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荆州花鼓戏曾称沔阳花鼓戏,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荆州花鼓戏主要流行于湖北及与湖北毗邻的河南、湖南周边,重点在仙桃(原沔阳)、潜江、天门、荆州、监利、洪湖、荆门、京山、钟祥、石首等江汉平原一带。目前荆州花鼓戏专业演出团体总数8个,含国办团体6个,改制转企团体2个。

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中文名

荆州花鼓戏

流行地域

仙桃

别名

沔阳花鼓戏

批准时间

2006年5月20日、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编号

Ⅳ-59

申报地区

湖北省仙桃市

外文名

Jingzhou Flower Drum Opera

发源地

湖北沔阳州

文化价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类型

湖北省地方戏曲剧种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使用乐器

三棒鼓

代表剧目

《站花墙》《十三款》《双撇笋》

保护单位

仙桃市沔阳花鼓剧团

历史渊源

荆州花鼓戏《站花墙》仙桃市沔阳花鼓剧团

荆州花鼓戏发端于清代沔阳州,即现今的仙桃、天门、潜江一带。闹年的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共同构成了荆州花鼓戏的源头。

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随着历史的演变以及民俗文化的延续,逐渐形成一种谋生手段,农民在农闲时以此作副业,出外跑场赶会,进而以一丑、一旦的踏高跷作平地演出,因此形成剧种的先始形态。后在长期的“平台”演唱以及与其他剧种的交流演出中,吸收了一些“三小戏”,在剧目得以发展的同时,其表演行当也逐步增加。从以往的小丑、小旦行当,增加了小生行当,因此剧目内容得以丰富,艺术类型更具戏剧化,人物性格以及剧目思想更具深度,演出形态和规模得以扩大和丰富,形成一个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剧种。

从古楚国开始,这里的民间歌舞便比较繁盛,明清时期,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异彩纷呈的说唱等融合,孕育形成了荆州花鼓。新中国成立之前,荆州花鼓戏大体经历了原始萌芽的“田园时期”和帮腔、锣鼓伴唱的“草台时期”。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是荆州花鼓的“田园时期",花鼓戏尚未形成“剧”,此间花鼓叫“沿门花鼓”或“地花鼓”。天门沔阳,常发洪水,“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灾民外出逃荒要饭常唱花鼓,故《沔阳州志》云:“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沿门花鼓”的称谓也就由此而来。“田园时期”的花鼓艺人所唱之曲大都来自田歌,即流行于江汉平原的薅草歌。除薅草歌外,当地民间还流行高跷、采莲船、蚌壳精、三棒鼓、渔鼓、敲碟子等说唱歌舞艺术,这些丰富的民间歌舞说唱逐渐演变为二人化妆说唱表演,即“田园时期”的花鼓戏。当时,花鼓戏主要演唱《十枝梅》《思儿》等单篇词。

荆州花鼓戏

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花鼓戏艺人不断吸收汉剧、越调等剧种的剧目、声腔、表演,职业艺人骤增,“七慌八忙九停当”的戏班也增多,“田园时期"的花鼓进人“草台时期”。“草台时期"的花鼓戏在声腔、剧目、演出和艺人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的花鼓戏声腔已有“高腔"、“圻水腔”、 “四平调”、 “打锣腔"四大主腔和一百多种小调;剧目也丰富起来,出现了十八个“水半本”;演出也从“单篇戏”发展到"对子戏”和“三小戏”,常演的剧目有《掐菜薹》、双撇笋》、《三官堂)等;另外出现了自成一家的艺人。

