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区,陕西省咸阳市辖区(正式行政区划),名义上杨陵区隶属于咸阳市管辖,但其正式行政管辖权限交由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行使(即实际意义上属于杨凌示范区管理的下辖区)。因辖区内有隋文帝杨坚的泰陵而得名。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距省会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市86公里。

截至2017年底,区域面积135平方千米,辖2街道办事处3镇,常住人口20.64万。有隋泰陵、教稼园、农高会会址等旅游景点。

陇海铁路、西宝客运专线和西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中文名

杨陵区

政府驻地

杨陵街道

别名

农科城

地理位置

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腹地

面积

135平方千米

人口

20.64万(2017年常住人口)

方言

中原官话-关中片(秦语)-杨陵话

气候类型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区生产总值

141.27亿元(2017年)

电话区号

029

外文名

Yangling District

下辖地区

2街道办事处3镇

车牌代码

陕V

邮政区码

712100

火车站

杨陵站

著名景点

隋文帝泰陵、后稷教稼园

行政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陕西省咸阳市

著名人物

后稷、马超、马援、苏蕙、李世民

行政区划代码

610403

实际行政划属

杨凌示范区

历史沿革

早在五千多年前,区域内即有先民繁衍生息。传说尧舜时代,居住着有邰氏氏族。有邰氏的女儿姜女原,作了轩辕黄帝曾孙帝喾的正妃,姜女原的儿子名弃,“教民稼穑”有功,被帝舜擢拔为主管农业的官员——后稷,封邰国,赐姓姬,为周族始祖。传至商朝后期,周文王建都丰邑,邰地仍属周的领地。[1]

周、秦时期(前11世纪~前206年)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都镐京,今区域系京畿之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因秦襄公护驾有功,将岐丰之地赐予秦。此后,区境便成为秦国的辖区。

秦孝公为了革除分封制的弊端,加强朝廷集权,于公元前350年在辖地推行朝廷、郡、县、乡、亭、里六级行政管理体制,设邰、武功等41县。邰县治所在今区域。武功县治所在今眉县东20公里处。

秦末,项羽入关,废郡县,兴分封,将秦内史和上郡分成雍、翟、塞三国,谓之三秦。壅国都废丘,即今兴平县东南十里南佐村一带,邰县属壅国辖地。

汉至

南北朝

时期(前206~581年)

西汉初,沿用秦制,邰县仍属内史辖区。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以长安为中心,分置左右内史。长安以东为左内史,长安以西为右内史,邰县属右内史辖地。太初元年(104),改长安以东为京兆尹,渭城以西为右扶风,长陵以北为左翊,谓之三辅。设司隶校尉,统领三辅。右扶风治所长安,领邰县等21县。

三国时,关中系曹魏辖区。魏文帝改京兆郡,左冯翊为冯翊郡,右扶风为扶风郡。扶风郡治所迁至槐里,领武功、美阳等10县。美阳县治今传扶风县法门镇,武功县治未变。今区域分属武功、美阳二县管辖。

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在扶风郡治槐里置始平郡,领武功等五县;迁扶风郡治至池阳,即今泾阳县,领美阳等六县。今境域分属武功、美阳二县管辖。

郝连勃勃昌武元年(418)十二月,武功、美阳均属夏之北秦州。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美阳县,置周城县,治所周原,将美阳县地域并入周城县。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废武功县,置武功郡,治所始在中亭川,后迁至邰城。复置美阳县,治所始在邰城,后迁至崇正镇,辖武功县全境和扶风南部。武功郡领美阳等十二县,今区域曾先后分属周城县、武功郡和美阳县管辖。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废武功郡和美阳县,复置武功县,治所中亭川;将美阳县地域并入歧山县。移周城县治于眉城。在原周城县址设三龙县。今区域分属武功县、周城县管辖。

隋至五代时期(581~960年)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废郡设州。武功县归属雍州。今区域的隶属关系亦随之变更。

