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最早的名字叫《伍记小字典》,但未能编纂完成。自1953年,开始重编,其凡例完全采用《伍记小字典》。从1953年开始出版,经过反复修订,但是以195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作为第一版。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1956年并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新华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历经几代上百名专家学者十余次大规模的修订,重印200多次,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发行量的字典。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本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的小型字典。1953年新华辞书社编,主编者为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1901—1980)。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印行第一版,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以后续有修订,改用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转由商务印书馆重排出版。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堪称小型汉语语文辞书的典范。

《新华字典》第11版已于2011年7月出版发行。在最新版本的《新华字典》中,新增了800多个正字头。另外,还增加了1500多个繁体字和500多个异体字。据中国版本图书馆消息,《新华字典》第12版已于2019年出版。

2020年8月10日,《新华字典》(第12版)正式首发:①增添新词达100多个,如“初心”、“粉丝”、“截屏”、“二维码”、“点赞”等;②增补了50个字词新义新用法,包括“卖萌”、“拼车”等;③应用程序APP同步发布,通过新华字典APP扫描纸质书每一页的二维码,可查看当页所有字。

2020年8月11日。《新华字典》(第12版)首发暨“新华绽放——商务印书馆文教读书月”启动仪式10日在京举行。

中文名

新华字典

语言

简体中文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人民教育出版社

开本

64开

类别

汉语词典

简介

《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

ISBN

9787100069595(第11版单色本),9787100077040(第11版双色本)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第11版)

版次

第十一版

ISBN

7100032482

出版地

中国商务出版社

内容简介

创新精神

这本字典颇具创新精神,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书按音序排列,另附《部首检字表》。书中采用的部首与一般字典基本相同,但略有改动,共有189部。如旧日字典的肉部、艸部、高部、鼓部、齐部、龟部等都并省,而有些旧日字典根据《说文解字》、篆书的写法不分的,这本字典里都按楷书的写法分为两部,如“刀”与“刂”,“火”与“灬”,“心”与“忄“,“水”与“氵”,便于查检。这种办法在中国字典中是前所未有的。

2、所收单字有8500个左右,在单字训解之下连带加出的复音词和词组有3200多个。复音词和词组都加有标志,这样就兼有简单词典之用。

3、在释义中分别标出引申义、比喻义和转义,使读者能进一步理解多义词不同语义转变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词义的发展颇为有用。这是编者用心之所在,也是其他字典所不曾有的。

4、这本字典第一版有不少名物的插图,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所解释的内容(后来重排删去)。

历史作用

第一版《新华字典》编纂于1953年,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新世界的建立者们将这部“小字典”的编纂,视为新的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肩负规范现代汉语的职责,也要担当扫除文盲的任务。“今天我们还应当提倡这种大学者编小字典的‘新华风格’,提倡名家大家面向大众、力于普及的学术风气。”总结《新华字典》走过的50年历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这样说。“《新华字典》一问世就为人民群众学习文化、普及基础教育服务,这种贴近民众的主动追求,成就了这本小字典可贵的人民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这样解析小字典创造的奇迹。新华字典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同时,也是中国辞书史上修订频率最高的辞书。50年来,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变化,这本词典整整修订了10次。“字典虽小乾坤大,甘苦几多心自知”。每一次修订都要在字词上“咬文嚼字”,都要在内容上“与时俱进”,都要在形式上“革故鼎新”。

《新华字典》是第一部完全用白话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它巩固了旨在推广汉民族共同语口语的国语运动和旨在提倡书面上用表达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运动的成果,并以字典的形式使之得以确立、推广和发扬光大。《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词汇规范和运用为旨归的字典。“编写的目的主要是想让读者利用这本字典,对祖国语文的词汇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并且知道词汇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用法,在书面上和口头上都能正确地运用。”

修订历史

新华字典第十版2008年重印本

《新华字典》走过了50年的历程,它的十个版本不仅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翻开第一版,书的装帧设计还是线装书的样式,里边的字体都是繁体字和数量繁多的生僻字。最为特殊的是,它的检字手段还是民国时期创立的音标,因为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还没有公布现代的汉语拼音,而且这本字典几乎每一页都有图画,动物、植物,建筑、各种当时的农业和工业机械都绘制得栩栩如生。词典专家说,在书籍和纸张珍贵的年代,那就是当时的一本小百科全书。