在清代道、咸、同年间,沔阳花鼓戏出现了有传承谱系的著名演艺门派,即汪、黄、史、贺“四大门头"。

“四大门头"中的汪家最有影响,汪春保于道光壬午年( 1832年)生于沔阳昌家湾,又名汪十一。春保“惰习非业,自幼离家,终年漂泊在外”,他十三岁时师从汪恺,又参师汉调名伶王师傅,主旦角。师傅谢世后,他首创了沔阳花鼓戏汪家门头。他与地方名人郑东华(进士)、史旺和“沔阳四山”——卢松山、肖玉山、魏明山等合作创编了一批单编牌子和对子戏,如《江汉图》《死思夫》《刘崇景上坟》《卖杂货》《送端阳》等等,并移植改编适宜的汉调剧目。

他侧重于钻研以正旦、二旦应行的单编、对子、三小戏之演唱技艺,昏旦以求,寒暑易节,夜雨疏灯,潜心研磨,终成正果,形成了声腔重于高腔、悲腔、圻水和小调,讲究字正腔圆,以通顺河流域的地方语言、语音为道白规范的花鼓戏演唱新风格。其行腔婉转流畅,花梢多变,表演稳重秀丽、细腻真切,化汉调青衣之典雅入乡土风韵。汪春保传徒甚广,授教严格,宁精勿滥。他还正式组建规范戏班唱草台戏。后人称之为“汪派宗师”。

一生授徒甚多, 其中名伶不少, 名师陈新苟等为第三代高足,“赛湖北”谢春诚、 “ 真凤凰” 段凤㛅等为第四代弟子, 吴鹤显、萧作君、刘佳才、赵德新等是其五代徒弟, 名伶刘伏香( 女) , 束小云和陈五六等为其第六代弟子。

“史家门头”的掌门人史望,系汪家门头传人,道光丙午年(1846年)生于沔阳南乡金船湾,拜师汪春保,后拜汉剧胡师傅为师,改生行,首创史家门头。他与“汪门”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与“汪门”嫡系传人陈新苟、谢春城、科班老师崔松为“汪门”第三代传人。史旺曾与汪春保在沔阳何家口合作,创编了花鼓戏《死思夫》。他熔汉调生角艺术于花鼓演唱之中,移植改编了汉调剧目《张德和》《张朝宗》等等。其声腔侧重于高腔(悲腔)、圻水,把花鼓戏生角表演技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一家风格。他不仅能承师之艺,且能将汉戏、花鼓戏精华恰当糅合,推陈出新。登台演出博得同行和观众赞赏,说他是“秀才唱戏,无戏不精,阳春白雪,声振沔城。”史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勤学唱腔,苦练表演,达到忘我之境界。他主演的《常相公卖妻》、《熊子贵卖儿女》、《胡迪骂罗》、《告经承》等,其道白扣人心弦,行腔刚劲有力,激昂行远;达到艺随戏生,音随情发,声情并茂的地步。每场演出令观众拍手叫绝,为之倾倒。传人戴小德,费纪均、张守山、王金苟等饮誉江汉,世代流芳。天门最早花鼓戏演员“柱头”、“磉墩” 为其第三代弟子, 张守山、龚一香等是其第四代高徒。

“黄家门头"创始人黄二生,咸丰癸丑年( 1853年)生于沔阳回龙湾赵赶河,十四岁时被其父送汪家门头学戏,其后自创黄家门头,主攻花旦行。后自我组班,力求拓展自己的花旦之所长,有志于独辟蹊径,曾一度参师地方名伶,修花旦技艺。他曾引入改编上演汉调剧目,化用汉调花旦的身段技艺于花鼓戏演唱之中,声腔重于四平、小调,形成了花鼓戏花旦艺术的新风格。他晚年收徒教学,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其传人刘崇、沈享景被称为“黄家门徒一对桅杆”;“花鼓戏与楚剧名伶黄汉翔等是其第三代弟子, “ 一朵云” 程兰亭等为其第四代出色弟子。

“贺家门头”创始人贺霞玲,出生于监利,但幼年拜史望为师,习学汪家门头技艺,其后改行丑,创立贺家门头,不少习丑行者前往求艺。传人有史丙官、贺顺、冯年春、王金苟、张守山等。

