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岔戏”的角色行当为“生”、“旦”、“丑”,其中以小生、小旦、小丑戏居多,是较典型的“三小戏”。据上世纪50年代(安康戏曲发掘组)资料记载,八岔戏有剧目190余个,但至今我们所能看到的不足50本(折)。本戏少,折戏居多。题材绝大多数来源于民间的男女爱情故事,传统和劳动生活中的轶闻趣事。

中文名

八岔戏

申报地区

陕西

代表人物

刘聪成

代表作品

柳二姐盘花

释义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岔戏

八岔戏,又称“七岔戏”、“花鼓戏”、“小调戏”、“岔口戏”。虽安康土生土长的艺术与外省流入的民间艺术融汇、衍化、丰富发展起来的。八岔戏分阴、阳两种。阴八岔为三、三、四的十字句,开头有“起板”,中间叙事有“诉板”,收尾有“落板”;阳八岔则为二、二、三的七字句,同时还有夹带着不规则的五、六、八、九字句。前者只有一个主调,一调到底,每唱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尾要接腔,并有特定的锣鼓曲调,旋律悠扬委婉,多表现抒情、哀伤、忧郁、彷徨的情绪。后者曲调明快,节奏感强,有跳跃性、舞蹈性较强,宜于铺陈叙事和表现高兴、喜悦及情绪变化大的人物内心世界,常用于剧目的开场。

基本内容

八岔戏它以语言通俗、曲调优美、故事生动而深受群众热爱,它的声腔唱段遍及全区各个角落。它的称谓有“七岔戏”、“花鼓戏”、“阳八岔”、“阴八岔”、“大八岔”、“小八岔”、“小调戏”、“岔儿戏”、“岔调戏”等,不下八、九种。那么,它是歌?是舞?是戏?其实正是这奇特的存在形式,鲜明的“体征”向我们揭示了八岔戏发展形成的全过程,即:唱民歌——赛唱(打围鼓)——民间歌舞(小场子,地蹦子)——八岔戏。同样,它的剧目表演也是循着民歌——唱故事——演人物这个轨道,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因为多用熟悉的六、七支小调来演唱故事,所以艺人们将它称为“七调戏”、“七岔戏”(意思是岔来岔去的七个调)。清乾隆、嘉庆年间(1772—1810年),在七岔戏的发展变化中,有“郧阳调”从鄂西传入汉水中上游,经我区艺人的传唱嬗变,形成开头有“起板”,中间叙事有“诉板”,结尾唱“落板”的板腔曲体,就变成“七调加一调”——如今的“八岔戏”了。

八岔戏的音乐,只有唱腔和打击乐两部分。以“阳八岔”(又称“大八岔”,原于“郧阳调”)与“阴八岔”(又称“小八岔”、“七岔”、“小调”,“杂调”等)所含的曲调分为两种不同表现力的声腔。阳八岔的所有唱腔,除用打击乐,作为句、段之间的间隔外,均属无弦管伴奏的清板式的、一人唱众帮腔的演唱形式;阴八岔以民间小调作为唱腔,常用的有【长工调】、【撒花调】、【绣荷包】、【探妹】、【度林英】、【接干妹】、【十绣】、【十恨】、【游春】、【赶船】等。由于阴八岔囊括的曲调很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因此它能演示出那些情节迭宕、表演细腻、人物个性鲜明的剧目。面对浩瀚众多的民歌,八岔戏也绝非一味接纳,它受到八岔戏已定型的伴奏锣鼓严格的制衡与取舍。

常演的剧目有

《柳二姐盘花》、《卖杂货》、《尼姑思凡》、《王婆骂鸡》、《上竺山》、《何氏劝姑》系列(《要嫁妆·张德和进店·张德和休妻》)、《站花墙》、《吴三宝游春》、《贾金莲赶船》、《白扇记》、《蔡鸣凤辞店》、《坐东楼》、《西楼会》、《保娃子打草鞋》等,据著名八岔戏传承人刘聪成谈:民国时期(1915—1945年),八岔戏在汉滨境内最盛,有不少职业班社,也有不少“二棚子班”、“皮影班子”、“大筒班子”兼唱八岔戏或专工八岔戏,著名艺人有李洪发、余德奎、余德业、袁富恩、汪元鳌、余策成、李正年、朱代业、刘聪成(绰号狗旦子)等。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八岔戏逐步形成了“三门九行当”的角色分工。有些行当的表演,却“脱胎终未换形”。角色有:生(包括小生、须生、老生)、旦(小旦、正旦、老旦)、丑(小丑、老丑、丑婆)此即“三门九行当”。角色分工明确了,表演就进入了一个新领域,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展。

