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仁,浙江杭州人,1944年生,无党派人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运河三老之一、西泠印社社员[20]、海峡两岸架桥使者。雷峰塔、灵隐铜殿,上百件标志性铜建筑让他成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2]

朱炳仁创立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他的诸多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文化部、国内外博物馆等众多机构收藏。[3]他的诗、书、画、印、铜综合才艺,在国内外有很高的评价。[4]

2021年4月,朱炳仁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这也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年来,首次邀请中国工匠代表参加论坛并发表演讲。[5]

中文名

朱炳仁

性别

出生日期

1944-11

籍贯

浙江杭州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绍兴

职业

铜雕工艺美术大师

主要成就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大事件

出生1944年11月1944年11月生于绍兴。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2000年1月-2000年9月2000年1月至2000年9月制作的108平方米西安大雁塔唐玄奘求法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金奖。铜壁画获国家发明专利2001年3月-2001年10月2001年3月至2001年10月制作的APEC会场百幅铜壁画,获国家发明专利,是中国恢复专利权以来164万份专利中的唯一的关于铜雕发明专利。被授予中国铜雕王2001年8月2001年8月联合国开发署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香港举行了二十一世纪封面人物论坛,被授予中国铜雕王的称号。建造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2002年2002年建造的中国首座江南铜屋——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唯一的一座铜屋。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2006年2006年5月25日,中国最高宝塔——常州天宁宝塔整修工程已接近尾声,却突然起了大火。烈火中宝塔的塔身、筋骨虽然保持完好,但首层屋檐被烧毁,大部分铜瓦被熔融。朱炳仁意外发现,高温中融化了的铜肆意地流淌在地上,反而形成晶莹的铜珠和姿态万千的融铜结晶体。自此,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独立了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

人物简介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铜作为战略物资,铜行业基本淡出。受“以铜立业,以书立世”的家训影响,朱炳仁师从父亲,学习制铜、诗书。多年来,朱炳仁创作了多项铜艺作品,如杭州的河坊街的江南铜屋。除此之外,从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到无锡灵山、潮州开元的数个名寺大庙中,都能见到朱炳仁的铜建筑和铜艺术作品。[6]

他还开创了铜壁画、彩色铜雕塔的先河。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大堂上,展示的也是朱炳仁创作的《春和清妍》。作品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等。他还创建了一座江南铜屋即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7]

共5张朱炳仁

2006年5月25日,朱炳仁主持修建的常州天宁宝塔,在即将完工时遭遇了一场大火,顶层檐瓦装饰全被烧毁,但塔身完好无损。许多人想把废铜扔掉,他从铜渣中洞悉了一批熔铜结晶体,当即捡回两包悉心研究,由此发明了熔铜艺术。

儿子朱军岷用“跨界”这个词形容父亲,“他是一个全方位的人,不停地学,不停地变,从铜雕到书法、绘画、写诗、摄影。”200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二十一世纪封面人物》评语说:“铜雕艺术大师中,朱炳仁先生当之无愧为一代宗师。”[7]

铜艺传承

​​“朱府铜艺”第一代朱雨相,他带着三弟朱庆润开了一间名为“朱府义大铜铺”的铺子。第二代传人朱宝堂在绍兴北后街开创“朱府瑞昌铜店”,到第三代传人,也就是朱炳仁的父亲朱德源手里,举家迁往杭州后,精于书法的朱老爷子在浣纱路开设“朱德源书画社”。第四代即为朱炳仁,第五代朱军岷,他和父亲一起创立“朱炳仁·铜”品牌,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设立文创艺术馆,让铜回到人们的生活里。

共4张朱府铜艺,五代传承,代代盛名

重大事件

为雷峰塔穿铜衣

​2002年,朱炳仁在接到重建雷峰塔的任务后,提出让铜要用彩铜作为青砖外包的材料,给古塔穿“五彩新铜衣”。

共5张经典铜建筑与铜装饰

​朱炳仁在重建雷峰塔时,查阅大量资料、经过多次的配方试验后,他找到了把铜的预氧化工艺与涂层工艺结合的新方法,获得了比木漆色彩更鲜艳也更持久的多种铜色彩。同时,穿上此种铜衣的雷峰塔不易着火,还能有效防雷、防蛀。[9]