炀帝大业三年(607),废州复郡。京兆郡领武功等22县,郡治长安。扶风郡领岐山等10县,郡治雍城。今区域亦随关中区划的变更而变更。

唐代初,将全国划分为关内等10道。道下设府州,府州下设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京兆郡为雍州;三年(620)置稷州,领武功、扶风等四县。扶风县治所长宁。改扶风郡为岐州,领氵韦 川等县,氵韦 川治所在今扶风县城。太宗贞观元年(627),废稷州,改隶雍州,撤扶风,并其地入武功,贞观八年(634),改岐州为凤翔府。本区域分属武功、扶风管辖。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复置稷州,领武功等5县,属京兆府;大足元年(701)废稷州,武功仍属雍州;玄宗开元元年(713),武功改属京兆府。后唐同光元年(923),武功改隶凤翔府;明宗长兴元年(930),复属京兆府。后晋置武功郡,隶属昌军路。后周改郡为县,隶永兴军路。在此期间,扶风县置未变。今区域仍分属武功、扶风管辖。

宋至清时期(961~1911年)

宋初,分全国为15路,后增至23路。路辖府、州、军。府、州、军辖县。武功县隶属永兴军路京兆府;徽宗政和八年(1118),改隶环庆路醴州;扶风县隶秦凤路凤翔府;高宗建炎元(1127),扶风县更名为扶兴县,旋复旧名,隶凤翔路凤翔府。

北宋末年,金人占领北方,行政区划沿袭宋制,分统治区为19路。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金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武功县隶京兆府乾州;孝宗淳熙十六年(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名武亭县,仍属乾州。

高宗绍兴十二年(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扶风县隶熙秦路凤翔府;大定二十七年(1187),隶凤翔路凤翔府。

元改全国11个行中书省,省下有路、府、州、县四级政权机构。其中也有路领州、县者,还有府、州不属路而直属省者。蒙古建国号为“元”之前的世祖至元元年(1264),武亭县复名武功县,隶陕西行中书省奉元路乾州;扶风县隶陕西行中书省凤翔府。

明改全国为二直隶及13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辖府、州、县。太祖洪武九年(1376),武功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乾州;扶风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凤翔府。

清分全国为23省,省下设道、府、州、县。圣祖康熙五年(1666),武功县隶西安府;扶风县隶凤邠道凤翔府。世宗雍正三年(1725),武功县改属乾州。

此期间,今区域的归属分别随武功、扶风两县归属关系的变更而变更。

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

中华民国建立后,分全国为28个省及西藏地方。民国2年(1913),陕西省领关中、榆林、汉中三道。武功、扶风两县均为隶属关中道。

民国17年(1928),撤销道制,只存省、县两级,武功、扶风直属省辖。

民国27年(1938),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成立,两县均属其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建国后,1950年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全省整编为宝鸡、咸阳等9个专区和1个直辖县。武功、扶风县隶属宝鸡专区。

1956年10月1日,撤销宝鸡专区,县归省直辖。

1958年11月4日,兴平、武功、扶风县合并为兴平县,时称大县。

1961年9月10日,恢复宝鸡专区及武功、扶风县建制,武功、扶风县仍归宝鸡专区管辖。

1979年3月设立杨陵特区(县级),以武功县的杨陵镇、杨陵公社为其行政区域。暂由武功县代管。

1982年11月3日国务院【国函字242号】批复同意将武功县的杨陵镇、杨陵公社和扶风县的五泉公社划归宝鸡市,设立杨陵区。

1983年9月9日国务院【国函字187号】批复:将宝鸡市的武功县、杨陵区划归咸阳市管辖。

1997年7月29日,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在杨陵区成立,杨陵区交由杨凌示范区行使实际管辖权。

2015年,撤销大寨镇,设立大寨街道;将原大寨镇的孟寨、蒋家寨、周李、官村4个行政村划归五泉镇管辖;将杨陵街道的南庄村划归李台街道管辖,梁氏窑、康乐西路2个社区划归大寨街道管辖。同时对杨陵街道、大寨街道、五泉镇、揉谷镇进行部分行政村调整。调整后,全区辖3个街道、2个镇,23个社区、55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2011年,撤销揉谷乡设立揉谷镇,撤销大寨乡设立大寨镇,撤销李台乡、杨村乡合并设立李台街道。调整后,杨陵区辖2个街道、3个镇:杨陵街道、李台街道、五泉镇、大寨镇、揉谷镇。[2]