“文革”时的修订本,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特殊环境中的特殊痕迹。如“呼”的例句被要求增加“高呼毛主席万岁”。1971年修订本共改动1100余处,引用《毛主席语录》46条,打开字典,扉页上的“毛主席语录”等三行红色彩大字被印在非常醒目的地方。“文革”后期,在人口多达10亿的中国,《新华字典》成为硕果仅存的一部字典。即使是1979年那次修订,虽已处在拨乱反正的年代,但受历史条件和观念制约,一些新的政治套话又不知不觉被增加进去。一些收入的注释和例句与当时形势已经不相适应,如“人民公社”、“总路线”等。

《新华字典》第十一版

后来的几个版本,都反映了各个时代的语言和社会互动发展的轨迹,比如印刷和包装逐渐精良,字体的样式逐渐丰富,而词义和解释的修改也日渐丰富。六七十年代的版本,各种“主义”和“思想”的词汇特别多,社会变迁新出现的词汇也多起来;七十年代的版本,出现了简化字;八九十年代则大量收录了经济、法律、技术的词汇。

到2009年《新华字典》已经出了10版,单单商务印书馆就印制了204个印次。1998年商务印书馆有了专有出版权的意识,把全国印刷权收回。每次《新华字典》开印都是50万册、100万册。然而,在1966年文革期间,《新华字典》的版被毁了。周总理指示,一定要有字典。于是,1971年商务印书馆从咸宁干校抽调了一批有经验的老专家回京,做了《新华字典》的修订工作。从1971年到1992年中间的20年,《新华字典》的组织修订和维护完全由商务印书馆自己负责。

第十版进一步体现了规范性、科学性和时代性。100多个新词和环保意识的体现成为修订版的闪亮点。其中增补的部分新词、新义、新例和少量字头,使字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社会面貌和群众语文生活。增补的新词、新义、新例涉及通讯、计算机、医药、食品、生物技术、法律、经济、管理等当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光纤、光盘、互联网、黑客、软件、硬件、手机、艾滋病、木糖醇、克隆、基因、公诉、公证、听证、投诉、期货交易、盗版、审计、公示、互动、白领、蓝领、绿卡、社区、超市、理念等。

同时,修订版根据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对字典所涉及的异形词作了相应处理;还增补了插图;为方便读者查检,增加了按字母顺序编排的梯标;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第10版还同时推出了三个不同版式,即普通版、双色版、大字本。此外,新版还增加了《地质年代简表》。

第11次修订增收正字800余个,主要以姓氏、科技术语等为主,删除了一些字的异读音,对于一些已经使用稳定的新字设立字头,删改其中一些难懂或过时、过长的例子。在修订稿过程中数次召开论证会,到中小学里听取意见。有时为了一个地名的汉字使用准确,翻阅大量古书,还跑去边远地区向当地人求证。

此外还增补了一些人名、地名和姓氏用字,从公安部得到人口普查资料,从民政部得到地名用字资料,并吸收部分读者意见,新增字头2800多个。另外,还增加繁体字1500多个,异体字500多个。

在具体的修订中,主要涉及六个方面。如增补字音,增补新义,增删词语,增补人名、地名和姓氏用字,更新附录及改动体例。比如字音的变动,像“的”字,就增加了“di”(一声)标音,加入“的士”的释义;在增加释义部分,比如给“晒”字增加了“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这样的解释;此外还有增加例证;增删词汇;人名、姓氏、地名较大增补以及体例的改动几个方面。

第11版增加了许多汉字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义项。比如“晒”增加了新的释义“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如“晒工资”、“晒隐私”;“奴”字新增了“为了支付贷款等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之意;“门”字新增了“事件,多指负面的事件”之意。“晒工资”、“房奴”、“学历门”等这几年的网络“热词”也出现其中。

同时,新版增加了部分与国计民生相关的词语,如在“民”字的解释中添加“民生”,组词为“关注民生”;“愿”字中添加“愿景”一词;“和”字中新增“和谐”一词;“工”字的例证中新增“农民工”。删去部分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比如“煤油、马达、马力、合作社”等。

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使用得起《新华字典》,此次修订还特意出版了平装本,价格只是双色本地一半。虽然是一本小小的字典,但是里面却有许多历史和诸多文化界人士的心血。《新华字典》第一版是1953年出版,参与过字典编撰的人包括魏建功、叶圣陶、陈原、吕叔湘、金克木、丁声树等一大批学者,迄今已经发行了4.5亿册。

同时,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表示,《新华字典》第11版发行之日,就是12版修订之时。

此外,本次修订对字典内容和体例的改进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收字进一步落实国家规范,满足教学需求

