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是因风寒袭表、肺气失宣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多发。其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肢节酸痛、鼻塞声重、咳嗽流涕。治疗上西药、中药皆可,亦可采用食疗。预防措施为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所致的感冒。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中文名

风寒感冒

外文名

anemofrigid cold

季节分布

秋冬

症状表现

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

就诊科室

中医科

原因

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病因

  •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其起因通常因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临床表现

  • 1.后脑强痛
  • 即头后部疼痛,连带颈部转动不灵活。
  • 2.怕寒怕风
  • 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
  • 3.流清涕
  • 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检查

  • 1.望诊:包括患者神、色、形、态的全身望诊,头面部、五官、颈项躯体、皮肤的局部望诊,舌质与舌苔变化的望舌,必要时进行排出物和小儿指纹的望诊。
  • 2.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
  • 3.问诊: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饮食口味、问睡眠、问二便等。
  • 4.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

鉴别诊断

  • 1.过敏性鼻炎
  • 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可能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作祟。过敏性鼻炎的这四大典型症状与感冒的症状相似。但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需要用抗过敏药物治疗;感冒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有些患者把过敏性鼻炎误认为是感冒,仅自行服用简单的感冒药物进行治疗,岂不知这样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延误正确的诊断治疗,严重的会造成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
  • 2.风疹
  • 在发病的头24小时,可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流涕、咳嗽等。1~2天皮肤出现浅红色丘疹,先从面部开始出现,发病1~2天遍布全身,并在2~3天皮疹消退,不留痕迹。出疹时有耳后淋巴结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 3.流行性腮腺炎
  • 常以普通感冒形式出现,而后突然高热不退,同时腮腺肿大,面颊肿痛,持续3~5天。该期若没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化脓性腮腺炎及各种并发症,如脑炎、副睾炎、急性胰腺炎和肾炎等。
  • 4.流行性脑膜炎
  •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疾病,病原菌经呼吸道飞沫传染。春季多发,传染性强,儿童发病率最高。流脑的最初症状是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红、浑身酸痛等症状。当病菌侵入血液后,就表现为突然高热、头痛、寒战、呕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昏迷等。
  • 5.病毒性肝炎
  • 病毒性肝炎发病初期多有发热、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头晕头痛等症状,与感冒症状也很相似,其主要鉴别点有病程长、厌油腻、有黄疸、肝区痛,化验可见转氨酶增高。若已患感冒且缠绵不愈并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及早确诊并治疗。
  • 6.麻疹
  • 麻疹在发病的头1~2天有发热,呈感冒症状,伴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发红、怕光。第3天起先在口内黏膜上出现麻疹斑,其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皮肤,继之出现于头部、面部、躯干、四肢。随出疹增多,发热也加重。
  • 7.水痘
  • 水痘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病初有轻度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约2天后,皮疹可依次从躯干、头部、面部、四肢出现,不高于皮肤,数小时后变为丘疹,高出皮肤,再变成透明饱满的水痘,以后变为浑浊,再变为干瘪的水疱。水疱周围皮肤发红、发痒。
  • 8.肺结核
  • 肺结核早期临床可出现持续反复的低热、盗汗、食欲下降,伴咳嗽、咳痰等症状,与感冒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经常不明原因地“感冒”,应考虑到肺结核的可能,应做胸部透视,或者反复痰检可查到结核杆菌而确诊。
  • 9.猩红热
  • 猩红热是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发热、咽炎与皮疹。皮疹的特点是:在发热的第2天左右出疹,在全身皮肤弥漫充血(压之褪色)潮红的基础上,可见针尖大小的点疹。同时舌面有白苔,而舌质发红,很像草莓,故称为草莓舌。
  • 10.风湿性疾病
  • 许多风湿性疾病常发于普通感冒之后,伴着漫长的病程,逐渐出现游走性关节肿大疼痛。若此期得不到合理治疗,可引起心脏瓣膜受累,进而继发风湿性心脏病。

辨证施治

  • 风寒感冒,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麻黄汤、桂枝汤。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  
  • 1.辨证施治
  • 风寒感冒轻证,可选用荆防达表汤,疏风散寒。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可选用荆防败毒散;湿较重者,选用羌活胜湿汤加减。若表寒重者,主方是麻黄汤、桂枝汤;伤寒论经方,麻黄汤主治风寒表实证,桂枝汤主治风寒表虚证。总的治疗原则是: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 2.治风寒感冒便方
  • (1)组方  薄荷、大蒜、生姜各等份。用法:将各药共捣烂如膏,取适量敷于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1天换药1次。敷药后可吃热粥,以助药力,得微汗出则佳。
  • (2)组方  葱白3根,白酒、小米适量。用法:加水适量煮粥,热服取汗。
  • (3)组方  葱头3个。用法:葱头煎汤,临睡时热水烫脚,再趁热服葱头汤。服后盖被,汗出则佳。
  • 3.风寒感冒食疗
  • (1)姜丝萝卜汤  配方:生姜25g,萝卜50g。制法:生姜切丝,萝卜切片,两者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再加入红糖适量,稍煮1~2分钟即可。功效:祛风散寒解表。用法:每日1次,热服。
  • (2)葱豉汤  配方:葱白2根,豆豉10g。制法:用水500ml,入豆豉煮沸2~3分钟,之后加入葱白、调料出锅。功效:解表散寒。用法: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取汗。 
  • (3)香菜葱白汤  配方:香菜15g,葱白15根,生姜9g。制法:将香菜、葱白、生姜分别洗净,切碎,共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去渣取汁饮服即可。功效:发表散寒。用法:每日2次,连服2~3日。
  • (4)姜糖饮  配方:生姜10g,红糖15g。制法:生姜切丝,以沸水冲泡,加盖约5分钟,再调入红糖。功效:疏散风寒,和胃健中。用法:每日1次,趁热顿服。服后盖被睡卧取汗。
  • (5)苍耳鸡蛋  配方:鸡蛋1个,苍耳子6g。制法:将苍耳子去刺炒黄,研成细末,加入鸡蛋中打成蛋浆,炒熟。功效:散风止痛。用法:每日1次,趁热食用。连服3日。
  • 4.适度发汗解表,对于风寒感冒的治疗往往立竿见影。发汗有很多方法,包括推拿、热灸、沐足、喝热姜糖水或葱姜汤、喝热姜粥等等。