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沟,是北京市外城的一条主要排水河道,源自虎坊桥,流经天桥、金鱼池、红桥,又折向南,注入永定门外护城河。开挖于明代,原称“郊坛后河”。清代始称“龙须沟”。1950年代,治理时,将该河大部分河段埋入地下成为下水道。从天坛以北、以东,向东南流出北京城外。这条龙须沟很可能是古代高梁河下游故道。

中文名

龙须沟

地理位置

北京市外城东南

发源地

虎坊桥

流经主要地区

北京市天桥、金鱼池、红桥

长度

约15公里左右

所属水系

海河流域北运河支流通惠河支流南护城河

河口

永定门外金鱼池

地名

北京市崇文区有名的龙须沟,从天坛以北、以东,向东南流出北京城外。这条龙须沟很可能是古代高梁河下游故道。大概因为北京城是明清两代的都城,是自命为“真龙天子”的皇帝生活居住的地方,因此这条河道也就有了龙须沟的美名。解放前,这是一条污物漂流、蚊蝇孳生的臭水沟。解放以后,立即进行彻底整治,变成一条清水沟,人民艺术家老舍以此沟的变化为题材,写下了著名的《龙须沟》剧本,后拍成电影。虽然现在的龙须沟改造成地下暗河,但位于其上和两侧新建的街道和居住区却仍沿用它的名字命名,如龙须沟路、龙须沟北里等等。

简介

2009年

龙须沟是北京早期时代一个“移民”区。据悉这里主要当时居住了很多从外地不远万里逃荒来的,也有一些本地居民。与当时上海棚户区一样,这里当时也是一片“肮脏之地”。那条臭水沟真实存在过。老舍先生名著《龙须沟》也就是记录了这段历史变迁。当年的记载,龙须沟一带的地质很差,地面由垃圾垫起来,5米以下才见原始地面。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卫生环境,1950年龙须沟改造工程正式开始。龙须沟工程的概算占到了当时全市卫生工程局全年预算的近1/5,可见当年政府对此的重视程度。

据记载,龙须沟源自虎坊桥,经天桥、金鱼池、红桥复南折至永定门外护城河,横贯北京外城的东南部,这条河最晚明代就出现了,当时并没有河名。另据考证,明正统年间,此河水与正阳门东护城河水流,经三里河,在金鱼池附近汇合,使早年的龙须沟水量增大。

清光绪年间以前,龙须沟水还是清澈的。到了宣统年间,金鱼池以北三里河的水干枯,河道淤成陆地。随后,红桥下游的水成了死水,在清《宣统北京城图》上,此河道标为“龙须沟”。

进入民国时期,龙须沟已经变成了一条污水沟。当时,全国各地逃荒逃难的穷人很多都聚居于此,两岸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这以后,为整治龙须沟,改砌暗沟,但只完成了西段。东段从天桥东,经金鱼池、红桥,折而东南仍为明沟,垃圾遍地,散发着恶臭。这段就是老舍先生所著《龙须沟》的背景。

“龙须沟”现在早已经改为暗沟(下水道)了,但是在天坛东门一带的“红桥”和“金鱼池”仍可看到,清清的流水。

近况

在位于崇文区天坛北门附近的金鱼池。1950年版的北京地图上,天坛以北有条细长的龙须沟,从天桥自西向东汇进金鱼池。可如今空有龙须沟北里、金鱼池中街等地名,却不见水域。龙须沟其实并没有彻底消失,在祈年大街东侧一条极易被忽略的小胡同,门牌上赫然写着“龙须沟路”。只是现在那里的居民多半是外来人口,没有人见过“原生态”的龙须沟了。

龙须沟[地名]

新中国成立以来,金鱼池地区所进行的第三次改造。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市将虫蝇丛生的金鱼池整修为可以养鱼和划船的街心花园;60年代中期,又填平了金鱼池,建成一批简易楼,改善了居住条件;去年4月,针对这批简易楼亟须改造的现状,北京市启动了全市规模最大的金鱼池简易楼改造工程。

金鱼池小区环境幽雅,包括42幢居民住宅楼,一所综合性学校,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小区仿照北京四合院的院落格局建设,金鱼池将重现小区中心,它将由南北两片水面组成,池水利用地势北高南低的特点,通过一条小溪自然流淌;小区中还将建设一条“金鱼池文化街”,《龙须沟》中28个人物(如小妞子)雕像将出现在小区长廊上,一本刻有老舍先生胸像、3米高的书的雕塑造型,将矗立在这组群像的前面。

干流概况

龙须沟,是外城的一条主要排水河道,源自虎坊桥,流经天桥、金鱼池、红桥,又折向南,注入永定门外护城河,横贯北京外城的东南部。这条河最早在明朝初年就出现了。明永乐年间,在城外南部修建天坛、山川坛(先农坛)时,在其后面挖了一条排水沟,因名“郊坛后河”。之后郊坛后河与正阳门东护城河水流,经三里河,在金鱼池附近汇合,水量丰沛。清代,这条河始称“龙须沟”。至晚清光绪年间,龙须沟还是一条水清流畅的河道。宣统年间,金鱼池以北的三里河水枯,河道淤为平地,虹桥下游便成了一段死水。民国时期,龙须沟已经变成了一条污水河。1950年代,治理时,将该河大部分河段埋入地下成为下水道。