本次修订在收字方面的重点之一是进一步落实国家文字规范。除了全面收录2013年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8105个规范汉字以外,还增收了2013年以后获批的几个新规范字——“(鉨)nǐ”“(鈇)fū”“(鉝)l씓tián”“ào”等几个新的元素用字,并在正文字条和附录《元素周期表》里同时体现,方便查检。同时从教学需要出发,增补了教育部最新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里涉及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未收汉字,如“qū”“籰yu蔓(緌)ruí”等字。从而实现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和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用字的全覆盖。

从《新华字典》1953年版本收单字6840个(含异体字),到12版收13000字,收字数增加了将近一倍,其中规范字头9460个。

(二)引导读音规范和用字规范

通过增补字头当代读音引导读音规范。例如“匮乏”的“匮”字增补了东汉张仲景的中医名著《金匮要略》里的“匮”guì一读,另外,为香港特区常见地名“鲗zé鱼涌”的“鲗”增补了“鲗”的字头读音。对这个字我们进行专项研究,最后确定这个粤语的字“鲗zé”是比较合适的读音。

通过完善释文用语引导用字规范。比如说沈阳的“沈”它在古书里面当作沉没的“chén”,以前就说“沈”还有一个“chén”的读音,“沈chén同‘沉’给人一个误解,“沈”现在还能当作沉没的“沉”来用,我们写作“旧同‘沉’”就加了一个字。整个这批处理以后更加明确规范,就是这个字以前是可以作为沉没的“沉”来用,今天我们写沉没的“沉”不应该写沈阳的“沈”,既照顾了查阅的需求,又突出了规范。

(三)增补新词新义,反映当代语言生活

在小型字典容量范围内,跟进时代,分析现实语料,适量增补近年来已经稳定下来的新词新义。按照音序,例如新增“爆表、爆红、博眼球、众筹、初心、打卡、代购、代驾、代言、到付、点赞、顶层设计、二维码、反腐倡廉、粉丝、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精神、官网、海归、黄牛党、截屏、酒驾、垃圾分类、力挺、流量、裸婚、秒杀、买单、卖萌、逆袭、捧杀、青蒿素、刷卡、刷脸、刷屏、数据库、网购、薪火相传、预警、智库、追尾、自媒体”等新词。有些以复音词的形式在单字底下用方括号引出并给予简要释义,如“初”下新增:[初心]最初的心愿、信念:~不改|不忘~;有些以单字的例词形式出现,如“非”的“前缀”义项下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购”的“买”义项下增加:网购。增加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气息。

新增一些字、词贴近当代社会生活的义项和用法,如“巴、被、超、炒、党、卦、垃、萌、派、拼、涩、毒”等字下增补的相关新义项。具体如“萌”增加义项:稚嫩而惹人喜爱的:卖~(故作萌态以讨人喜欢);这个是现代的常用词。[充电]增加比喻义:喻补充知识,提高技能等:只有不断~,才能跟上时代。

根据语言事实和实际使用情况,适当改进和完善了某些释义,如:[媒体]指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网络~。原来第11版就没有互联网也没有网络媒体这个举例。

把学术研究和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全面修订了涉及地名的条目。有的字增加了地名义项,如:“嘴”:俗作“咀”(现多用于地名):尖沙~(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氹dàng”:同“凼”(多用于地名),因为澳门用了这个字:~仔(zǎi)岛(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有的根据行政区划的变化修改了释义,如“堼hèng”:用于地名:大~上(在天津市蓟州)(11版作“蓟县”),现在12版就写成了在天津市蓟州。

其他改进还包括:插图注重综合性和系统性;改进和完善《部首检字表》,更加方便读者检字;从当代实际需要出发,重新编制了《新旧字形对照表》、依据《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更新了《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依据新资料更新了《世界各国和地区面积、人口、首都(或首府)一览表》《地质年代简表》《元素周期表》等。

此外,在商务印书馆的努力下,第12版首次实现了同步融合出版,其市场版本在正文各页都设二维码,可通过手机扫码直接进入“新华字典APP”的界面,享受多媒体的知识服务。[1]

2021年3月31日,《新华字典》汉英双语版31日亮相第34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它以汉英双解的形式全新面世,担当起国际语言文化交流新使命。[2]

时代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编撰人员说,第十版在原先第九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进一步体现了规范性、科学性和时代性。其实,《新华字典》出版50多年来,平均每5年进行一次修订,每一次修订都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征。“如同一台影像机,《新华字典》记录、反映了新中国这55年的风雨变迁。”刘庆隆老先生说,《新华字典》编撰之初,不可避免地留下特殊时期的特殊痕迹。比如收了一些政治性的名词术语,“生产队”、“互助组”、“人民公社”、“高呼毛主席万岁”等。在某些时期,《新华字典》成了后人眼中的“政治教科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字典进行修订,删除一些不太常用的,如“租借地”、“愚民政策”、“锻铁”等,增加了互联网、黑客、克隆、期货交易、盗版、白领、社区等上百个新词新义。环保意识也渗入了字典的修订中,对于已经被国家定为保护动物和保护植物的,一般都将释文中“……可食”等语句删除,增加了“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等语句。

2016年4月1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关负责人正式确认《新华字典》是世界“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截至两项纪录统计的计算时间(2015年7月28日),其全球发行量达5.67亿本!