辛亥革命前后,天门、沔阳和潜江一带民间艺 人发起并组织一批花鼓戏班社,演出活动由农村向市镇发展。1909 年,花鼓戏第一次到汉口火车站等地演出《站花墙》、《柳林写状》等。1917 年艺人陈新苟、陈加林等二十余人再进江城,在著名的共和升平楼演出,引起轰动,但因当时反动统治者和流氓无赖的横加迫害,未能在汉口站稳脚跟,这严重影响了荆州花鼓的发展。

对荆州花鼓戏的历史有专门研究的仙桃花鼓戏剧团的欧栋汉在笔者访谈时,对“四大门头”的艺术特点加以介绍。欧栋汉指出:在角色上,“贺家门头主要以丑角为主”,“史家门头以生角为主,汪家门以正旦为主”,“黄家门头以花旦为主" ;在唱腔上,“史家门头是古老苍劲”,“黄家门头的唱腔跳跃性蛮大,情绪饱满,再就是活泼",“汪家门头唱腔婉转”,“贺家门头以表演为主,唱腔比较杂,注重表演,比较活”。 “四大门头”的创建,以及他们的传艺授徒、谱系传承,标志着荆州花鼓戏从一种“ 自发”的状态走向一种“自觉”的文艺形式, 从单一的艺术走向丰富的艺术形态,这是荆州花鼓戏成长的重要标志  。

宣统元年(1909),沔阳花鼓戏第一次打进武汉三镇亮相亮牌,沔阳花鼓艺人卢金玉、周高等组班,进入武昌徐家棚、汉口火车站、汉阳鹦鹉洲的露天(剧)场和茶楼酒肆,演出了《站花墙》、《柳林写状》、《三官堂》等节目,为期两月而不掉座,誉满三镇。

进入民国六年(1917)。沔阳花鼓戏艺人陈新苟、陈加林、沈四、谢春城、唐石头、姚玉春、黄黑苟、五福兴等二十余人第二次进入汉口法租界共和升平楼(这是当时武汉三镇第一家正式剧场)演出,结果又以精彩的唱腔和表演轰动了江城  。但因当时反动统治者和流氓无赖的横加迫害,未能在汉口站稳脚跟,这严重影响了荆州花鼓的发展。

荆州花鼓戏《白狐传奇》仙桃市花鼓剧团演出

不幸的是,花鼓戏经常被视为“淫戏”而遭到禁演,较大的查禁活动有两次,一次发生在同治二年(1863年),一次发生在1945年前后。多次查禁使得花鼓艺人或回家务农,或流落他乡,很多花鼓戏班被迫解散,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濒临灭绝。

1952年9月,全国各地展开以“改戏、改人、改制”的戏剧改革运动,同时在武汉举办了“中南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 ,荆州花鼓戏同楚剧、云梦花鼓和黄梅戏等被划为“小戏”,同汉剧、南剧等“大戏”共同支撑起色彩纷呈的荆楚戏剧。

1954年,湖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正式将这个剧种定名为“天河花鼓戏”,1981年改名为荆州花鼓戏。

文化特征

脚色

荆州花鼓戏早期的脚色行当主要为小生、小丑、小旦。后来随着剧目的变化,形成小生、生脚、正旦、花旦、丑5个行当。其表演自由灵动,轻松活泼,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和民间生活气息,有“摘花”、“带彩”、“咬碗”等特技。

小生:多扮演青年男子。唱念均用大嗓。以唱见长的戏如《白扇记》的胡金元、《商琳归天》的商琳;文雅、潇洒的书生戏如《访友》的梁山伯、《小辞店》的蔡鸣凤、《大辞店》的胡晏昌、《水漫蓝桥》的魏魁元;还有武功应行戏如《戏蟾》的刘海。