杨陵街道办事处

辖区位于北纬34°17′ ,东经108°05′,是杨陵区人民政府驻地。辖区面积26平方公里。北以河为界与武功县武功镇相望,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大庄镇对峙,南跨陇海铁路与李台街道为邻,西至大寨镇南薄村。辖凤岗路、姚安、公园路、常乐路、康乐西路5个社区居委会,上代、下代、董家庄、半个城、上川口、下川口、南庄村、柴家咀、乔家底、南杨、北杨、夏家沟、曹新庄、马家底、崔东沟、元树、崔西沟、张家岗、刘黄堡、付家庄20个行政村,辖地人口6万余。

李台街道办事处

北纬34°16′,东经108°07′,总面积21平方公里,位于本区东南部。北与城区相邻,东与武功县大庄镇接壤,南隔渭河与周至县哑柏镇相望,西接揉谷镇。街道办事处驻地距区人民政府2公里。辖景苑、邰南、邰东、邰北、邰西、阳光、农林科大、职院、化建、西宛、温馨、永安、东宛13个社区居委会。

五泉镇

北纬34°17′,东经107°59′,总面积28.1平方公里,位于本区西北部。北隔河与扶风县杏林镇相望,东接大寨镇,南至三畤原与揉谷镇毗邻,西与扶风县段家镇、绛帐镇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区人民政府10公里。辖地学校、医院、邮电、电力等基础设施齐全。辖五泉、绛中、王上、斜上、崔家、桶张、郭管、高家、汤家、上湾、茂陵、椒生、朱家、曹堡、曹沟、绛南、夹道、帅家、毕公19个行政村。

大寨镇

北纬34°18′,东经108°03′,总面积18.9平方公里,位于本区西北部。北以河为界与武功县相望,东与杨陵街道接壤,南接李台街道,西与五泉镇相邻。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区人民政府4公里,辖地学校等基础设施齐全。辖寨西、东薄、西薄、南薄、梁氏窑、杜寨、蒋家寨、西小寨、周家、官村、黎张沟、孟家寨、陈沟、寨东14个行政村。

揉谷镇

北纬 34°16′,东经108°02′,总面积40平方公里,位于本区西南部,渭河之滨。2011年改揉谷乡为揉谷镇。辖揉谷村、田东村、陵东村、陵湾村、除张村、新集村、权家寨村、太子藏村、姜原村、秦丰村、白龙村、田西村、石家村、法禧村、尚德村、光明村16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杨陵区

位置境域

杨陵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东以漆水河与咸阳市武功县为界,南以渭河与西安市周至县相望,北以河与宝鸡市扶风县毗邻,西与扶风县接壤。东、西各距西安、宝鸡90公里。

地质

杨陵区位于鄂尔多斯地台南端的渭河地堑,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沉降带。境内较大的断裂构造主要有宝鸡——咸阳大断裂的张性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偏西)。按其性质归属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前弧断裂之一,构造形迹为隐伏断层。陇西系的歧山——哑柏断裂,从杨陵区西部穿过。

地貌

区内地势南低北高,依次形成三道塬坡,海拔435-563米。境内塬、坡、滩地交错,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水文

区内三面环水,宝鸡峡二支渠、渭惠渠、渭高干渠等人工渠系越境而过,水资源丰富、水利条件优越。

气候

年降水量635.1—663.9毫米,年均气温12.9℃,属暖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2]

经济

工业

杨陵区

民国年间,手工业归县建设科和同业工会管理。建国后,1950年,归工商科管理,1956年改由工业科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管理;1961年归县公社工业局管理;1967年由县革委会生产组分管;1980年归县工交局管理。1982年3月归区计划经济组管理;1984年5月归区经济委员会管理;1986年3月,撤销经济委员会,成立区计划经济委员会,工业企业划归区计划经济委员会管理;1987年2月,区计划经济委员会分设,工业企业复归区经济委员会管理;1995年5月归区计划经济局管理。