《新华字典》

作品目录

第10版目录

第10版修订说明第9版修订说明凡例汉语拼音音节索引新旧字形对照表
部首检字表(一)部首目录(二)检字表(三)难检字笔画索引
字典正文附录汉语拼音方案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我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我国少数民族筒表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省会(或首府)各称表世界各国和地区面积、人口、首都(或首府)一览表
计量单位简表地质年代筒表节气表元素周期表

创作背景

《新华字典》

1950年5月23日,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驰函北京大学校长,商调在该校中文系当系主任的魏建功到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局来筹建主持“新华辞书社”,着手早有计议的《新华字典》编写工作。此项工作,不仅是魏建功、叶圣陶等人计议中要干的事,也是“新形势”的急需。——“新政权”得有自己人弄出的普及性字典,让“新社会”的读者广泛使用。

不出一个月,魏建功在北京大学的职务得以解除,来到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局组建“新华辞书社”。起初,所谓“新华辞书社”只有魏建功和萧家霖两个人,不久萧家霖的夫人也加入了,再后来杜子劲又加入了。似乎早期“新华辞书社”就只这么几个成员,叶圣陶代表国家出版机构“领导”着这个“新华辞书社”。

“新华辞书社”的工作于1950年8月10日正式展开了之后,同年10月9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才召开“成立会”,叶圣陶兼任社长,实际也成为《新华字典》的终审。

1951年3月17日上午,“新华辞书社”开社务会议,议定《新华字典》与1951年9月底完稿。这个时间要求倒是达到了,该年8月29日下午3点“新华辞书社”举行社务会议时,《新华字典》初稿早已结稿,但修订进度甚缓。为了赶速度,社内同仁的工作有所调整。调整之后,仍处于紧张状态,1951年11月29日下午的社务会议,再次鼓劲,力争1952年6月修订完工,年底出版。然而这一次的规划落空了。

1952年7月11日,金灿然、叶圣陶、魏建功等共谈重新改定后的《新华字典》印发的部分征求意见稿,结果都发现问题多多;读者对象不明确、体例有点乱等等。更要命的是虽说“新华辞书社”已“发展”至十多个人,但能动笔写稿的人极少,魏建功、萧家霖又都不写稿,只做“审订”工作,连叶圣陶也只好叹气:“欲求成稿之完善,实甚难。”

改、改,不断地修改!到了1953年1月中旬,看终审的叶圣陶仍在摇头:“字典总觉拿不出去,尚须修改。”这年的2月21日,魏建功再一次求助叶圣陶,让他为“编辑同仁”讲今后如何修改,力争6月完稿、7月复排。

实际上,最后均由叶圣陶逐字改定,于1953年7月6日正式发到印刷厂排字。一周后,由叶圣陶改定了魏建功、萧家霖写的《新华字典》宣传稿。《新华字典》的排版格式是1953年7月17日下午商量一次,10天后又商量一次才定下来的。之后便是读校样。但在叶圣陶这里却是“流水作业”,他于7月29日才把《新华字典》全稿审改完毕。8月22日,叶圣陶审读魏建功和萧家霖起草的检字表,也觉不完善,28日与二位商量后才定。

魏建功写的《新华字典》的《凡例》,也被叶圣陶判为“琐琐”、“达意不甚明畅”,又得改。

《新华字典》

1953年12月4日《新华字典》终于完工,即将出版。总结《新华字典》初稿乃至修订过程,叶圣陶觉得“计划未前定,随时变更,耗力甚多,而又未能作好”。1953年12月北京第一次印刷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新华字典》是依音序排列的,版权页上说是一次印了十万册,但叶圣陶日记上写的是300万册。1954年7月初,“十万册”音序排列的《新华字典》已经卖完,叶圣陶虽然认为“此字典实不能令人满意”,但又无法另编,只好同意“酌量修订”,决定改音序排列为部首排列。因为忙,也确实因为初版的这本《新华字典》让近60岁的叶圣陶饱尝辛苦,他不再过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版修订的《新华字典》,而是交由魏建功、恽逸群负责。部首排列的《新华字典》1954年11月才付印,发行20万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华字典》由魏建功写书名。之后,《新华字典》就转到商务印书馆去了。