表演要求“心中有戏,眼中有神,动中有情”外,各门角色手、眼、身、法、步的表演进化各不相同。小生表演已经运用了整冠、圆领、抖袖、掸尘、台步等诸多的戏曲程式;而旦角则保留着“小场子”身段、台步,始终亭亭玉立,双膝微曲,大臂贴身,用小臂扭着“进三退二”的小颤步。“丑”门类的表演均属“说天指天,道地指地”的,甚至随意性、即兴式的表演。

历史渊源

八岔戏的形成发展同样经历了唱民歌——打围鼓(赛唱)——小场子、地蹦子(民间歌舞)——民间戏曲(八岔戏)的演变过程。清顺治六年(1650年)。朝廷下达了垦荒令,第一次移民进入当时颓败凋蔽的安康,他们圈地围田,拓荒垦植,数十年间生产很快得以恢复,生活自给有余,商贸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物质生活得以基本满足的同时,

多种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也随之兴起,“打围鼓”就是其中的一种。 5至7人打着锣鼓走乡串户,他们既是演奏又是歌手,演奏着大家熟悉的花鼓调和数种民间小调,在走村串户活动时,宗族之间、村镇之间兴起了“打对台”,以赛歌唱,这种群集的“打对台”是即兴创作的,带有挑战性的歌词比赛,而且创作的愈快、愈及时、愈辛辣,愈能得到群众喝彩,这就催生出新的短小精悍的锣鼓点和奔放、热烈欢快的“花鼓调”以及柔和委婉、歌词典雅的小调,尤其是多段歌词的小调,象《山伯访友》、《十里亭》等都是数百段千余句的歌词。这种歌唱了完整故事的小调,常常是“打围鼓”的主要曲目。随着时间的推移,“打围鼓”已不能满足乡民们对文化生活的进一步要求,于是在“打围鼓”的基础上则手舞足蹈,使“小场子”和“地蹦子”等民间歌舞应运而生。在“打围鼓”时是由一个人说唱数个人物,而“小场子”等歌舞则由歌舞者分别演唱,歌舞对唱中常常插白打诨或询问对答等等,产生了简单的道白和即兴式的表演,进而发展成为对对戏、折子戏。如《刘海砍樵》、《卖杂货》、《柳二姐盘花》等,特别是那些能够歌唱完整故事的,将第三人称的歌唱变为第一人称进行表演就形成了八岔戏的雏形。八岔戏形成之初常用七首曲调,即:【长工调】、【放羊调】、【翠花调】、【游春调】、【赶船调】、【绣花调】、【访友调】(其中有的是以戏名代曲名)。演唱初始由一戏一曲逐渐发展到以人物,情节使用曲调,亦称为岔开使用的七岔戏。到清乾隆中期,(1773-1774年)是我区又一移民高潮,两湖移民大量涌入,促成了此后数年间安康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到乾隆末年嘉庆年间,因移民逐年增多,老林开辟、山货云集、商贾辐辏、农贸振兴,使安康成为汉江中上游的商业重镇。水上航运成为陕鄂之间物质及文化交流的唯一渠道,加上民间班社往来演出频繁,使【郧阳调】传入安康。经过艺人们吸收改造,变成了具有板腔体雏形的“阳八岔”(又称大八岔)。“七岔”因受表现功能的局限,使它多表现风趣幽默的喜剧和轻松愉快的闹剧。相对而言对激越高亢、庄重肃穆的剧目内容却难以适应,“阳八岔”的衍生、加入正适时恰切地弥补其不足,使带有正剧、悲剧内容的剧目逐渐增多,唱腔也形成了阳八岔(大八岔,板式衍生体)和阴八岔(七岔或小调带有原始风貌的民歌体)两类。自此,八岔戏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由于八岔戏的剧目、唱腔和锣鼓伴奏易于流传,致使家庭班、裙带班、村镇班,这些季节性、半职业性质的班社遍布各地,至道光年间 (1821—1850年)达到鼎盛。据调查,仅汉滨的恒口、五里、梅子铺、大同、建民、吉河、关庙、石梯、河西等乡镇一带较有名气的演出班社近30个之多。清末民初此戏曾被官府诬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鄙俗之乐”,两次明令禁演,从而在城镇舞台上销声匿迹,但仍顽强的活跃在广大农村,成为“蓆棚戏”、“角角戏”,盛况一直延续到民国中叶。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八岔戏长期远离中心城镇,蜗居山野,极少受到较高层次的文化艺术熏陶与交流,致使它发展缓慢,显得稚嫩柔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八岔戏进行了多次采录普查,并对一些职业八岔戏班社给予大力扶持,组织了多次民间艺术会演,让八岔戏堂堂正正的登上了大舞台,其中汉滨区关庙镇的刘忠诚职业班社,直到1964年禁演古典戏时才停止活动。