建国前,境内工业均以手工业生产为主,主要有木器、榨油、石工、冶铁、皮革、竹编、油漆、纺织、砖瓦、刺绣等行业,大多分布在乡村。城镇只有为数较少的几家作坊。建国后,国家对手工业、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实行低税、免税,在供销方面提供便利措施等,使手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1955年,境内有小型工业、手工业53家,从业人员262人,固定资产153万元,以个体经营为主,规模小。 1956年,开始组建公私合营的砖瓦厂和木器厂等企业。此后又组建杨陵机械厂,扩建了砖瓦厂、木器厂等企业。

1959至1960年,先后办起生产性厂子34个,服务性单位17个。主要企业有农机修配厂、砖瓦厂、农产品综合加工厂、衣鞋缝纫、修洗染联合厂和扎花、磨面、粉房、豆腐房以及榨油、养蜂、打麻绳、编草鞋等工副业生产项目。据1959年统计,工副业总产值22.8万元,占全社工农业总产值的8%。

1962年贯彻国务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仅保留农具修理厂、衣鞋洗染厂、席草广,其他工厂陆续撤销。三年困难时期过后,境内的工业逐步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1966年新建面粉厂、棉绒厂,1975年新建印刷厂、磷肥厂、车辆电器修理厂。至1976年,杨陵公社有企业19户,职工2800余名,上缴税金25.7万元。五泉公社有企业6户,职工220名,年产值26万元。县办的杨陵机械厂、杨陵机砖厂、杨陵木器厂等4家国营集体企业,共有职工568名,固定资产741万元,总产值184万元。

198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370.26万元,其中,全民集体所有企业总产值328.26万元,社办工业总产值为42.0万元。主要生产厂家有机械厂、木器厂、机砖厂、尼龙衫厂、综合厂、服装厂、水泥制品厂、副食品厂、酱货加工厂等;主要产品有机砖、机瓦、木器家俱、拖拉机配件、手压泵、尼龙衫、背包、自行车座套、粗铝制品和酱醋、糕点、饼干等。

198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988.9万元,是建区初期1984年的2.53倍,实现利税40.6万元。有固定资产604.7万元。

1985至1987年,工业发展较快,全区先后筹建了合金材料厂、红乐饮料厂、工艺美术厂、饲料厂、五泉电石厂、燃料公司蜂窝煤厂等。至1990年,工业总产值3268万元,其中:全民工业总产值668万元,乡镇工业总产值2600万元,是1984年的8.3倍。此后,几经改革、调整、优化、组合,至1995年,全区有工业企业52个。其中,省、部属24个,区属7个,乡镇21个,从业人员4000余名。工业总产值12958万元,是1984年的33.1倍。但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而且,区属企业亏损的问题尤为突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工业企业的注册形式和组织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大批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应运而生,且效益较好;部分老企业通过改制、重组,效益下滑的势头虽有所遏制,但大面积亏损的局面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有的企业甚至被市场所淘汰。至1998年底,全区有各类工业企业366户,总产值1.79亿元,从业人员4615人。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7户,总资产18.1亿元,总产值1.25亿元,企业销售产值1.23亿元,产销率98.4%,上交税金426.6万元;亏损企业20户,亏损额615.1万元。年产值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及个体经营企业339户,总产值5380.1万元,上交税金372.6万元。

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60.79亿元,是2006年的2.9倍,年均增长1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是2006年的2倍,年均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2.32亿元和1.29亿元,是2006年的3.1倍和2.9倍,年均增长25.5%和24.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5999元和9110元,是2006年的2.2倍和2.4倍,年均增长17.1%和18.7%。经济发展方式逐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2008年、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2]

农业

舜帝时代,农官后稷在这里“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并教民“时播百谷”,率先抛弃了原始农业自然生产方式,开创了古农业的先河。春秋时期,农桑已盛。秦汉时,金属工具在农业中得以应用,传统农业开始发展。从出土的汉代文物——“田之史”铜印可知,汉代,境域内已有主管农业的官员。汉至唐,历时400余年,林果业、畜牧业已有一定规模,以“曲辕犁”为代表的农具应用于农业,境内和整个关中的传统农业体系渐趋完善。五代以后,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东移,水旱灾害严重,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尤其是民国时期战争频繁,加上自然灾害较多,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的局面仍未得到较大的改观。