共3张朱炳仁在雷峰塔施工现场打造全铜青铜大宅江南铜屋

​2002年起,他与儿子朱军岷开始构思、筹备建馆事宜,施工前后,铜价意外飞涨,每吨从3万元涨至8万元。他经过深思熟虑,果断地把家中积蓄都用来买了铜。他一咬牙,把自己和两个孩子的房产都拿到银行做了抵押,才使“铜屋”顺利开工。

共5张江南铜屋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除立面墙和地面外,门、窗、屋面、立柱、家具等全部采用铜质结构和装饰,共耗费原料铜125吨。博物馆整体风格,是明清时期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被誉为“江南铜屋”。

难能可贵的是,“江南铜屋”对外免费开放,供人自由出入,每年都有数百万游客慕名而来,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一场铜文化的美妙洗礼。他们中既有富翁、领导,也有乞丐、平民,在艺术面前一律平等。[8]

第一幅铜雕壁画诞生了

​​1995年,朱炳仁为普陀寺创作了第一幅铜壁画。九十岁的妙善法师来到现场,察看两个小时方才离开,只留下一句评价——“有价值啊”。创立熔铜艺术㷒,他的熔铜书画艺术品《阙立》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0]2015年 作品《百花齐放》被中国文化部收藏。[11]

共4张铜雕壁画

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大堂主壁上,展示的正是朱炳仁创作的巨幅熔铜壁画《春和清妍》。这也是朱炳仁继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熔铜作品《含熙》、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铜雕作品“雷峰塔”之后,其作品第三次被海外文化机构收藏。

2021年4月,历时半年创作的两幅巨幅熔铜彩色壁画——《万泉归海》《清香自远》,被博鳌亚洲论坛永久收藏,并陈列在中心大堂内,并同期参加“中国文化人物20位大家联展”。

一把火烧成的熔铜艺术

​2006年5月25日,中国最高宝塔——常州天宁宝塔整修工程已接近尾声,却突然起了大火。烈火中宝塔的塔身、筋骨虽然保持完好,但首层屋檐被烧毁,大部分铜瓦被熔融。朱炳仁意外发现,高温中融化了的铜肆意地流淌在地上,反而形成晶莹的铜珠和姿态万千的融铜结晶体。自此,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独立了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12]

共5张解形熔意的熔铜艺术

熔铜艺术诞生后,朱炳仁还借鉴了五彩、珐琅彩、粉彩的手法,在熔铜材质上创造出全新彩绘的“庚彩”,让古朴的铜更加流光溢彩。

让铜回家

朱炳仁一直倡导“藏铜于民,拯救铜文化”的理念,认为铜不应该淡出人们的生活,而应回归老百姓的生活中去。

共5张铜艺文创

​2008年,朱炳仁和儿子朱军岷一起,创立国匠品牌“朱炳仁·铜”。此后他为故宫创作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神韵的作品,如箭亭广场的青铜五牛。随后朱炳仁文创艺术馆在故宫文化创意体验馆开馆。“在故宫开文创馆,放在过去真是难以想象。”这也为他为之孜孜不倦的铜雕艺术打开了又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2019年1月5日,以铜雕艺术家朱炳仁命名的“朱炳仁艺术”主题邮局正式对外营业,并举办《己亥年》生肖特种邮票首发仪式。

2021年2月11日,朱炳仁作品第六次登上央视春节特别节目《一年又一年》,朱炳仁与朱军岷作品铜五牛首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2021年5月25日,朱炳仁·铜和《国家宝藏》IP产业融合项目启动,双方合作深挖历史文化瑰宝的历史底蕴,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大运河申遗纪念标入藏首博

2022年9月27日消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向首都博物馆捐赠“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纪念标”。这枚纪念标由朱炳仁亲自设计制作,是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历程的重要物证。[22]

文化匠人

云彩诗人会乡愁

​​当年,他身处台湾,在自己创作的同源桥畔,百感交集地创作了诗歌作品《云彩》:“天上一抱云彩/信步舒卷/你剪我裁/相际洒人间/你落西湖三潭/我去日月双潭/西岸东岸/三潭双潭/你是汪伦/我是李白/知我深浅/懂你甘甜/西湖潭印月/日月潭印潭/你我同是/天上一抱云彩。”后来,台湾诗人余光中看到朱炳仁的诗作《云彩》后,欣然附和:“两岸交流日,乡愁自解时;海峡有隔阻,不阻云彩飞。”这已成为两岸交流的一段佳话。[13]