1956年,安康市汉剧团将八岔戏《站花墙》、《吴三宝游春》搬上了大舞台,对剧本、表演、唱腔进行了整理和加工,并首次使用了民族管弦乐器伴奏,在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会演中获得了各种奖励,取得了成功。长安书店还专为《吴三宝游春》和《站花墙》出了专辑,使八岔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地县两级组织编辑班子,系统搜集整理了八岔戏集成并列入了《陕西省戏曲音乐集成卷》。90年代初,汉滨区又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创作了《新吴三宝游春》又获成功,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成为了保留节目,常演不衰。同时数量不菲的八岔戏班社至今仍活跃在我区广大农村。

基本特征

1、八岔戏是流传在汉滨区的一个年轻地方剧种,它来自于“四民”,即:剧目来自于民间故事、传说;表演来自于民间歌舞:唱腔来自于民间小调;伴奏锣鼓来自于民间鼓乐。

2、从唱民歌——打围鼓——小场子(地蹦子)——民间戏曲(八岔戏)。它处于民间地方戏曲形成的顶端,研究内容十分丰富。

3、八岔戏唱腔分类比较独特,既有唯一板腔体雏形的阳八岔(由【郧阳调】嬗变而来),又有依一定规律且又囊括大量民间小调的阴八岔,演唱时却浑然一体,妥贴无痕。

4、轻装简行,最大限度适应农村乡镇环境。能在多种场合中演出,演小场子中唱八岔戏,二棚子班也演八岔戏,就是自娱自乐的“打围鼓”,锣鼓一响便也唱起了八岔戏。

主要价值

1、学术价值:了解了八岔戏就等于基本了解了汉滨区的民风民俗。它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都能够对研究地域文化的发展诸多启示。

.

2、实用价值:八岔唱腔优美、旋律动人、篇幅短小、故事生动,老少妇孺都能吟唱。经过加工改造的八岔剧目,每改必红。若再加强力量进一步对八岔戏进行抢救整理、精心创新、作为艺术资源进行市场开发,将会在安康旅游和艺术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量。

相关器具制品

八岔戏演唱不动丝竹,全凭锣鼓乐“掌其节奏,齐其动作,鼓其精神。”常用乐器有柿饼鼓(扁圆状鼓)、苏锣、苏钹、小锣、马锣、二五子(小碗宽边的小镲)、云锣等。总体音色要求明快热烈而不尖厉,柔和圆润却不低沉。在整个伴奏过程中,钹起音响指挥作用。乐队演奏必须达到强弱分明、疏密清晰;掂闪结合,擦捂有致。将锣鼓“掂出味来,打出情来”,使之“远闻锣鼓声便知演八岔。”

方法

由于唱腔来自于民间小调,又不用弦乐伴奏,全用民间鼓乐间插,或句末尾三字由后台或围观群众以集体接唱的形式来烘托,因此具有热闹灵活参与人多的特点。再加上它通俗多变的唱词,生活化的道白,本地化的语音语调,唱诉民间故事,故其普及程度非常之高。八岔戏自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独立成体以来,日渐发展。光绪年间至民国初期,城乡有了八岔戏自乐班或半职业班走乡串村演出。剧目日增。演出时,已具有戏曲表演程式。角色有了“三门九行当”。后来竞出现了的传授师傅和演技出色的“把师”的常年班。新中国成立后,安康市汉剧团吸收引进、整理、创作演出新八岔戏,增加了丝弦伴奏,丰富了表演程式,使传统的八岔焕然一新,轰动一时。代表剧目有《站花墙》、《吴三保游春》和现代剧《挖界石》等。

