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甑,中国民间炊具。流行于南方各地。一般是用木条箍成。用来蒸饭的甑。

饭甑一般呈上大下小桶状,中间用竹篾编织的藤条捆住,两侧有耳方便端持,有盖,底部有镂空底盘让蒸汽透过。

饭甑通常使用杉木制成,南方山岭遍植杉木,取材方便,而杉木纹理通直,结构均匀,早晚材界限不明显,强度相差小,不翘不裂。材质轻韧,强度适中,质量系数高。柔软的材质适合加工成型,且不会像松木等会有树脂渗出,适合作为饮食用具。

中文名

饭甑

拼音

fàn zèng

出处

倦游杂录

用法

中性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山民或以搆茅庐,或以为桥梁,为饭甑

注音

ㄈㄢˋ ㄗㄥˋ

解释

中国民间炊具;流行于南方各地

解释

底部镂空结构的饭甑

甑,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为甗(读yǎn)的上半部分,与鬲(读lì)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

在后来的汉语里,便将这种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的炊具称之为,饭甑即为蒸饭用的甑。

饭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家庭做饭蒸食的炊具。

饭甑一般呈上大下小桶状,中间用竹篾编织的藤条捆住(现代的饭甑多用铁丝箍住),两侧有耳方便端持,有盖,底部有镂空底盘让蒸汽透过。[1]

原料

饭甑通常使用杉木制成。

杉木

用法

饭甑以及南方传统土灶

饭甑能成为南方居民做饭主要工具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南方自古以稻米为主食,而古代的家庭人口一般较多,一次需煮食的米很多,加上农活也较多,家庭主妇们为了节省时间,通常早晨就要一次把三餐的米饭做好,而南方的居民都使用了三步蒸饭的做法。

第一步

烧开水,依据要煮食的米量,烧一锅开水;

煮开水

第二步

第二步用来捞饭的工具

煮饭,将淘好的生米放入锅中,煮时需不时的搅动,以防米饭粘锅烧坏。煮至六七成熟。用将半熟的米饭捞出,放入筲箕滤干水分,锅中剩下的米汤则倒入潲桶喂猪;

第三步

土灶 饭甑

蒸饭,将滤干水分的半熟米饭置入饭甑,盖盖蒸熟。当热气从饭甑盖的缝里开始冒出的时候,米饭也差不多熟了;

为什么采用三步做饭法

这么做饭的好处显而易见,体现的时间统筹,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实践:

1.不会导致锅巴的产生,等于不浪费粮食。

2.能一次煮大量米饭,中餐、晚餐不需再次煮饭,只需将饭甑再次放入锅中加热

3.在以往吃不饱饭的年代,把南瓜、番薯(红薯)丝等等添加进米饭是保证全家不饿的重要步骤,而这只能在蒸饭的时候添加进来。

4.煮饭有米汤产生,米汤拌上青菜、猪草、糠喂猪,做饭的同时等于把猪食也一起做好。

5.煮饭、蒸饭的时间长,会烧掉一定量的柴火。在夏天,柴火产生的木炭会被放入密封存起来,留到冬天使用,而在冬天,灶里产生的木炭(火屎)则直接会被铲到火盆中当取暖用。

6.在煮饭的过程中,主妇们会进行备菜的工作,到蒸饭时将菜放入饭甑,跟饭一起蒸熟,著名的浏阳蒸菜就是这么产生的。

7.煮饭时间长,瓮坛的热水也能被烧开,做饭的同时把饮用的泡茶的开水也烧好了

通过这三步蒸饭的做法,主妇们既能把一天的米饭一次做好,又能解决家畜的饲料问题,还能把冬天的取暖问题决绝,还能解决喝水问题,如此的效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南方的厨房,虽然各地形制外观多有不同,但是基本结构都是一样的,大锅、瓮坛缺一不可。饭甑自然也就成为了南方家庭厨房的必备用具。

当然,传统的做法也会有一些缺陷,不符合现代的营养学观点,比如煮饭的过程中,倒掉的米汤会导致一次营养流失,而煮完再蒸的米饭口感也略微粗糙,这是现代的观念了。

引证解释

以陶或竹、木制成用来蒸饭的器具。

宋·张师正《倦游杂录》:“山民或以搆茅庐,或以为桥梁,为饭甑。”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江陵号衣冠薮,人言琵琶多於饭甑,措大多於鲫鱼。”

潘漠华《乡心》:“那边便满是破饭甑碎碗片和一堆堆的断砖残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