品牌维护

数十年来,商务印书馆始终悉心培育和经营“新华字典”品牌。通过大量投入和各种形式的品牌推广和维护,“新华字典”已被打造为辞书领域乃至图书出版领域的精品品牌,积累了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成为公众熟知的字典品牌,获得了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的认可。《新华字典》曾获得第三届国家辞书奖特别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等诸多奖项,并以其高度的权威性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2016年荣获“最畅销的工具书(定期修订)”“最受欢迎的字典”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商务印书馆对仿冒、跟风现象尝试过以侵犯专有出版权、著作权为由进行交涉,或以构成不正当竞争为由进行维权,但影响比较有限。考虑到大多仿冒、跟风产品均冠有“新华字典”字样作为书名,商务印书馆决定以“新华字典”这一辞书品牌的商标权作为打击仿冒、跟风现象的主要手段。“比如,对于跟风仿冒‘新华字典’品牌,有‘搭便车’行为的出版社,我们会一一去函、逐个交涉,使‘新华字典’商标在辞书出版领域内被广泛知晓和尊重。我们与之交涉过的出版社,基本都会把涉嫌侵权‘新华字典’品牌的图书产品下架、毁版,这使得‘新华字典’品牌和商务印书馆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2018年,“新华字典”这一著名出版品牌在商务印书馆的维权诉讼中被法院认定为未注册驰名商标,从而使“新华字典”品牌获得更大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力度。商务印书馆创造性地利用商标手段解决了“新华字典”品牌保护面临的相关问题,引起了行业管理部门、出版业同行及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通过诉讼,“新华字典”成为了出版行业图书品牌中凤毛麟角的驰名商标。该案同时也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2017年度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例”之一,为出版行业提供了版权保护新思路。据法律界人士分析,“新华字典”商标案是图书出版行业第一例未注册驰名商标案件,对辞书市场及整个出版行业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有利于促进图书市场的规范发展。张仲彬介绍,“新华字典”现在已被正式核准成为注册商标了。

获得荣誉

1.1万次播放01:12《新华字典》获世界最畅销书 全球发行量5.67亿本

最受欢迎的字典/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2016年4月13日,世界权威的纪录认证机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颁发仪式上正式宣布,由中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是“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截至两项纪录统计的截止时间(2015年7月28日),《新华字典》全球发行量共达5.67亿本。

时间奖项
2016年4月12日下午在伦敦总部举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发布仪式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高级副总裁马克·弗里加迪正式确认,《新华字典》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
截至2015年7月28日《新华字典》在全球发行量高达5.67亿本。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也是全球各国和地区汉语学习者的必备工具书
2018年10月19日获得“2018年中国版权金奖”
2022年4月《新华字典》(第12版·大字本)被评为“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3]

出版信息

定价策略

《新华字典》的定价一直是一斤肉的价格。1957年是1元,后来是7角,1998年版11元,2004年版12.5元。这里有个典故,周总理曾经提议降低成本,所以,商务印书馆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可谓绞尽脑汁,要好纸又要便宜,让农村的孩子能买得起。当然,这种低价政策也符合商务的作风,商务的辞典定价普遍很低。

历次版本

《新华字典》第11版

历次版本版权页

盗版事件

央视报道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

湖北省教育厅政府采购320万册的《学生新华字典》,并非政府要求的正版字典,居然是该省一家出版机构临时拼凑起来的无主编、高差错率、中标价高于零售价的不合格工具书。据了解,该字典存在着万分之二十的错误,是国家规定的20倍,超过国家规定销毁规定的4倍。这些错是非专业的系统性差错。

腾冲事件

云南腾冲52所学校现7万多本盗版字典

实地调查显示,腾冲县52所农村中小学发放的7万多册字典都是盗版。据悉,腾冲县已将所有盗版字典“召回”并封存。无独有偶,距离腾冲县400多公里的临沧市临翔区通过招投标采购的2.7万余册《新华字典》也是盗版,这批字典大多还囤积在临翔区各中心学校,大部分还未发放到学生手中。

纠纷案件3583次播放01:04“新华字典”纠纷案落槌!法院判决商务印书馆胜诉

2018年2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结原告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诉被告华语教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侵犯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法院判决被告华语出版社立即停止涉案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相关媒体上刊登声明,消除影响,赔偿原告商务印书馆经济损失300万元及合理支出27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