正旦:多扮演端庄娴淑、性格刚强的中青年女子。如《白扇记》的黄氏女、《三官堂》的秦香莲、《秦雪梅》的秦雪梅、《荷花池》的李氏。正旦还有穿撒手衣的戏(俗称"撒手衣戏")如《何氏劝姑》中能说会道的何氏,《拷打红梅》中的姜大娘。

花旦:又称"铁扁担"行当,多扮演泼辣的中年妇女和活泼伶俐的小姑娘。如《辞店》中的卖膳女、《乌龙院》中的阎惜姣、《醉酒》中的花魁、《吴汉杀妻》中的王兰英;《站花墙》中的春香、《思凡》的小尼姑。武戏如《反洞》中的张大姐。花旦步法轻快灵活,演细腻,道白清脆。

丑:此行戏路宽,多扮演雇工、书童,店家、教书先生,恶少等,有的机智聪明、风趣诙谐,有的刁钻、奸猾。褶子戏如《何叶保写状》的何叶保;长褂先生如《张老爷调情》的张老爷、《张先生讨学钱》的张先生;巾子丑如《雷打胡可仁》的胡可仁、《乌龙院》的张文远;官衣丑如《阴审》的判官;花子戏如《赶子放羊》中的刘花子。老旦、摇旦戏也由行兼代。

生角:多扮演正直、刚毅、豪爽、潇洒,以及爱打抱不平的人物。如《告经承》的张朝宗、《观书》的吴天寿。袍带戏如《永乐观灯》的永乐皇帝。生脚还有板头戏(相当于汉剧的六外)如《乌龙院》的宋江、《大回窑》的薛仁贵。生脚还扮演一些老生戏,如《描容》的张广才、《清风亭》的张元秀、《讲宫》的王延龄,生脚还兼演净脚  。

唱腔

荆州花鼓戏《白蛇传》仙桃市沔阳花鼓剧团

荆州花鼓戏音乐属打锣腔系,其唱腔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主腔属于板腔体,包括高腔、打锣腔、四平腔、圻水腔等;小调分单篇牌子、专用曲调、插曲三类,乐曲短小,旋律优美,节奏轻快,色彩丰富。荆州花鼓戏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腔高亢朴实,曲调音域宽阔,旋律进行中大跳较多,男女唱腔都以本音结合假嗓演唱,“唱、帮、打”三者紧密配合,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

其主要声腔【高腔】是在当地流行的【薅草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戏曲声腔(而并非指习称之弋阳腔系统的高腔)。【高腔】表现力丰富,音乐承载力强,擅于表现多种人物的不同情绪。【圻水腔】凝重、端庄,在表现“大派”人物性格方面有其独有的艺术表现力。【高悲腔】实为高腔的反调,是荆州花鼓戏旦角行当的专用腔,多用于劳动妇女倾诉悲伤情绪时使用。【四平】多富于跳跃性,而【还魂腔】和【打锣还魂腔】多反映于悲痛之至的情绪。【小调】则更多的具有一番出神入化的艺术色彩。其【站花墙】、【摘花调】、【绣荷包】等均是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代表曲目。在民间盛传着“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的美誉。

乐器

荆州花鼓戏主要伴奏乐器包括边鼓、竹梆、钹、大锣、马锣、小锣、唢呐等,打击乐器的曲牌约有二十多种。

演奏方式分两种,一人兼奏多种乐器称“打夹手”;乐器分人演奏称“打择手”。打夹手时,除马锣、小锣外,锣、钹、板、堂鼓、竹兜均由鼓师—人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锣鼓帮腔”的传统演出模式改成了弦乐伴奏,荆州花鼓戏的唱腔配上了小型民族乐队伴奏,乐器有二胡、京胡、琵琶、唢呐、笛子、大提琴、笙等  。

代表剧目

荆州花鼓戏的剧目据统计有197出,包括《抽门闩》、《掐菜苔》、《告老爷》、《站花墙》、《双撇笋》、《打莲湘》、《江汉图》、《贺端阳》、《打补钉》、《戏蟾》、《三官堂》、《辞店》、《阴审》、《告经承》等。