和余光中对诗

以书立世翰墨缘

​​受父亲影响,朱炳仁自幼随父亲学书习字。他继承父亲开放俊明、遒美健秀的风格,善简帛体,亦工隶、行各体。2013年,朱炳仁的书画作品在卢浮宫展出。连续十几年,他为《人民日报》海外版题写年度关键词。他的书法、字画,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西泠印社收藏。2018年5月24日至28日,朱炳仁的云水墨艺术展展出,展出其水墨作品30余件,其中绝大部分作品属首次公开面世。[14]

熔山铸海篆铜印

​​铜印,古亦称“金印”。西泠印社建社百余年来,朱炳仁是印社用铜治印第一人,也是西泠印社中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突破了铜印章传统的制作技艺,创立随机熔铸工艺,创作了残缺美、沧桑美与梦幻美共存的“山水铜印”。2016年2月2日至28日,“熔山铸海——西泠朱炳仁铜印篆刻艺术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举行。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亲手接下了朱炳仁为故宫亲制的铜玺印。朱炳仁向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捐赠精心创作的十枚铜印精品。在美国前总统卡特90岁生日之际,朱炳仁亲篆的肖形铜印深得卡特的喜爱。[15]

朱炳仁肖形铜印赠与卡特总统

主要作品

铜建筑和铜装饰

时间作品说明
1999年灵隐铜殿高达12.6米,获吉尼斯最高铜殿纪录
2002年桂林铜塔中国第一座水中铜塔
2002年杭州雷峰塔中国第一座彩色铜雕宝塔
2006年峨眉山金顶保护和恢复世界文化遗产的经典之作
2008年上海静安寺殿宇顶部,皆为精选铜瓦铺砌
展开表格

​​铜壁画和熔铜艺术

时间作品说明
2005年天地玄黄杭州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2005年竹报平安鉴青史中央组织部办公楼陈列
2007年阙立国家博物馆收藏
2012年稻可道,非常稻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展出
2012年含熙泰国中国文化中心收藏
展开表格

​ 铜文创作品

时间作品说明
2005年《金鸡报春》青铜生肖藏书票国内第一套青铜生肖藏书票
2007年《经典香港》青铜藏书票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藏书票
2013年五牛积福、乾隆八骏、乾隆十骏犬国礼系列
2015年泰和至尊羊年生肖吉祥物,G20杭州峰会陈列礼
2017年鸿运天鸡鸡年生肖吉祥物
展开表格

艺术成就

1、开创中国铜建筑艺术新行业;

2、挖掘和研究出“朱府铜艺”八大祖传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3、率先创建中国铜雕科学理论,出版中国铜建筑第一部专著;

4、研究、开发出中国第一套薄型青铜藏书票;

5、中国第一人研发铜雕国家授权专利技术;

6、创办中国首座铜雕艺术博物馆;

7、解决高空、高山、高寒地区铜建筑的焊接、着色、防腐等高技术问题;

8、承接试制成功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

9、独创熔铜艺术和庚彩工艺,为五千年的青铜文化掀开新的一页;

10、研究、创建出一套完善的铜雕艺术体系,集石、木、玉、铜以及书法为一体的铜书艺术;

11、把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自然以及神话、典古、名人、诗词融入铜雕艺术中,并开发出大型无缝、彩色铜壁画,成为中国一绝。

文化保护

​​朱炳仁是著名的“运河三老”之一,2005年,他与古文物专家罗哲文、古建筑专家郑孝燮先生,怀着对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深厚感情共同提出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创意,得到全国政协58位政协委员的提案支持,催生了全国政协对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的考察,从而激发了全国人民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

“运河三老”郑孝燮、罗哲文和朱炳仁在运河进行调研

在2006年与2007年朱炳仁随全国政协考察团二次考察大运河全程,总结研究运河保护经验。朱炳仁还提出了“运河品质保护”、“零保护”等新理念,在全国政协的专家论坛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了人们尊敬和爱戴的“运河三老”之一。

2018年10月18日,中国第一座大运河主题邮局开业,“运河三老”登上了成立纪念封和纪念明信片。

文化交流

海峡两岸

​​朱炳仁设计的同源桥,以他设计的涌金桥为原型,按佛教文化的传统理念进行再创作。桥栏精雕108位罗汉,桥面是盛开的莲花,铜桥上有赵朴初先生匾书“同源桥”的鎏金大字。内侧分别由中台禅寺帷觉长老与灵隐禅寺木鱼长老的题诗,桥身四周雕刻的是台湾日月潭、中台禅寺及杭州西湖、灵隐禅寺四幅铜画。台湾的佛教艺术家专程来杭州合作参与了图案设计,使铜桥成为两岸艺术家共同创造的结晶。