治理

早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建立之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就提出了城市建设方针:“服务于人民大众,服务于生产,服务于中央人民政府”。贯彻这一方针,人民政府把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环境作为头等大事。当时,南部外城地势低洼,为城市排水下稍,有龙须沟、大石桥沟、夕照寺沟、铜法寺沟、泡子沟等8条大臭水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龙须沟。

其时,全国各地逃荒逃难的穷人多聚居于此,龙须沟两岸苇棚联排,破破烂烂,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民国中期(1930年),龙须沟的西段,虎坊桥到老虎洞一段改为暗沟,东段仍为明沟。每至夏季,或天降暴雨,龙须沟排水不畅,沟满壕平,污水四溢,棚倒屋塌;或烈日酷晒,沟内积存脏水秽物腐烂,臭气熏天,蚊蝇乱飞,令人作呕,是京城有名的“潴纳污秽制造疫菌之区”。

1950年4月,龙须沟改建暗沟工程开工。最难打的一仗便是污泥清掏。龙须沟明水排掉后,剩下半沟黑糊糊的污泥,又腥又臭,不要说下去清掏,就是在沟边站一会也会让人头昏脑涨。工程负责人犯了难,这活儿谁能干?关键时刻,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数千名解放军指战员赶到工地,二话不说,跳进沟中干得热火朝天,有的用铁锹挖,有的干脆用盆子掏,污泥溅了一身一脸,战士们毫不在意。中午战士们就在沟边吃饭,吃的是白面掺玉米面“二合面馒头”,啃的是咸菜疙瘩,这还是犒劳战士们才做的。附近居民见战士们这样苦干,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纷纷从家中端出清水、手巾,有的提出开水,有的还熬了米汤,家家争先恐后,那阵势,很有些“支前”的味道。

崇文区失业的工人、市民也来干活,开始是义务劳动,后来工程部决定发给报酬,一个工日5斤小米。一时间,参加掏龙须沟的有近700人。郊区的农民也来抢掏龙须沟,他们看中的是那又黑又臭的污泥。原来郊区刚刚土改,农民从地主手中分了土地,大半无力买肥料,这城里人厌恶的臭泥,对农民来说却是宝中之宝,挖出来用马车拉出城,往地一撒,是极好的肥料,既得了肥,又能赚小米,何乐而不为呢?农民们越来越多,河北三河一带的农民都来参加,挖完了龙须沟,又去挖别的臭沟。

当年11月22日,龙须沟改建暗沟工程告竣。历时7个月,掏挖明沟6.26公里,铺设干支地下水道9380米,填平暗沟土方11820立方米,一条宽阔的马路掩盖了龙须沟昔日丑陋的模样。

政府拨专款为新修建马路装上路灯,为龙须沟居民区建了自来水供水站,龙须沟的老百姓只有一个感觉:共产党、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

龙须沟工程深深地打动了著名作家老舍,他把龙须沟的故事写成剧本,搬上舞台,歌颂共产党,歌颂人民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1951年2月,由著名艺术家焦菊隐导演的话剧《龙须沟》在首都公演,一时轰动京城。毛泽东主席在怀仁堂看了《龙须沟》,据说这是他进城后看的第一部话剧。

大悟龙须沟

龙须沟,位于湖北省大悟县阳平镇。镇政府驻地阳平口,北距县城7.5公里。阳平镇铁铺村大坡顶山海拔约800米,高峻挺拔,在山脚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沟,叫龙须沟。

龙须沟是成南北走向的一条曲折的峡谷。在近五公里的峡谷中,拐了七八道弯,有大小六十多个潭,沟内山石密布,流水潺潺,两边山林翠绿。山水,山石,山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山顶部,有一条瀑布高十余米,溪水顺石壁飞流而下,气势恢宏,动人心魄。沟内有一大一小两个天然石潭,大的深约十米,小的深约3米。这两个潭叫龙潭,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是龙须沟最漂亮的地方。

邻水龙须沟

龙须沟坐落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甘坝乡境内,位于天下第一雄山的华蓥山最高峰——高登山南麓,方圆十五公里,距县城十公里,距华蓥市十二公里,距广渝高速公路五公里。公路四通八达。

龙须沟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如同蒙上面纱的少女羞涩地掩罩在深山沟壑之间,鲜为外人所知晓。在风景区内,有神奇百态的“川心洞”,有惊险迷人的“清溪峡”,有人杰地灵的“天生桥”,有白练悬空的“龙须瀑布”,有稀奇古怪的“无名树”,有姹紫嫣红的“桃花园”,有香火鼎盛的“川古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