1949年解放时,境内粮食种植面积7.92万亩,总产10445吨,亩产131.88公斤;棉花种植面积1300亩,总产31吨,亩产23.84公斤;油料种植面积400亩,总产15吨,亩产37.5公斤;各类经济作物仅2100亩,占耕地面积不足3%;85%的土地没有水利设施,也没有农田林网,境内大家畜存栏仅0.23万头,生猪存栏1.03万头。农业生产全部依赖人力、畜力,且技术落后。

至1998年底,全区共建成干、支渠5条,总长43.8公里,斗分渠292条,全长92.6公里;抽水站24座,灌溉面积2.3万亩,陂塘7座,总库容71万立方米;机井265眼,配套输水明渠49.1公里,暗管72.7公里,喷灌3417亩,水利设施控制面积6.18万亩。小麦良种基地面积3.2万亩,年产良种960万公斤;农业综合实验示范点2个,开展农林牧试验示范工作。建成苗圃25个,面积1050亩,“四旁”(路旁、渠旁、地旁、村旁)植树32万株,种植各类果树9000亩,农田防护林网基本形成。拥有各种拖拉机、收割机1186台,农机总动力47832千瓦,平均百亩耕地59.8千瓦。发展农资经营78户,年交易额1050万元。1998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12.14万亩,总产达40750吨,亩产335.7公斤,分别比1949年提高2.9倍和1.5倍。在发展粮食生产同时,种植业、养殖业等多种经营生产得到大力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1492元,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2005年实现区内生产总值17.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26元。2010区内生产总值达到4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亿元,农业总产值到达5.7亿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2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297元。

金融

2005年实现财政收入682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69万元。区内设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

社会事业

教育科技

杨陵区

民国以前,社学和义学均归县衙教谕主管。民国时期,保学和国民学校归县教育科管理。建国初期,教育工作由区公所文教助理员主管。20世纪60年代以来,改由公社(乡)教育组主管。1982年8月成立杨陵区筹备处文化教育卫生组。1984年3月,成立杨陵区文化教育局。1995年4月更名为教育文化体育局,主管全区教育、文化、体育、文物工作。

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这里共有10家农业科教单位,包括两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3所中专学校。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原隶属于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和陕西省的在杨凌的10家科研教学单位进行实质性合并,组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科教人员普及和示范基地辐射,大量农业科技成果不仅在区内开花结果,还在附近农村、省内甚至全国起到较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据统计,自示范区成立以来,已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000多项。为促进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杨陵区采取得力措施,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持股、科技型企业注册、科研成果评估入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倾斜政策。

区教育局2005年就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管理全区重大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形成了以区教育文化体育局行政管理为主体,区电教中心负责项目审批、技术服务和教师技能培训,区教研室负责指导教师、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组织指导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区教育督导室负责督察评估,教育行政、电教、教研、和学校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一环抓一环,环环落实,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

2009年,积极争取省厅、电教馆、示范区项目资金,通过努力,分别为张家岗小学和姚安中学争取远教模式三项目计算机教室2个,项目投资30万元;投资5万元为二所学校购置电子图书25万册;全年新建电子阅览室2个,教师备课室1个,多媒体教室1 个;新增远程教育模式一设备118套,

2010年,通过项目争取、学校自筹等形式,投资130万元,分别为五泉中心小学、大寨中心小学、李台中心小学、杨村中心小学等学校建设计算机教室6个,新建改造多媒体教室9个,全区中小学计算机数达到1720台。[3]

卫生事业

民国25年(1936)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设立医药股,有医学博士、药剂师各1人,护士2人。因设备简陋,对一些常见病的治疗也比较困难。