同源桥

2010年,朱炳仁与台湾雕塑学会会长,著名雕塑艺术家杨奉琛合作创作了《本是同根生》,作品以熔铜锻铸为基座,将《富春山居图》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局部和收藏在浙江博物馆的局部,分刻制作在象征豆荚内的两粒金豆表面。2012年4月20日,在北京大学举办“诗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以余光中的《乡愁》和朱炳仁的《云彩》进行了一场诗的对话。

本是同根生

朱炳仁与港澳也有不解之缘。受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委托,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设计的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礼品--“紫荆胸花”和“经典香港青铜藏书票”完成制作,从杭州启运香港,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活动中作为礼品赠送嘉宾。2017年5月,受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邀请,72岁的朱炳仁专程赴澳门,面向社会公众做主题为“传统文化与创新——浅谈澳门建设多元文化”的演讲。

对外交流

​​2015年11月,“习马会”现场就悬挂着朱炳仁创作的巨幅熔铜壁画作品《春和清妍》。朱炳仁说:“《春和清妍》取自中国古诗词中‘春和景明,清妍雅重’之意,寓意了一个和平繁荣的和谐美好世界。”该作品被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收藏。

共4张朱炳仁柏林艺术展

2020年12月5日,由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主办的“大国工匠•非遗传承——‘铜道•钟仁’国际艺术展暨《五牛中国尊》全球首发式”举行,朱炳仁与钟连盛联合设计的《五牛中国尊》在京首发。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的“中国非遗——铜雕艺术展”10日晚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精美的铜雕艺术品给当地观众带来美的震撼,不少观众在作品前拍照留念。

慈善事业

​​2010年2月27日凌晨,智利发生里氏8.8级大地震,损失惨重。与此同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大师领衔的团队正在承建上海世博会智利馆的铜装饰工程。朱炳仁大师获悉智利特大震灾的消息后,迅速与金星铜工程公司董事长其子朱军岷做出重要决定:将参与建造世博智利馆价值32万元的全部铜装饰艺术品工程款,以及将为智利赈灾创作的价值30万元的熔铜艺术作品“情满天地”全部无偿捐赠给智利政府。还致信智利总统免费为地震孤儿传授铜艺术。

捐赠“情满天地”赈灾智利

朱炳仁多次参加作品公益拍卖会,所得收益全部捐赠,用于帮扶工艺美术大展,救助困难群众。2020初春新冠病毒疫情肆掠,2月5日至7日,每天12:00至20:00,一场名为“一‘铜’抗疫”的义卖活动在网上温暖开拍。面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朱炳仁和儿子朱军岷,携团队在网上举办了三场慈善拍卖。公益拍卖采取价格竞拍的方式,价高者得,拍卖所得222100元的善款在确认到账后48小时内,全部捐至杭州市红十字会,用于疫情防控一线。

中外评价

“朱炳仁大师的作品和铜雕艺术博物馆是世界最高艺术之一”。(韩国工艺文化振兴院理事长、韩国产业大学院院长吴元铎评)[19]

朱炳仁与铜艺术创作让中国和世界因拥有他而骄傲。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朱炳仁,梵铜之心,时代巨人。中华民族正在实现的伟大复兴,也应该是一个呼唤巨人、产生巨人的时代。

——叶小文(原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朱炳仁的铜雕艺术精品,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会成为极有收藏价值的文物珍品,必将载入我国乃至世界铜雕艺术的史册。

——吕济民(原国家文物局局长)

工精技高 有如雷峰。

——金庸(香港著名作家)

朱炳仁的作品与朱炳仁的铜雕艺术博物馆是世界最高的艺术之一。

——吴元铎(韩国工艺文化振兴院理事长、韩国产业大学院长)

朱炳仁的艺术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最伟大的作品。[17]

——Roger McFarlane(澳大利亚雕塑学会会长)

朱炳仁从中国传统出发,并将其融入到他的视觉故事中,通过这种方式,他找到了一条通往多样化主题的道路。[16]

——巴特院长(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院长)

获得荣誉

2次全部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提名1次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提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