“两馆一站”(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开展了150场“送戏下乡”活动,参加了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宣恩民歌”节目录播活动及全省首届艺术节暨第十五届楚天群星艺术节;广播覆盖率95.42%,电视覆盖率97.98%;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65千册。

截至2017年底,宣恩县有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8.49万册。全县电视覆盖率99.6%,广播覆盖率99.0%,全县277个村通有线电视。

卫生医疗

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县人民医院业务综合楼投入运行,乡村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达到100%。全县医疗卫生支出13020万元,同比增长0.5%。年末全县卫生机构274个;其中综合医院6家,卫生院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院1所;卫生机构床位数1245张;卫生技术人员152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8人。新农合参保人数达30.09万人,参合率95.34%。(数据截至2012年)

截至2017年底,宣恩县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71个,床位数1378张;卫生技术人员1386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432人。全县婴儿死亡率4.6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45‰。

社保

到2009年底,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到1.2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0.56万人,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0.76万和0.25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100%。(数据截至2012年)

2017年,宣恩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50人,比上年减少21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330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0291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77398人,失业保险参保9483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371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5321人,工伤保险参保11100人,生育保险参保5253人。

截至2017年底,宣恩县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1个,收养性床位 1165 张,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253人;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65人,其中女性175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406人,其中女性6151人。

民生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13元,增收620元,增长15.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57元,增加164元,增长4.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44元,增收1842元,增长14.7%;人均消费支出10929元,增支1247元,增长12.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3.3%。

年末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7万人,新增6753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万人,新增578人;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0.81万人、0.3万人和0.58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全面推开;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0.14万人,比上年增加9.07万人。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实施;完成扶贫搬迁470户、1928人。

五保供养、救灾救济、大病救助等制度不断完善,全县拥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2个,床位数1363张。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3.39万人,其中城镇0.46万人,农村2.93万人。(数据截至2012年)

交通邮电

宣恩县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363万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8.0%。电信行业实现增加值11297万元,同比增长7.9%。

年末通车里程2022.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854.89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7023辆,同比增长16.8%。全县279个行政村村村通汽车,农村公路通达率100%。全年客运量183万人,旅客周转量18426万人公里;货运量147万吨,货物周转量20033万吨公里。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20.8万户,增加0.0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2.57万户,增加0.05万户,其中农村用户1.08万户,减少0.32万户。全县电话通村率100%。(数据截至2012年)

旅游

酉水河风景区

从源头白水河顺流而下,有如亲临“三峡”之感,有白水孔、一天门、鸳鸯峡、月亮岩、将军山等景点。

贡水河风景区

3100亩的双龙湖水面,山水交映,美不胜收,乘坐游船、游艇环绕一周达50余公里,可观赏到仙人洞、三仙洞、天门洞、鹰潭峡、五窑峡、羊角峡、展翅峡、隔人峡、火烧堡、油茶峡、缤纷崖、跃马崖、莲花池、青龙山、腾龙山、鬼城堡等景点。

长潭河七姊妹山

景区内七峰排列,疑似仙女下凡,数以百计的大小景点装饰着整个七姊妹山系,世界著名的孑遗和观奇赏植物珙桐。

龙狮旅游区

龙狮旅游区位于宣恩县北部,沿清江中游右岸的最大支流——中间河分布,东部与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毗邻,南与白水民俗观光旅游区临近,流域河谷地区原始生态完整,生态资源丰富,两岸散落着原汁原味的土家吊脚楼群,保留有古老的民俗风情,是一个自然和人文旅游交相辉映的景区。

庆阳凉亭古街

庆阳古镇上的庆阳凉亭街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具有古代遗风的土家街市。

截至2017年底,宣恩县有3A及以上级景区2个。

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

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为4A级旅游景区,位于209国道与232省道交汇处,距县城18千米,距恩来、恩黔高速公路入口12千米,距恩施火车站、恩施机场40千米,属恩施州城半小时旅游经济圈。“伍家台贡茶园”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伍家台村获得“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荆楚最佳景观奖”等荣誉称号。[4]

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由桐子营水库、双龙湖水库、忠建河河道等周边湿地及外围山体组成,总面积560.05公顷,类型为库塘湿地和永久性河流湿地,湿地率80.40%。[4]

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

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0年,2002年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鄂西南武陵山区的宣恩县境内,位于洞庭湖水系湖南沅江第一大支流酉水的发源地与长江中游重要支流清江的分水岭。保护区主要保护以大面积原始珙桐群落为主的珍稀植物和以大型猫科动物为主的珍稀动物及其栖息环境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以保存最完好的970公顷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4]

代表人物

宜恩县主要人物有乾善统、杨敏、崔德美、杨兴华、晏志轩、赵全林、乾善统、朱伯平、康代裕、康济民、夏云芳、周之瀚、雷世兴。

获得荣誉

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1年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1]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9月2日,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