传承谱系

八岔戏在清代后期班社众多,盛极一时。在农村乡镇,八岔戏班社多为季节性、半职业性质的家庭班、裙带班、村镇班,少则五、七人,多则十余人,人员互动频繁。辛亥革命以来,较有影响的班社有:汉滨区河西镇王志胜班、关庙镇刘德茂班和刘聪成班(绰号狗旦子)、大河镇双溪李家班、恒口镇刘道聪班、恒口镇白鱼赵开恩班、梅子铺镇康继红、康承刚班、恒口镇月南唐仁耀班、张滩镇石梯乡八里刘建民班。新中国成立后仍有相当数量的八岔戏活跃在农村各地,其中刘聪成(狗旦子)班社直到1964年禁演古典戏时,才封箱停止活动。近年,比较活跃的八岔戏班社有:恒口庆丰闫昌信、陈厚全班社、恒口镇恒河村雷兴家班、恒口唐继德业余班、五里镇朱俊善班、建民镇李隆茂班等。

著名艺人刘聪成(绰号:狗旦子)简介:

刘聪成(又称刘忠诚)(1910—1979),汉滨区八岔艺人,住汉滨区张滩农村。民国15年(1926),被安康刘德茂八岔戏班中名角李天喜收为徒弟学唱小旦。后随师搭班流动演出达20余年,足迹遍及汉滨区乡镇和旬阳、平利、白河、镇安、山阳及鄂豫交界地区。他的演唱通俗朴实,生活气息浓郁,刻画人物逼真、细腻,加之嗓音圆润,唱腔动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看看八岔子,想起狗旦子”成为到处流传的口头语。拿手剧目有《吴三宝游春》、《站花墙》、《兰桥担水》、《贾金莲赶船》、《绣花衫》、《买白布》等六十余出。其中《买白布》一剧1959年先后参加安康地区民间文艺会演、陕西省民间文艺会演,均荣获演出二等奖。刘聪成于1956年被邀请到安康汉剧团传授八岔戏技艺,收黄贤明、龚尚武等人为徒,他倾心传艺,使经典剧目《站花墙》、《吴三宝游春》等得以传承光大。

已知第一代:

刘德茂,男,清?光绪(?——?),今汉滨区关庙皂树“二棚子”班班主,主唱八岔戏。

李天喜,男,清?光绪(?——?),今汉滨区关庙镇皂树村人,八岔戏旦角名演员,收徒刘聪成。

王志胜,男,清?宣统(?——?),今汉滨区河西镇汪家台村,八岔戏班班主,著名演员。(以上均为八岔戏名艺人刘聪成口述提供)

已知第二代:

赵开恩,男,清?宣统末(?——?),二棚子班班主,今恒口镇白鱼村,八岔戏旦角演员。

刘道聪,男,民国初(?——?),今恒口镇河南村人,八岔戏班主。

刘聪成(1910—1979),男(绰号:狗旦子,又称刘忠诚)。汉滨区张滩镇人。民国15年(1926)拜著名旦角艺人李天喜为师。学唱旦角。

汪元鳌,男,民国初(?——1985),今汉滨区河西镇汪台村桥娃班旦角演员。

刘建民(1915——),男,今汉滨区石梯乡人,八岔戏班班主,生角演员。

余德业(1900——1985),男,汉滨区五里镇余家山人,师从多人,余家班班主。

已知第三代:

黄贤明(1934-——),女,今汉滨区城关人,专业汉调二簧演员。曾拜八岔戏艺人刘聪成为师,学习《站花墙》演出获得成功,使该戏成为八岔戏经典保留剧目。

龚尚武(1936——),男,今汉阴县城关人,专业汉调二簧演员。新中国成立初拜刘忠诚学习八岔戏生角,代表剧目为《站花墙》生角杨二舍。

王贤珠(1941——),女,今汉滨区城关人,原汉调二簧专业演员。 1956年师从刘聪成学习旦角。

八岔戏曲谱

胡自庆(1938——),男,今汉滨区张滩镇人,原汉调二簧演员。 1956年师从刘聪成学习《吴三宝游春》中的小生。

王治英(1940——),女,今汉滨城区东关人,原汉调二簧演员。 1956年师从刘聪成饰演《吴三宝游春》剧中的赵翠花。

钱康年(1941——),女,今汉滨城区西关人,原汉调二簧演员。 1956年拜师刘聪成,习《吴三宝游春》中丑旦。

江树业(1941——),男,今汉滨区大同镇人,原安康汉剧团作曲。 1956年先后拜刘聪成、张复成、赵德才为师。研究八岔戏多年。

唐继德(1936——),男,大学文化,今汉滨区恒口镇唐家湾村人,教师。上世纪50年代,先后师从李志连、张广明学唱八岔戏,现为恒口镇业余剧团团长,生角演员。口镇业余剧团团长,生角演员。

已知第四代:

顾  铭(1944——),男,今汉滨区双龙人,汉调二簧演员。长期研习八岔戏演唱,饰演的《新吴三宝游春》的吴三宝,获省奖励,嗓音宏亮韵味醇真。

闫昌信(1948——),男,今恒口镇庆丰村人,自幼师从其父学习八岔戏丑角技艺。

李隆茂(1948——),男,今汉滨区建民镇人,师从多人。习八岔戏生、丑行。现为八岔班班主。

已知第五代:

陈厚全(1952——),女,今恒口镇永丰村人,先后师从张广明等多人。现为八岔戏旦行知名艺人。

富兴家(1950——),男,今恒口镇恒河村人,习演八岔戏丑角,师从多人。

陈红霞(1952——),女,今汉滨城区人,汉调二簧演员。上世纪 90年代饰演八岔戏《新吴三宝游春》丑婆王妈获省奖励。

李  明(1955——),女,今汉滨区城关人,汉调二簧演员。上世纪 90年代饰演八岔戏《新吴三宝游春》中的赵翠花获省级奖励。

朱俊善(1946——),男(又名朱三宝),今汉滨区五里镇人,师从多人,多才多艺。习八岔戏生、丑行。现为五里朱三宝鼓乐、八岔戏班主。

已知第六代:

魏长安(1975——),男,今旬阳蜀河镇人,汉调二簧演员。在重排八岔戏《站花墙》中饰演小生杨遇春。

吴  河(1977——),女,今汉滨城关人,汉调二簧演员,饰演重排八岔戏《站花墙》中的小姐赵美蓉。

已知第七代:

冯尚丽(1987——),女,今汉滨区坝河乡人,汉调二簧班学员,习演重排八岔戏《站花墙》中小姐王美蓉。

黄  悦(1987——),男,今汉滨区西城人,汉调二簧班学员,习演重排八岔戏《站花墙》中小生杨二舍。

濒危状况

1、尽管目前仍有一些半职业八岔班社活动,但均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现存艺人演唱八岔戏环境、空间有限,多是兴之所至演唱几折(段),衰微之势日渐加剧。

2、八岔戏目前已无相当造诣的艺人担纲。专业团体也无施教安排,搞过八岔戏采录整理、研究的专业人员本来稀少,加之年事已高,也有断代之虑。

3、一些已基本完稿的八岔戏资料因为经费问题,迟迟难以付梓问世,恐有散佚可能。

保护计划

目前已投入资金情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地方政府投入资金1万元,组织干部、专家深入农村将流传民间的唱词、唱腔、剧目等整理成册,并组织、辅导民间八岔戏班社5个,促进了八岔戏艺术的发展。

八十年代中期,政府再次投入资金,对安康八岔戏的流传地域进行大面积调查,并对著名班社、艺人进行采访和录音,把八岔戏在我区的起源和流传的整个状况进行整理、研究。

九十年代,上级下文由安康汉剧团再次排练八岔戏,并投入资金2万元,对传统戏《吴三宝游春》进行新编、排演。

2006年,安康汉剧团投入资金1.5万元,再次排练八岔戏的代表性剧目《站花墙》、《王婆骂鸡》,将参加安康市举办的民间艺术汇演。

一、主要保护内容

为保护汉滨区的八岔戏,使这一民间艺术能在汉滨区这块土地上传承下去,特制定了十年保护计划。此计划由区文广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管理、组织实施,由汉滨区文化馆负责具体落实,保护计划要点如下:

(一)静态保护

1、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的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八岔戏的历史沿革,区域分布的范围及其剧目、唱词、曲调、乐队以及演出所产生的社会价值等全部状况,并将普查所获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建档。

2、建立专人管理的八岔戏资源库和资料档案室,成立专家组成的八岔研究中心,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在抓好八岔戏基础理论工作研究的同时,切实抓好经数年发展、演变后创新体系的研究,并及时将这些研究成果以音、像、影、文字等多种形式予以出版、推介。

3、广泛发动群众,增强全区人民的保护意识,对“八岔戏”中歌唱与伴奏部分进行收集,特别是对原生态的剧目、音乐进行征集,并以多种形式将实物、图片、照片及音像资料进行复制后展示。

(二)动态保护

1、建立八岔生态保护区,成立八岔保护专家论证组,建立覆盖全区的八岔活动网。

2、发动群众文化工作单位,以及专业剧团,对八岔戏新一代从业人员以训练班形式进行培训,以便把原有资料及新搜集整理的内容以授课方式进行传授,让他们全面掌握剧种,力争多培养出一些艺术骨干。

3、成立汉滨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全方位团结全区的民间艺人,把生活贫困的民间艺人纳入“低保”范围,对年龄在75岁以上的民间老艺人办理发放“寿星证”,使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享受各项福利待遇和优惠政策。

4、规划建设汉滨区八岔戏民俗展览馆基础保护设施,对八岔戏的相关资料及实物妥善收藏、保存和展示。

5、结合城乡区域群众的红白喜事,配合农村的节令广泛开展演出活动;同时,每年不定期的送八岔戏进社区、进厂矿、进学校、进广大农村院落、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行表演,以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

6、将八岔戏纳入区委、区政府每年举行的民间艺术节(已连续举办了七届)进行展演、评奖。并结合“中国安康汉水龙舟文化节”、“黄洋河之春”、“汉江之夏”、“香溪洞之秋”,以及恒口“桃花节”、“油菜花节”等一系列大小地方民俗旅游节日,把其作为这些活动的保留节目,给八岔戏充分的展演机会和空间,让其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同时,拟定在2008年度举办安康八岔戏调演大赛。

7、组织八岔戏艺人到相邻的省市做专题推介演出,大范围的对其进行宣传,提高我区八岔戏的知名度。

二、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编辑《安康民间艺术十大集成》和戏剧志时对八岔戏流传的地域进行大面积的调查,并对著名班社、艺人进行采访和录音,从而明晰了八岔戏的起源和流传的状况。同时对八岔戏的音乐也进行了录音、记谱,并整理成卷,现已列为我省《八岔戏音乐集成》的重要卷本。

2、1999年,政府要求安康汉剧团再次排练八岔戏,并对传统戏《吴三宝游春》进行新编,利用八岔戏原生态音乐进行排演。该剧参加了陕西省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汇演”,在剧目改编、演出、导演、音乐、表演几方面均获一、二等奖。

3、2004年3月,区政府决定将每年的“黄洋河之春”、“汉江之夏”、“香溪洞之秋”、“元宵灯节”等四项大的群众文化活动,重点确定为民间艺术的展示推介活动,同时在各大旅游推介活动及重大节庆中,都组织八岔戏专场,把这一民间艺术做为活动的重要艺术品牌来打造。

4、我区主管单位多次派遣群文干部和专业剧团人员到各班社从剧目、音乐、表演等方面进行辅导。

5、由文化部门牵头,组织班社进社区、广场等,对这一民间艺术进行普及、宣传、推广。

6、2006年成立汉滨区民间艺术家协会,将散落于民间的班社登记造册,进行规范管理,并拟对现有的艺人授予不同层次的艺术家称号。关心老艺人的生活,结合实际,把生活困难的老艺人纳入社会低保,对已享受低保待遇的逐年提高其低保标准。