分布地区

荆州花鼓戏是江汉平原知名的地方戏曲,主要流行在仙桃、天门、潜江、洪湖、监利、京山、钟祥、汉川、嘉鱼、蒲圻、通城、汉阳等地,演出活动则覆盖荆楚之地大部分地区,也有戏班到湖南北部和河南南部等地演出。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汉王陈友谅》剧照

荆州花鼓戏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地方戏曲之一,不仅深刻的体现着荆州及荆州地区乃至荆楚大地的曲艺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深刻的反映了生活在江汉平原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曲艺文化的需求和热爱。从荆州花鼓戏的起源及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看,它与中国戏曲发展史是极为“对应”和“吻合”的。楚地有《九歌》,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九歌》之曲,是“后进戏曲之萌芽”。在地下沉睡了二千四百多年才出土的编钟面前,领略楚先民最早创造的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时,完全可以例证江汉平是歌舞音乐的王国。明清时期,中国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而就在此此时期,荆州花鼓戏萌芽、发展和形成。她与同处荆楚大地的汉剧、楚剧以至京剧是亲缘是血亲。因此,发掘抢救和保护完善荆州花鼓戏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命力的独特价值,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中国音乐史以及挖掘荆楚民间文化艺术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传承现状

荆州花鼓戏扎根于江汉平原沃土,21世纪前后,荆州花鼓戏遇到了不可抗拒的危机,发掘、抢救荆州花鼓戏对于荆楚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和研究至关重要。

传承人物

《赵氏孤儿》演出现场

胡新中,男,汉族,1953年生,湖北天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潜江市申报。申报项目:荆州花鼓戏。

潘爱芳,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仙桃市申报。申报项目:荆州花鼓戏。

李春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潜江市申报。申报项目:荆州花鼓戏。

保护措施

《十三款》剧照

研究整理

1981年,成立荆州花鼓戏学会,加强了艺术研究工作。荆州行署文化局组织了名艺人讲习会,整理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经验;对优秀传统剧目进行了实况录相;编辑出版了荆州花鼓戏音乐集成,对传统唱腔进行搜集和录音整理。整理改编后的优秀传统戏《站花墙》,更名《花墙会》,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片在全国发行放映。

人才培养

监利县荆州花鼓戏艺术研究所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当地一所学校进行授课,并将部分学生送到武汉培训,以加大对花鼓戏艺术人才的培养。

入选非遗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仙桃市沔阳花鼓剧团获得“荆州花鼓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其创作剧目《家庭公案》轰动首都北京。《原野情仇》、《闹龙舟》、《荷花洲头》、《十二月等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等国家级奖项。

1984年1月,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创作的现代戏《家庭公案》,经文化部安排率先晋京,连演十四场,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戏协以及首都文艺界、新闻界、政法界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被誉为是“难得的好现代戏”。

1997年和1998年,《原野情仇》先后荣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和中国文华新剧目奖,剧中三名主演胡新中、李春华和孙世安分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中国文华表演奖。

演出活动

荆州花鼓戏剧照

1986年11月,荆州花鼓剧团进京在全国政协礼堂演出了新编历史戏《海峡情》。

1987年4月,天门市荆州花鼓剧团进京演出了现代戏《水乡情》,并首次进中南海礼堂演出。

1988年9月,仙桃市荆州花鼓剧团进京演出了现代戏《向老三招婿》。

1990年10月,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应邀进京参加庆祝曹禺从事戏剧活动六十五周年,演出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花鼓戏《原野》(后改为《原野情仇》)。

1996年,花鼓戏《原野情仇》第二次晋京为全国第六次文代会演出,并先后应邀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演出。

2016年11月17日,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在潜江开幕,期间,花鼓戏《焚香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