建国后,1956年以后,陆续建立了杨陵医院和李台、大寨、南杨、五泉村联合诊所。1962至1975年,在4村联合诊所的基础上,相继组建了五泉、杨陵公社卫生院。1987年,将公社卫生院改建为地段医院。至1998年底,全区共有地市级综合医院1所,地段医院2所,单位医院及医务室12个;职工总数351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者87人,初级职称119人。农村集体卫生室74人,城乡个体医疗诊所52个。有两所医院分别通过“二甲”、“一甲”评审验收。外科由原来治疗一般外伤,发展到能治疗颅脑及许多疑难病症,大病不出区。

民国18年(1929)以前,境内的医疗、防疫、种痘、戒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市容卫生、医药经销和个体行医等事宜,均由县警察局兼管;民国22年(1933),改由县民政科管理;民国28年(1939),根据行政院颁布的《各级卫生组织大纲》规定,卫生工作改由县卫生院管理;民国35年(1946),复归民政科管理。建国后,由县文卫局管理。1984年3月,成立区卫生局,主管全区卫生行政工作。1987年,成立区公费医疗办公室,与卫生局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合署办公,1996年9月,成立区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职工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实行机构单列,业务独立。

2009年新一轮“医改”实施,杨陵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立区、镇(办)、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到2012年底实现全区一家龙头公立医院,每个镇办都有一家达标卫生院,每个村都有一所村卫生室。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011年8月药品“三统一”在全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有效缓解了辖区87个行政村12.5万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据统计,2013年杨陵区128382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截止2013年7月底,全区共有172779人次门诊治疗,报销医疗费用504.89万元;住院9406人次,报销医疗费用2136.45万元;门诊慢性病报销288人次,报销医疗费用17.52万元。

基础设施

全区共有高级中学1所、乡办初级中学5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29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24000多人。率先在全省通过了“两基”达标验收,教育普及率100%,脱盲率98.2%。职工俱乐部、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体机构及活动设施齐全。乡(镇)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区内有《农业科技报》等2家报社,报纸发行全国。有各级图书馆、站、室86处,大中型书店6个,藏书20多万册。

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稳定科教队伍和吸引人才,加快产业发展创造了重要的保障条件。2004年来,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原则,城市标准的建成区从3.6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从3万多人增加到了8万多人,初步建成了设施较为配套、功能比较齐全、能够较好地支撑科研教育和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以专业市场、房地产、商贸开发为主,建成了一批安居工程、专业市场和商贸区,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宜人居,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荣获国家卫生区称号。

交通运输

区内交通畅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班车目标。陇海铁路、西宝中线公路和西宝高速公路贯通全境,客货运输便利。邮电通讯发达,实现通讯传输数字化。互联网、无线移动通讯深入城乡广大居民家庭。全区有线光缆电视转播电视节目40多套。

历史文化

婚嫁

订婚

新天地示范区

建国前,成婚的前提,一般重视“门当户对”,成婚程式,由父母包办,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须由男方和女方父母请邻里亲友向对方提亲,俗称“说媒”。经双方父母同意后,媒人将男女的生辰“八字”送对方家中,如双方“命合”或“属相合”,即可通过媒人缔结婚约。建国后,多由男女自主恋爱。男女双方会面后,如无意见,即可订亲。彩礼虽减少,但习俗未变。

确定婚期

结婚前,男方须宴请媒人,俗称“发媒”。然后将相士确定的结婚吉日单、布料、鞋脚钱、包头、耳坠钱、棉花等,由媒人送至女方。婚期前1个月,女方给亲友送帖,通知婚期,备置“添箱”。

结婚

男称娶媳妇,女称起发。出嫁前1日,女方家亲友送钱或物,称“添箱”。

.