7、2006年,区政府要求安康汉剧团再次排练八岔戏的代表剧目《站花墙》,参加安康市举办的民间艺术汇演。

8、近年来,为了不断弘扬、发展这一濒危的地方民间艺术,我区老一辈艺术家、老艺人不断发掘本土人才,采用不同方式,对现有人员进行技艺传授并在保持原有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对这一古老艺术进行深化、提高、创新,在唱腔上不断改进、完善,大大增加了八岔戏表演的观赏性。

三、十年保护目标

围绕建设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八岔戏这一民间文化艺术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使其具备市场条件可以进行适当适度开发,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民间文化保护开发制度和保护开发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基本实现民间文化开发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法制化,全面促进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7年保护措施:全面搜集普查资料、成果,编写相关适用的培训教材,建立6镇(建民、五里、恒口、瀛湖、张滩、大同)为八岔戏文化生态旅游保护重点区域,成立八岔戏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论证组,建立覆盖全区的安康道情活动网。预期目标:整理、完善普查资料,并组织相关老艺人和专家对其普查结果进行系统复核,确认并建档(包括文字档案、电子文本、音像光碟等)。

2008年保护措施:①完成普查资料成果结集出版工作,组织专家小组编写教材。②培养传承人,发展演员,对其进行理论及技艺的全方位系统培训,并组织开展演出活动。预期目标:①开展命名、保护、普及、培训工作:扶持民间八岔戏班社8个。②在保护人才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培养、发现传承人才的工作力度和对八岔戏原生态的保护力度。③拟定本年度举办一次八岔戏调演大赛。

2009年保护措施:①继续充实壮大汉滨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政策允许、条件成熟的前提下给予民间艺人关怀、扶持。②继续搞好研究工作,为出版相关书刊做前期准备。③加大剧本创作力度,在巩固原有成果(如《吴三宝游春》)的前提下,力争再出佳作,再创佳绩。预期目标:①在有效政策支持下,发放贫困老艺人一定的生活补助。②力争多创作出的剧本,筹备并举办一场高质量的八岔戏专场演出。

2010年保护措施:①组织专业人员对八岔戏再度进行深入研究。②全面总结试点工作。③确认一批专业过硬的传承人,协助专家和老一代八岔戏艺人编印、出版《安康八岔戏大全》。④颁布乡村保护机制。预期目标:①被命名乡镇的保护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②将撰写、编印、出版的各类八岔戏书刊结集汇编,并在省内处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推介、宣传。

2011年保护措施:①完善各级保护组织。②将八岔戏作为一种文化资产进行开发,并培养一定的市场环境,使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结合,形成良性循环。预期目标:①参加全国、全省赛事活动,力争走出国门。②形成相应产业,保证良性发展,逐渐繁荣。

五、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首批确定6镇(建民、五里、恒口、瀛湖、张滩、大同)为八岔戏文化生态旅游重点保护区域,成立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论证组。

2、规划建设汉滨区八岔戏民俗展览馆等基础设施,对其相关资料及实物妥善保存并展示。

3、成立专项研究小组编写八岔戏教材,培养传承人,发展演员。

4、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组织班、社、团、队进行调演。

5、编印、出版汉滨区《安康八岔戏大全》。

6、加大剧本创作力度,在巩固原有成果的前提下,改编旧剧本并创作一批新八岔戏剧本,筹备并举办高质量的八岔戏专场演出。

7、将业余团队进行全面包装,形成产业,使其逐步成为汉滨区的艺术发展实体。

六、建立机制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汉滨区八岔戏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文广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和八岔戏专家论证组。以文化战略上“定向”,发展蓝图中“定位”,工作决策中“定项”,领导班子内“定人”,干部职责上“定责”,资金投入上“定额”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制度建设机制。

2、建立专项资金。适度进行市场运作,广泛招商引资发展该项产业;汉滨区每年拿出2万元,被命名保护的乡、镇每年各筹资1万元以上的保护经费。

3、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每年培训不少于两次;设立培训教材编写组,负责培训、辅导工作。

4、建立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保护与不断提高技艺、发展创新、协调发展相结合的动态保护机制。

5、提请地方人大常委会出台《民间艺术保护决议》。

6、建立现有班社和新建班社成员与专家学者步调一致、互动互补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7、以产业实体为依托,建立艺术市场运营机制。

七、经费预算及依据说明

依汉滨区现行财政体制,由区政府直接将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全区命名保护的6个乡、镇,各预算保护经费1—2万元以上,共需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