再婚

旧社会妇女受封建思想束缚,丈夫死后多不改嫁,只能为夫守节。妇女要改嫁,关卡很多。娘家索要“追往钱”,财礼比初嫁姑娘大1倍多,结婚一般晚上举行。翻穿裙子,有的还要顶黑锅。

建国后礼俗有所变化。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规定婚姻由婚者双方自主。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了解,双方都同意后,男方带酒肉糖果及衣料等物到女家订亲,女方再到男家“认家”。此后男女互相往来,商定日期到本地民政部门登记并领取结婚证书。

生育

生育前

一是由娘家母给未出生的外孙、女做衣服,以备孩子出生急用。

二是“解包袱”,即娘家母在女儿生育前1月用麦面蒸包子送至女儿家,女儿食用娘家母送来的包子馍,据说就生得快、顺当、少受痛苦。

孩子出生后

父母先记下婴儿生辰,在产妇房门上挂一块红布,意在避邪。

婴儿20天或满月时,娘、婆家所有亲戚、朋友都要带上小儿衣物、花布、食品等来祝贺,有的送红包给孩子,有的送长命锁、富贵锁、银项圈等。

农历正月初六至初十,舅家为小外甥送灯笼(第一年为红火罐灯笼),直至12岁。

祝寿

境内有做生日习俗。建国前,富裕人家老人,年满60岁即开始做寿,每年1次,以辞世为终。寿辰日,亲朋好友带上礼品来祝寿,主人家设宴款待。晚上邻里街坊、族人到家磕头贺寿。建国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给老人祝寿普遍化,晚上多演电影或唱自乐班戏助兴。

喜庆

主人家建新房架梁上顶时,外甥、女婿及朋友邻里都要祝贺添彩、帮忙。来时带上鞭炮、彩红(过去一条红布,以后送被面、彩色布料)、烟酒、副食等。将被面、布料搭在房顶或梁上,放炮庆贺。帮忙人、工匠等分食带来的副食品和烟酒,主人设宴招待宾客和帮忙人。[4]

丧葬

临终支床

儿童病院

老人临终前,儿女给洗身、整容、穿寿衣、并搬到提前支好的床上,禁忌老人死在炕上。老人绝气后烧倒头纸,点蜡烛,盖遮脸纸,大门贴上白纸,以示老人去世。

报丧

人亡后,由族中1至2人迅速将噩耗报于亲戚,使亲属做好吊唁准备。

勾穴

请阴阳先生选择坟地,卜埋葬日期,动土挖墓,列“期单”,写“讣告”。“躲煞”(亡者灵魂回家)时,家里人和牲畜全部撤离,以防“惊煞”。躲煞后,家人回家。

盛殓

盛殓前,主要亲人必须提前到场。男者必须是舅家人,女者必须是娘家人。族中主要男女亲属也要到场,穿白带孝,由族中年长者3至5人将遗体由床上移入棺材内,封盖,烧纸举哀。

开吊

挂门牌,围帐布,设灵桌,孝子守灵开吊。上午同辈邻里亲戚吊唁,下午,晚辈亲友吊唁,儿女陪同哀哭。

风景名胜

博览园

境内有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泰陵(即杨坚陵)、古农师后稷封地(有邰国遗址)、唐太宗李世民出生地(庆善宫遗址)等文物古迹。后稷教稼园、周尧昆虫博物馆、水保所人工降雨大厅、中国克隆动物基地、新天地设施农业园等一大批富具科普内容的旅游景点。亚洲第一规模的水上运动中心、邰城休闲广场、杨陵“蘸水面”。[5]

著名人物

汉伏波将军 马援

后稷

(生卒年不详)古代周族始祖。神话传说为有邰氏之女姜嫄(帝喾原妃)履巨人足迹,怀孕而生。因一度被弃而不死,名弃[6]

赵禹

(生卒年不详)西汉大臣。邰县人。景帝七年(前150)任丞相府史。

马援

(前14~49)字文渊,东汉名将,精通《孙子兵法》。喜爱相马,著有《铜马相马》。

马皇后

(生卒年不详)马援之女。

马融

(79~166)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本区五泉乡)人。善于言辞,学识渊博。

马腾

(? -211)东汉右扶风茂陵(今本区五泉乡)人,马援后裔,字寿成。初为凉州刺史耿鄙军司马,曾镇压氐羌起义。中平四年(187年)起兵,与韩遂割据凉州。曹操征其入朝,任为卫尉。因其子马超举兵反对曹操,被杀。

获得荣誉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8]

2020年7月23日,入选全国首批“共同缔造”培训基地名单。[7]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